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一換床你就睡不著了

2024-02-21 05:45科普中國
讀者 2024年4期
關鍵詞:突發狀況半球鴨子

《當代生物學》曾發表相關研究,在某個陌生環境的第一次睡眠會很困難。這類睡眠障礙被專家稱為“第一夜效應”,也叫作“首夜效應”。

為何叫“第一夜效應”?因為認床往往只發生在我們進入陌生環境的第一夜,其本質是對新環境的不安和警惕。

其實這種在陌生環境半夢半醒的現象,在鳥類和海洋哺乳動物中很常見。它們如果認為周遭環境不安全,睡覺時會名副其實地“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腦的一半在休息,另一半則保持警醒,以便對周遭環境的突發狀況做出及時的反應。這種有趣的現象叫作“單側腦半球睡眠”。

1999年,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的查爾斯教授做過一個實驗,安排一群鴨子排成一排,站著睡覺。結果,他發現在隊伍前端,隱蔽性較好的鴨子,睡覺時兩只眼睛都閉著。在隊伍尾端靠外的鴨子,會自動擔負起半睡半醒的守護角色,而且,會把睜著的那只眼睛朝向天敵可能入侵的方向。

美國布朗大學的專家受到啟發,開始猜想人類是不是也有兩側大腦不對稱的休息模式。于是他們做了睡眠實驗,結合腦磁圖、核磁共振,以及多導睡眠描記圖等技術,對睡眠中的大腦進行神經成像。結果發現,在睡眠實驗的首夜,大腦左右半球表現出不一樣的睡眠深度,半邊腦“沉睡”,半邊腦相對“清醒”。后續研究還發現,大腦在睡眠實驗的第一夜發出“異響”,清醒腦的振幅反應更為激烈,意味著它的警覺程度更高。到了第二晚,被試者對睡眠環境變得熟悉,大腦左右半球沉睡和清醒的差異隨之消失,明顯比第一夜睡得更熟,睡眠質量有所提高。

總之,“第一夜效應”很普遍,這不是敏感、矯情、睡眠質量差,是人類的一種自我防范機制。因此,如果你到了陌生環境,想要睡眠質量好,可以攜帶熟悉的物品助眠,讓大腦感到安全,比如常用的枕頭、毯子、睡衣,或者氣味熟悉的香氛蠟燭等。

(風 焱摘自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

猜你喜歡
突發狀況半球鴨子
半球面上四點距離之和的最大值問題
小喜鵲說得對
主持人如何處理綜藝節目中的突發狀況
鴨子
一頭鴨子
東西半球磷肥市場出現差異化走勢
你的應變能力有幾顆星
為什么鴨子能浮在水上
半球缺縱向排列對半球缺阻流體無閥泵的影響
防狼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