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信詐騙的危害及預防手段

2024-03-07 04:25易峰
科學之友 2024年2期
關鍵詞:受害人個人信息詐騙

易峰

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短信等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實施欺詐的行為。隨著科技的發展,電信詐騙案件花樣繁多,嚴重影響著廣大群眾的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危害

電信詐騙是一種對社會危害很大的犯罪行為,會給受害人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傷害。

損失財產

電信詐騙往往通過虛構事實、偽造身份、騙取銀行卡號或手機驗證碼等方式騙取受害人財產。一旦受害人上當受騙,就會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讓受害人陷入經濟困境。

精神壓力

電信詐騙不僅會給受害人造成財產損失,還會給受害人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受害人可能會感到焦慮、恐懼、無助和失落,甚至產生抑郁等心理問題。

信任危機

電信詐騙會讓受騙人降低對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和其他機構的信任度,認為這些機構無法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這種信任危機會對社會的穩定造成負面影響。

破壞社會秩序

電信詐騙會破壞社會的正常運轉機制,影響受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這種行為得不到扼制很容易引發恐慌和不安,成為導致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法律風險

電信詐騙是一種違法行為,犯罪分子將面臨嚴厲的法律制裁。受害者可能也會因信用卡透支而面臨法律責任或賠償責任。

成因分析

個人信息泄露

個人信息泄露是電信詐騙的重要成因之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個人信息的保護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和防護措施,個人信息安全意識淡薄的現象仍大量存在。

詐騙手段不斷升級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信詐騙手段也在不斷升級。詐騙分子利用各種新技術、新手段實施詐騙,令公眾防不勝防。

公眾安全意識不足

一些公眾缺乏安全意識,對電信詐騙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很容易成為詐騙分子的目標。

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在打擊電信詐騙方面的防范措施還不夠完善,應及時對不良信息和詐騙信息進行研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預防方式

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要輕易泄露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等重要信息,避免被詐騙分子獲取利用。同時,注意網絡環境安全,避免在公共WiFi環境下輸入與傳輸個人信息。安裝防病毒軟件和安全軟件,定期更新病毒庫和軟件版本,以防止惡意軟件和病毒的入侵。不輕信來自陌生人的電話、短信或社交媒體信息,不輕易點擊可疑鏈接或掃描未知二維碼,避免下載安裝來路不明的APP或應用包。定期更換密碼,使用復雜、獨特的密碼,避免使用容易猜測的密碼。謹慎處理個人信息,不要隨意透露給陌生人,尤其是在網絡上。如果接到疑似詐騙的電話或短信,可以報警請求警方幫助。同時,可以聯系銀行等機構,了解是否有異常交易或賬戶變動。此外,我們還需要保持警惕,不輕信陌生人,不貪圖小便宜,避免因輕信他人而受騙。

提高安全意識

公眾應提高安全意識,了解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段和防范措施,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定期更新和升級手機系統和應用,增強手機的安全性。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能夠有效監測未知的應用,阻斷詐騙行為。在涉及財產、個人信息等重要事項時,一定要保持謹慎、審慎的態度,不輕易相信陌生人,避免受騙造成損失。增強對網絡詐騙案例的了解,加強對網絡詐騙手段的認識,以更好地應對可能發生的電信詐騙行為。

建立預警機制

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建立預警機制,加強對電信詐騙的監測和預警,及時發現和加大打擊電信詐騙犯罪行為。對異常交易、異常賬戶等情況進行監測和識別,及時發現可疑行為和異常情況。通過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對電信詐騙的防范意識和能力。加強與相關部門和機構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建立信息交流和協作機制,共同打擊電信詐騙行為。另外,要建立應急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電信詐騙事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和處置方案,確保及時響應和處理。

加強法律監管

針對電信詐騙行為,制定更加嚴格的法律法規,加大對電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從而減少犯罪分子的犯罪動力。公安機關應加大對電信詐騙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對電信詐騙案件的偵破和調查,讓犯罪分子無機可乘,以維護社會穩定和公眾利益。鼓勵公眾積極舉報電信詐騙行為,建立健全的舉報機制,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對舉報人給予適當的獎勵和保護。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電信詐騙的認識和防范意識,引導公眾自覺遵守法律法規,進而成為反電信詐騙的宣傳者。

加強對電信網絡技術的監督和管理,加強對電信網絡詐騙的預警和防范,及時發現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行為。電信詐騙涉及多個部門和領域,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應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和協同行動,形成監管合力。加強法律監管,預防電信詐騙,需要政府、社會和公眾的共同努力,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體系、執法機制、宣傳教育體系和技術手段等。

電信詐騙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對公眾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只有通過多方面的合作和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電信詐騙的發生率,保護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公平正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司法警官高等職業學校

猜你喜歡
受害人個人信息詐騙
如何保護勞動者的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保護進入“法時代”
警惕個人信息泄露
受害人承諾與受害人自冒風險中的刑民關系研究——基于英美法系與德國的比較視角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沒有對受害人進行賠償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合同詐騙
電信詐騙
意大利刑法中的受害人同意
擦亮雙眼,謹防招生詐騙
詐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