?

“三類六區”單井效益評價方法在油田配產中的應用

2024-02-20 08:51彭夢蕓
中國礦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配產產油量單井

劉 暢,張 宇,張 蔓,陳 程,彭夢蕓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長期以來,油氣田企業都將產量任務作為衡量生產經營水平的剛性指標[1],產量與成本單獨配置,造成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現象。某些采油單位配置產量指標過高,為達成產量指標,成本居高不下;某些采油單位產量任務輕松完成,結余大量成本[2],產量與成本的不合理配置損害著油田長期效益;另外,油田企業成本控制難度越來越大,面臨的降本增效壓力也日漸加劇[3];與此同時,致密油及頁巖油等非常規油氣開發使得投資大幅度增加。在此形勢下,如何合理配置產量和成本,實現油田效益最大化,將企業管理模式由重產量向重效益轉變,成為油田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將配產單元明確界定為油井[4],基于“三類六區”單井效益評價方法,進行產量優化配置,從盈虧平衡、成本最低及利潤最大角度得到合理經濟產量規模,從而實現產量與成本的有效聯動,針對低效及無效益產量開展分類施策,對于改善油田開發效益具有一定指導作用[5-7]。

1 “三類六區”效益分類方法

1.1 指標體系

以往油田生產作業過程中成本的最小層級是基本運行費,而基本運行費能夠根據隨產量變動而發生變化的相關性進一步劃分,目前成本向最小核算單元單井進行細化,以最低變動成本為最小層級(圖1)?!叭惲鶇^”評價標準提出最低變動成本線,從維持油井生產的操作成本中剝離出與開井直接相關的動力費、油氣處理費、稠油熱采費及天然氣凈化費,作為判別油井有無效益的標準,從而以油井產量直接發生的各項成本來精確定位無效益產量。最低運行費則是在最低變動成本基礎上考慮直接材料費、直接燃料費、驅油物注入費、拉油費及維護性井下作業費等基本運行費中相對變動部分,屬于油井生產過程中增量成本,同樣與產量直接相關。

圖1 分級成本構成Fig.1 Components of tiered cost

“三類六區”效益評價方法將各作業過程中包含的人員費用剔除出來,統一歸集至油氣生產下的人工成本,與財務口徑相一致,從而將效益評價與財務、經營管理結合得更加緊密,效益配產結果更加可行和嚴謹。

1.2 分類標準

按照對油氣田企業效益貢獻大小的原則,可將單井效益劃分為“三類六區”?!叭悺笔且酝耆杀炯白畹妥儎映杀揪€將油井劃分為有效益類、邊際效益類及無效益類。完全成本低于稅后油價為有效益類,有效益類產量能夠產生利潤;稅后油價介于完全成本與最低變動成本之間為邊際效益類,邊際效益類產量無法盈利,但能夠高于維持油井正常生產的成本部分,具有效益貢獻;而稅后油價低于最低變動成本為無效益類(表1),有效益類產量和邊際效益類產量構成效益產量配置基礎?!傲鶇^”是指針對邊際效益類產量,進一步將稅后油價與生產成本、操作成本、基本運行費、最低運行費及最低變動成本五條成本線進行對比,以油井收入能否攤薄公司級期間費用、折舊折耗、生產過程中的人工成本、油井生產中相對固定成本及相對變動成本,體現油井不同級別的邊際貢獻,由此將邊際效益類和無效益類產量劃分為六個區間。

表1 “三類六區”單井效益評價分類標準Table 1 “Three types and six areas” single well benefit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2 效益配產方法

2.1 基本原理

“三類六區”法對單井效益的評價結果是配置油田合理產量規模的基礎,效益配產通常包含四個步驟:①依托歷史效益評價結果,分別預測老井(自然遞減、措施)、新井產量;②以單井分類預測產量為依據,以歷年實際成本核算數據為基礎進行成本預測;③基于“三類六區”單井效益評價結果,將油井按最低變動成本及單井貢獻值進行排序,利用盈虧平衡、成本最低及利潤最大模型確定經濟產量規模,制定效益配產方案;④針對高成本及無效益產量進行效益優化,提出分類治理措施,調整產量成本配置方案。

2.2 配置產量

各生產單位考慮所屬區塊不同油藏類型生產規律,老井、新井、措施井生產能力等因素,按照產量構成法進行配產,優先配置新井及措施產量,其中新井以產能計劃最大產能為目標,分別配置當年新井產能及貢獻率、上年投產井產能及到位率;措施井參照歷年措施產量占未措施產量比重,確定措施工作量;老井則通過上年末標定產量情況,應用遞減曲線法預測當年老井產量,得到產量初步配置方案。

依托歷史效益評價結果,進一步優化配產方案,對于不同效益類型生產單位調整遞減率取值,最終制定出“量效兼顧”配產方案。

1)有效益產量占比高的生產單位在考慮潛力前提下遞減取值收緊。對于有效益產量占比高的生產單位,適當收緊遞減率提升產量,在同樣的固定成本規模下配置更多產量,能夠避免成本等投入的資源浪費。例如效益一類采油廠在近五年遞減率基礎上考慮適當減小遞減率。

2)生產規律平穩且有一定穩產能力的生產單位采用近兩年平均或目前規模遞減。有一定穩產能力的生產單位可保持目前規模,保持效益平穩;例如效益二類采油廠以近五年遞減率均值為參考確定當年遞減率,或延續采用上年遞減率,保持平穩生產。

3)近年穩產基礎減弱且后期穩產措施和能力不足的生產單位考慮適當加大遞減。對于產出不足以收回最低變動成本部分的產量,或者能夠收回最低變動成本而不足以收回全部固定成本的產量,增加產量只會造成成本投入增大,而無法貢獻效益,可以考慮適當加大遞減力度,減小產量規模,從而降低其增量成本,減少虧損。例如效益三類采油廠可考慮在近五年遞減率基礎上適當增大遞減率,減少低效無效益產量對應的投入。

2.3 配置成本

成本預測基于成本動因法,把成本與發生成本的各項開發指標聯系起來,據此進行成本分析[8]。首先,明確油氣生產過程中可能導致成本發生變動的生產因素,主要包括開井數、產油量、產氣量、產液量、注水量等;其次,將基本運行費中各項成本依次與以上生產因素進行相關性分析,若具有較高Pearson 系數,即認為與之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則將該項生產因素作為此項成本的主控因素。

以XJ 油田某水驅開發油藏為例,將采出作業費依次與開井數、注水量、產油量、產液量進行相關性分析(圖2),計算采出作業費與開井數、注水量、產油量及產液量的Pearson 系數分別為0.81、0.41、0.44、0.44,由此確定采出作業費與開井數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以此類推,建立其他各項成本與生產參數間的相關關系,得到該油藏基本運行費各項成本的回歸預測模型(表2)[9-10]。由表2 可知,采出作業費、井下作業費、測井試井費、維護修理費及運輸費均以開井數為成本主控因素;輕烴回收費與產油量相關;油氣處理費與產液量相關;驅油物注入費與注入量相關;天然氣凈化費與產氣量相關。其他區塊不同類型油藏同樣可按照此方法得到基本運行費回歸預測模型。

表2 XJ 油田某水驅開發油藏成本回歸預測模型Table 2 Regression prediction model of reservoir cost regression for waterflooding development in XJ Oilfield

圖2 采出作業費與各項生產參數相關性分析Fig.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roduction cost and various production parameters

其基本運行費總額與開發指標關系見式(1)。

式中:A為基本運行費,萬元;x1為開井數,口;x2為產油量,萬t;x3為產液量,萬t;x4為注入量,萬t;x5為產氣量,億m3。

以單井配產為主要依據,以歷年實際成本核算數據為基礎,結合標準成本和業務預算,考慮次年成本增減動因進行成本預測,按照“差異化配置不同項目成本”原則,確定成本需求方案。

2.4 確定經濟產量規模

基于“三類六區”法評價結果,在油田內部打破生產單位、油藏類型、油品的界限,對油田所轄的全部單井按照最低變動成本由低到高、單井貢獻值由高到低可得到盈虧平衡產量、成本最低產量及利潤最大產量。結合不同的經濟環境,在保證油田產量規模的前提下,結合效益排序情況,可對各單位進行效益產量合理分配。

1)盈虧平衡產量。油田盈虧平衡產量即收支平衡時的產量[11-13],只有處于盈虧平衡點以上的產量才是能夠產生利潤的有效益產量,經濟產量規模下限應為盈虧平衡產量,計算見式(2)。

式中:qi為第i口油井的產量,萬t;pi為第i口油井的稅后原油價格,元/t;I為商品率,%;vci為第i口油井的變動成本,萬元;fc為固定成本,萬元;

將油井按照最低變動成本由低到高排序,以每口井扣除最低變動成本的收入減去固定成本測算累計利潤,則累計利潤大于0 的點為盈虧平衡點,對應累計產油量為盈虧平衡產量,累計成本為盈虧平衡成本。

2)成本最低產量。根據成本理論,一般單位成本是隨生產規模的擴大表現為遞減趨勢的函數。隨著油田產量的增加,單位成本一般是趨于下降的,即存在最低成本[14],超過該產量后,單位成本隨產量增加表現為遞增趨勢,該產量即為成本最低產量,計算見式(3)。

式中:C為單位成本,元/t;qi為第i口油井的產量,萬t;I為商品率,%;vcni為第i口油井的變動成本,萬元;fc為固定成本,萬元。

將油井按照最低變動成本由低到高排序,以固定成本與每口井最低變動成本求和計算累計完全成本,并依次累加產油量,對累加產油量部分計算單位完全成本,成本最低時對應累計產油量即為成本最低產量。

3)利潤最大產量。利潤最大產量是在單井貢獻值(式(4))排序基礎上,扣除固定成本得到最大利潤時對應產量(式(5))。單井貢獻值是指油井的稅后收入扣除單井變動成本的數值,直接反映了某口井對油田整體效益的貢獻情況[15]。

式中:Gwelli為第i口油井年貢獻值,萬元;Qi為第i口油井年產量,萬t;p為稅后價格,元/t;I為商品率,%;vci為第i口油井的變動成本,萬元;P為利潤,萬元;fc為固定成本,萬元。

最終綜合邊際成本上升幅度及當期利潤,最佳經濟產量應當介于成本最低與利潤最大產量區間。

3 應用實例

3.1 油田基本情況

以XJ 油田為例,參與評價單元136 個,共36 595 口油井,總產油量1 399 萬t,其中,新井產量201 萬t,措施井產量62 萬t,自然遞減老井產量1 167 萬t;常規稀油產量占比為46%,非常規稀油占比為25%,稠油占比為29%。

在預測產量方案基礎上,按照成本動因法建立的分區塊成本預測模型對成本進行預測,得到基本運行費81.76 億元,人員費44.59 億元,完全成本336億元。

3.2 評價參數

根據XJ 油田開發的實際情況,結合現行財稅價格政策,確定評價參數:原油價格按照國際油價60 $/bbl 測算;原油和天然氣商品率分別為99.1%、95.0%;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分別以增值稅為稅基,按7%、5%計算;資源稅稅率5%;綜合銷售及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勘探費用及其他費用,確定期間費用為516 元/t。

3.3 “三類六區”產量分類結果

以原油價格按照國際油價60 $/bbl 計算,能夠收回完全成本的有效益類產量1 068 萬t,占比76%;無法收回最低變動成本的無效益類井3 367 口,產量為18 萬t,占比1%(表3)。

表3 XJ 油田2022 年“三類六區”評價結果Table 3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ree types and six areas” in XJ Oilfield in 2022

占比1% 的無效益產量完全成本為20.51 億元(圖3),占油田完全成本的6%,可通過分類治理措施、優化工藝技術;加強成本對標分析,加強成本管控[16];產量與效益角度雙管齊下的手段,來減少無效益產量,促進效益升級。具體來看,稠油油藏無效益產量占比86.6%,稀油油藏無效益產量占比13.36%,稠油井無效原因主要是進入“雙高”階段,注汽效率差,蒸汽波及效率低,竄擾嚴重及原生條件差、非均質性強導致,可通過調整熱采政策、加大措施投入、控關低效益井及開展試驗等方式進行提效;稀油井無效原因主要是注采連通性差、注水見效性差等,可通過間開控關,開展重大試驗、加密挖潛、擴邊挖潛、調剖堵水等手段提效。另外,可建立不同開發方式成本典型井,即以“成本驅動因素”為理論依據,對發生成本進行分解,建立符合生產實際,涵蓋各作業過程、各成本要素的消耗標準,確定標準成本,以實現成本精細對標、快速識別低效益井和無效益井、動態調整預算、深化全面預算管理。

圖3 不同效益類別井產量及完全成本分布Fig.3 Well production and full cost distribution for different benefit categories

3.4 經濟產量規模

在60 $/bbl 原油價格下,該油田盈虧平衡產量為1 184 萬t;按單井最低變動成本由低到高排序,成本最低產量為1 207 萬t,對應最低完全成本為2 113 元/t;按單井利潤貢獻值由高到低排序,利潤最大產量為1 275 萬t,可實現最大利潤為69 億元(圖4)。油田經濟產量規模應當介于成本最低與利潤最大產量即1 207 萬~1 275 萬t 之間,同時可結合經濟環境確定配產方案,高油價下抵御風險能力強,可考慮采用利潤最大產量,適當擴大產量規模,重在盈利;低油價下應以保守產量成本最低產量為主,避免低收入無法彌補增產投入,以完全成本最低為目標,減少虧損;長期穩定油價下,應靠近單位成本最低產量,以獲得最大累計利潤。

圖4 三種經濟產量模型Fig.4 Three models of economic production

XJ 油田以經營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將利潤最大產量規模1 275 萬t 作為當年效益配置產量,對應固定成本143.4 億元,并可以利潤最大產量規模作為成本優化基礎,即根據效益分類結果,按照“無效益變有效益”的原則,對于無法收回最低變動成本的無效益類井提效配置來優化成本需求,優化得到完全成本315.5 億元,可貢獻利潤69.1 億元。當年原油實際產量1 413 萬t,完全成本363.4 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75.8 億元,與效益配產方案相比實際產量增加138萬t,主要原因為油價上漲背景下,新井大規模建產,折舊折耗大幅增加;為夯實老區穩產,措施投入增加,基本運行費漲幅明顯。

4 結論與建議

1)“三類六區”法提出直接動力費、油氣處理費、天然氣凈化費、稠油熱采費構成的最低變動成本線來區分邊際效益產量與無效益產量,精準聚焦無效益產量成本動因;同時各作業過程中包含的人員費用統一歸集在直接人員費中,實現效益配產與財務口徑的一致性,具有可操作性。

2)通過將成本與開發指標建立多因素相關性分析模型,建立各成本項目與開井數、產油量、注入量、產液量、產氣量等成本動因相關關系,基于定量關系配置各評價單元基本運行費細項,各項成本動因的明確使得成本分攤及歸集更加合理,為準確的效益評價結果奠定了基礎。

3)面對不同經濟環境制定不同經濟產量規模配置策略,高油價下應以利潤最大產量為主,重在盈利與發展;低油價下應以成本最低產量為主,重在減虧與生存;穩定油價下應靠近最低單位成本產量,其長期累計利潤最大。

4)應用實例表明,研究不同油價下產量、成本之間關系,合理配置產量與成本,對于指導油田生產經營,提高油田整體開發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配產產油量單井
甘藍型油菜的產油量分析
基于遺傳算法的BP神經網絡預測石油單井產量
涪陵頁巖氣田合理配產方法對比優選研究
底水稠油油藏單井條件下隔夾層參數研究
多元回歸分析在致密氣藏壓裂水平井初期配產中的應用
異常高壓頁巖氣藏應力敏感及其合理配產研究
論當前地熱單井勘查報告編制格式要求及技術要點
凝析氣藏單井油氣界面預測方法研究
鄂爾多斯盆地合水地區長8段裂縫發育特征及其對產油量的影響
異常高壓氣藏應力敏感性測試及合理配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