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注深度學習 提升教學能力

2024-02-23 16:29張小寧
陜西教育·綜合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深度目標作業

張小寧

“深度學習”是在理解學習的基礎上,以培養高階思維能力、反思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宗旨的一種學習,指向的是“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就是促進學生主動地、專注地、批判性地學習,并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并嘗試解決新的問題。

一、虛心學習嘗試實踐,了解深度學習的內涵與意義

教師要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內培訓及校外培訓,如“新入職教師培訓”、骨干教師的“國培”及“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名師引領行動”。要多利用教研組、備課組活動時間,參加大單元教學設計、“說課標 說教材”培訓。要多聽名師的報告,從理論上了解深度學習的內涵與意義、實施的策略及教學設計的方法,通過學習實踐,筆者從“為什么要進行深度學習”“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深度學習的理解”“如何進行深度學習”四個方面清晰地認識到深度學習是走向核心素養、觸及學生心靈的學習通道,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豐富專業知識,從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二、細化解讀深度學習,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為進一步提升對深度學習教學改革項目理念的認識和課堂實踐的能力,筆者將“深度學習”細化為幾個問題:什么是深度學習,有何重要意義?深度學習“深”在哪兒?“深”到什么程度才算“深”?結合自身在深度學習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問題和具體實例,筆者進行了詳細分析:深度學習要“深”到人的心靈里,“深”到教學規律中。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繼承人類認識成果,而且要在這個過程中感受、體驗人類認識過程中思想的、行為的、判斷力的精華,成長為明辨是非、有正確價值觀、有擔當的人。要想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達到他的“最近發展區”。

三、有效選擇能力點,有效提升師生學科素養

在學校組織的學習《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會上,筆者對信息化2.0背景下教學模式的創新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能力點的選擇、學習平臺的操作和學習任務的理解更進了一步,也對深度學習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隨后,筆者將深度學習貫穿到課堂實踐中,如與備課組同事一同嘗試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從單元主題設計、單元目標設計、單元教學規劃思路設計、單元系列作業設計、單元持續性評價設計等方面進行具體、詳細的剖析整合,圍繞單元主題及語文要素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和操作路徑,努力建構“單課”與“單元”之間的聯系,并使之有機整合,建立合理有序的知識結構。在深度學習中,學生的思維得以發展,學科素養得到有效提升。在深度學習的實踐中,還要深入研討、不斷反思,努力促進課堂教學改革,著力從學生角度去思考教學,讓教學更有深度。

四、作業設計獨具匠心,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作業是學生消化、理解、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為了設計有效作業,促進學生新知識的鞏固及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要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完成每課目標修訂、目標達成設計和作業布置。教師布置作業時要圍繞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作業的內容和形式,把握好作業的度和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作業設計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尊重差異,設計不同層次、功能的作業,以供學生自主選擇練習。作業設計分為基礎練習、拓展練習和創新作業三類題型,以突出作業層次性。第一層次——基礎練習:圍繞基本目標出題,考查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力爭學生過關率達到100%。第二層次——拓展練習:圍繞基本目標出題,考查學生理解的知識,力爭學生過關率達到80%。第三層次——創新作業:在教學目標基礎上進行知識的拓展延伸,力爭學生過關率達到30%—40%。作業設計不要拘泥于傳統的書面作業形式,可以是口頭表達,也可以是操作演示,還可以是展示創作成果等,主張學以致用。

深度學習對學生學習的要求較高。作為教師,要深度鉆研、深度反思,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學會學習、享受學習,最終達到深度學習的最佳狀態。

猜你喜歡
深度目標作業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作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