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田園資源 創設幼兒園多元環境

2024-02-23 16:29王紹俠
陜西教育·綜合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田園創設利用

王紹俠

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對幼兒身心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指出,我們可以到學校之外,到大自然、大社會中求得活的教材,幼兒園應該靈活開發并利用田園資源創設幼兒園環境,這樣既能有效利用資源和低結構材料,節約幼兒園教育成本,又有利于給教師和幼兒營造良好的工作與學習環境,使其獲得高效發展。

一、利用田園資源創設幼兒園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空間利用不充分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環境創設需要滿足各年齡段幼兒的需求,保護和啟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目前部分教師還未能深刻把握課程目標,不能靈活運用田園資源創設幼兒生活、學習的環境,對活動空間及材料的利用也不夠充分,沒有體現本土資源,導致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很難滿足幼兒發展的需求。

幼兒園環境設計要與其所服務的對象相適應。在幼兒園空間布局中,首先考慮的服務對象是幼兒。然而,有的班級存在活動空間緊張,部分接待室、衣帽間及盥洗室不適用等問題,同時,教師教育方法、幼兒身心特征以及教育內容等也會對空間布局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合理利用空間,例如增加活動室面積、游戲走廊、建構空間以及多功能游戲室,使活動空間更開闊、自由,便于交流。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內容僅停留在表面

筆者圍繞家長與教師對本地資源的認知和了解進行了調研。在調研中發現,家長和教師對田園資源的概念并沒有深入了解和系統認知,選擇的內容較為局限。一方面,教師通常是以自身經驗和便于教學的角度創設環境,很少聽取幼兒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師通常是以觀賞為目的進行環境創設,幼兒無法進行多種感官的參與及操作。作為幼兒園環境創設者,部分教師在內容的選擇上過于單一,僅停留在表面,這大大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創造和發展。田園資源具有地方性特征,無論是在自然、社會方面,還是在精神、物質方面,都應將本地的田園文化展現出來,教師要善于發現,因地制宜。

(三)幼兒園環境創設的資源開發意識大于行動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可知,環境作為重要教育資源的一種,環境創設與利用要科學合理,對幼兒全面發展要有積極作用。目前,教師對于田園資源的開發利用往往停留在意識層面,開發應用能力不強。教師要善于發掘利用本土資源,發揮其積極作用。如針對家長教育資源,教師可邀請家長一起收集環境布置的材料,或請家長來園助教等,合理利用家庭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

部分教師雖然認識到家長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但卻會選擇放棄合作,原因有:一是教師并未充分認識到通過家庭資源創設環境給幼兒帶來的積極作用和價值;二是部分家長不能完全理解教師的工作需要,很難與教師達成合作。

(四)教師環境創設的主體不明確,動手操作能力較弱

由于教師能力層次不同,在幼兒園創設環境時,存在主體與客體關系顛倒的情況。部分教師能把最新的教育理念體現在環境創設中,以幼兒為主體進行創設,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而部分教師則是隨心所欲地進行創設,較少考慮幼兒的需求,較少體現環境層次。部分教師能利用田園資源,在環境創設中彰顯辦園特色,突出重點又不失創意,讓教師和幼兒都感覺親切自然、心情愉悅,而部分教師則只是簡單堆放材料,毫無章法。大部分教師能關注幼兒的興趣和已有經驗,在活動中注重觀察、適時指導,培養幼兒思考、動手的好習慣,促進其社會性發展,但部分教師則因為經驗不足,對幼兒的引導無從下手。

由于經濟、交通以及地域等方面的約束,綜合能力較強的骨干教師更希望去往交通便捷、經濟水平更高的地區工作,專業水平一般的部分教師則會安于現狀,盲目從眾,很難厘清創設環境是為了誰以及創設怎樣的環境這兩個問題,在教學及環境創設中的操作能力較弱。

二、針對幼兒園利用田園資源創設環境的對策與建議

縣城幼兒園沒有市區幼兒園的資金充足,優秀專業的幼兒教師資源也很有限,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就要從當地所處的現實環境入手,結合當地的經濟、人文、歷史、政治等,深入挖掘利用本土資源,使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具有本土化特色。

(一)田園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

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大部分教師對于本土資源的內涵、田園資源的內容及其選擇利用等問題都存在認識上的不足。有些教師對于田園資源的教育意義和價值非常重視,但缺乏系統和深入的認知,開發利用田園資源的意識相對較弱。

筆者認為,要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開發利用好田園資源,最重要的開發利用主體——教師,要對田園資源內容充分掌握,在教育過程中,要牢記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重視環境對幼兒發展的作用,要巧妙地把各項教育內涵融入環境創設的過程中,重視環境這一隱性課程對幼兒身心成長和發展具有的重要作用,要調動多方力量充分利用田園資源創設幼兒園環境,促使教師從意識向實踐轉變,進而提升專業化能力。這樣既能有效利用資源,節約幼兒園教育成本,又有利于彰顯辦園特色,加快教師隊伍建設。

(二)田園材料的轉化組合策略

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育方式,通過環境創設實現教育理念的物化展現,充分利用田園資源,較有智慧地將各種生活化的材料轉化組合為課程化、游戲化的環境創設材料,促使幼兒與熟識的環境交流互動,輕松快樂地獲得發展。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能夠利用的生活材料,挖掘材料的課程與游戲功能,將課程目標及游戲內容體現在活動材料中,并注意兼顧不同發展層次的幼兒及材料的遞進與發展,遵循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理念,充分調動幼兒觸覺、聽覺、視覺等感官與環境進行互動和交流,充分尊重不同幼兒的差異性,刺激幼兒的感覺感官,讓幼兒通過感官方式將豐富多樣的信息傳遞給大腦,在促進幼兒智力水平的同時,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田園資源常規化評估策略

從訪談結果得知,80%的評價者認為常規化評估應該從幼兒的“參與”和幼兒的“作品”兩方面來進行;20%的評價者認為策略還包括幼兒的語言、游戲方式、教師的指導等,對于幼兒而言,這些十分重要。

開發利用田園資源進行環創時,筆者認為,我們還應關注到環境創設的有序感、美感和創意感,這對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極為重要。幼兒園的環境創設需要較高的專業支撐,學校要以專業化的環境贏得幼兒園的品牌形象及聲譽。這需要園長及教師明確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基本理念及原則并建立常規化的評估策略,要通過評估發現問題。幼兒園可以在全面評估的基礎上進行專題評估,如評估不同年齡段班級環境創設的特點與內容,不同區域環境創設的特點與內容等。

陶行知先生認為,知識可分為三種:一是親知,二是聞知,三是說知。利用田園資源進行環境創設,要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得“活的知識”,這是“親知”。筆者認為,幼兒園教育要把幼兒發展的價值放在首位,不能把幼兒看作被動的“旁觀者”,而要把他們看作主動的“行動者”,要以幼兒為主體,按照其發展需求充分開發田園資源,創設教育環境,引導幼兒在環境中探究、求證,進而認識世界、體驗世界,使幼兒獲得發展。

猜你喜歡
田園創設利用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為“田園CEO”成長添把火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利用數的分解來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田園樂趣多
田園美景
田園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