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的影響:學習價值觀的中介效應

2024-02-24 09:04李文燁謝淑海
教育測量與評價 2024年1期
關鍵詞:學習策略初中生價值觀

王 玲 李文燁 謝淑海

一、問題提出

1.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學習策略的影響

學習策略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關鍵能力,是學生為了獲取、處理和理解信息而采取的一系列有意識的思考和技巧。[1]有效的學習策略能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提高學習效率,并對學業成績產生直接的積極影響。[2]具體到語文學科,這些策略包括一系列旨在促進文字理解、批判性思維和文學欣賞能力的認知和元認知活動。[3]語文學習策略不僅影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深度,也對其長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技能發展起到推動作用。[4]學習策略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學生的個人特質、動機定向和教學策略。[1,5]在這些因素中,教學策略尤其受到研究者的關注[6],因為它可以通過教育實踐直接影響與改進學生的學習策略。

常見的教學策略主要有教師指導教學策略、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和主動學習策略等。[7]實證研究發現,教師采用案例教學、參與式教學等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教學策略有助于學生采用更積極的學習策略。[8]而在語文學科中,以強調深層次理解、激活學生舊有經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為特征的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也被發現與學生的閱讀素養有著積極的關聯。[9]該策略重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通過問題解決和概念理解實現知識的構建,指向建構主義教育哲學。這一教學策略有著鮮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特征,它通過提出挑戰性問題和任務,激發學生的深層次認知,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傳遞,更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10]

在實證研究層面,相較于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策略,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學生學業成就的促進作用更大[11],且在我國樣本中,其影響作用甚至超過其他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12]。此外,多輪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數據結果顯示,教師采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可以正向預測學生的閱讀素養、閱讀興趣。[13-14]進一步的影響機制研究也發現,此類教學策略可能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從而增進閱讀素養,并且這種影響作用對于低閱讀興趣的學生更加明顯。[15]學習策略與部分其他教學策略的相關性已經得到了探討[8],但尚未有研究探討認知激活教學策略與學生學習策略的相關性。在語文教育領域,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究竟是如何促使學生采用更有效的學習策略的?其影響機制是什么?為了驗證兩者之間的關系,筆者提出假設1: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可以顯著正向促進學生的學習策略。

2.學習價值觀的作用

除了分析認知激活教學策略與學生學習策略之間的關系及其影響機制,本研究還借鑒班杜拉社會認知理論中的“三元交互模型”,引入學習價值觀這一中介變量,探討環境、認知和行為三者的動態交互關系?!叭换ツP汀敝赋?,個體的行為不僅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也與個體的內在認知和信念密切相關。[16]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屬于外部環境刺激,學習策略屬于行為反應,學習價值觀則是個體認知的核心部分。

學習價值觀是學生對于自己正在進行的學習活動的一種信念和主觀評價,這一觀念會影響個體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及其結果。[17]學習價值觀不僅受到學生認知結構和課程特性的影響,而且受到學習環境與其所處社會需求之間交互作用的影響。[18]在這種交互作用中,教師的角色顯得尤為關鍵,他們在塑造學生學習價值觀方面起到核心作用[19],這也與前文所述的教學策略的積極作用相互呼應。實證研究表明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學習者享受學習有顯著的直接影響。[20]享受學習是提升個體內在動機和養成積極學習態度的關鍵因素,與學習價值觀有著相近的語義指向??梢钥闯?,認知激活教學策略通過影響學生的學習價值觀(個體認知),進而影響其學習策略的選擇和應用(行為)。為此,本研究提出假設2: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可以顯著正向促進學習價值觀的提升;假設3:學習價值觀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之間發揮中介作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學習策略及其學習價值之間的可能關系詳見圖1。

圖1 模型圖

二、研究設計

1.研究對象與工具

本研究選擇我國西部地區X 省Y 市4 所中學620 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604 份,問卷回收率97.4%。其中,男生264 人,女生340人;初一294 人,初二310 人。參考PISA的學生調查問卷,本研究在論證修改的基礎上研制出以下3 個問卷,所有變量的詳細說明見表1。

(1)初中語文教師認知激活教學策略調查問卷

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在課堂中具體表現為教師有效激發學生的思考,挑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促進學生深層次的知識理解。[21]需要說明的是,在測量教師教學策略時有兩種常見的測量方式:一種是直接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測量其使用某類策略的頻率;另一種是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間接測量學生感知到的教師教學策略使用頻率??紤]到學生感知到的教師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下文簡稱“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往往更直接影響其學習過程,且此類測量方式是國內常見的測量方式,能夠避免數據嵌套帶來的有偏估計,因此本研究采用間接測量的方式。

本研究中的初中語文教師認知激活教學策略調查問卷參考PISA 調查項目,主要調查初中生在語文課堂中感知到的教師使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的頻率,包含教師中介作用、思維方式激活、挑戰性學習機會3 個因子,共9 道題目。采用Likert 五級評分法,要求學生從“從不”到“總是”分別給予1~5 分的評定,得分越高,表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使用頻率越高。問卷整體Cronbach's a系數為0.924,KMO值為0.892(p<0.001)。

(2)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調查問卷

學習策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采用的具體方法和技巧,它直接關系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果。本研究中的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調查問卷包含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及資源利用策略3 個因子,共9 道題。采用Likert 五級評分法,要求學生從“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給予1~5 分的評定,得分越高,表明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應用水平越高。問卷整體Cronbach's a系數為0.866,KMO值為0.929(p<0.001)。

(3)初中生語文學習價值觀調查問卷

學習價值觀反映學生對某一學科或課程的主觀評價和價值判斷,是其內在學習動機的體現。學習價值觀與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以及對于學習內容的情感認同度等密切相關。本研究中的初中生語文學習價值觀調查問卷包含目的性價值觀、手段性價值觀兩個因子,共9 道題目。采用Likert 五級評分法,要求學生從“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給予1~5 分的評定,得分越高,表明初中生語文學習價值觀越高。問卷整體Cronbach's a系數為0.924,KMO值為0.892(p<0.001)。

2.研究過程

本研究從初一、初二兩個年級中隨機抽樣,將學生分為男女兩組,并進行順序編號。采用隨機數字簡表,每隔3 號抽一人。學生集中在6 個教室答題,每一個教室安排一位教師收發問卷,數據采集時間為半小時。

在獲得數據后,使用SPSS 27.0 軟件對初中生語文學習價值觀、學習策略、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的表現進行描述統計,并根據PROCESS 插件中的Model 4(簡單中介效應模型)構建模型,檢驗學習價值觀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與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之間的中介效應。

三、研究結果

1.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學習價值觀及學習策略的整體情況

(1)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的整體情況

對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各因子情況及總均分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如下:第一,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總體處于中上水平(Mean=3.784>3);第二,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各因子中,教師中介作用(M e a n=3.8 5 6 >3)、思維方式激活(M e a n=3.8 4 3 >3)、挑戰性學習機會(Mean=3.655>3)均處于中上水平;第三,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男女學生感知到的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差異,發現男生得分(Mean=3.823>3)高于女生(Mean=3.754>3),且存在顯著差異(p<0.05),不同年級教師的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不存在顯著差異。

(2)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的整體情況

對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各因子情況及總均分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如下:第一,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總體處于中上水平(Mean=3.328>3);第二,在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各因子中,認知策略得分較低(Mean=2.316<3),元認知策略得分處于中上水平(Mean=3.624>3),資源利用策略得分較高(Mean=3.970>3);第三,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初中生在語文學習策略上的性別、年級差異,發現其差異均不顯著。

(3)初中生語文學習價值觀的整體情況

對初中生語文學習價值觀、各因子情況及總均分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如下:第一,初中生語文學習價值觀總體處于較高水平(Mean=4.011>3);第二,學生的目的性價值觀(Mean=3.956>3)、手段性價值觀得分均較高(Mean=4.017>3);第三,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初中生語文學習價值觀的性別差異,發現女生(Mean=4.123>3)高于男生(Mean=4.011>3.857),且存在顯著差異(p<0.05),不同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價值觀上無顯著差異。

2.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的影響機制分析

采用SPSS 27.0 宏程序PROCESS 的Model 4模型分析學習價值觀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與學習策略間的中介效應。

(1)學習價值觀的中介效應分析

依據中介效應檢驗的相關理論,以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為自變量(用X表示),以學習策略為因變量(用Y表示),以學習價值觀為中介變量(用M表示),得出各變量之間的模型方程分別為:

檢驗學習價值觀(M)的中介效應共分為3 個步驟。第一,構建回歸模型分析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學習策略的總效應c1。表2 結果顯示,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學習策略具有顯著預測作用(c1=0.279,p<0.001),假設1 成立。第二,構建回歸模型分析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學習價值觀的影響a,結果顯示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學習價值觀具有顯著預測作用(a=0.409,p<0.001),假設2 成立。第三,構建總模型分析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的直接效應c2和學習價值觀對學習策略的影響b,結果顯示學習價值觀對學習策略具有顯著預測作用(b=0.121,p<0.0 0 1),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學習狀態策略的影響減弱,但仍然顯著(c2=0.229,p<0.001)。上述結果說明,學習價值觀可能發揮部分中介作用。

表2 學習價值觀的中介效應參數檢驗結果

(2)學習價值觀中介效應的檢驗與計算

進一步對學習價值觀的中介效應進行檢驗與計算,采用Bootstrap 法對中介效應進行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置信區間不包含0(LLCI=0.193,ULCI=0.266),說明中介效應存在,假設3 成立。從表3 和圖2 可以看出,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作用于學習策略的總效應為0.279。當引入中介變量(學習價值觀)后,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作用于學習價值觀的效應為0.409,學習價值觀作用于學習策略的效應為0.121,這兩者構成了如圖2 所示的間接效應。在控制了學習價值觀的間接效應后,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作用于學習策略的直接效應為0.229,說明學習價值觀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之間起到了部分中介效應。

表3 學習價值觀的中介效應分解結果

圖2 中介模型結果

四、分析與討論

1.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學習價值觀及學習策略現狀整體表現較好

研究表明,初中語文課堂中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學習價值觀及學習策略總均分都大于中位數3,即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教師經常使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且他們大多同意自己有著積極的學習價值觀,并認可自己在語文學習中使用了較好的學習策略。

首先,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日益獲得教師的重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愈加突顯。本研究的調查結論和近幾輪PISA 調查結果是一致的[22-23],我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知到了較多的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具體來看,思維方式激活因子得分較高(Mean=3.843),這回應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提出的“發展思維能力”“考察思維過程”,以及運用“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學習任務群等培養學生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的要求。[24]不過學生在挑戰性學習機會上的表現并不突出(Mean=3.655),說明教師在為學生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方面尚有提升的空間。挑戰性學習任務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這提示初中語文教師應多借助挑戰性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探索性地開展學習,優化學生的學習經驗,并調動其語文學習興趣。[25]

其次,《新課標》在課程內容中設置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題,提倡用語文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經典、感知經典?,F行新編中小學語文教材多圍繞“人文主題”編排,許多單元的人文主題大多指向“價值觀”的培養。這要求教師引領學生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用語文的方式讀經典,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品質,培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本次調查發現,當前初中生語文學習價值觀總體呈現積極的狀態,這與以往研究結論是一致的。在《新課標》核心素養的導向下,初中生熱愛語文課堂,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展現出主動積極的情感狀態,通過語文學習形成了濃厚的文化自信。[26]從學習價值觀各因子的得分來看,手段性價值觀得分(Mean=4.017)高于目的性價值觀得分(Mean=3.956),表明初中生更期望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外,女生的學習價值觀得分高于男生??梢钥闯?,性別對學生學習語言的動機、參與度和最終成就產生了微妙的長期影響[27],社交、認知和教育因素共同促進了女生在語言學習上的強動力與高價值[28]。

最后,“雙減”政策的頒布促使教師的關注焦點發生轉變。除了追求學生的有效學習,教師們開始關注學生學習策略養成的重要性。本研究發現,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總體情況處于中上水平,資源利用策略的得分(Mean=3.970)高于元認知策略(Mean=3.624)和認知策略(Mean=2.316<3),值得注意的是,認知策略的得分低于均值??梢钥闯?,當前的初中生能夠主動搜集與學科相關的學習資源,制訂語文學習計劃,監控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方法,但在閱讀、寫作以及理解古詩詞等學習難點上,仍有一部分學生未得到專門的認知策略指導與訓練,急需教師的指導。這提示初中語文教師應適當將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等認知策略引入課堂。

2.認知激活教學策略與學習價值觀都正向預測學生的學習策略

本研究發現,初中生在語文課堂中感知到的認知激活教學策略頻率越高,其學習策略水平也越高,這和其他圍繞閱讀成績開展的大規模測評研究結論是一致的。[11-12]同樣地,學生的語文學習價值觀越積極,其學習策略水平也越高。

首先,初中語文課堂中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使用頻率越高,學生學習策略水平越高。初中生正處于“心理斷乳期”[29],其積極行為的形成往往需要一定的外部支持。家人之外,教師是主要的支持來源,學生充分信任教師,渴望與教師建立良師益友的關系。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就是實現教師支持的載體,能幫助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信心。PISA 研究發現,認知激活教學有助于降低學生畏難情緒。[15]結合本研究的結果來看,教師應用積極的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嘗試新的學習方法,能幫助他們放下學習新知識的畏難情緒。

其次,初中生語文學習價值觀的提升對其語文學習策略的產生有著積極影響。若學生能深刻感知到語文學習對個人成長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重要意義,他們就會將闡述、組織和元認知監測等策略運用到語文學習中,以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知識。有研究證明,學生的學習投入與語文學習策略正相關[30],這說明學習策略水平的提高存在一條“苦學”的路徑,即時間和精力上的增加可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改進自己的學習策略。但在“雙減”背景下,“巧學”的路徑更有意義。一項大規模省域學情調查發現,學生對學校的認同、自信心等非認知層面的情緒反而與學業成績有著更高的相關性[31],這與本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這提示學生要認識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不能將語文只視為一門純知識學科,而要讓語文學習成為生活和成長中的價值載體,成為自身了解外界社會的一種媒介。相反,若學生未能意識到語文學習的價值,可能傾向于采用表層的學習策略,如機械記憶或簡單復制,這些策略往往可能對語文學習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3.學習價值觀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與學習策略之間起著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發現,學習價值觀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與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關系中發揮中介效應。在初步回歸中,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初中生語文學習策略具有顯著預測作用。當模型中增加學習價值觀這一中介變量后,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的回歸系數下降,但依舊保持顯著水平,表明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可通過學習價值觀影響其學習策略。上述結果說明,當學生獲得較多的認知激活教學策略指導時,他們可以進行更深層次思考,并重新評價學習的重要性和價值,最終選擇適切的學習策略。

既往研究也發現,學習價值觀越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越會傾向于訓練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32]參照動機理論對學習價值觀的中介作用做進一步的分析,可以發現,學習價值觀是內在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33]一方面,學生被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喚醒,由此意識到語文學習活動的重要性與價值,從而更加投入和專注。另一方面,學習價值觀的提升促使學生選擇更有效的學習策略,從而主動尋求知識,深入思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34-35]

值得關注的是,面對學習價值觀水平較高的學生,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其掌握語文學習的策略有直接幫助;而面對學習價值觀水平較低的學生,即使教師使用支架式教學、情境教學、合作教學等適合語文教學的認知激活教學策略,也未必能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策略。這提示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基于個體的認知基礎,激發學生積極思考,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價值觀,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掌握學習方法。

五、啟示與建議

1.以研助教,提升教師認知激活教學能力

《新課標》提倡教師“堅持終身學習,提升專業素養”[24]。如果教師陷于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現狀,不愿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方法,那么,語文課本中鮮活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只是枯燥乏味的字符文本。因此,有必要提升語文教師的認知激活教學能力。

認知激活教學能力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教師結合書本內容設計出貼近學生生活和舊有經驗的教學內容并以生動且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的能力。借助這一能力,教師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深層次認知,實現有意義的學習,這對學生語文學習是意義非凡的。[36]提升教師的認知激活教學能力,幫助教師掌握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可借助學校教研活動,從以下兩點入手。

其一,開展基于實證的教學研究,幫助語文教師直觀了解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的重要價值,增強其對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的理解。諸如PISA等大規模測評項目已經連續多輪驗證了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及其產生的影響,語文教研組可借助循證科學的案例,讓教師首先認可這一教學策略,為后期圍繞認知激活教學策略開展教師培訓做鋪墊。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展開對學生生活、學習的調查研究。例如,發放問卷了解學生的課余愛好以及課外閱讀內容,為學生后續的認知激活尋找明確的實物載體,引導學生借助比較熟悉的課外人物形象,建立這些人物形象與書本認知的關聯。

其二,開展循證教學評估,圍繞校本數據進行證據搜集,論證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同時幫助教師優化教學策略??紤]到認知激活教學策略對于部分教師來說比較陌生,教學策略的學習與改進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語文教研組可以借助循證教學的思路,定期發放調查問卷,分析教師們的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現狀及其產生的影響,為每位教師“問診把脈”,定期進行反饋指導。如此,一方面可以讓教師對自身的教學策略改進有直觀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讓教師直面“可靠的證據”,樹立教學改進信心。

2.以情促學,利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生發學生的情緒動力

學習策略的改進往往和學生的學業情緒相關,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有助于其形成更加自主且合理的學習策略。[37]此外,學習策略的改進如果是被動的,或受制于外部制度或壓力,可能會帶來抵觸情緒,加大學生心理負擔,最終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學生學習策略的改進可能需要持久的、由自我理智驅動的情緒動力支持。積極使用認知激活教學策略,教師可以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縮近學生與課本的距離感,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望,幫助他們搭建自我學習策略體系,提高其積極的學習情緒與動力。

其一,巧用任務驅動,發揮教師中介作用,幫助學生從困難中獲得經驗。教師在設置學習任務群時,要“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24],設置偏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任務群。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教師要鼓勵他們站在生活視角,而非解題視角去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生活經驗。比如,在具體的授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如果他們是課文中的主人公,面對文章中的事件應該如何應對。只有引導學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理解、分析故事的邏輯,幫助他們以生活的方式參與語文學習,才能拉近他們與課本知識的距離。

其二,搭建學習腳手架,鼓勵思考與表達,實現對高階知識的學習。知識本身也具有層級屬性,對高階知識的學習是有意義學習的目標之一。為了降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畏難情緒,教師可以先嘗試激活學生的思維方式,再鼓勵他們深度參與課堂。因此,在課堂初始階段,教師可以先拋出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問題,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隨后,對學生的回答給予明確的鼓勵與反饋,降低其畏難情緒,為接下來指向高階知識的提問做鋪墊,為課堂上的深度思考預熱。

其三,充分利用信息資源,設置挑戰性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探索與發現。許多學生已掌握通過大數據獲得語文學習資源的技術與能力,人工智能也大大促進了個體對知識的理解。[38]因此,教師應該扮演“引路人”這一角色,學會“積極利用網絡資源平臺拓展學生學習空間”[24],不能一味地用自己的標準把學習資源篩選后“投喂”給學生,而是要用整合的方法把學生可以接觸到的資源納入挑戰性學習流程,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可以發生在各個場域當中,夯實他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生活經驗(“四基”)。只有意識到知識就在身邊,隨時可以獲取,他們才會愿意借助不同的學習工具和資源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探索。

3.以文化人,通過學習價值觀的培養,促進語文終身學習

過去傳統的學校教育過于強調認知和智力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在學科學習中興趣和認同感的獲得。[39]學習興趣和認同感是個體產生學習行為的內部動力,學習活動是在學習價值觀的引導下展開的。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以文化人”為目標的學習環境至關重要。學校要通過滋養文化情懷,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態度,形成積極的語文學習價值觀,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以推動學生實現語文的終身學習,為其未來個人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一,借助手段性價值觀夯實“四基”,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人文體驗。持手段性價值觀的學生將語文學習視為一種手段或工具,持目的性價值觀的個體則將語文學習視為實現某種特定目標的信念,這兩種價值觀具有鮮明的“工具性”或“人文性”傾向。從事物個性與共性的角度來闡釋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可以看出,“人文性”是人文學科的共性,“工具性”是語文學科自帶的功能。語文是交際的工具、思維的工具、傳承文化的工具,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扎扎實實掌握語文這一學習工具,并借助“工具性”滲透“人文性”。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集“工具性”“人文性”于一體,通過強化閱讀、寫作及課堂練習、階段性評價等方式夯實語文“四基”學習;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學生經由語文認識世界,體驗學習語文的成就感,進行主觀性、生成性的表達與思考,喚醒其對語文學習的內在追求。

其二,營造語文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目的性價值觀,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支持。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社會發展培養所需要的人,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建立語文與社會、文化的關聯。部分學生目的性價值觀水平較低的原因是教師難以將課堂所學內容與社會文化、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既往研究也發現,當前教師課堂教學中存在對文化價值、文化浸潤學習關注不夠等問題。[40]因此,教師應組織富有吸引力的實踐性活動,營造積極的語文學習氛圍,拓展語文教學的傳統文化空間,努力構建更有魅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堂,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進行文化的知識遷移和情感遷移,深化他們對語文學習活動的理解與認同,發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導向功能,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猜你喜歡
學習策略初中生價值觀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我的價值觀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策略探討
男才女貌:大學老師娶個初中生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一種使用反向學習策略的改進花粉授粉算法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