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學校音樂教師配置及教學現狀分析
——基于湖北省鄂東南4縣的調查報告

2024-02-21 06:48夏小玲楊小林駱麗麗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通山縣音樂農村

夏小玲,楊小林,駱麗麗

(1.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農村文化與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湖北 咸寧 437100;2.湖北科技學院 音樂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3.黃岡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北 黃岡 435500)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音樂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和心靈教育的重要途徑,能夠培養團隊合作精神,鍛煉自我實現意識和能力,全面發展學生素質。音樂教育已成為新時代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載體,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形式。

按照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及比例的要求,中小學要配齊音樂課程教師和開足適當的學時,保證教學質量,這就需要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師資作保障。但是,當前很多地方的中小學音樂教師資源配置不足,結構不合理,特別是在全面消滅絕對貧困農村地區尤為嚴重。為了解脫貧困地區農村音樂師資配置情況及教學現狀,我們對部分剛剛脫貧地區的中小學進行實地調查,分析當前農村學校音樂教師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對策與建議。

二、調查對象、方法與內容

課題組對地處原國家級貧困地區的大別山區的黃岡市紅安縣和英山縣、幕阜山區的咸寧市通山縣、通城縣的7個鄉鎮51所學校(包括教學點)實地走訪調研。具體對象與方法:大別山區黃岡市紅安縣2個鄉鎮所有學校,英山縣1個鄉鎮所有學校;幕阜山區的咸寧市通山縣3個鄉鎮所有學校,通城縣1個鄉鎮所有學校。課題組于2018年11月至2021年12月實地觀察和走訪調查,訪談學校的校長、教導主任、音樂教師等人員。

調查主要內容:學校的音樂教師配備情況;音樂課程設置與教學現狀;學校對音樂教育重視程度及音樂教師在學校中的地位待遇問題。

三、調查結果

(一)學校音樂教師配置基本情況

1. 紅安縣杏花鄉師生總體及音樂教師配置情況(見表1、2)

表1 紅安縣杏花鄉各學校師生人數

表1和表2顯示,紅安縣杏花鄉只有一所中學,學生186人,教職員工28人,無音樂教師。全鄉共有8所小學共有學生2 112人,教職員工174人,有音樂教師5人,其中兼職2人。按照標準班級開足音樂課計算,缺編音樂教師4人。

表2 紅安縣杏花鄉音樂教師基本信息

2. 紅安縣華河鎮師生總體及音樂教師配置情況(見表3、4)

表3 紅安縣華河鎮各學校師生人數

表3和表4顯示,紅安縣華河鎮初級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6所小學,還有3個教學點。共有學生2 318人,有教職員工教師235人,音樂教師4人,按照標準班級開足音樂課計算,缺編音樂教師4人。

表4 紅安縣華河鎮音樂教師基本信息

3. 英山縣雷店鎮師生總體及音樂教師配置情況(見表5、6)

表5 英山縣雷店鎮各學校師生人數

表5和表6顯示,英山縣雷店鎮有初級中學1所,學生1 060人,教師69人,其中有兼職音樂教師2人。全鎮小學生1 181人,教師46人,其中音樂教師9人,都是兼職音樂教師,主要是帶語文、數學等課,缺專職音樂教師。

表6 英山縣雷店鎮音樂教師基本信息

4. 通山縣廈鋪鎮師生總體及音樂教師配置情況(見表7、8)

表7 通山縣廈鋪鎮各學校師生人數

表7和表8顯示,通山縣廈鋪鎮有初級中學1所,學生360人,教師22人,沒有音樂教師。全鎮小學生1 006人,教師52人,其中音樂教師2人,都是兼職音樂教師,音樂教師缺編。

表8 通山縣廈鋪鎮音樂教師基本信息

5. 通山縣大路鄉師生總體及音樂教師配置情況(見表9、10)

表9 通山縣大路鄉各學校師生人數

表9和表10顯示,通山縣大路鄉有初級中學2所,有學生1 056人,教師66人,有專職音樂教師2人,兼職音樂教師1人。9所小學共有學生3 315人,教師160人,沒有音樂教師。

表10 通山縣大路鄉音樂教師基本信息

6. 通山縣南林橋鎮師生總體及音樂教師配置情況(見表11、12)

表11 通山縣南林橋鎮各學校師生人數

表11和表12顯示,通山縣南林橋鎮有初級中學1所,學生1 033人,教師70人,沒有音樂教師。小學7所下轄8個教學點,小學有學生3 215人,教師164人,專職音樂教師2人,并集中在1所小學,音樂教師缺編。

表12 通山縣南林橋鎮音樂教師基本信息

7. 通城縣沙堆鎮師生總體及音樂教師配置情況(見表13、14)

表13 通城縣沙堆鎮各學校師生人數

表13和表14顯示,通城縣沙堆鎮有初級中學1所,學生數749人,教師45人,兼職音樂教師1人。小學4所,共有學生1 749人,教師80人,音樂教師1人。音樂教師缺編。

表14 通城縣沙堆鎮音樂教師基本信息

(二)訪談問題及結果

1.學校校長及管理人員訪談情況

基于對各縣鄉鎮中小學音樂教育基本狀況的調查,我們課題組訪談了校長和學校教導主任。

(1)音樂教師編制問題

所有學校中,只有3位校長認為音樂教師是按照編制配備的,多數校長回答本校沒有音樂教師專用編制,音樂課是由其他教師兼任的。所有校長都認為缺乏音樂教師是當前剛剛脫貧地區農村學校音樂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

有些學校也想過嘗試聘用社會音樂人士擔任音樂教師,但因為學校經費不足,無力承擔聘用人員工資,只好作罷。同時地方上有音樂特長的人才也看不起鄉村低微的收入,更愿意到大中城市謀求發展。

(2)音樂課程開課上課情況

訪談中,所有校長或教導主任表示,學校的課程安排都有音樂課,但實際上只有50%的學校落實授課。多數學校對兼職音樂教師的音樂課堂沒有高要求,基本情況是兼職教師沒有辦法按照大綱去完成教學任務,只能憑自己現有的能力來教學生:多數是音樂課就教唱一首歌曲;或者是讓班上會唱歌的學生教同學唱歌;再者是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跟著音頻視頻學;還有的是音樂課被班主任或其他老師占用,或做作業。

(3)學校音樂活動開展情況

農村中小學校音樂活動很少開展。有1所學校參加了“快樂合唱3+1——鄉村中小學合唱藝術推廣”公益項目;有2所學校參加了“戲曲進校園”活動,每學期只有半天時間,由上級文旅、教育部門派老師對學校師生開展地方戲曲培訓教學。

(4)音樂教育經費投入情況

所有校長都認為音樂教育缺乏經費保障。學校除了很少的公用經費外,幾乎沒有資金投入到音樂教學,有些學校的“六一”活動、藝術教育活動要靠家長或社會機構的人財物支助。

(5)音樂教師進修學習情況

受訪校長一致表示,只要上級主管部門有安排,他們都支持音樂教師參加培訓。近幾年國培、省培都會有指標分到剛剛脫貧地區農村學校。筆者作為國培教師,在歷屆國培班學員調查中發現,有一小部分學員不是音樂專業教師,而是語文、數學或英語老師。校長們表示,正是因為自己學校沒有音樂專業教師,不得已才安排這些非音樂專業老師來培訓。

2. 音樂教師訪談情況

(1)學校對音樂教學的重視情況

多數老師認為學校不很重視音樂教育,上級部門有安排檢查或“六一”活動等事項,才會安排音樂老師開展活動。上級主管部門對音樂教育也有考核,但是學校對有些工作也是想辦法應付檢查、考核,當然,有50%左右音樂教師還是能夠按照教學大綱、教材完成教學計劃。

(2)音樂教師在學校的地位與待遇

大多數教師感到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沒有什么專業自豪感和歸屬感,總是覺得音樂課是副課,搞活動的時候就重要,平時教學工作中得不到重視,感覺不到音樂老師在學校中的地位,認為美育沒有智育地位高。語數外教師在學校就像是家里的“主勞力”或稱為“主力軍”,地位高,而且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

當一名音樂教師的工資績效不如語數外教師,學校的教學績效一般都與教學量、作業批改量、活動指導工作量相聯系。文化課教學量占大頭,語數外又占文化課的大頭,所以這些老師的績效工資比較高。

音樂教師晉升職稱也不如語數外教師的機會多,音樂教師人數少,專職音樂教師相對比較年輕,不占優勢,藝術類教師在晉升中高級職稱時名額非常少,農村學校名額就更少。

(3)音樂教師兼職意愿

專職音樂教師大多是音樂專業畢業,表示更愿意從事音樂教學而不是別的學科。但也有老師表示愿意兼任語文或數學課程,有與語數外教師拼職稱的實力。

其他學科教師來兼職音樂課,大多數教師表示不愿意,但是沒有辦法,因為一個班的課程往往由班主任或語文、數學教師“包干”了,“主課”教師必須要帶音樂“副課”,以完成音樂課程計劃。

(4)音樂教師發展意愿

大多數音樂教師是想從專業上去尋求發展的,但是音樂教育在農村學校得不到重視,音樂教師往往被家長和學??闯墒恰皶Ш⒆油娴娜恕?沒有當作專業人才,個人價值和專業價值都得不到體現。音樂教師感到發展空間受限,前途迷茫。

大多數教師表示不愿意在農村學校長期工作,農村即使是脫貧了,城鄉差別還是很大。一是專業得不到發展,二是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比如T縣C鎮某農村學校,在調查中得知3名音樂專業本科畢業的年輕教師,在工作一年之后,1名調進縣城學校,1名考入外地城市學校任教。只有1名教師表示愿意留在農村學校任教,因為她家在學校附近,而且有了孩子,便于照顧家庭。

四、分析與討論

基于以上剛剛脫貧地區部分農村學校的調研,我們分析發現在當前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村學校音樂教師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編制配置不足

一是農村中小學整體缺編,按照農村中學師生比是1∶13.5,小學的師生比是1∶19,調查的兩市(縣)7鄉鎮51所中小學,均未達到額定的師生比。二是近幾年新進教師,服務期滿后基本上都調走,或者是考入其他單位甚至是辭職,流失嚴重。三是現有年輕教師被鄉鎮機關、縣(市)教育局抽調、借用現象比較普遍,甚至是很嚴重。一方面表現為教師編制被擠占,如紀檢監察機關,還有城管執法等新成立的部門,職能在加強,增編較快。所增編制都是從教師或者其他是事業編制中調劑的。還有臨時抽調優秀教師到黨政機關、各類工作專班,如文明辦、創建辦等機構,嚴重削弱了現有教師力量。

(二)音樂課程開設不齊,教師隊伍不穩

從調查和訪談看,農村中小學音樂課程開設不齊,基本不能按照課程標準實施教學,這與教師配置及教師素質有關。一是難進來。約從2006年起,事業單位實行了逢進必考,音樂院校畢業生一般不愿意報考農村中小學教師崗位,要考也是報考中心城鎮或者是縣城以上的學校。二是留不住。因為農村中小學學校待遇低,績效差,音樂教師晉職機會少。同時,在農村鄉鎮工作,結婚成家也有一定困難,音樂老師很難找到合適的對象,這也是音樂教師流動大的因素之一。

(三)音樂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一是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不到位,無論是生均經費,還是師均經費都比較低。學校藝術活動開展困難,音樂教研活動難以開展?;旧蠠o錢聘用兼職音樂教師,大型活動音樂指導老師也只能是“一事一聘”制。二是即使有音樂特長的在鄉人員,因為學校難以支付課酬或工資,只能是“望人興嘆”。

(四)地方政府重視不夠,政策措施不力

一是縣級黨委政府對音樂或藝術教育的重視不夠。統籌教育資源,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不力,素質教育在農村中小學生落實不夠,美育或藝術教育成了學生們的“美夢”,文化振興任重道遠。二是縣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發揮協調作用不夠,城鄉支教沒有形成長期的有效的制度,堅持也不夠好。成熟教師或名師往上流動已成定勢,名師下派或掛職難以到位。三是農村學校師資建設與“鄉村振興”計劃不配套。當前組織人事部門、人才管理部門對于培育大學生村官,“一村一名醫師”等計劃實施比較有力,但是推進不均衡,擔負文化振興重任的農村中小學教師,特別是包括音樂教師在內的美育教育師資嚴重缺乏的情況,沒有得到有效改變。

(五)教育督導評價不全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也訪談了部分教育督導人員和鄉鎮中心學校負責人,他們對音樂教育是重視的,但是對于中小學實施音樂教育或美育的情況,如何實事求是地考核評價并督導整改的問題,他們感到很無奈。他們承認音樂教師缺乏,除了鄉鎮初中和中心完小基本可以開設音樂課外,絕大多數村小是沒有辦法上音樂課的。他們也積極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反映這些情況,但是幾乎沒有辦法解決。

五、對策與建議

(一)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并執行好課程標準

各級地方政府的領導要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發展素質教育,全面落實課程標準。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教育系統要重點學習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思想,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審視當前的農村中小學基礎教育,針對音樂教育開展不好,尤其是師資嚴重不足的問題,進行重點研究,著力解決。二是強化戰略思維,為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提供最普遍的支持和回應,回應社會與學生的最普遍需求。新時代的音樂教育不應該是城市或社會富裕階層休閑娛樂的專屬,而應該結合時代主體和社會需求,堅持最廣大農村中小學為中心導向,回應最廣大學生群體對于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更新人才標準。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必須重視素質教育、重視音樂教育。新時代要有新的人才標準,必須全面推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發展。

(二)扎實推進農村學校音樂教師隊伍建設

要把農村義務教育音樂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從長計議、分步推進,為鄉村文化振興、農村教育發展提供有力的音樂師資保障。努力提升音樂教師地位待遇,使優秀音樂師資來源充足,補充渠道暢通,崗位交流制度化,結構不斷優化,專業水平明顯提高。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數量充足、配置均衡、城鄉一體、結構合理、樂教善教、穩定而充滿活力的高素質農村音樂教師隊伍。

切實保證農村學校音樂師資編制配備,實行城鄉統一的中小學編制標準,對農村邊遠地區實行傾斜政策。對剛剛脫貧地區的農村學校等實施特殊師資配備政策,按照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補足配齊農村音樂課程等緊缺學科教師。同一縣域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可以互補余缺,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使用本地區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嚴禁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變相占用農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

大力促進農村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繼續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加強農村音樂教師國家級示范培訓,積極探索農村音樂教師遠程網絡培訓的有效模式,為農村音樂教師建立網絡研修社區。支持農村音樂名師專業發展,研究完善符合村小和教學點實際的職務(職稱)評價標準,職務(職稱)晉升向村小和教學點專任教師傾斜。

(三)探索農村學校音樂教育教師補充機制

建議實行“一村一名音樂(體、美)教師”計劃,多渠道擴充農村優質音樂師資來源,鼓勵支持地方結合實際實施師范生免費教育制度,為農村學校定向培養補充“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質音樂教師。采取定向委托培養等特殊招生方式,擴大音樂學科和小學全科教師培養規模,在師范生免費教育和“特崗計劃”中音樂教師傾斜。

(四)切實保障農村音樂教師待遇

各地要依法保障并逐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確保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音樂教師績效工資實施工作,按照“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中央適當支持”的原則,確??冃ЧべY所需資金落實到位。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實行工資傾斜政策。推進教師養老保障制度改革,按規定為農村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及社會保險費。支持建設農村艱苦邊遠地區學校教師周轉宿舍。鼓勵地方政府將符合條件的農村教師住房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統籌予以解決。

(五)建立分工明確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

切實加強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健全督導檢查和工作問責制度。定期組織開展農村音樂教師隊伍建設專項督導評估,把優先保證農村音樂教師隊伍建設經費投入、及時補充新教師、依法理順教師管理職能等納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體系。將農村音樂教師隊伍建設納入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對各地音樂教師隊伍建設基本狀況進行監測評估和公示。

六、結語

音樂教育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配齊配好音樂教師是關鍵,縮小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讓所有在校學生都享有接受音樂教育的機會,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歡
通山縣音樂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通山縣規模放養土雞新城疫免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
音樂
通山縣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優勢與對策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贊農村“五老”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