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核污水排放對中國海洋生態安全的影響及應對之策

2024-03-06 06:06任文菡馬騁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核污染海洋生物淡化

任文菡 馬騁

北京時間2023年8月24日12點(日本當地時間13點),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首輪排海,累計排放量為7 788立方米[6]。排污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反響, 環保組織、國家政府以及國際媒體紛紛表達了對于這一事件的擔憂和質疑。德國海洋科研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后美國和加拿大將遭到核污染影響,10年后將蔓延全球海域[7]。我國與日本毗鄰,一衣帶水,日本核污水排放必然會對中國海洋生態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維護海洋生態安全是我們的重要使命,需要特別的關注和努力。本文按照“共生交響—藍色困境—生態藍圖”的主線展開具體分析,以海洋生態—產業共生視角探討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產業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進一步探究影響海洋生態安全的問題所在。

一、共生交響:中國海洋生態安全的新思辨

當前針對海洋生態安全的研究視角日漸多元化,包括生態系統健康、生物多樣性損害等。為了避免僅考慮海洋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生態服務的安全性,忽視人類社會發展對海洋生態系統構成威脅的反向安全性,我們需要從更高層次審視人類社會發展與海洋生態安全變化之間的相互關系。日本核污水排放對海洋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包括水域中的放射性物質增加、海洋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的破壞等。而海洋產業的發展依賴于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海洋生態環境破壞,導致海洋生態資源大幅度受損,海洋產業發展受到不利影響。同時,海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又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在這樣的環境挑戰下,海洋生態與海洋產業形成了復雜而緊密的共生關系。在應對海洋生態安全問題時,必須把海洋生態與產業的共生共榮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頭等要事對待。海洋產業對于海洋生態的依賴促使產業主體更加積極地參與環保和海洋生態恢復工作,通過科技創新、政策扶持、國際合作等方式,尋求在資源開發中對生態系統的損害最小化。與此同時,海洋生態的穩定狀態為海洋產業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因此,海洋生態的恢復和維護成為促使產業主體采取更為可持續和環保管理手段的重要動力。深刻認識中國海洋生態安全的重要性,不僅需要對其本身進行深入分析,還需充分考慮海洋生態系統與海洋產業系統之間的共生耦合關系。

二、藍色困境:中國海洋產業面臨的發展危機

在日本核污水排放背景下,海洋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共同面臨發展困境,凸顯了挑戰中國海洋生態安全的重要問題。傳統產業的可持續性受到生態系統損害的威脅,妨礙了其發展;而戰略性新興產業則因生態不確定性而受到沖擊,制約了其發展前景,這些問題使得產業發展陷入困境,迫切需要通過協同努力和生態友好的創新來尋找可持續的發展路徑。鑒于海洋產業因日本核污水排放而面臨差異化的沖擊,本文將深入分析受沖擊最為顯著的數個產業將要面臨的發展危機。

(一)傳統產業的動蕩時刻,漁業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海洋傳統產業對于海洋生態環境具有較大依賴性,生態平衡的破壞可能直接威脅其可持續性。其中,漁業作為海洋傳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球主要的食物資源供應產業之一,其產業發展嚴重依賴于海洋生態環境的健康狀況。因此日本核污水釋放后,漁業遭受的影響最為顯著。

中國是世界漁業大國之一,《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漁業產值15 158.63億元,其中海洋捕撈產值和海水養殖產值占比43.57%。2022年,漁業產值15 267.49億元,其中海洋捕撈產值和海水養殖產值占比46.69%①。日本排海計劃實施后,海洋生態系統受到極大破壞,放射性物質破壞了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可能導致海洋生物多樣性受損,海洋生物群落結構遭到破壞,會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功能產生了負面影響,形成了一個不可逆的破壞過程。放射性物質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地被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吸收和富集,對其造成傷害。這不僅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長,還可能引發生態鏈條的崩潰,使得一系列海洋生物受到連鎖影響。從國內角度看,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給漁業生產環境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不僅直接影響了漁民的捕獲量,還對捕獲的產品質量產生了負面影響。消費者因核污水事件而對產品質量和安全產生質疑,這在市場中形成了明顯的消費信任缺失現象。由此導致的漁業市場需求下降,漁業經濟受到嚴重沖擊,不僅影響了漁業從業者的生計,還對整個海洋經濟系統產生了深遠的負面效應。從國際角度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水產品貿易國之一,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水產貿易往來。2022年,中國水產品進出口總量1 023萬噸,總額46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再創歷史最高[8]。日本核污水事件發生后,可能引發國際市場對中國水產品質量的擔憂。貿易伙伴可能提高對中國水產品的檢驗標準,采取更為嚴格的措施,甚至可能出現對進口的限制。這可能導致中國水產品出口受到影響,造成貿易困境。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多重壓力,深陷泥淖的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業

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海洋高新科技發展為基石的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國民經濟產業具有高度的產業關聯性,具有重大發展潛力和廣闊市場需求。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包括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信息服務業、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業以及深海海洋礦業。其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業受核污水影響較大。

為緩解水資源危機,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業的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在沿海缺水城市推動大型海水淡化設施建設”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公布的《2022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截至2022年底,全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150個,工程規模2 357 048噸/日,比2021年增加了500 615噸/日,為我國迄今為止新增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最大的一年③。日本核污水進入海洋后,增加了海水淡化技術的復雜性。傳統的淡化技術,如反滲透等,可能無法有效去除潛在的放射性物質,因為這些物質通常具有相對小的分子尺寸,這可能導致淡化水的水質未能滿足安全標準。同時,這些物質可能對淡化設備中的構件、管道和膜等造成腐蝕和損壞,降低設備使用壽命,增加維護成本。此外,海水中可能含有有機物質,可以用于生物燃料生產或其他工業用途。然而,核污水入??赡苡绊懱崛〉挠袡C物的質量和可用性,因此需要謹慎處理。

近年來,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研發力度不斷加大,產業化進程全面加速。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增加值從2015年的302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746億元④,這是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最具市場前景的領域之一。核污水進入海洋后,通過海洋生物提取的藥物和生物制品可能受到污染,特別是對于需要高純度和高質量的藥物和生物制品來說是一個重要考驗。消費者對于藥物和生物制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通常持高度關注,放射性物質的存在可能會引起公眾的擔憂,影響產業的聲譽和市場競爭力。

三、生態藍圖:實現中國海洋生態安全的戰略路徑

(一)技術創新的安全保障,推動海洋產業綠色升級

為了提升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產業的抗風險能力,相關單位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升級來推動關鍵領域的研發,如輻射監測、水質處理和海水淡化,確保實時掌握環境狀況,減緩核污水影響。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組織積極共同構建跨界聯合實驗室,以促進創新同盟的形成。通過聯合攻關,致力于推動海域中放射性物質的檢測、過濾、凈化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升級。同時,建立一支由專業領域院士引領,國家特聘專家、長江學者等專業人才帶領的創新型隊伍。注重人才培養,使其具備高水平的放射性物質處理技術,重點研發、引入輻射監測技術、水質處理技術。通過高效輻射監測技術確保捕撈區域的輻射水平實時可控。以漁業為例,通過衛星監測、水下傳感器等技術手段,提供準確的輻射數據,幫助漁民選擇輻射水平低的捕撈區域,同時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關注養殖過程中幼苗生長情況、生長環境、水質溫差等信息,追蹤表現異常的水產生物并及時鎖定位置進行清除。以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業為例,通過高效水質處理技術,確保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業的原水質量符合標準,增強從受影響的海域取水的安全性。采用先進的過濾和凈化技術,降低核污水對產業發展的影響。提升海水淡化技術,以采用新型膜分離技術等,提高淡水生產效率。以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為例,重點投入生態友好型研發,尋找對核污染有一定抵抗力的海洋生物。通過基因工程等技術手段提高海洋生物對污染的適應性。

(二)政策扶持的智慧引領,助力海洋生態與產業可持續發展

為了更好協調各方力量,促進海洋產業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相關單位可以通過政策引導來推動資金投入、合作機制建立,加速核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確保海洋產業在政策支持下更好地適應環境挑戰,提升海洋生態整體安全。各地政府啟動海洋生態修復項目,重點關注受核污染影響的海域。通過投資生態修復工程,如海草床和珊瑚礁的修復,促進海洋資源的再生和生態平衡,保護受到威脅的海洋生物,進一步恢復海洋生物多樣性。支持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支持各個海洋產業共同研究和應用技術,以協同推動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恢復。針對受影響嚴重的產業,政府提供資金、政策的支持。以漁業為例,大力實施以“增殖流放—人工魚礁—藻場移植—智能網箱”為主的海洋牧場建設,通過投放人工魚礁、移植大型海藻、增殖流放等措施,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增強對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促進漁業結構調整,推進海洋漁業的轉型升級。以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業和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為例,打造國家級海洋高新區,以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業、海洋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為主導,以海洋創新研發為載體、海洋高精尖為依托的海洋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三)國際合作聯手應對,共建核污染水排海治理新的合作框架

國際合作在應對全球性海洋污染挑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促進信息共享和技術交流,各國可以共同努力解決海洋污染問題。此外,國際合作還可以協作制定海洋安全標準和規范,提高治理效率,共享經驗和資源,確保海洋產業在全球范圍內更可靠、穩定地發展,共同維護全球海洋生態安全。

基于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中國與各主權國家共同建立海洋生態—產業保護合作機制,設立國際海洋生態—產業信息共享平臺,及時傳遞核污染的監測數據,共同制定海洋管理規范,確保對核污染影響的水域的可持續管理。通過海洋生態—產業保護合作機制,可以與國際合作伙伴共同開展海水污染治理研究項目,分享治理經驗和技術,形成聯合治理方案,并在國際層面推動海水

凈化和淡化技術的國際標準制定,建立共識,為全球海洋環境的保護提供更具可行性的方案。

在應對當前的日本核污水排放爭端時,應充分發揮非國家主體的力量,不斷拓展各行為主體參與福島核污染水治理的途徑,并豐富核污染水治理手段。政府間和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可以成立一個包含多學科人才的國際專家小組,從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對核污水排放事件發表看法或模擬數據。這樣的專家小組可以為國際社會提供科學依據和建議,推動各方共同努力,尋求解決核污染水問題的可行方案。

總之,國際合作在海洋污染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加強合作,各國可以共同應對海洋污染挑戰,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非國家主體的積極參與也是推動解決核污染水問題的重要力量。通過多方合作,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為全球海洋環境的保護作出貢獻。

作者簡介:任文菡(1992-),女,山東青島人,青島大學教授;

馬騁(1983-),男,山東青島人,青島大學教授。

猜你喜歡
核污染海洋生物淡化
神奇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動起來
日本約18萬人署名反對核污染水排海
什么樣的海洋生物會發光
海洋生物
核污染傷員醫學洗消站的建設要點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紋
海水淡化前途無量
美高官試圖淡化軍售爭端
穩定 銜接 淡化 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