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導向雙元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的影響*

2024-02-26 06:36彭華濤
關鍵詞:開發性探索性董事

朱 滔, 彭華濤,2

(1.武漢理工大學 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2.武漢理工大學 創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一、引 言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逐漸放緩,中國企業開始轉向注重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高質量發展道路,要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改善環境,肩負社會責任。受環境惡化等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認識到只有通過主動創新生產和經營方式,追求綠色轉型和生態經濟,才能不斷提高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突出了科技創新對企業、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帶動作用,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證。政府亦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對“碳達峰”“碳中和”“綠色轉型”和“現代生態環保產業體系”等內容做出具體解釋和行動,為我國企業可持續創業提供了重要指導。同時,這亦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展開了大量關于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的研究,并由此衍生了“可持續創業”“綠色創業”“社會創業”等新的創業形式。其中,學術界對可持續創業的定義延續了可持續發展的三重底線(TBL),即為兼顧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創業活動。(1)劉納新,劉思菡.創新投入對企業績效的滯后影響研究[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22,(4).創新是企業經濟績效提升的關鍵。企業如何通過創新和變革與外部環境相匹配,促進可持續創業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研究。高度創新能推動企業創業活動的發展,使企業能快速應對環境變化,獲得新產品。探索性和開發性創新一直是學者們所關注的,但企業過多地投入探索性創新,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錢成本,盡管這種探索是有益的,超過某一節點之后,會產生負面影響;若是企業過多地投入開發性創新,則會缺乏新知識和創造性,無法適應新興技術和市場環境。(2)Atuahene-Gima K, Murray J Y.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on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07,(2).因此,企業對探索性創新和開發性創新的決策,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創業績效。然而,現階段尚未有對企業雙元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的關系進行的研究,這一問題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實證檢驗。

企業雙元創新對于可持續創業績效的作用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創業者們雖已逐漸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但企業可持續創業仍處在一個發展中的狀態,究其原因在于企業未充分意識到企業之間的聯結關系,以及國內外合作關系的影響。

在企業治理方面,董事會作為企業的最高決策機構,對其企業的創業決策有重要作用。董事網絡是由董事之間的聯結關系構建起的網絡,其豐富的社會關系是企業獲取社會資本的渠道,(3)Larcker D F, So E C, Wang C C Y. Boardroom centra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13,(2).并且合作主動性和關系治理可以為企業之間的聯盟提供更高價值,引導創業公司的可持續增長。(4)Han W, Chen F-W, Deng Y. Alliance Portfolio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ility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J]. Sustainability, 2018,(10).一般來說董事網絡所帶來的豐富關系能使企業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合作資本,但在不破壞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前提下所開展的可持續創業活動的情境下,企業董事能否通過聯結關系帶來更大的經濟績效、環境績效和社會績效的同時實現企業增長,董事網絡是否發揮同樣的作用仍未可知。(5)Muoz P, Dimov D. The call of the wh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ventur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5,(4).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活動對于創業企業的作用亦逐漸顯現,創業者應充分考慮到國際網絡和本土網絡的作用。一方面,國際網絡為創業者帶來新的市場機會、技術以及管理經驗等,另一方面,各國政策、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將增加創業活動風險。本土網絡為企業獲取產業集群信息、促進資源流動,但也限制了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步伐。國際網絡嵌入和本土網絡嵌入對雙元創新的實施和可持續創業活動的進行有怎樣的作用,企業應選擇更多的國際合作還是本土合作仍需要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基于網絡導向視角,構建董事網絡、國際網絡和本土網絡,以ICT行業企業為樣本,2010~2021年為觀測期,分析董事網絡位置、國際網絡嵌入和本土網絡嵌入對雙元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試圖厘清3種網絡在其之間的作用機制。本研究可能的理論貢獻在于:第一,豐富企業可持續創業的研究?;陔p元創新視角,探究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和可持續創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厘清雙元創新對企業可持續創業行為的作用機理。第二,本研究以網絡為切入點,探索三類網絡在此過程中的調節效應,拓展了網絡導向、雙元創新和可持續創業等領域的研究視野,補充雙元創新與企業可持續創業的邊界條件。第三,根據實證數據檢驗雙元創新、網絡和可持續創業的關系,修正其之間的邏輯并對企業構建網絡、提升可持續創業績效有一定啟示作用。

二、文獻回顧與理論假設

(一)雙元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

1. 探索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

由此,本文提出假設:

H1a:探索性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具有正向的影響。

2. 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

開發式創新強調通過改進和完善企業現有的知識和能力,來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改善銷售效益、增加當期績效。部分學者認為與探索性創新相比,開發性創新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更為顯著。(10)陶秋燕,孟猛猛.探索式創新和利用式創新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基于中國中小企業的實證[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 (2).開發性創新注重運用已有的知識、提高企業運作效率、取得競爭優勢。中國的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和資源的限制,較少進行高風險的探索性技術創新,更多地傾向利用和完善現有的技術,即進行開發性創新。因此,與探索性創新相比,開發性創新對組織業績的影響更為正面。(11)He Z-L, Wong P-K.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4).同時,公司利用開發性創新來改善財務業績,(12)Wang X, Zhang Y, Ye Y.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dual innovation element analysis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based on literature[J].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2015,(3).可能提高公司的業績將會提高現有的雇員薪資,進而增強公司的穩定性。此外,企業在短期內通過開發性創新來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和財務績效,有助于通過生產規模擴大以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沙掷m的開發性創新強調現有的技術和產品,通過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或加強現有的功能,有效地減少了材料、水和能源的消耗?,F階段,社會對綠色生產的逐漸重視使得企業探索環保技術的需求愈發迫切。開發式創新通過不斷改進已有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流程,使各生產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了污染和能源用量。

由此,本文提出假設:

H1b:開發性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具有正向的影響。

(二)董事網絡位置的調節效應

中心度是網絡位置的衡量,董事構成的網絡對于企業的經濟增長(13)Singh D, Delios A. Corporate governance, board networks and growth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Evidence from India[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7,(5).、社會責任承擔(14)Nandy M, Lodh S, Kaur J, et al. Impact of directors’ network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ross country study[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20,(7).以及創新(15)Jansen J J P, George G, Van Den Bosch F a J, et al. Senior team attributes and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8,(5).等方面均有影響。董事網絡中心位置的企業能與其他企業創造更多的聯系,利于企業追求增長,(16)Abdul Wahab E A, Jamaludin M F, Agustia D, et al. Director Networks,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Earnings Quality in Malaysia[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20,(3).但其在雙元創新與可持續創新績效之間不一定發揮有利作用。

傳統的創業更多地追求經濟目標,可持續創業為創業者對機會的識別、發展和利用,以實現具有經濟、社會和生態三重底線的產品和服務,(17)Cohen B, Smith B, Mitchell R. Toward a sustainable conceptualization of dependent variables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2).其對于三重底線的追求與把握要求企業在面對沖突、困難以及選擇時需要做出更多的權衡。(18)Belz F M, Binder J K.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A Convergent Process Model[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7,(1).董事會在企業治理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將影響企業的政策運營以及對績效的決策和監督。(19)Qiu S, Sun X. Director Networks and Cost of Equity Capital: Based on “Busy Director Hypothesis” Analysis[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21,(9).然而處于網絡中心位置的董事有更多的連接節點,多處任職導致董事精力分散,對于企業可持續創業的投入減少,(20)Ferris S P, Jagannathan M, Pritchard A C. Too busy to mind the business? Monitoring by directors with multiple board appointment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3,(3).不利于可持續創業的平穩運行。(21)Andres C, Van Den Bongard I, Lehmann M. Is busy really busy? Board governance revisited[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 2013,(10).可持續創業強調要在創業過程中注重環境和社會問題,然而一個企業對不同領域的認知是有限的,尤其對于非綠色環保行業的企業來說,提升環境績效需要與其他企業更多的合作。網絡中心位置給企業帶來一種過度的關系嵌入,網絡一旦形成,企業對尋求外部合作者的意愿會降低,使企業容易產生一種“排他性”(22)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 Journal, 2018,(8).,長此以往企業處于穩定的環境下,缺乏開發新市場的動力,偏向于已經建立的合作者,這些合作者可能并不專業于相關綠色技術,也不利于企業實現社會績效的目標,從而對可持續創業績效的提升造成一定阻礙?;谝陨戏治?越是處于董事網絡中心位置的企業,越不利于其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的實施和成果轉化,亦對可持續創業造成一定阻礙,因此提出假設。

H2a:董事網絡位置負向調節企業探索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

H2b:董事網絡位置負向調節企業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

(三)國際網絡嵌入的調節效應

國際網絡嵌入是指以引入外商投資和人才技術等方式,推動企業進行國際創業活動進而與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創新主體形成穩定關系。(23)熊焰,楊博旭.雙重網絡嵌入、制度環境與區域創新能力[J].科研管理,2022,(6).國際創業由于“新入者劣勢”“外來者劣勢”的存在,經常面臨著嚴重的資源困境。(24)A.Zahra S. 動蕩時代下的國際創業[J].管理學季刊,2019,(1).這種資源困境主要包括資金困境、人力資本困境和營銷困境。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雙元創新之間的決策更加困難,目標的沖突倒逼新商業機會的發現從而改變原有的社會目標環境,(25)Duke D. Why Don’t BOP Ventures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y Initially Set Out to Address?[J].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2016,(4).甚至為了實現財務績效丟棄其他績效,無法順利實施預期可持續創業活動。在低度競爭的市場中,開發性創新依賴企業原有經營體系改進產品與服務,可獲得穩定高效的創新績效。國際網絡嵌入為市場引入更多的外來企業與資本,然而學者逐步研究發現,這種內向國際化帶來的效應不一定是正面的。(26)Li H, Yi X, Cui G. Emerging Market Firms’ Internationalization: How Do Firms’ Inward Activities Affect Their Outward Activ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7,(13).經濟活動的進行是雙向的,在發達國家向我國輸出資本的同時,也會在我國的戰略支柱產業上利用其資本擠壓國內市場,導致市場競爭變得激烈甚至擾亂原有秩序。內向國際化使得本土企業在競爭中面臨著較大的挑戰,難以通過保守的開發性創新來占據足夠的優勢地位,(27)Zahra S A.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management leveraged buyout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5,(3).且增加開發性創新投入不僅不能取得成效,甚至極有可能約束企業自身發展的步伐。此外,由于國際政治局勢多變、各國市場制度不一、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需求差異極大等因素,本土企業對外進行國際創業、海外合作存在諸多復雜性與不確定性,(28)Anand J, Singh H. Asset Redeployment, Acquisitions and Corporate Strategy in Declining Industr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這就意味著會為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以及產出本就具有不確定性的創新行為帶來更高的風險,使得企業“走出去”的戰略進程停滯不前,可持續創業績效的獲取變得更加困難?;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假設:

H3a:國際網絡嵌入負向調節企業探索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

H3b:國際網絡嵌入負向調節企業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

(四)本土網絡嵌入的調節效應

本土網絡主要反映地區內所存在的企業、金融機構、高校、政府等各種組織的關系緊密程度。企業本土網絡的過度嵌入意味著企業與本土組織建立了較多的強關系,社會網絡理論認為,弱關系可以充當組織之間的信息橋,跨越產業、地域等各種限制獲得資源,例如獲取融資等。而強關系這種與網絡組成者的過度互動會導致創業者喪失獨立性,產生對用戶資源的依賴,阻礙創新能力。(29)Makkonen H, Olkkonen R. Interactive value formation i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Dynamic interchange between value co-creation, no-creation, and co-destruction[J]. Marketing Theory, 2017,(4).同時過度的嵌入導致區域內產業和市場的同質化,為了在激烈競爭中存活、收獲更高的市場占有率,企業可能為了控制成本的目的使用不利于社會、生態環境的生產方法與設備等,最終與可持續創業目標背道而馳。同時于本土網絡帶來的信息同質化程度高,企業對創新行為及其預期效果產生了認知偏差,導致企業管理者過度自信。其一,這種自信可能導致企業陷入“創新陷阱”(30)Kanter R M. Innovation: The classic trap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11).,即企業管理者對于自主創新盲目自信,即陷入創新的“完全自主”陷阱。其二,過度自信也可能導致管理者制定冒進的財務決策引發股價暴跌危機,(31)Kim J-B, Wang Z, Zhang L. CEO Overconfidence and Stock Price Crash Risk[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6,(4).對企業財務和社會形象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其三,過度自信的管理者不愿意使用外部資源,(32)Malmendier U, Tate G, Yan J. Overconfidence and Early-Life Experiences: The Effect of Managerial Traits on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ies[J]. Journal of Finance, 2011,(5).而將企業主要的資源投入固有模式的開發性創新,拒絕進行探索性創新的嘗試,企業在雙元創新配置中出現嚴重傾斜現象,實則導致創新效率的降低,損害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資源同質化與管理者過度自信的雙重作用下,企業技術創新可能形成惡性路徑依賴。(33)W. B A, Yu.M. E, Yu.M. K. Path-dependent processes and the emergence of macro-structure[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7,(3).創新活動止步于對自身和本土企業的跟蹤模仿,最終導致企業的“核心能力剛性”(34)Leonard-Barton D.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1).?;谝陨戏治?本土網絡嵌入程度越高,越易于引發資源同質化、管理者過度自信與技術創新的路徑依賴,而這3種現象均不利于企業雙元創新活動的順利、高效開展,據此提出假設:

H4a:本土網絡嵌入負向調節企業探索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

H4b:本土網絡嵌入負向調節企業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篩選與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擇屬于ICT行業的企業作為研究樣本,主要基于以下考慮:(1)行業重要性??沙掷m發展離不開ICT的支持。近年來,ICT行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2)行業特殊性。作為知識密集型行業,ICT行業的創新需求較大,其創新活動具有科技水平高、更新速度快的特點。與其他行業企業相比,創新對ICT行業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3)行業戰略性。ICT行業致力于進行數字技術創新,其創新產出具有較強的輻射效應,可以運用到傳統的農工業等領域,提升社會生產效率、推動綠色環保進程,具有探索產業可持續性的基礎條件。因此,探討ICT行業的創新問題,對于平衡企業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績效,推進可持續創業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研究樣本進行如下篩選:(1)在CSMAR數據庫中導出ICT行業企業。根據Almor和Hashai(2004)的研究,ICT行業包括ICT制造業(計算機、通信與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ICT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2)剔除股票代碼中含有ST和ST*的公司存在異常經營情況的樣本企業。(3)剔除連續觀察時間少于3年的上市公司。(4)剔除變量數據有重大遺漏的公司樣本,保證研究可靠性和穩定性。

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庫(CNIPA)中手動整理探索性創新業、開發性創新業以及可持續創業環境績效所需的專利數據。董事網絡數據與企業其他財務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CSMAR)。國際網絡所需的外商投資直接利用額、本土網絡計算所需城建面積來源于中經網,本土網絡所需非農就業人口、可持續創業績效的經濟維度和社會維度所需數據以及其余財務相關數據均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CSMAR),最終形成2010~2021年間ICT行業企業的非平衡面板,并且對所有連續型變量進行1%的縮尾處理。

(二)變量測量

1. 被解釋變量

可持續創業績效?;谌氐拙€,本文以經濟績效、環境績效和社會績效構建了可以量化可持續發展績效的指標體系。(35)Provasnek A K, Schmid E, Geissler B, et al. Sustainable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and strategies toward innovation[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7,(4).

經濟績效主要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考慮到不同企業發展時間、規模等方面的差異,本文選擇企業的營業凈利率這一相對指標衡量企業的經濟績效。(36)Kocmanová A, imberová I. Deter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dicators: framework in the measurement of sustainabl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4,(5).社會績效代表著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其主要關注點為企業為利益相關者創造的福利。借鑒余明桂等(37)余明桂,回雅甫,潘紅波.政治聯系、尋租與地方政府財政補貼有效性[J].經濟研究,2010,(3).的研究,本文主要從就業創造方面考察企業的社會績效??紤]到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以雇員人數作為社會績效的替代性指標。環境績效主要體現企業生產與運營中對環境破壞性的改善?;赮in等(38)Yin C, Salmador M P, Li D, et al. Green entrepreneurship and SME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firm age[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22,(1).的研究,本文選擇企業的綠色專利數量來衡量環境績效。根據以上方式得到的經濟績效、社會績效和環境績效3個二級指標,采用熵值法計算3個指標的權重,分別為0.511、0.038和0.451,具體見表1所示。

表1 主要變量定義與說明

2. 解釋變量

雙元創新,即探索性創新和開發性創新。確定合適的雙元創新戰略,企業可以充分發揮兩種創新的長處而避其短處。(39)Mudambi R, Swift T. Knowing when to leap: Transitioning between exploitative and explorative R&D[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4,(1).根據學者Gao等(40)Gao Y, Hu Y, Liu X, et al. Can public R &D subsidy facilitate firms’ exploratory innovation?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subsidy programs[J]. Research Policy, 2021,(4).的研究,創新專利的IPC國際分類號前4位組合發生改變意味著企業出現全新的知識領域。在新知識領域中,專利申請的數量可以用來替代探索性創新。同時,鑒于Podolny和Stuart(41)Podolny J M, Stuart T E. A role-based ecolog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5,(5) .提出先前發明技術的評估方法,本文以5年為觀測期,根據觀測期內的專利IPC號的前4位確定專利類型。

探索性創新。探索性創新意味著突破現有知識領域,創造新的知識。如果企業該種類型的專利在過去5年中沒有出現,那么它就被視為是一種探索性專利。當期所有探索性創新專利之和作為探索性創新的替代指標。

開發性創新。開發性創新代表著利用已有知識,改進現有能力。如果企業該種類型的專利在過去5年中出現過,則被視為是一種開發性專利。當期所有開發性創新專利之和作為開發性創新的替代指標。

3. 調節變量

董事網絡位置。作為衡量網絡位置的常用指標,中心度一般包括程度中心度、中間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42)Wasserman S, Faust 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J]. Research Policy, 1994,(2).程度中心度衡量每個董事與網絡中其他董事的直接聯系,董事擁有的資源交換渠道越多,越有機會更快地分享和接收信息。(43)Nandy M, Lodh S, Kaur J, et al. Impact of directors’ network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ross country study[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20,(2).因此本文采用程度中心度作為董事網絡位置的替代測量,并對其進行標準化處理,其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國際網絡嵌入。國際網絡是企業獲取國際信息、資源和機會的重要手段。作為中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依托國際網絡進行引進加速了企業與區域的國際化進程;實際利用外資的情況真實地反映我國利用外資的水平,可以較為恰當地反映區域的國際網絡嵌入程度。故本文借鑒肖遠飛等(44)肖遠飛,李瑨,侯璐萍.全球生產網絡嵌入對我國西部制造業創新能力的影響[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22).、熊焰和楊博旭(45)熊焰,楊博旭.雙重網絡嵌入、制度環境與區域創新能力[J].科研管理, 2022,(6).的研究,以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額衡量國際網絡嵌入,并取對數處理。

本土網絡嵌入。本土網絡主要反映企業與所在區域其他創新主體之間的聯系,區域內非農就業人口密度能反映出本土制造行業和服務行業企業的發展聚集情況。本文借鑒陶鋒等(46)陶鋒,楊文婷,孫大衛.地方產業集群、全球生產網絡與企業生產率——基于雙重網絡嵌入視角[J].國際經貿探索,2018,(5).、熊焰和楊博旭(47)熊焰,楊博旭.雙重網絡嵌入、制度環境與區域創新能力[J].科研管理,2022,(6).的研究,使用非農就業人口密度衡量本土網絡嵌入,以各省份二、三產業就業人口除以其地理面積得出。由于地區內劃分給非農業生產建設的地段即為城市建成區,故而此處的地理面積采用城建區面積計算。

4. 控制變量

選取公司基本特征和財務表現兩方面的指標作為控制變量。公司基本特征方面,本文選擇企業年齡(Fage)、企業規模(Size)和股權性質(Equity)作為控制變量。Fage和Size反映出企業進行創新的資源和能力基礎,成立時間久、規模大的企業可能具有更成熟的創新體系和創新資金。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本身的創新意愿存在差異,可能影響可持續創業的表現。公司財務表現方面,本文選擇資產負債率(Lev)、資產收益率(Roa)和營業收入增長率(Growth)作為控制變量。Lev和Roa體現出企業的經營狀況,Growth體現企業的成長發展能力,這些指標均有可能影響企業后期的創新意愿,具體見表1所示。

(三)模型設計

本文構建以董事網絡位置(Degree)、國際網絡嵌入(IE)和本土網絡嵌入(LE)為調節變量的研究模型。經過F檢驗、Hausman檢驗,固定效應模型優于混合回歸和隨機效應模型,因此本文采用個體(∑Company)和年度(∑Year)雙向固定效應模型。

為探究探索性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的影響,本文建立回歸模型(1)進行檢驗。為探究開發性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的影響,本文建立回歸模型(2)進行檢驗。模型(3)和(4)分別為在董事網絡位置的調節作用下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的關系研究,Explori,t×Degreei,t和Exploii,t×Degreei,t分別為解釋變量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調節變量董事網絡位置去中心化之后得到的交互項,其回歸系數可以直觀地顯示出該調節作用是否存在。模型(5)和(6)檢驗了國際網絡嵌入調節效應,Explori,t×IEi,t和Exploii,t×IEi,t分別為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調節變量國際網絡嵌入去中心化之后得到的交互項;模型(7)和(8)為本土網絡嵌入調節效應的檢驗模型,Explori,t×LEi,t和Exploii,t×LEi,t分別為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調節變量本土網絡嵌入去中心化之后得到的交互項。其中,Controls為控制變量合集,εi,t為隨機干擾項。

(1)

(2)

(3)

(4)

(5)

(6)

(7)

(8)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本文對除時間和個體虛擬變量外的所有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由結果可知,被解釋變量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差別非常大,最小值為-0.783,最大值為2080,說明不同企業之間進行可持續創業的程度有非常大的差異,部分企業已取得很高的績效,而部分企業可持續創業績效仍有待提升。在探索性創新和開發性創新上,從均值來看,分別為2.066和19.08,可以看出企業的開發性創新水平高于探索性創新水平,二者方差分別為4.084和58.38,說明不同企業間的雙元創新水平均有差異,且開發性創新的差異水平更大。從調節變量來看,董事網絡位置、國際網絡嵌入和本土網絡嵌入的最大值分別為0.686、15.02和1.579,最小值均為0,方差分別為0.162、5.769和0.440,相比較而言,國際網絡嵌入的差異水平最大,而本土網絡嵌入較為穩定,且企業間董事網絡位置有所波動。從控制變量來看,企業成立年齡在2.727年,方差為0.4,差別較小;企業規模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19.16和25.03,方差為1.142;股權性質的均值為0.232,說明樣本中大多數為民營企業;資產負債率的最大、最小、均值和方差分別為92.41、3.986、35.07和19.56,說明大多數企業都保持著較好的負債情況;而從資產回報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來看,二者最大、最小值分別為21.71和-46.10、427.0和-63.72,說明不同企業間的營業狀況有較大差異。

表2 描述性統計

(二)相關性分析

本文通過各變量之間的Person系數獲取各變量相關性分析結果,以期對各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性研究。由結果可知,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241(p<0.01)和0.285(p<0.01),初步說明二者可促進可持續創業績效的提升。調節變量董事網絡位置、國際網絡嵌入和本土網絡嵌入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系數分別為0.103、-0.086、-0.045,均存在顯著相關性。從控制變量來看,企業年齡、規模、股權性質、資產負債率、資產回報率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系數分別為0.086、0.276、0.123、0.144和0.034,亦均存在顯著相關性,而營業收入增長率與可持續創業績效系數為-0.021,不存在明顯的相關性,具體見表3所示。

表3 相關性分析

(三)假設檢驗

主效應實證結果如表4所示。模型M1、M2為雙元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的檢驗。由結果可知,探索性創新的系數為0.405(p>0.01),說明探索性創新正向影響可持續創業績效,假設H1a通過。開發性創新的系數為0.430(p>0.01),說明開發性創新正向影響可持續創業績效,假設H1b通過。

表4 主效應假設檢驗

調節效應實證結果如表5所示。模型M3-M8分別為董事網絡位置、國際網絡嵌入和本土網絡嵌入的調節效應檢驗。模型M3、M4為對調節變量董事網絡位置的檢驗。由結果可知,探索性創新與董事網絡位置的交互項系數為-0.008,但在統計學上不顯著(p>0.1),說明董事網絡位置對探索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無調節作用,假設H2a未得到驗證;開發性創新與董事網絡位置的交互項系數為-0.048(p<0.1),說明董事網絡位置在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有負向的調節效應,假設H2b得到驗證。模型M5、M6為對調節變量國際網絡嵌入的檢驗。由結果可知,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國際網絡嵌入的交互項系數分別為-0.067(p<0.01)和-0.060(p<0.01),說明國際網絡嵌入負向調節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國際網絡嵌入越多,反而削弱雙元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的促進作用,假設H3a和H3b均得到驗證。模型M7、M8為對調節變量本土網絡嵌入的檢驗。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本土網絡嵌入的交互項系數顯著為負,分別為-0.058(p<0.01)和-0.060(p<0.01),說明本土網絡嵌入在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發揮負向的調節作用,其削弱雙元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的促進作用,假設H4a和H4b均得到驗證。

表5 調節效應檢驗

(四)穩健性檢驗

為保證結果的穩健性,本文采取以下方式:(1)為有效規避數據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序列相關而導致估計偏差問題,在Stata16.0軟件中以xtscc命令替代原有的xtreg命令,結果與前文一致;(2)本文的研究觀測期為2010~2021年,在穩健性檢驗中將其縮短為2016~2021年,研究結果較為穩健。

五、結論與討論

(一)研究結論

基于社會網絡、可持續創業等理論框架,本文選取ICT行業企業作為研究樣本,以2010~2021年作為觀測期,探究雙元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的影響,以及網絡導向下董事網絡位置、國際網絡嵌入和本土網絡嵌入在二者之間的作用。研究發現,探索性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具有正向影響,開發性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具有正向影響。在調節機制方面,董事網絡位置負向調節企業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而對于企業探索性創新正向影響可持續創業績效不具有調節作用;國際網絡嵌入負向調節企業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本土網絡嵌入負向調節企業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具體如下:

第一,探索性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具有正向的影響,開發性創新對可持續創業績效具有正向的影響。這與假設相符。已有許多研究發現雙元創新有利于提升企業的財務績效,隨著企業開展雙元創新,企業的知識積累量和技術經驗不斷增加,競爭優勢得到提升,財務績效也不斷改善?;诖?結合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兼顧社會和環境效益的需求,(48)Suki N M, Suki N M, Sharif A, et al. The role of logistics perform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op Asian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advance panel estimations[J].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1,(4).本文發現企業的雙元創新不僅能充分引入研發人力資本、創造新的社會價值,還能提升資源利用率、探究環保技術、開發綠色產品,不斷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因此,探索性創新和開發性創新能夠不斷平衡經濟、社會和環境績效,從而提升企業的可持續創業績效。

第二,董事網絡位置負向調節企業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而對于企業探索性創新正向影響可持續創業績效不具有調節作用。開發性創新通常運用企業內部已有的知識或技術對產品進行改進,缺乏核心競爭優勢而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49)Benner M J, Tushman M L. Exploitation, explorat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2).可持續創業由于追求經濟、環境和社會3個方面的績效,是一項昂貴的創業活動,(50)Gu W T, Wang J Y. Research on index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and its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2,(9).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以便于企業在保障正常經營的基礎上同時注重對于環境和社會兩個方面的支持,董事網絡的建立和維持耗費企業時間、金錢和資源,給可持續創業的實施造成負擔,削弱企業進行創新和可持續創業的能力。董事網絡為董事提供良好的外部信息機會,從而導致人員流動率的增加,(51)Chen Z H, Keefe M O, Watts J K M. Board of director compensation in China: It pays to be connected[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20,(4).對企業的整體知識水平和創新績效均造成影響,(52)Argote L, Epple D. Learning curves in manufacturing[J]. Science (New York, N.Y.), 1990,(45).董事流動所帶來的新資源不足以抵消因其出走引發的技能和知識流失,消極影響開發性創新結果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的轉化。董事網絡位置不具有調節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董事網絡的一個負面作用在于董事多處任職分散精力,從而導致知識與資源利用不合理,而探索性創新的進行基于新知識和新技能,能進行探索性創新的企業本就有獲取新知識與資源并且進行整合和利用的能力。且由于探索性創新的高風險,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決策人員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正確地選擇探索性創新的方向,以使其能促進可持續創業績效,因此董事網絡的負面作用不足以影響探索性創新和可持續創業績效的關系。此結論擴寬了董事網絡新的認知,打破以往部分學者的觀點,未來可深入研究。

第三,國際網絡嵌入負向調節企業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國際網絡嵌入使得企業成為戰略上的前瞻者,而由于前瞻者自身進行探索性創新的意愿更強,投入更多資源在探索性創新上因而收獲的邊際效益便會減小。其次,國際網絡嵌入使得企業得以進入全球產業集群,邁出國際創業的步伐,然而競爭優勢并不會自動跟隨企業走向國際化,國際化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在不同的市場中積極進行探索性嘗試不同的商業模式,以發現最有效的商業模式,(53)Autio E. Strategic Entrepreneur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 Normative Framework[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7,(3).這樣的試錯過程為企業的跨國經營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國際市場形勢嚴峻多變,探索性創新行為相對開發性創新行為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54)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1).這可能意味著需要更大的資源投入,降低了企業創新效率,對可持續創業績效產生消極影響。國際網絡嵌入為本土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市場環境變化,由于外來資本的進入,原有的市場競爭變得激烈起來,在這種條件下的開發性創新過于保守,難以支持企業維持市場份額、實現可持續發展。另外,國際化帶來的多變條件易使本土企業形成技術創新路徑依賴,導致了“鎖死”效應,使實行可持續創業轉型的阻力更大、成本更高。

第四,本土網絡嵌入負向調節企業探索性創新、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間的正向關系。企業在嵌入本土網絡的過程中與當地組織形成了緊密關系,而強關系所帶來的信息反而具有極大的同質性,不利于企業探索性創新活動的開展。創業活動中的內涵式互動或將導致其對用戶資源的過度依賴,干擾管理者對企業創新戰略的理性決策,使之產生過度自信的心態。過度自信的管理者存在著認知偏差,當這種偏差程度較高時,便會高估內部知識資源,阻斷內外部知識資源流動,且因選擇性收集支持自身信念的信息而產生冒險行為。(55)Grichnik D. Risky choices in new venture decisions—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2008,(1).冒險心態使得企業配置更多的資源用于探索性創新,而這樣極為躍進的非理性決策可能使公司陷入效益及效率極低的狀態,(56)Yu C F. CEO Overconfidence, CEO Compensation, and Earnings Manipul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14,(2).故而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創業績效獲得。企業在本土網絡中占據優勢位置,使得其習慣于僅僅依靠區域內部資源開展創新活動,導致大量資源投入開發性創新中,引發技術創新的路徑依賴,造成創新活動效率不升反降。(57)Balmann A, Odening M, Weikard H-P, et al. Path-dependence without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nd network externalities[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96,(1).企業難以進行新的技術創新,從而影響可持續創業活動的進行。

(二)管理啟示

雙元創新利于可持續創業活動的進行,董事網絡對于企業的創新和可持續創業活動有重要意義,然而占據董事網絡中心位置對于企業提升可持續創業績效并不有利,企業應根據自身創新戰略的選擇來構建合適的社會網絡關系,在董事網絡中占據合適的位置。對于冒險型的企業來說,其更偏向于探索性創新,董事網絡位置的選擇對其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的正向關系無顯著作用。企業更應關注外部環境,如公共部門的一些政策與措施,或者是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公共部門之間的其他互動關系,比如股東網絡、政治網絡等。對于保守型企業來說,其更偏向于開發性創新,而處于董事網絡中心位置會削弱其開發性創新與可持續創業績效之間的正向影響作用。因此這些企業應注意利用董事網絡所帶來的連接與資源豐富企業創新成果,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置身國際網絡的企業理論上通過吸收外部知識來促進創新和可持續創業活動的開展,然而國際嵌入對企業提升可持續創業績效產生負面影響。盡管如此,負面影響的客觀存在不代表企業應避開國際網絡的嵌入,而應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合理進行國際網絡的配置與構建。企業不應僅僅為了獲取新的資源機會而貿然實施海外合作與國際創業,若無法承擔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帶來的經營負擔,其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

國內上市企業由于成立了一定的時間、通常在本土區域已初具規模,極易存在本土網絡過度嵌入的問題,其造成的區域資源同質化、管理者過度自信、技術創新路徑依賴等問題阻礙著企業創新能力的發展,故而企業在本土網絡的嵌入中,其要點在于“去過度化”。在不同維度的本土社會網絡構建中,企業極易忽略政企關系、其次是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聯系,而這些弱關系卻直接影響到高新技術政府補貼申報、精英人才培養等直接促進創新產出的資源,間接作用于擺脫技術創新路徑依賴。企業可以通過在各種與生產經營不直接相關的活動中嘗試與多種不同維度的組織形成網絡關系,同時也幫助企業拓展社會網絡的廣度,防止本土網絡的過度嵌入,以獲得更為全面完整的各維度社會信息,為可持續創業帶來強有力的資源支持。

猜你喜歡
開發性探索性董事
國辦:進一步優化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 提升獨立董事履職能力
心有所“屬”,一“探”究竟——立體幾何探索性問題的解法梳理
科技型中小企業開發性金融融資戰略的相關研究
立體幾何中探索性問題的“創新”
論董事勤勉義務的判斷與歸責
開發性核電廠廠址保護工作探索與初步實踐
解決圓錐曲線中存在、探索性問題的途徑
兼職獨立董事對上市公司一視同仁嗎?
開發性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探索數列中不定方程的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