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圖書館視角下院校圖書館圖書紙電資源融合

2024-02-24 02:44沈沁怡貢雯韻張宇航
傳媒論壇 2024年3期
關鍵詞:電子圖書服務平臺紙質

沈沁怡 貢雯韻 張宇航

智慧圖書館的概念最早由芬蘭奧盧大學圖書館的艾托拉提出。他用“一個不受空間限制,且可被感知的移動圖書館”來定義智慧圖書館,認為智慧圖書館是一種基于位置感知的,能夠幫助用戶查找所需文獻、資料的移動圖書館服務。[1]

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是基于新技術為圖書館的館員、讀者和關聯機構提供全面服務的開放平臺,平臺主要分為中央知識庫、館員服務平臺、讀者服務平臺三部分(如圖1所示)。其核心理念是統一融合、開放共享、智慧便捷。統一融合就是資源統一、服務統一、跨界融合;開放共享就是開放接口、與第三方系統并行共存;智慧便捷就是以服務為中心,重塑工作流程、創新智慧功能、提供快捷服務。

圖1 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架構

中央知識庫就是一個知識數據庫,它擁有各方面的數據,通過平臺開放接口的方式來容納整個鏈上的出版社、館配商、圖書館、數字資源提供商以及讀者。館員服務平臺主要是學科館員具體操作的平臺,包括傳統的資源采訪、資源管理、資源典藏。讀者服務平臺是讀者使用的平臺,可以使用資源發現、學科服務、社群服務等功能。

一、圖書紙電資源的現狀

(一)圖書的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出版不同步

院校圖書館的紙質圖書一般是由中標的館配商通過提供書單來進行采購,大型館配商同時也擁有自己的電子平臺。以人天書店暢想之星平臺中的醫學類書為例,整個平臺的醫學類(R類)圖書有20852種,將出版日期以年為單位劃分,分別檢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每一年的醫學類(R類)電子書,2018年(1902種)、2019年(2269種)、2020年(2177種)、2021年(2393種)、2022年(898種)。檢索人天書店可供書目網,整個網站醫學類(R類)的圖書有77013種;將出版日期以年為單位劃分,分別檢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每一年的醫學類(R類)紙質圖書,截至2023年9月的數據分別是:2018年(7355種)、2019年(7576種)、2020年(7051種)、2021年(7600種)、2022年(7620種)。

從每年的出書量來看,2022年的電子書明顯少于之前年份的電子圖書,說明電子圖書的出版時間要滯后于紙質圖書;從總的圖書量來看,電子圖書的總量遠遠少于紙質圖書的總量。電子圖書資源無法保證讀者獲取最新圖書資源的時效性,而且紙質圖書的電子化率不高,導致電子圖書資源在覆蓋讀者的閱讀需求方面較為困難。

(二)各電子書平臺間圖書資源重復

目前提供電子書的平臺多樣,提供的方式也不同。如超星公司的匯雅電子圖書平臺、方正公司的中華數字書苑是以數據庫包庫的形式提供電子書服務;可知電子書平臺、暢想之星是以單本的形式提供電子書服務。也有出版社自建電子書平臺,如科學出版社有“科學文庫”,人民衛生出版社有針對個人用戶的“人衛智網”。館配商也有自己的電子書平臺,如北京人天書店有“暢想之星”,湖北三星有“田田網”。而圖書館當前的采購電子書的模式,一般是采用直接采購包庫,或者依托平臺單本采購的形式。包庫的形式由于是打包的形式,缺乏對資源的審核篩選,導致重復采購、資源重疊現象時常發生[2],且最新出版的圖書很少見。但是優點是通??們r很低。單本采購可以使圖書館根據館藏結構選擇本館需要的圖書,通常單本計算的話總體價格會比包庫形式的高,但可在購買的時候進行篩選,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三)紙質圖書的館藏空間有限

隨著每年源源不斷地采購紙質圖書,久而久之造成圖書書庫的占用空間隨之增加,人力、物力都大量被占用。院校圖書館通過倒架、密集閉架、剔舊等方式來消化新增圖書,但是這樣制約了讀者的借閱需求,嚴重影響館藏資源的發展。

二、智慧圖書館對紙電資源融合的推動作用

(一)推動圖書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的融合

電子圖書資源是由提供商通過自身開發的平臺提供電子書,供讀者在線閱讀。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的中央知識庫開放接口,將各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提供商、各出版社或者館配商的資源與館員服務平臺對接,館員服務平臺可以直接通過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對電子圖書資源進行采購、典藏、編目。

紙質圖書資源由館配商提供。館配商可以通過中央知識庫上傳圖書采訪目錄,院校圖書館從中央知識庫獲取采訪目錄、編目信息、館藏資源信息、圖書評價后,根據相關的圖書數據對紙質圖書資源的采購、典藏、編目。

由此,院校圖書館可以通過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對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進行統一管理以實現同編、同采、同典,實現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相互融合,形成有機的整體,讀者可以對紙電資源進行統一檢索。

(二)推動館藏資源與用戶需求的融合

智慧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以服務用戶為建設目標。圖書館員可以通過中央知識庫獲取紙電圖書的讀者評價、全平臺讀者的閱讀數據,精確精準分析閱讀行為,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來檢索讀者的瀏覽記錄和搜索痕跡,定位讀者的個人需求并推送有針對性的信息,實現個性化資源信息服務。以用戶需求為驅動,圖書館可以根據讀者喜好,直接對紙電資源進行采購,做到所采必所需,充分達到館藏資源與用戶需求相融合。

(三)推動資源提供商與院校圖書館的融合

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不僅是院校圖書館的使用平臺,它需要出版社、館配商、資源提供商、物流等參與,實現業務連接、數據共建共享。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是一個可擴展的開發者平臺,圖書館上游要對接各方文獻資源的生產者,下游則直接對接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讀者[3]。資源提供商開發接口鏈接中央知識庫;出版社及館配商可以通過平臺上傳書目信息數據;各院校圖書館可以共享館藏信息;物流可以將紙質圖書的物流信息鏈接至平臺。

三、紙電一體化趨勢下智慧圖書館的資源建設

(一)元數據的統一

元數據的統一是實現紙電融合的基礎。我們需要建立“聯合、開放、共享”的運作模式,實現紙電資源的跨行業編目共享。該模式包括,紙電資源由出版社提供符合CIP數據要求的各項數據、圖書目錄、部分章節等信息;聯合編目中心按編目規則完善MARC數據;資源提供商對元數據加工、數字對象加密、深加工、審核、發布等工作;將完善的統一數據格式上傳至中央知識庫,各圖書館訂購圖書后可以至中央知識庫收到MARC書目數據,核對數據后,再根據本館的要求確定圖書著錄方式加入特定字段、提供元數據包。

(二)同采、同編、同典

同采,即在紙電同步的基礎上,在采購圖書時,通過中央知識庫的數據,直接看到相關圖書的閱讀量、下載量,再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根據圖書館的館藏結構需求選擇采購適合圖書館的圖書的載體,可做到有效采購,控制館藏結構,避免紙電資源重復采購造成資源浪費。

同編,即紙電資源編制同一個索書號,揭示紙電圖書的載體、電子圖書鏈接、題名、責任者、主題、分類號、索書號、文獻形式等。

同典,即在館員服務平臺上將紙電圖書統一典藏,通過題名、責任者、主題、分類號、索書號等檢索點檢索到紙電圖書的具體信息,可以讓讀者能迅速檢索到自己想要的紙電資源,提高檢索效率。

同采、同編、同典之后,圖書館的紙電資源進行了有機的整合統一。通過智慧圖書館讀者服務平臺,讀者可以清晰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圖書信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紙電圖書的選擇。圖書采購的學科館員在采購紙電資源的時候通過館員服務平臺可以清晰直觀地了解本館紙電圖書的館藏信息,根據中央知識庫的各種參考信息進行判斷,從而更科學地對紙電圖書資源進行選購。

(三)大數據分析+讀者參與的雙驅采購模式

以大數據分析驅動的采購模式,是通過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深度挖掘閱讀數據了解讀者需求、通過參考中央知識庫內相關書籍的讀者評價及同類館的采購情況了解讀者愛好、通過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精準分析閱讀行為獲取讀者喜好,以作為采購圖書的依據。

以讀者參與驅動的采購模式,讓讀者參與到紙電圖書的資源采購中。特別是在院校圖書館中,以便利的選書方式讓院校的專家教授參與到選書的過程中,更能選出適合學員閱讀的專業的、優質的好書。并通過閱讀推廣活動、新生入館教育、信息檢索課程、學科服務、閱讀榜以及圖書的宣傳以提高圖書的閱讀率,發揮圖書資源的最大效益。

另外,在選書策略上優先選擇讀者推薦的圖書電子資源,在電子資源無法獲取的情況下采購紙質圖書。這樣,對于讀者推薦的熱門、專業的需求范圍較廣的圖書資源,能夠使更多的讀者同時獲取,提高讀者滿意度。紙質圖書可以與館配商協作縮短紙質圖書配送時間,確保讀者薦購圖書在一定時間內到館,使讀者盡快獲取。

(四)紙電并重融合特色資源建設

隨著電子資源的不斷發展,電子圖書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但讀者的閱讀習慣并未完全改變,紙質圖書依舊有著其自身價值。因此,在院校圖書館資源建設時還是應當考慮紙電并重的建設模式,根據不同的圖書種類,確定不同的建設重點。如文學類圖書的受眾多為求消遣的讀者,閱讀方式一般為略讀,讀物的出借率較高,復本需求量較大,可以優先建設電子資源,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要,有效解決復本不足的問題。而專業類圖書的受眾多為研究型的讀者,閱讀方式通常以精讀為主,故可以以學科館員采購紙質圖書為主,以用戶驅動模式采購電子書為輔。

同時,院校圖書館可以從自身學科及發展方向出發,建設特色化紙質圖書資源,并對紙質圖書資源逐步建設電子圖書數據庫。紙質藏書空間無法不斷延伸,勢必需要進行剔舊,而紙質圖書的數字資源可以避免圖書館資源的丟失,確保重點學科、重點建設方向的圖書資源的連續性、完整性、系統性,做精做專圖書館的特色資源,打造有資源鮮明有特色的院校圖書館。

四、結語

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推動的不僅僅是紙電融合,還有館藏資源與用戶需求的融合及資源提供商與圖書館的融合,并以此構建新的圖書資源生態。在各出版社、館配商、數據提供商的配合下,院校圖書館才能真正做到紙電融合發展。院校圖書館也需要做出改變,通過改善圖書采訪模式,將資源結構進行重組變革,逐步轉向紙電并重的建設格局,不斷提升館藏質量,提高文獻利用率,為教學發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歡
電子圖書服務平臺紙質
密碼服務平臺
打造一體化汽車服務平臺
論基于云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構建
基于云計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出版社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出版的價值鏈比較
紙質書與《北京是個好地方》
紙質讀物的困境與出路
獨立書店浪漫的紙質生活
電子書是否會取代傳統圖書?
北大方正提供373種電子圖書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