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椒離體培養及再生體系的建立

2024-02-26 09:11李浩宇賈利宋婷婷汪勝張于方凌張其安嚴從生隋益虎江海坤
中國蔬菜 2024年1期
關鍵詞:苗齡胚軸子葉

李浩宇,賈利,宋婷婷,汪勝,張于,方凌,張其安,嚴從生,隋益虎,江海坤*

〔1 安徽科技學院,安徽鳳陽 233100;2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園藝作物種質創制及生理生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園藝作物種質創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安徽合肥 230031〕

辣椒(CapsicumannuumL.)為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中南美洲熱帶地區,在亞洲、歐洲等地廣泛栽培。辣椒含有豐富的VC、β-胡蘿卜素、葉酸等成分,含有的辣椒素還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朱麗等,2023)。

目前,辣椒組織培養已經通過子葉(楊博智等,2022)、上胚軸(鐘源源 等,2019)、下胚軸(Won et al.,2021)、帶柄子葉(徐建中 等,2015)、 莖尖、 花藥( 張天翔 等,2020)、Flamingo-bill(高玉堯 等,2014)等組織獲得再生植株。Kim 和Lim(2019)從辣椒CM334 和甜椒Dempsey 的子葉上成功誘導出白色和淡黃色的愈傷組織,并且能夠增殖,建立了葉源性愈傷組織形成的條件,最終應用基因組編輯工具來提高辣椒的品質。O?uz 等(2021)第一次報道了使用根外節為外植體,在3 種茄科作物(辣椒、番茄、茄子)上比較了3 種細胞分裂素〔BAP、TDZ(苯基噻二唑基脲)、GA3(赤霉素)〕對芽再生能力的影響。Won 等(2021)選取辣椒幼苗第一片葉、子葉和下胚軸3 種外植體,用含8 mol · L-16-BA(6-芐基腺嘌呤)和6 mol · L-1IAA(吲哚乙酸)的不定芽誘導培養基(SIM)誘導外植體產生芽,誘導率分別為69.8%、25.5%和19.5%。

目前在國內外辣椒組織培養成功的報道中,普遍存在不定芽伸長困難、分化率低、培養周期長等問題,限制了辣椒基因工程的發展。本試驗采用子葉、Flamingo-bill 和下胚軸為外植體,對影響辣椒離體再生的多個因素進行探討,旨在建立辣椒高效離體再生體系,為進一步開展辣椒遺傳轉化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5 種基因型不同的辣椒材料均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提供,代號分別為綠皮羊角椒9931、綠皮燈籠椒WJ-10、綠皮朝天椒22-33、紫皮燈籠椒H18 和紫皮朝天椒M13。試驗于2022 年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進行。

1.2 方法

1.2.1 無菌苗的獲得 選取顆粒飽滿、色澤鮮艷的種子,先用溫水浸泡6~8 h,75%酒精消毒1 min,無菌水清洗3 次,再用2.5% NaClO 消毒30 min,無菌水清洗8~10 次后,用無菌濾紙吸干種子表面水分,接種于MS 固體培養基(4.74 g · L-1MS 粉 + 30 g · L-1蔗糖 + 8 g · L-1瓊脂)中。溫度27~28 ℃,暗培養至種子露白,再置于光照下培養,光照強度1 600~1 800 lx,溫度24~26 ℃,培養無菌苗。

1.2.2 不定芽的誘導和分化 選取不同苗齡的無菌苗,制備Flamingo-bill 外植體:將無菌苗的一側子葉從葉柄基部連同頂芽及周圍分生組織全部切去,留下另一側子葉與下胚軸、胚根作為一個外植體。Flamingo-bill 切下來的一片子葉用于制備子葉外植體(0.5 cm × 0.5 cm),將Flamingo-bill 外植體、子葉外植體和下胚軸(切去胚根和上部,切成1 cm的小段)接種于MS 添加不同激素(6-BA 為1、3、5、6 mol · L-1,IAA 為0.3、0.5、1.0 mol · L-1)配比的誘導培養基上。每個處理30 個外植體,3次重復,每2 周繼代1 次,培養條件同1.2.1,30 d后統計不定芽分化率。

不定芽分化率 = (分化外植體數/接種外植體數)× 100%

1.2.3 不定芽伸長 將分化出不定芽的外植體接種至MS 添加不同激素(6-BA 為1、2、3 mol · L-1,IAA 為2 mol · L-1,GA3為0、0.5、1.0、1.5 mol · L-1)配比的伸長培養基上,每2 周繼代1 次,培養條件同1.2.1,30 d 后統計伸長率。

伸長率 = (伸長不定芽數/接種發生分化外植體數)× 100%

1.2.4 不定芽生根 將伸長的不定芽從母體基部切除,接種于MS 添加不同濃度NAA(0、0.1、0.3、0.5 mol · L-1)的生根培養基上,20 d 后觀察不定芽生根情況,統計生根率。

生根率 = (生根不定芽數/接種不定芽數)× 100%

當再生苗長至10~15 cm 時即可煉苗移栽。先在組培室內開瓶煉苗2 d,再放至室外煉苗2 d,之后沖洗干凈根部的培養基,移栽至營養土中,待緩苗過后移栽至溫室管理直至開花結果。

1.3 數據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軟件統計和處理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苗齡對辣椒不定芽分化的影響

不同基因型不同苗齡的Flamingo-bill 外植體的不定芽分化有著較大差異。由圖1 可知,隨著苗齡的增加,不定芽分化率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苗齡10 d 時,Flamingo-bill 外植體分化率最高,達81.4%~91.1%;苗齡14 d 時,不定芽分化率最低為61.5%,最高為69.4%;苗齡大于14 d,不定芽分化率大幅下降;苗齡16 d 時,不定芽分化率最低僅為48.8%,且多數只形成愈傷組織。由此得出,制備Flamingo-bill 外植體最適苗齡為10 d。

圖1 苗齡對辣椒不定芽分化的影響

2.2 不同外植體和激素配比對辣椒不定芽分化率的影響

將5 種基因型辣椒的Flamingo-bill 和子葉外植體接種到添加不同濃度6-BA 和IAA 組合的MS 分化培養基上(表1),培養1 周左右,在其切口處開始形成愈傷組織,2 周左右開始形成白色松軟(圖2-a)、綠色緊實(圖2-b)或紫色緊實(圖2-c)的愈傷組織,4 周左右分化形成不定芽。

圖2 子葉再生過程中不同愈傷組織

從表1 還可以看出,在6-BA 濃度為1~6 mol ·L-1、IAA 為0.3~1.0 mol · L-1范圍內,5 種基因型辣椒外植體的不定芽分化率均隨著激素濃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以綠皮羊角椒9931 在6-BA、IAA 濃度分別為6.0 mol · L-1和1.0 mol · L-1時最高(圖3、4),Flamingo-bill 和子葉的不定芽分化率分別達到100.0%和86.7%。

圖3 9931 的Flamingo-bill 離體再生情況

圖4 9931 的子葉離體再生情況

同時,不同基因型辣椒不定芽分化率也有較大差異,綠皮辣椒9931、WJ-10、22-33 的Flamingobill 和子葉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分別為100.0%、90.0%、96.7% 和86.7%、73.3%、80.0%,紫皮辣椒H18 和M13 Flamingo-bill 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均為100.0%,但子葉外植體均沒有不定芽分化,只形成紫色緊實的愈傷組織(圖2),后續采用ZT(玉米素)和IAA 激素組合也沒有誘導出不定芽。5 種基因型的辣椒下胚軸均沒有誘導出不定芽,且下胚軸容易誘導形成不定根。試驗過程中發現子葉和下胚軸外植體容易發生褐化,但Flamingo-bill 外植體未出現該現象。在培養基中添加了5.0 mol · L-1的AgNO3后,褐化現象得到明顯改善。綜合試驗結果,選用9931 進行下一步不定芽伸長和生根工作。

2.3 不同激素配比對辣椒不定芽伸長的影響

由子葉外植體誘導分化出的不定芽呈叢生狀,多數為葉狀體,不定芽較難分辨,因此將叢生芽連同愈傷組織一同移至伸長培養基誘導伸長。結果表明(表2),Flamingo-bill 外植體不定芽伸長率隨著GA3濃度升高不斷增加,在不添加GA3的條件下仍達到22.2%。將子葉產生的不定芽轉至較低濃度6-BA 的培養基上,伸長率為僅4.4%;在添加GA3的培養基上,配合6-BA和IAA能有效伸長不定芽,GA3濃度為1.5 mol · L-1時,與3.0 mol · L-1的6-BA和2.0 mol · L-1的IAA 配合使用,不定芽伸長效果最好,子葉和Flamingo-bill 不定芽伸長率分別達到30.0%和66.7%。由此得出辣椒9931 不定芽最優伸長培養基配方為:MS + 3.0 mol · L-16-BA + 2.0 mol ·L-1IAA + 1.5 mol · L-1GA3+ 5.0 mol · L-1AgNO3。

表2 不同激素配比對辣椒不定芽伸長的影響

2.4 不同NAA 濃度對辣椒不定芽生根的影響

試驗過程中發現9931 的Flamingo-bill 外植體生根較容易,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 培養基上,20 d 就可生根,生根率為100.0%。由子葉外植體形成的不定芽,在低濃度NAA 培養基下,根系生長緩慢,不定根瘦弱短細,多數為雞爪根(圖5-a、b),且移栽較難成活,NAA 濃度為0.3~0.5 mol · L-1時,不定根生長正常,主根粗壯,須根較多(圖5-c、d),移栽成活率為100.0%(表3)。由此得出最適子葉生根培養基配方為:MS + 0.5 mol · L-1NAA。

表3 不同濃度NAA 對辣椒不定芽生根的影響

圖5 添加不同濃度NAA 對不定芽生根的影響

3 討論

3.1 苗齡對辣椒不定芽分化的影響

在外植體制備時,不同苗齡階段所獲取的外植體具有不同的分化能力。以子葉為外植體時,生長周期過短,兩片子葉尚未平展,切取時不易操作;培養周期過長,植株生長消耗大量養分,同時會降低不定芽的分化能力。以Flamingo-bill 為外植體時,生長周期過短,莖尖生長點還未發育完全,制備時無法完全切除,從而導致后期遺傳轉化時出現假陽性植株;培養周期過長,植株生長消耗大量養分,長勢太快,不易操作且不定芽分化率也大大降低。試驗過程中發現,不同基因型的辣椒無菌苗生長也有較大差異,這可能與不同品種的發育快慢有關(蔡文,2018)。李偉等(2014)研究發現,不同苗齡的朝天椒子葉外植體,其芽分化率差別較大,隨著子葉外植體苗齡的增大,不定芽分化率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子葉誘導、分化能力以苗齡14 d 時最強,且能不經愈傷而直接誘導形成不定芽。本試驗采用苗齡10 d 的幼苗制備外植體時,不定芽分化率較高,再生效果較好。

3.2 不同激素配比對辣椒不定芽分化的影響

影響辣椒離體再生的因素有多個方面,首先,不定芽的誘導和分化起著關鍵作用;其次,不定芽的伸長是離體再生過程中的重難點。多數研究認為6-BA、IAA 等激素對芽分化有誘導作用。高藝等(2021)用5.0~9.0 mol · L-16-BA + 0.05 mol · L-1IAA 誘導分化,子葉的分化率高達100%,用5.0~9.0 mol · L-16-BA 與3.0~9.0 mol · L-1ZT 配比組合,離體子葉再生形成的葉狀體大部分呈玫瑰花瓣狀,少部分呈正常長條形,且生長速度較快。鐘源源等(2019)發現NAA 與6-BA 相配合可協同促進不定芽分化,通過優化試驗得到高辣度辣椒不定芽分化最優的培養基組合為MS + 2.5 mol · L-16-BA + 0.05 mol · L-1NAA + 5 mol · L-1AgNO3,平均誘導率達93.3%。張根蓮等(2019)以子葉和下胚軸為外植體,在添加1.0 mol · L-1IAA + 5.0 mol ·L-16-BA 的基礎上再添加2.0 mol · L-1ZT,可加快誘導外植體的分化,但形成的葉狀體呈簇狀生長,后期導致不定芽伸長困難,由此說明ZT 對不定芽分化無明顯促進作用。覃芳(2016)認為最適合誘導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組合是3 mol · L-16-BA + 0.8 mol · L-1NAA。由此可見,較高濃度的6-BA(3~6 mol · L-1)在辣椒不定芽誘導分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本試驗采用6.0 mol · L-16-BA + 1.0 mol · L-1IAA 誘導再生芽分化,可得到80%以上的分化率。此外,蔡文(2018)以辣椒59 號的子葉、帶柄子葉、下胚軸和Flamingo-bill 為外植體,發現Flamingobill 外植體不定芽分化率最高(85%),子葉和帶柄子葉容易形成簇狀芽,下胚軸容易出現生根現象,后期莖伸長培養困難,這與本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相似。

3.3 不同外植體對辣椒不定芽誘導率的影響

近年來辣椒離體再生所用的外植體大致為子葉、帶柄子葉、上胚軸、下胚軸、莖尖、真葉和Flamingo-bill,不同外植體的不定芽誘導率差異較大。王佳偉(2022)以觀賞辣椒子葉、帶柄子葉、下胚軸為外植體,篩選出最佳外植體類型為帶柄子葉,愈傷組織誘導能力強弱依次為帶柄子葉 > 子葉 > 下胚軸??佃ぃ?013)研究發現3 種外植體的分化能力從強到弱依次為Flamingo-bill > 下胚軸 > 帶柄子葉。羅紅萍(2010)和蔡文(2018)認為分化能力從強到弱依次為Flamingo-bill > 帶柄子葉 > 子葉。曹艷玲(2009)和徐建中等(2015)研究發現,不同外植體芽分化率呈現帶柄子葉 >子葉塊 > 下胚軸。本試驗中,不定芽分化率呈現Flamingo-bill > 子葉 > 下胚軸,由于Flamingobill 保留了一片子葉和胚根,極大程度減少了外植體的損傷,同時能夠產生大量的營養物質和生長激素,能夠保證不定芽的形成,而子葉外植體容易形成簇狀芽,較難伸長,下胚軸容易出現生根現象,因此外植體的選擇對不定芽誘導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3.4 不同激素配比對辣椒不定芽伸長的影響

不定芽伸長是離體再生的關鍵,但多數研究發現辣椒不定芽伸長尤為困難。大多數學者認為在伸長培養基中加入GA3可以促進不定芽伸長,同時通過降低6-BA 濃度、增加IAA 濃度對不定芽伸長效果也有一定影響。Gammoudi 等(2018)研究發現用GA3處理辣椒8 號,子葉誘導率為33.5%,下胚軸誘導率為62.6%。徐建中等(2015)和臧順(2014)認為在MS 培養基中添加2.0 mol · L-1GA3促進芽伸長的效果最好,當GA3水平達到4.0 mol ·L-1時,不定芽伸長率反而降低,伸長的不定芽細長瘦弱,不易生長為正常植株,可能是GA3在體內累積過多引起的。本試驗中,在含有6-BA、IAA 和GA3組合中,不定芽伸長率隨著6-BA、GA3濃度升高而增加,在3.0 mol · L-16-BA + 2.0 mol · L-1IAA + 1.5 mol · L-1GA3時,不定芽伸長率最高。同時,不同外植體的不定芽伸長效果有明顯差異,Flamingo-bill 外植體不定芽伸長率最高達到66.7%,明顯大于子葉外植體不定芽伸長率,這可能是由于Flamingo-bill 外植體留下的子葉與胚根能產生大量的營養物質和生長調節激素,而頂端分生組織也會產生大量的調節激素,從而有利于愈傷組織分化和促進不定芽形成(高玉堯 等,2014)。

3.5 不同激素配比對辣椒不定芽生根的影響

辣椒不定芽生根相對容易,本試驗發現,Flamingo-bill 外植體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 培養基中,不定芽能正常生根。子葉外植體形成的不定芽在添加少量的NAA 或者搭配IAA 使用的MS 培養基中能得到較好的生根效果。

4 結論

本試驗建立了綠皮羊角椒9931 Flamingo-bill和子葉外植體的高效離體再生體系,其不定芽分化的最適培養基為MS + 6.0 mol · L-16-BA + 1.0 mol ·L-1IAA + 5.0 mol · L-1AgNO3,Flamingo-bill 和子葉誘導率分別為100.0%和86.7%;不定芽伸長的最適培養基為MS + 3.0 mol · L-16-BA + 2.0 mol ·L-1IAA + 1.5 mol · L-1GA3+ 5.0 mol · L-1AgNO3,Flamingo-bill 和子葉不定芽伸長率分別為66.7%和30.0%;不定芽生根的最適培養基為MS + 0.5 mol ·L-1NAA,生根率均為100.0%。

猜你喜歡
苗齡胚軸子葉
不同鮮重秋茄胚軸形態及其對幼苗生長的影響
不同苗齡大花序桉造林效果分析
不同接穗苗齡對小果型西瓜嫁接育苗效果的影響
懸鈴木幼苗的初生維管系統演化結構研究
黑山羊胎盤子葉性狀結構與繁殖性能的相關性
控制水稻中胚軸伸長的QTL 定位
苗齡、光照強度和施氮量對水稻營養物質的影響及其與抗褐飛虱的關系
利用重測序和集團分離分析鑒定水稻中胚軸延長相關染色體區域
水稻中胚軸伸長研究進展
投籃高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