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族民俗符號在“三道茶”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2024-03-04 07:58汪鈺婷樊清熹
綠色包裝 2024年1期
關鍵詞:白族紋樣民俗

汪鈺婷,樊清熹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0)

1 白族民俗紋樣的符號美學

1.1 意境融徹的內涵美

白族人民崇尚自然,宗教祭祀觀念濃厚,認為人的福禍與自然萬物緊緊相扣。他們擅于通過紋樣、甲馬這類民俗符號表達吉祥福壽、多子多福、祈福消災的祈愿,深刻反映出他們樸實熱愛自然的精神特征與獨有的本主崇拜信仰。白族民俗符號大都源于民俗生活,通常都是以植物、動物或人物的仿生原型或抽象幾何為主,這些符號由白族人民創作,在錯落有致的構造與靈動簡潔的線條中積淀著他們的民俗觀念與審美藝術,述說著他們的情感與精神。

1.1.1 福祿壽禧——植物紋樣

植物類元素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花草樹木,在白族紋樣的取材中尤為常見。白族人民通常以具有某種特性的植物為依托,通過精神審美和再設計表現出來對健康長壽、吉祥如意的美好祈愿。例如,象征著多子多福的油菜花、石榴、葡萄這類豐收多籽植物常常被用于服飾上。白族裝飾紋樣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傳達歷史的延續性與包容性,如受漢文化的影響,龍紋、山紋、水紋與漢族紋樣基本相同,尤以卷草紋最能體現漢文化對白族文化的影響[1]。草龍紋是白族人民根據自身審美在卷草紋上融入龍的形象,使其既具備草的靈動姿態又有龍的陽剛之氣(圖1)。

圖1 白族民居草龍紋(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草龍紋在白族紋樣中作為輔助民俗符號層出疊見,與春天開放的山茶花紋映襯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與華麗的牡丹花紋搭配象征著幸福、財富和吉祥;與高潔的荷花紋、梅花紋組合象征著地位與榮譽表現白族人民純潔忠貞的信仰(圖2);與有延年益壽功效的菊花紋、桃子紋、佛手柑紋襯托出長壽安康的美好愿景。由此可見,蘊含福祿壽禧美好祝愿的白族紋樣,在白族人民獨特的民俗生活和審美理解下組建成豐富多樣的內容,詮釋著白族人民對自然的敬意與對生活的包容。

圖2 白族民居荷花紋(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1.1.2 招吉驅邪——動物紋樣

動物紋樣通常被采用抽象幾何的方式表現出來,往往與具有相同寓意的植物通過分解重組成不同紋樣。例如,仙鶴紋、龍紋、蝙蝠紋和動物圖騰紋樣常作為泥塑彩繪被用于屋檐上有長壽萬福之意;獅子、麒麟、貓等動物形象常被用于獸頭瓦當有招吉辟邪之意(圖3);鳳紋常與荷花紋、山茶花紋搭配表示富貴吉祥;蝴蝶紋常常與石榴紋、葡萄紋組合表現多子多福的寓意;除此之外還有蜘蛛紋、貓紋、鳥雀紋也常常作為題材被設計。

圖3 白族民居動物紋樣彩繪(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1.1.3 祈福消災——甲馬

在早期,由于人們觀念意識落后且又巫術信仰濃烈,使他們無法去解釋突如其來的自然災禍,為了得到救贖,尋求庇護,充滿本主崇拜信仰的木板刻畫工藝——甲馬,作為人與自然神靈的“信使”因此誕生。繼而形成了若干護馬、敬馬、拜馬的民俗古規和相應的“馬幫文化”[3]。甲馬體現著白族民俗活動與宗教意識形態,滲透在白族人民的社會生活的婚喪嫁娶與衣食住行中,彰顯著白族人民獨特的藝術審美,傳至今成為白族獨有的活文化。民間甲馬紙主要分為六類,主要包括中央愛民皇帝、本主娘娘等白族本主形象;木神、喜神等巫術信奉的神靈;龍、馬、朱雀等動物神靈圖騰;羅漢、太歲、觀音等宗教神祇;白王、諸葛亮等大理地域顯著人物。白族的本主崇拜區別于其他宗教,這些本主在天為神,在廟為主,在村為民,具有神性和人性的雙重身份[3]。

1.2 淡雅素麗的色彩美

白族人民喜愛自然中的風花雪月之景,以白色和藍色這類自然色為美,他們認為白色象征著吉祥、樸實、純潔、正直,因此自稱“白子、白女”。藍色則代表理智、穩重,以白色和藍色常常作為建筑及服飾民俗符號中的主色調。后期經過審美演變,在服飾紋樣上又加上黑色、紅色、黃色等鮮艷的色彩作為輔助色點綴(圖4),使紋樣整體色彩豐富,更加濃郁。

圖4 白族扎染紋樣(圖片來源:網絡)

1.3 行云流水的線條美

白族民俗符號大都以簡潔靈動的線條組成,時而揮灑自如,時而圓潤粗獷,在一針一線,一刀一畫中將白族人民的心聲與憧憬詮釋出來。這張平安甲馬紙簡潔隨意的線條細節地勾勒出馬的雄大,因為在白族人民心中,“大”表示吉利。最后,在甲馬上方都會標注名稱(圖5)。

圖5 白族甲馬(圖片來源:網絡)

2 “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又稱“紹道兆”。大凡在逢年過節、生辰壽誕、男婚女嫁、拜師學藝等喜慶日子里,或是在親朋賓客來訪之際,白族人都會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賓客[5]。由此可見,“三道茶”蘊含著苦盡甘來的人生哲理和美好祝愿,把辛福安康、清廉高雅、敬老慈幼、苦盡甘來的美好茶德滲入其中,形成獨特的品茶悟道美。

2.1 獨具匠心的儀式美

“三道茶”的工藝美表現在其獨具匠心的材料和別具一格的器具上。第一道苦茶,選用的是大理感通寺一帶的感通茶。制作時,司茶者會將烘烤后的茶葉加入銅壺燒的開水,而后再給每個茶杯倒入小半杯,最后由主人雙手獻給賓客。通過烘烤煮沸后的苦茶,茶香四溢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第二道甜茶,由司茶者在苦茶的基礎上加入大理乳扇、核桃仁、紅糖這些原料制作而成,通常每個茶杯倒八分滿即可。第三道回味茶也是在第一道茶的基礎上加入少許桂皮、花椒、生姜、蜂蜜和紅糖制作而成?!叭啦琛钡闹谱?,每個步驟都十分細致考究,主人會選用上好的陶罐烤茶、銅壺燒水,木炭生火再配以大理感通茶、乳扇、蜂蜜這些原料,表現出白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三道茶”獨特的儀式美。

2.2 苦盡甘來的風味美

“三道茶”獨特的選材必然會造就其豐富的口感。頭道茶苦茶,入口苦澀,苦茶蘊含著人生所遇到的挫折困惑,表示眼前短暫的黑暗與迷茫。甜茶,在苦的基礎上融入甜,余味苦澀,終有回甘,故甜而不膩,如同張九齡的詩“苦盡甘來終有時,一路向陽待花期”一樣,甜茶則表示著人生由逆轉順,苦盡甘來?;匚恫?,涵蓋了前兩道的苦與甜,又融入花椒和生姜的辣與麻,因此口感層次豐富,不禁讓人想起人生百味,代表回首過去的人生,無論是挫折之苦還是收獲之甜都是百味人生的一部分,最終都會歸于平淡。白族人民擅長托物寓感,不論是通過民俗符號表現出的美好祈愿還是通過“三道茶”帶來的人生哲理,無一不在詮釋白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叭啦琛弊瞠毺氐牡胤皆谟谄涿康啦桦m有不同的口感但卻有著緊密相扣含義?!昂褐裰Φ蛷团e,風吹山腳晦還明”正是“三道茶”的風味美,在品茶悟道中,發人深省。

2.3 意境融徹的民俗美

白族人尚茶、愛茶,他們的生活與茶密切相關。民間飲茶習俗內涵豐富,女子受聘禮稱吃茶,男子娶妻以茶作為彩禮,茶在民間婚俗中歷來是純潔、堅定、多子多福的象征[4]。新婚夫婦會在婚禮當天給父母敬獻“三道茶”,感謝父母的萬愛千恩。除了以茶為媒,白族婚禮中還會進行驅魔辟邪,祈福納吉的活動儀式,并且新人的婚服上都會繡上蘊含多子多福,幸福美滿的民俗紋樣,這類習俗使白族婚俗充滿獨特的魅力。并且,茶葉作為祭品在白族也是極為常見的,祭祀“本主”是白族常見的民俗活動,用于祈求本主的庇護,保護村民平安吉祥。

3 白族民俗符號在“三道茶”包裝設計中的應用路徑

茶葉包裝在市場上雖數不勝數,但各式各樣的品種與大同小異的設計風格讓消費者很難記住某款包裝,并且茶葉包裝不僅僅需要發揮其包裝作用更多的是作為文化傳播的媒介?!叭啦琛卑b如何在眾多包裝中提高辨識度脫穎而出,讓人眼前一亮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將白族民俗符號融入“三道茶”包裝中,不僅可以提升包裝的審美還可以給產品帶來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3.1 色彩豐富的視覺沖擊力

讓消費者印象深刻的視覺沖擊力來自于對白族民俗符號造型、顏色的提煉,以及文化理念和藝術思維的理解和直觀呈現。因此,在包裝裝潢設計上應當將民俗符號作為視覺中心,重點突出民族風格,讓消費者在品茶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民俗符號之美,但在設計時應當注意產品包裝之間的聯系性,以防出現設計風格混亂的現象。例如,不同的色彩可以帶給消費者不同的感官體驗,因此可以大膽運用白族民俗符號豐富的色彩,來表現三道茶中“苦、甜、回味”這種豐富的口感,通過低飽和度低明度的藍綠色和紫色這類冷色調表現茶的苦澀,通過高明度高飽和度的暖色調表現茶的甘甜,通過冷暖結合與飽和度的交替變化表現茶的回味。這種色彩相互變換對比的運用從色彩心理學上能夠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視覺體驗,通過顏色搭配,給消費者帶來視覺與味覺的聯覺互動,讓消費者對產品印象深刻,也能提升產品辨識度,創建品牌獨特的民族風格。

3.2 相得益彰的現代設計感

在確定包裝設計風格前,應當了解產品的本質屬性,“三道茶”文化的精神在于其苦盡甘來的人生哲理與白族人民樸素自然、積極樂觀的民族精神。因此,在設計包裝時應突出簡潔自然、清新淡雅的風格。通過對民俗符號進行提煉再設計,擴大其特色,吸取民俗符號色彩搭配,使設計風格與民族特色相統一。例如,將甲馬的雕版風格與白族民俗紋樣相結合進行設計,讓民族紋樣以一種木板雕刻的風格呈現在包裝上,同時也能感受到甲馬獨特的風格。在紋樣的提煉重組中充分采納并運用民俗紋樣的構成形式,運用對稱表現構圖的和諧統一與自然穩重,運用二方連續構成,使紋樣更加靈活多樣,在反復交錯、循環遞進中呈現一種動態美和豐富的層次感?!叭啦琛碧N含的美好祈愿可以用作象征吉祥如意,生機盎然的民俗符號表現,但在運用時要注意民族差異性,盡量選擇能讓消費者通俗易懂的紋樣內容。

4 白族民俗符號融入“三道茶”包裝設計中的成效

4.1 一目了然的產品信息

視覺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包裝則是產品的說明書,通過包裝上的白族民俗符號,能夠讓消費者對“三道茶”的產地、類型等基本信息一目了然,就如同消費者看見蒙古包風格的包裝,一眼就能認出它來自蒙古(圖6),看見苗銀元素的包裝,也能知曉它的產出地域。同時,民俗符號作為白族人民情感和文化的體現,能夠讓消費者感受更多產品的文化屬性和內在情感,實現產品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

圖6 內蒙古茶葉包裝(圖片來源:網絡)

4.2 古為今用的文化傳承

古往今來,隨著新事物不斷出現,傳統美的昔日璀璨逐漸被遺忘,文化傳承無人問津的現象使得年輕一代的文化歸屬感逐漸減弱,文化傳播與精神傳承則變得尤為重要。其實,無論是白族民俗符號還是“三道茶”,它們自身就兼備著文化內涵與審美意蘊,包裝上的民俗符號與“三道茶”的融合可謂是相輔相成?!叭f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蔽覀円獙W會以今日之新,為昔日之古賦能,實現古為今用的文化傳承。

5 結語

由此可見,優秀出眾的茶葉包裝不僅僅是起到保護商品、促進商品銷售的作用,更多的是介紹商品、提升商品文化附加值與傳播文化內涵,以此來達到包裝強辨識力,商品高文化品質。在設計時,要將包裝作為載體,使設計理念與文化內涵相融合,在詮釋文化內涵的同時,也要滿足現代審美的需求,讓消費者滿意稱心。

猜你喜歡
白族紋樣民俗
冬季民俗節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2020年杭州亞運會紋樣設計》
民俗節
藏族傳統紋樣中幾何紋樣的類型及其文化解讀
白族火把節:一天星斗下人間
慶六一 同成長民俗歡樂行
白族敬酒歌
袁飛紋樣設計
56個民族56枝花 白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