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化敘事與戲劇情境展現

2024-03-01 11:52岳大為張宸赫
劇作家 2024年1期
關鍵詞:戲劇化體育精神戲劇

岳大為 張宸赫

體育電影的主題多體現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團隊協作、拼搏超越、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具有極強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是體育文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體育大國,中國和俄羅斯在體育電影的創作上都具有主題鮮明、題材豐富、激情勵志的特點,都創作生產了一批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贏,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體育電影,并成為激發兩國人民愛國情感的重要精神力量。但由于歷史語境、民族特點和文化內涵的不同,中俄兩國的體育電影在主題表達、人物刻畫和戲劇化敘事、戲劇情境展現上存在著差異性和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對兩國體育電影進行交流互鑒和對比分析,將有利于體育精神的弘揚、優秀體育文化的傳播和多元體育文化形態的形成。

一、中俄體育電影的發展

中國最早的體育電影是1927年明星體育公司攝制的《一腳踢出去》。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體育電影迎來了創作的新時代,其內容涉及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社會體育。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末上映的《女籃五號》《水上春秋》《沙鷗》《劍魂》《拳擊手》《乳燕飛》《我的九月》《世紀之戰》《黑眼睛》等體育電影,都表達了中國人民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傳遞了永不放棄、堅不可摧的體育精神,成為社會轉型期的珍貴影像記錄,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世紀以來,中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非凡成就。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申辦,讓體育電影也迎來了創作的高峰。這期間的體育電影在關注體育運動的同時,更加注重個體化的情感表達和審美藝術價值的體現,涌現出了《棒球少年》《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破冰》《買買提的2008》等從人性視角展現奧林匹克精神的優秀電影。后奧運時代,以展現“女排精神”為主題的《奪冠》,講述中國乒乓球男隊重振士氣在1995年天津世乒賽上勇奪斯韋思林杯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以及《許海峰的槍》《攀登者》《超越》等一系列電影作品,從宏大的國家敘事到刻畫運動員的個體命運,實現了中國體育電影內容表達和拍攝制作的飛躍,走向了更加廣闊的現實語境和敘事空間。

前蘇聯最早的體育電影是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守門員》,之后又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展現了競技體育的魅力和不同社會環境下人們對于體育精神的執著追求。俄羅斯的體育電影繼承了前蘇聯體育電影故事性強、熱血、幽默的特質,對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展現更加拓展深入?!豆谲姡焊?,更快,更強》《冰》體現了為國爭光的體育英雄的奉獻精神和愛國品質,近十年來上映的《花滑女王》《絕殺慕尼黑》《傳奇17號》《最后一球》等優秀的體育電影,都在俄羅斯本土贏得了良好的票房并在世界范圍內受到歡迎。創作者們以現實主義的風格展現運動員克服一切困難取得比賽勝利的頑強斗志和堅韌不拔,表現出俄羅斯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1]p23,同時也讓世人更加了解俄羅斯的體育電影和社會生活。

二、中俄體育電影的戲劇化敘事

戲劇化敘事是指把電影的故事和情節進行不同方式和形態的包裝、改造,使之成為更具有戲劇性傳播的藝術方式,以此達到戲劇沖突鮮明、人物性格刻畫深刻的效果。中俄體育電影為了呈現更具有張力的劇情,增加影片的現實性和深刻性,都會根據結構和情節運用大量的戲劇性元素進行戲劇化的敘事,以不同的視角和審美展現故事內容與人物形象,從而使影片具有極強的代入感和感染力,讓觀眾能更快地進入劇情,感受故事的起承轉合和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

在電影的戲劇化敘事中,導演經常會借助敘事者來講述故事,為影片提供獨特的視角。我國2020年上映的電影《奪冠》,通過講述承載幾代人記憶的中國女排的故事,映射了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體育的發展歷程和時代的變遷,是一部通過細致刻畫人物形象來弘揚“女排精神”的佳作[2]P70。影片采用了復合式敘事,用平等的目光來講述郎平和中國女排姑娘們的奪冠故事,傳遞了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中國精神。在影片的戲劇化敘事中,導演將彭昱暢、黃渤飾演的中國隊教練陳忠和作為主要的敘事者,他的眼光和經歷成為引領觀眾進入情境的關鍵視角。在20世紀80年代的漳州中國女排訓練基地,陳忠和作為陪練員走進了那一代女排姑娘們中間,在那里他認識并了解了郎平和每一位女排運動員。1980年大年三十中國女排與江蘇男排的聯誼賽,成為女排姑娘們跨越成長的重要節點,也讓陳忠和完成了自我蛻變。加入陳忠和這樣一個見證了中國女排在1981年奪得第三屆世界錦標賽冠軍、2016年奪得里約奧運會冠軍的敘事者,讓作為運動員和教練員的郎平的形象更加豐滿,影片的敘事表達更具有豐富性,也讓影片意義的建構多了情感和哲學的深度,使觀眾可以更多層次地理解電影的現實意義。

俄羅斯2017年上映的體育電影《絕殺慕尼黑》,已經成為現象級的佳作。影片再現了1972年在慕尼黑奧運會上蘇聯國家籃球隊在最后三秒內以一分之差戰勝稱霸籃壇27年的美國國家籃球隊奪得冠軍的歷史傳奇?!督^殺慕尼黑》同樣巧妙地運用了戲劇化敘事,真實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形象,對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和堅定的愛國主義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影片中臨危受命的籃球教練加里任像父親一樣關心著運動員們,隊員薩沙患有“馬凡氏綜合征”,他拿出給兒子治療腿疾的全部積蓄為其治??;隊員米西科想要離隊回家鄉參加妹妹的婚禮,為了凝聚團隊精神,加里任帶領隊員們來到他的家鄉訓練,并送上婚禮的祝福;在美國集訓時,隊員們與街頭玩籃球的美國青年比賽,卻一敗涂地,在加里任的鼓勵下他們漸入佳境;慕尼黑奧運會決賽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蘇聯隊最終在險境中取得最后的勝利。敘事內容的戲劇化設計讓情節不斷向前推動,使影片從開端、發展、高潮直至結局都呈現出多元化的視點和多層次的表達,高潮迭起,充滿可看性,更加突出了影片的主題內涵和俄羅斯“戰斗的民族”的精神特質。

因為歷史文化、社會發展和民族性格的不同,中俄體育電影在戲劇化敘事上存在著文化特征、文化內涵、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上的不同,但在強化電影內容張力、延展敘事空間上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三、中俄體育電影的戲劇情境展現

我國著名戲劇理論家譚霈生在《論戲劇性》中指出:“戲劇情境是促使人物產生特有動作的客觀條件,是戲劇沖突爆發和發展的契機,又是戲劇情節的基礎?!盵3]P112在電影中戲劇情境的設計和構建對于敘事的發展、人物的塑造和特定時空的展現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更好地協調電影節奏,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狀態,也會增加觀眾觀影的趣味性和體驗感,使其產生心理的共情和情感的共鳴。優秀的中俄體育電影都將電影的戲劇性和電影性有機地融合,更好地實現了電影的類型探索和藝術定位。

上映于2008年的電影《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講述了1932年中國奧林匹克第一人劉長春突破重重阻礙赴美國洛杉磯參加奧運會的傳奇故事。在還原歷史真實的同時,影片巧妙地設計了很多戲劇情境來展現劉長春的堅韌和頑強,在歷史語境中將劉長春參加奧運會前后的人生經歷交疊對比,為觀眾帶來強烈的情感沖擊。在開往洛杉磯的輪船上,劉長春在暴風雨中不畏巨浪的襲擊和船身的劇烈顛簸忘我地進行超體能訓練;到了美國,劉長春不顧旅途的辛勞從洛杉磯擁擠的街道飛奔向奧林匹克開幕式的現場。這些戲劇情境的設立都展現了特定歷史背景下個體的民族自覺和激動人心、充滿張力的悲劇美學,弘揚了中國人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體育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改編自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體壇的真實事件。1988年中國男乒兵敗漢城,之后在1991年世乒賽上團隊成績達到歷史最低,以這樣的時間節點作為背景,影片在開端就特別強調了戲劇情境的展現,營造了極強的氛圍感——夜晚,結束乒乓球俱樂部工作的中國教練戴敏佳走在意大利光怪陸離的街頭,在小巷中一個乞討的小男孩攔住了他,在他掏出錢包時卻被人襲擊倒地,而接到報警趕來的警察卻把他當成了偷渡客。在這樣的經歷后他更堅定了自己回國執教的選擇。電影在開篇通過畫面、聲音、時間和空間的組合加入戲劇性的元素,在戲劇情境的展現中吸引觀眾關注主人公的命運走向,層層深入展開故事情節。

2018年上映的俄羅斯體育電影《花滑女王》,以俄羅斯著名運動員,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冠軍伊蓮娜·別列日娜婭為原型進行創作,講述了一個資質平平的女孩通過刻苦訓練戰勝傷病和情感打擊最終實現夢想的故事。影片中主人公娜佳和搭檔、同時也是情侶的里奧那夫本來有著輝煌的未來,可是一場傷病卻讓她失去了所有。這時冰球運動員薩沙出現在她的生活里,一切慢慢改變。在展現娜佳如何戰勝困境時,創作者設計了充滿感染力的戲劇情境——為了讓幾近癱瘓的娜佳重新站起來,薩沙把坐輪椅的娜佳從雪坡上推下;帶她到全是男人的健身房鍛煉體能;在露天冰場薩沙化身解說員鼓勵娜佳,讓她從邁出蹣跚的腳步到能流暢地自由滑行;兩人在冰面上融入自然,一起表演花滑舞蹈。一系列戲劇情境的書寫和畫面的串聯,讓影片優美而生動,展現著生命的不屈和充滿力量的精神之光。電影《最后一球》則是以體育明星尤里為主人公,他因為賽場失利而落魄,卻被邀請成為流星足球隊的教練。在他的帶領下,本不被人們看好的流星隊重拾信心勇往直前,最終取得了歐洲杯錦標賽的參賽資格。在影片中,尤里為了激勵這群不可救藥的球員,要求他們在訓練中不準碰足球否則就會罰款,同時邀請球迷們來觀看訓練。在球迷的期待下,球員們對足球的渴望瞬間激發,開始享受足球帶來的歡樂。在球隊挺進半決賽的關鍵時刻,一直支持理解尤里的父親突然去世,在半決賽獲勝后球員們沒有慶祝,而是脫下球衣露出印有尤里父親頭像的藍色T恤,流星隊的球迷們更是展開一面大旗來送別尤里的父親。這些戲劇情境的設定,都展現了硬核的競技體育下人們真善美的情感,表達了積極向上的主題訴求和思想內涵。

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中俄體育電影都以戲劇情境的展現來巧妙地設計戲劇沖突,進行典型化的人物表述,豐富影片的敘事話語,增加主流價值觀的美學表達,從而達到了傳播體育精神、升華主題的目的。

體育電影兼具思想性、藝術性和獨特的審美價值,承載著人類的國家意志和生命理想,是時代精神的寫照,通過對比可以發現中俄兩國的體育電影都通過戲劇化敘事和戲劇情境的展現,擴展了影片的敘事路徑與空間,豐富了影片的美學意蘊,展現了多元化體育文化的內涵,提高了體育精神的傳播力和創新力。2024年巴黎奧運會即將到來,相信中俄兩國都會有更多優秀的體育電影出現在大銀幕之上,弘揚體育精神,彰顯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凌平:《中俄體育電影主題表達的比較研究》,吉林體育學院碩士生論文,2022年

[2]趙文哲:《中國體育電影類型書寫探究——以影片〈奪冠〉為例》,《中國報業》,2021年第24期

[3]譚霈生:《論戲劇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

(本文為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重點項目《中俄體育電影比較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3A020。作者單位:岳大為,哈爾濱師范大學;張宸赫,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責任編輯姜藝藝 王巍

猜你喜歡
戲劇化體育精神戲劇
加油,沖吧,體育精神!
那些“戲劇化”的刺殺案
有趣的戲劇課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體育精神
“秧歌”的戲劇化與“劇種”定型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只為娛樂,無關輸贏——古人的體育精神
LOGO GIRL
戲劇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