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觀基因視角下徽州傳統村落景觀吸引力評價
——以西溪南村為例

2024-02-27 12:43蔣小凡梁金鵬寧丙乾
關鍵詞:吸引力景點敏感度

蔣小凡,梁金鵬,寧丙乾

(黃山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安徽黃山 245041)

傳統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傳統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1]。傳統村落是傳統文化的發源地,如今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與村落的建設和發展日趨矛盾[2]。景觀特征的分析和評價是指導村落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國內外學者采用數學統計分析、地理信息系統等方法,在景觀的資源、特征、質量等方面展開了傳統村落景觀評價的研究[3]?;罩輦鹘y村落資源豐富,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明顯的地域性,但針對徽州傳統村落景觀特征的整體評價較少。同時,村落景觀評價體系往往以景觀資源的保護、建設或旅游等單個要素為評價目標展開定性評價,缺少多目標綜合評價,這使得評價結果不夠科學[4]。鄉村景觀吸引力是指在鄉村的地域范圍內,通過鄉村景觀資源的差異性、地域性和特色性吸引人們去鄉村開展各類活動的能力[5]??梢钥闯?,鄉村景觀吸引力的核心就是區域內景觀資源的吸引力,同時也受到資源開發、運營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6]。

1 徽州傳統村落景觀基因的識別

1.1 景觀基因的內涵

國外學者Richard 提出“基因”之一的概念是指遺傳信息的物質載體[7]?!稓W洲風景公約》將“景觀”定義為一個人們感知的區域,人類與自然要素相互影響得到其特征表現[8]?!熬坝^基因”是傳統聚落遺傳信息留存和延續的載體,是該傳統聚落景觀區別于其他傳統聚落景觀的核心要素,對傳統聚落的形成以及識別具有決定作用[9]。國內外在傳統聚落的景觀基因識別與提取、基因區劃、基因圖譜構建等方面有較為成熟的研究方法和體系[10]。

1.2 景觀基因的識別

傳統村落中的景觀基因,特指那些跨越較長時間尺度,且仍能保持其核心景觀特征,不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因子。傳統村落景觀基因的識別機制為定量分析單個傳統村落景觀基因,研究單個景觀基因的共性特征,從而構建具有整體性的景觀基因指標體系[11]?;趪鴥妊芯砍晒突罩輦鹘y村落景觀現狀,將徽州傳統村落景觀基因的識別劃分為自然環境基因、歷史文化基因、空間布局基因3 個準則層。依托景觀基因理論,細化準則層的景觀要素,多角度提取景觀基因中的影響指標,如生態環境、生物資源、空間布局、建筑形態、歷史文化等指標因子,并圍繞該指標因子是否是傳統村落景觀形成的必要影響因素,且經歷較長時間不發生改變展開研究。

2 研究方法

研究建立了相對距離敏感度、相對坡度敏感度、景觀醒目度、視頻敏感度4 項指標[12],首先采用Arc-GIS 構建徽州傳統村落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標值。其次,采用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將指標因素進行分層組合并構建模型,得到評價指標的權重,通過標準化后的指標值與權重的加權運算得到了20 個景觀節點的景觀吸引力綜合指數[13],并且使用IDW 插值得到每個因子的柵格分布數據。最后通過ArcGIS 加權疊加4 個要素得到徽州傳統村落景觀吸引力等級圖。

2.1 研究區域

選取具有1200 余年歷史的西溪南村,村落坐落在新安江的上游豐樂河上,隸屬于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地處黃山市腹地,位于黃山市徽州區西郊,與周邊村落、城市的聯系便捷,交通優勢顯著。西溪南村在歷史上是徽州地區農業文明的一個重要核心,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曾入選第3 批“歷史文化名村”[14]。2021年1月,西溪南村被認定為2020 年度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2021 年10月,農業農村部推介西溪南村為2021 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西溪南村聚落特質明顯,布局結構清晰,極具徽州傳統人居環境的特點,同時村內具有豐富的景觀資源,深厚的徽州文化內涵[15]。

根據徽州傳統村落景觀基因的識別,將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評價作為目標層,自然環境基因、歷史文化基因、空間布局基因作為3個項目層。通過現場調研,符合景觀基因特征的共20 個景觀節點(見表1),研究區域景點以及游覽路線現狀如圖1。

表1 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標體系

圖1 研究區域景點及游覽路線圖

2.2 篩選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標

通過現場調研,得出西溪南村具有自然環境優美、歷史文化深厚、空間形態完整的特征,但符合景觀基因特征的20個景點整體分散、局部集中。因此,研究從游覽者的視覺感受出發,結合西溪南村的特征,構建了相對距離敏感度、相對坡度敏感度、景觀醒目度、視頻敏感度4項指標,依托4項指標的疊加分析衡量西溪南村的景觀吸引力。首先應對景點整體的可見性進行分析,即依托于GIS平臺的視域分析功能,得到每個景點的可見范圍以及可見程度[16],如圖2。

圖2 西溪南村景點視域可見性程度圖

(1)相對距離敏感度

相對距離敏感度(Sd)是指因人與景觀的視線距離發生變化所產生影響的評價因子。當人與景觀的距離較近,同時可觀察到景觀的細節,則景觀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兩者的距離越遠,景觀越容易被忽視,則景觀的吸引力越小。研究根據西溪南村20 個景觀基因節點建立分級緩沖帶,由于研究區域面積較小、街巷較窄,因此結合場地特點以50 m 以內的景點作為近景,50~150 m 范圍內的景點作為中景,大于150 m 的景點作為遠景[17],通過GIS 軟件,使用多環緩沖生成不同距離的緩沖區,并計算每個距離內的游道長度,再進行加權計算(公式1),最終得到相對距離敏感度分析圖(見圖3)。

圖3 相對距離敏感度分析圖

式中,d1為位于近景范圍內游道的長度;d2為位于中景范圍內游道的長度。

(2)相對坡度敏感度

相對坡度敏感度(Sa)是指因人與景觀的觀景視線角度發生變化所產生影響的評價因子。在GIS軟件中首先使用近鄰分析得到距離景點最近的游覽路線上的點位,再基于DEM 數據使用值提取至點得到景點以及觀察點的高程,最后使用公式(2)來計算景觀的相對坡度敏感度。地形的坡度越大,人與景觀的觀景視線角度越大,相對坡度敏感度也就越高。地形的坡度越小,相對坡度敏感度越低。研究區域地形相對平坦,坡度變化不明顯,相對坡度敏感度采用公式2 計算,最終得到相對坡度敏感度分析圖(見圖4)。

圖4 相對坡度敏感度分析圖

式中,Ha為觀察點高程,Hb為景點高程;L為觀察點至景點位置的水平距離。

(3)視頻敏感度

視頻敏感度(St)是指人在游覽過程中,景觀出現頻率的評價因子。人停留時間越長,能增強視域內景觀出現的頻率,則景觀視覺敏感度就越高,人越容易被吸引。研究用景觀在人視域中出現的時間與總時間的比值來判斷視頻敏感度,將西溪南村21 個景觀節點的視域與主要游覽路徑疊加分析(公式3),最終得到視頻敏感度分析圖(見圖5)。

圖5 視頻敏感度分析圖

式中,T1為在游覽該路線上游客可以看到景點的時間;T為游覽該路線的總時間;v為游客的行進速度。

(4)景觀醒目度

景觀的醒目度(Sn)指景觀吸引人注意力的評價因子,由公眾關注度(Ad)和環境對比度(Ec)共同決定。研究發現:區域的出入口、標志性建筑等具有優勢位置和特定功能的景觀公眾關注度高,則景觀視覺敏感度也高。通過植被、顏色、天際線等因素增強景觀環境對比度更能吸引人,則景觀視覺敏感度就高。研究利用西溪南村景觀節點位置可視范圍內的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值表現環境對比度。同時,結合場地特征,通過GIS軟件進行加權計算(公式4和公式5),最終得到相對坡度敏感度分析圖(見圖6)。

圖6 景觀醒目度分析圖

式中,w1為公眾關注度的權重,設置為0.6,w2為環境對比度的權重,設置為0.4;L1為景點位置的歸一化植被指數,L為景點視域可見性程度[18]。

2.3 分配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標權重

2.3.1 建立判斷矩陣

依據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標,通過德爾菲評價法對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標體系中4 個指標層的重要性進行調查,使用yaahp 軟件設置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標重要性的等級分值,判斷矩陣重要程度用1-9標度法表示。

2.3.2 評價指標的一致性檢驗

由于人為主觀判斷會有一定的誤差,為了使結果更具參考性,可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構建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評價權重判斷矩陣(見表2),對評價指標進行一致性檢驗。首先計算最大特征值λmax,如公式(6):

表2 景觀吸引力指標判斷矩陣表

式中,(AW)i為向量AW的第i個分量。

在此基礎上檢驗判斷矩陣一致性,一致性檢驗指標為CI,CI是由最大特征值λmax和矩陣數n求得,如公式(7)。

式中,λmax為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n為判斷矩陣階數。

最后計算一致性比例CR,如公式(8)。一般情況下,當CR≤0.1時,可判斷為在有效范圍內,判斷矩陣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當CR>0.1時,應對判斷矩陣相關值進行適當修正,再次驗證并保證其符合良好的一致性。[20]

式中,CI為一致性指標;RI為隨機一致性指標。一般情況,判斷矩陣階數n為2 時,RI取值為0;判斷矩陣階數n為3時,RI取值為0.52。

利用yaahp 分析軟件對判斷矩陣逐個進行一致性檢驗。經過一致性驗證,準則層和指標層的一致性比例小于0.1(詳見表2),可得出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評價權重判斷矩陣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2.3.3 評價指標權重分析

構建的評價體系的各層級指標均通過了一致性檢驗,最終得到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標權重(見表3)。

表3 景觀吸引力指標層權重表

2.4 計算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綜合指數

通過GIS將西溪南村景觀節點相對距離敏感度、相對坡度敏感度、景觀醒目度、視頻敏感度4 個因子的進行歸一化之后,使用IDW 插值轉為柵格圖,并使用模糊隸屬度工具將每個柵格進行歸一化。再根據4 個因子的權重系數,通過加權疊加工具進行柵格圖的加權計算,最終得到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綜合指數分析圖(見圖8和圖9)。

圖8 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綜合指數分析圖

圖9 西溪南村各景點吸引力綜合指數

3 結果分析

3.1 西溪南村各景點視覺綜合指數分析

由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綜合指數分析圖(圖8)和各景點綜合指數(圖9)可知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分析結果,具體分析如下:

西溪南村北部的景觀吸引力指數最高,即景觀吸引力最大。主要景點有楓楊林、豐樂河、雷雷堨、木板橋。研究發現,村落北部是景區的主要入口,公眾關注度較高;同時空間開闊,植被豐富,因此景觀具有較強的醒目度。同時此處空間開闊,景點具有較大的視域可見性,因此視域內景觀出現的頻率增強,景觀視覺敏感度就越高,人越容易被景觀吸引。

西溪南村中部和游覽路線兩側的景觀吸引力指數居中,即景觀吸引力居中。主要景點有釣雪園、老屋閣、綠繞亭、雷堨、條堨、溪邊街等。研究發現,村落內街巷較為狹窄,景點距離游客近,導致相對距離敏感度,導致可視幾率大。同時帶狀的游覽路徑,促使游客在景觀的可視范圍內逗留的時間較長,視頻敏感度則增強。但村落內部地勢平坦,相對坡敏感度較低,同時景點醒目度較低,因此導致景觀吸引力有所下降。

村落內部且遠離游覽路徑的場地景觀吸引力指數最低,即景觀吸引力最低。主要景點有更夫街、古桂花、古銀杏、果園。研究發現,位于該處的部分景點分布隱秘,同時觀景視線受建筑群的遮擋,很難吸引人們的視線。相對距離敏感度、相對坡度敏感度、景觀醒目度、視頻敏感度均低,導致此處景觀吸引力最差。

3.2 西溪南村景觀基因視覺評價指數分析

將自然植被、河流水景兩種類型5個景點的綜合指數進行統計,可得出自然環境基因的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數為4.25,景觀基因吸引力評價指數占比40%;將古樹名木、民居宗祠、園林遺址三種類型10個景點的綜合指數進行統計,可得出歷史文化基因的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數為4.17,景觀基因吸引力評價指數占比39%;將村落街巷、村落街巷、交通樞紐兩種類型5個景點的綜合指數進行統計,可得出空間布局基因的景觀吸引力評價指數為2.27,景觀基因吸引力評價指數占比21%??梢钥闯鼍坝^基因視角下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為:自然環境基因最高,歷史文化基因次之,空間布局基因最低。

4 結論

于景觀基因視角解剖徽州傳統村落景點,并將景點歸納為自然環境基因、歷史文化基因、空間布局基因三種類型,結合西溪南村特征構建了相對距離敏感度、相對坡度敏感度、景觀醒目度、視頻敏感度4個指標,運用德爾菲評價法和層次分析法創新性地構建景觀基因視角下徽州傳統村落景觀吸引力評價體系。多因子分析法拓展了徽州傳統村落景觀吸引力評價方法的多樣性,通過量化傳統村落景觀吸引力評價的關鍵因子,使得評價結果更具合理性,為提升傳統村落景觀質量提供科學的依據。

同時,根據研究結果對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可提出以下提升策略:①結果顯示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最高的為自然環境基因,這得益于優美的自然環境,但過度的旅游開發會影響或降低吸引力,因此在后續建設中,應該保護、延續西溪南村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基因。②景觀吸引力居中的為歷史文化基因,西溪南大部分的民居建筑保留的較為完整,但歷史古跡保存較差,僅存老屋祠、老屋閣、綠繞亭,且知名度較低。建議在后續建設中,加快如果園、野徑園等遺址的修建,增強歷史文化基因的活力,提高西溪南村景觀吸引力。③景觀吸引力最低的為空間布局基因,西溪南村形態保存較為完整,街巷、人工水系布局合理,但徽州村落形態容易遮擋游客視線,建議結合村落空間布局,規劃多條游覽路線,增強空間布局基因的表達。

初步構建了徽州傳統村落景觀吸引力評價體系,但影響景觀吸引力的評價指標較多,如何結合村落特征篩選評價指標及權重的設置還需繼續探究。

猜你喜歡
吸引力景點敏感度
全體外預應力節段梁動力特性對于接縫的敏感度研究
吸引力1
吸引力2
電視臺記者新聞敏感度培養策略
打卡名校景點——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學景點
跟蹤導練(三)4
在京韓國留學生跨文化敏感度實證研究
英格蘭十大怪異景點
沒有景點 只是生活
景點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