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MIDAS的抗滑樁樁長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

2024-02-29 01:01王春露
水利技術監督 2024年2期
關鍵詞:連梁抗滑樁后排

王春露

(阜陽市水利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安徽 阜陽 236000)

0 引言

在邊坡治理工程中,h型抗滑樁基于其自身整體剛度大、抵抗滑坡推力強、治理邊坡效果顯著等特點,得到廣泛應用。當前,關于h型抗滑樁的研究可圈可點,且相當一部分研究成果已用于工程實踐。李卿[1]利用Ansys Workbench軟件,對h型抗滑樁結構形式優化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方形截面h型抗滑樁較圓形截面h型抗滑樁受力更優,反放h型抗滑樁較正放h型抗滑樁更優。何志俊[2]結合工程實例,利用數值模擬技術,對h型抗滑樁的受力特征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h型抗滑樁前后排樁的相同高度處,樁身應力分布規律基本相同。豐月華等[3]基于一套自主研發的樁物理模型試驗裝置,對上硬下軟地層中h型樁與滑坡相互作用機理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隨著上硬下軟地層中硬巖體積分數的增加,h型樁樁頂位移逐漸減小,前后排樁的最大彎矩值均逐漸減小,但當硬巖體積分數大于60%,最大彎矩值變化幅度較小。戎偉等[4]結合航道改建工程,通過現場監測技術,對H型預應力混凝土護岸樁樁土壓力與樁身應力進行監測,結果表明:背水側與臨水側的水平土壓力存在差異,樁身應力大于預應力。

學者們分別從數值模擬、室內實驗、現場監測的角度,對h型抗滑樁進行研究,研究成果對應用具有指導意義。然而,關于h型抗滑樁樁長影響的研究并未涉及?;诖?,下文結合工程實例,對h抗滑樁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利用數值模擬技術,分別對h型抗滑樁前后排樁樁長的影響進行探究。

1 工程概況

研究中,邊坡治理工程的地勢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由東南方向逐漸上升。研究區地質構造古老,多以泥盆紀、二疊紀和三疊紀為地質基層,以石灰巖占優勢,頁巖、砂巖次之,第四紀赤紅壤土層為地表蓋層。氣候特征為:溫度高、光照豐富、降水量多但分布不均衡、有夏無冬,四季交替且分明,無霜時間較長。

2 有限元模型

2.1 抗滑樁工作原理

h型抗滑樁因其形狀似“h”而得名。在邊坡治理中,后排樁嵌固段以上的樁身,受到的外力主要為滑坡推力;前排樁嵌固段以上的樁身,主要受到的外力為樁前坡體抗力。h型抗滑樁前后排樁:連接方式主要為連梁,其次為前后排樁間土。在實際計算中,通常將前后排樁間土,按土彈簧進行考慮。連梁將前后排樁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結構,使空間剛度大幅提升,起到協調前后排樁的抗滑作用,同時提高抵抗滑坡推力。

2.2 模型建立

邊坡有限元模型采用MIDAS GTS NX進行建立,邊坡按平面應變考慮,巖土體采用摩爾庫倫本構模型,h型抗滑樁采用彈性模型。為保證計算的精度與速度,進行不同巖土層網格劃分時,采用不同的尺寸。風化土與強風化頁巖尺寸為2m,中風化頁巖尺寸為4m,邊坡共劃分網格1595個,共生成節點1648個。連梁與前后排樁的連接為剛性連接,保證彎矩與剪力的傳遞。施加自重荷載、邊界約束,設置天然狀態分析工況與不同樁長h型抗滑樁支護工況。

2.3 計算參數選取

邊坡涉及的主要巖土體類型,分別為風化土、強風化頁巖、中風化頁巖,3種主要的巖土體均為全場地分布,邊坡巖土層物理力學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邊坡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指標

經現場勘測與計算分析,決定采用h型抗滑樁進行該邊坡工程的支護。h型抗滑樁的物理力學參數,如表2所示。h型抗滑樁前后排樁的截面尺寸均為2m×3m(寬×高),連梁截面尺寸為2m×4m(寬×高),前后排樁凈距為9m,連梁頂面在豎直方向上距后排樁樁頂為8m。h型抗滑樁所采用鋼筋等級為HRB400,采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采用的成孔方式為機械成孔。當對h抗滑樁前排樁樁長影響進行研究時,保持后排樁樁長為24m;當對h抗滑樁后排樁樁長影響進行研究時,保持前排樁樁長為16m。

表2 h型抗滑樁的物理力學參數

3 數值模擬結果分析

3.1 天然狀態下邊坡穩定性

繪制天然狀態下邊坡等效塑性應變云圖。結果表明,邊坡天然狀態下等效塑性應變明顯,且等效塑性應變區有一定的寬度;邊坡等效塑性應變最為明顯的位置位于巖土層的交界面處;邊坡等效塑性應變區貫通,即邊坡在極限狀態下潛在滑動面貫通,此時,邊坡的穩定安全系數為1.05,邊坡穩定性較差。

繪制天然狀態下邊坡位移云圖,可知:天然狀態下,邊坡最大位移為36.7mm,不滿足規范要求的20mm,最大位移發生在坡面靠近坡腳的位置。在發生明顯位移的巖土體區域,從上到下坡面位移逐漸增大。這主要是因為,邊坡潛滑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坡腳匯集,最終導致位移增加。

3.2 前排樁樁長影響

不同前排樁樁長h抗滑樁的樁頂位移與最大樁身彎矩,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隨著前排樁樁長的增加,h型抗滑樁后排樁樁頂位移隨之減小,且前排樁樁長的變化對后排樁樁頂位移的影響逐漸減小。當前排樁樁長大于18m時,前排樁樁長的變化對后排樁樁頂位移影響很小,此時的后排樁樁頂位移已能很好地滿足規范的位移要求;h型抗滑樁前排樁樁身最大彎矩是明顯大于后排樁樁身最大彎矩;隨前排樁樁長的變化,樁身最大彎矩變化不大。因此,可以默認前排樁長度變化,對h型抗滑樁前后排樁樁身最大彎矩基本沒有影響[5-6]。

表3 不同前排樁樁長h型抗滑樁的樁頂位移與最大樁身彎矩

由表3可知,邊坡經h型抗滑樁支護后,邊坡穩定安全系數均提升24%以上,邊坡最大位移均降低59%以上。隨前排樁樁長的增加,邊坡穩定安全系數呈現增加的趨勢,邊坡最大位移呈現減小的趨勢。當前排樁樁長大于18m時,前排樁樁長的變化對邊坡穩定安全系數與最大位移影響較小。因此,確認最優的h型抗滑樁前排樁樁長為18m。

3.3 后排樁樁長影響

不同后排樁樁長h抗滑樁的樁頂位移與最大樁身彎矩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樁長的增加,樁頂位移逐漸減小,且樁頂位移減小的速率在逐漸變慢。隨后排樁樁長的增加,h型抗滑樁前后排樁樁身最大彎矩在逐漸增大,且增加速率基本相同。當后排樁樁長大于26m時,樁長變化對樁頂位移的影響很小。在后排樁樁長相同時,h型抗滑樁前排樁樁身最大彎矩明顯大于后排樁樁身最大彎矩[7-8]。

表4 不同后排樁樁長h抗滑樁的樁頂位移與最大樁身彎矩

由表4可知,隨樁長的增加,邊坡穩定安全系數整體呈現增加的趨勢,最高提升了38.1%。邊坡最大位移整體呈現減小的趨勢,最多降低了86.4%。當后排樁樁長大于26m時,樁長的變化對邊坡穩定安全系數與最大位移影響較小。因此,確認最優的h型抗滑樁后排樁樁長為26m。

綜上所述,h型抗滑樁前排樁樁長變化對其前后排樁樁身最大彎矩基本沒有影響。隨前排樁樁長的增加,h型抗滑樁后排樁樁頂位移減小,邊坡穩定性隨之提升。當前排樁長大于18m時,前排樁樁長的影響很小。后排樁樁長的增加,h型抗滑樁后排樁樁頂位移減小。前后排樁樁身最大彎矩增大,邊坡穩定性得到提升。當后排樁長大于26m時,樁長的影響對位移的影響很小。h型抗滑樁的樁長變化,主要是引起抗滑樁嵌固段長度的變化,進而對抗滑樁樁頂位移、樁身最大彎矩及邊坡治理效果產生影響。當前后排樁樁長達到一定長度后,樁長的影響都會變小。

4 結論

本文結合h型抗滑樁工作原理與數值模擬技術,分別對h型抗滑樁前后排樁樁長的影響進行研究,結論如下。

(1)邊坡經h型抗滑樁支護后,其邊坡穩定性得到顯著提升,穩定安全系數均提升超過24%,邊坡最大位移均降低超過59%。

(2)h型抗滑樁前后排樁長的變化均會造成影響。隨前排樁樁長的增加,h型抗滑樁后排樁樁頂位移減小,邊坡穩定性提升,樁身最大彎矩基本不變;后排樁樁長的增加,使樁身最大彎矩增大。

(3)綜合工程造價、抗滑樁位移、最大樁身彎矩及邊坡治理效果,可知,h型抗滑樁最優的前排樁樁長為18m,最優的后排樁樁長為26m。

猜你喜歡
連梁抗滑樁后排
豎向荷載作用下連梁樁結構基礎梁承載力試驗分析
方截面抗滑樁旋挖鉆成孔工藝探析
后排樁長度變化對雙排樁的影響分析①
試論預應力錨索抗滑樁在滑坡治理中的應用
公路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樁設計
雙排抗滑樁承臺的優化設計研究
探討掛籃懸臂灌注連梁的施工
對連梁設計計算及超限處理的探討
兩廂車后排乘員保護機制研究
大合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