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河流域泥砂綜合利用項目的思考與建議

2024-03-07 14:18
治淮 2024年2期
關鍵詞:泥砂沂河采砂

彭 真

(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沂沭河水利管理局,山東 臨沂 276000)

1 概述

沂河自源頭流入駱馬湖全長333km,流域總面積11600km2,其中山東省境內河長287.5km,流域面積10772km2。沂河發源于魯山南麓,向南流經沂源、沂水、沂南、蘭山、羅莊、河東、蘭陵、郯城、邳州、新沂等縣(市、區),在江蘇省入駱馬湖,是沂沭泗水系中最大的山洪河道,地形由低山、丘陵、崗地逐步過渡,水流湍急,呈沖刷趨勢,砂石資源較為豐富[1]。

依照《水利部關于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水河湖〔2019〕58 號)、《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加快規劃編制工作、合理開發利用河道砂石資源的通知》(河湖函〔2019〕1054 號)以及十五部委《關于印發〈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發改價格〔2020〕473 號)等文件精神,河道、湖泊內依法從事河道整治、航道整治、清淤疏浚和涉河工程建設等活動涉及的采砂,應當編制采砂可行性論證報告,報經有管轄權的部門批復同意后實施泥砂綜合利用??茖W地進行泥砂綜合利用有利于河湖運行管理、河勢穩定、防洪安全,不影響供水、生態、通航以及基礎設施安全,不影響當地社會穩定的采砂活動[2]。在科學規劃和確保河湖生態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泥砂合理綜合利用,是破解工程砂石處置問題的創新之舉[3],既有利于河湖疏浚和生態健康,又能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對穩定當地河砂等資源市場價格、減少河道采砂亂象有著積極作用。

2 項目實施過程

2020—2022 年,沂水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了沂河沂水城區段灘地整治及延續工程。灘地整治工程位于沂水縣城區段沂河右岸灘地,相應沂河右堤樁號為172+300~173+340,利用岸線長度1.04km;延續工程位于泰山路開元大橋南側沂河內,對應左岸堤防樁號171+495~173+010,利用岸線長度1.515km。為保障工程順利實施,防止工程建設產生的富余砂石對河道行洪產生不利影響,根據河道采砂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經沂沭河水利管理局和沂水縣人民政府雙方協商,由沂水縣人民政府編制工程性泥砂綜合利用可行性論證報告,報經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批復后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富余砂石進行綜合利用。

作為沂沭河流域實施的首個泥砂綜合利用項目,沂沭河水利管理局會同沂水縣人民政府就項目具體實施和現場監管工作制定了詳細的處置和監管方案。為有效推動泥砂資源綜合利用工作順利開展和有效實施,沂沭河水利管理局成立了監管工作小組,進駐現場進行24 小時旁站式監管,按照批復要求對砂石利用方式及利用總量等進行監管。沂水縣人民政府則主要協調縣有關部門,就現場作業環保規范、運輸環節的除塵降噪、運輸車輛規范上路等環節做好配合,確保項目實施整個環節依法依規,面向社會做到公開、公正、透明,項目實施期間沒有發生信訪、舉報等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情況,該項目于2023 年12 月順利通過驗收。

3 項目實施經驗

《水利部關于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加快規劃編制工作、合理開發利用河道砂石資源的通知》指出,因吹填固基、整治疏浚河道、航道和涉水工程進行河道采砂的,應當編制采砂可行性論證報告,報經有管轄權的部門批復同意。按照“誰許可、誰監管”原則,加強許可采區事中事后監管。河道主管機關可因勢利導充分利用河湖長制平臺,推動各級政府上下聯動,有關部門通力合作,保障泥砂綜合利用項目的規范實施。泥砂綜合利用項目實施完成后,審批單位應及時組織有關單位進行驗收。泥砂綜合利用實施流程見圖1。

圖1 泥砂綜合利用實施流程圖

3.1 嚴格方案編制與行政審批制度

泥砂綜合利用項目應本著從工程實施角度確有所需的原則,不得本末倒置以工程之名,行采砂之實。嚴格按照行政審批制度進行審批,項目批準后方可實施。審批材料主要包含泥砂綜合利用可行性論證報告及實施方案。論證報告及實施方案的編制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合理處置泥砂綜合利用涉及的砂石資源,確保符合防洪等要求??尚行哉撟C報告及實施方案應包含泥砂綜合利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監管措施、泥砂綜合利用的總量、利用處置方式和利用范圍(包括平面范圍和高程控制)、生態修復措施等內容。

3.2 提高泥砂綜合利用精細化監管水平

項目前期采用按照車輛容積進行計量的方式,這與水利部文件提出的“加強河道采砂現場計量和監控設施建設,運用智能化、信息化等技術手段對河道采砂進行監督管理”的新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后期通過引入信息技術提升監控能力,進一步明晰采砂的現場情況,抓住現場癥結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手段,從而提高采砂管理的效率。在泥砂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生產、運輸環節實行信息化管理,實時納入采砂智能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對施工作業生產環節和運輸環節運輸的全過程可追溯管理,既能減少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又可提高計量準確性,實現泥砂綜合利用的精細化監管。沂河沂水城區段灘地整治及延續工程泥砂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現場監管的重點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3.2.1 “量”的監管

嚴格執行開采期限與開采量雙控制原則,引入沂沭泗采砂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全自動稱重計量”地磅技術,自動稱重計量并打印采砂管理單,實現精準計量的同時方便了監管人員對重量的統計。按照《水利部交通運輸部關于推行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單制度的通知》(水河湖〔2023〕5 號)要求實行砂石采運管理單制度,紙質管理單一式五聯,分別由采砂現場監管單位(沂河局、河長辦)、開采單位、砂石承運人、上級有關單位收執或備案。監管人員詳細記錄每日開采進展并上報,確保開采砂石不超許可方量。

3.2.2 “開采范圍”監管

使用浮標和圍擋對開采區域進行劃定和封閉,監管人員每天要認真查看浮標位置、采砂機械作業區域及監控運行狀況,防止超許可范圍開采。同時在局機關設立專門的遠程采砂監控室,專人24 小時值班,作為現場監管的有力補充,采砂監控室通過不間斷查看覆蓋采區的視頻監控,徹底杜絕超范圍開采的發生。

3.2.3 “作業方式”監管

對作業采砂船只信息進行公示,同時安裝采砂船舶信息公示牌,便于現場監管人員核實型號、數量。同時利用沂沭泗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定位功能和視頻查看功能,確保采砂船只按照核定數量和型號在許可范圍內開采作業。

3.2.4 “開采深度”監管

該項目首次運用水下三維地形掃描,實現了對水下開采深度監管從無到有的突破,在實施前、實施進度達半和結束后各進行一次水下三維地形掃描,為開采過后的生態修復和項目驗收提供有效數據支撐,確保采砂船只按照許可規定的深度進行開采作業,實現了采砂精細化管理的質效提升。

3.3 及時組織驗收

泥砂綜合利用項目實施完成后,應及時對項目的實施情況組織驗收,泥砂綜合利用項目的驗收由河道管理部門、工程建設單位以及施工單位參與,驗收組由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和其他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重點對泥砂綜合利用項目是否按照批復的時間與作業方式實施,有無超范圍(深度)施工,是否存在影響防洪等其他方面問題進行驗收。

3.3.1 泥砂綜合利用項目驗收應具備的條件

①泥砂綜合利用許可時限已到或已完成批復許可開采量后停止采運,依照河道管理部門的管理規定,完成機械設備撤離河道,清理平整好施工場地及碼頭,清除占用河道的水利設施及工程。②相關資料準備齊全。③完成管理合同約定的其他條件。④建設單位提出驗收申請。

3.3.2 泥砂綜合利用項目驗收主要內容和流程

①現場查看泥砂綜合利用實施的情況。②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及監管部門分別匯報泥砂綜合利用相關情況。③查看泥砂綜合利用許可、監管、施工等資料是否符合歸檔要求。④對驗收中發現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形成并通過泥砂綜合利用驗收意見書。

4 項目實施成效

項目所在河段目前已成為沿河老百姓親水、近水的“網紅打卡地”,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提升了河道生態面貌,增強了沿河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與歸屬感,有效緩解了直管河段所在地砂石供需矛盾,實現了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的互利共贏,標志著沂河流域泥砂綜合利用和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4.1 進一步提高直管河湖泥砂綜合利用監管水平

24 小時不間斷旁站式監管配合采砂智能管理系統、現場稱重計量系統以及水下地形三維掃描技術的應用,有效強化了對“采、運、銷”環節和“采砂深度、采砂范圍、采砂船舶及機具、堆砂場”等關鍵要素的監管,標志著沂沭河局采砂管理從“精細化”到“智能化、信息化”的躍升,積累了豐富的泥砂綜合利用監管經驗。

4.2 有力推動河道灘地整治工程

通過泥砂資源綜合利用,曾經兩岸雜草叢生、河床窄小、河道淤積的河道面貌煥然一新,依河建設的生態步道、景觀護岸、親水平臺、運動廣場等散布其中,有效改善了沿河生態面貌,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取得了良好的防洪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4.3 水文化得到進一步挖掘

此次整治工程以深厚的沂河水文化底蘊為依托,集沂水人文、沂河文化、沂蒙風情為一體,重點打造的3A 級旅游景區——沂水沂河三橋旅游景區,已成為兩岸居民休閑、娛樂、健身的首選地,極大地提高了沿河群眾的幸福感、滿足感和獲得感。

5 泥砂綜合利用實施有關建議

泥砂綜合利用具體實施中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也是強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能力的重要方面,管理單位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制定與完善相關制度,建立科學規范的監管機制,切實履行好法律賦予的管理職能,確保泥砂綜合利用項目管理有序、順利開展,為維護河道管理秩序、維系河流健康生態提供保障。

(1)泥砂綜合利用應在保障行洪安全、工程安全、航運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嚴格按照河湖地形地貌、河勢及工程建設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各環節工作開展期限,統籌考慮各方面影響,防止實施時間超出預定工期。

(2)按照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的工作要求,加強與地方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相關方案應事先征求地方政府及河湖長的意見,對于監管中的重大決策和問題要進行集體討論研究。

(3)監管部門應根據自身職能制定泥砂綜合利用項目監管制度,在落實旁站式監管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運用采砂信息管理系統的監管效果,探索推行開采區域電子圍欄、開采高程控制等信息化手段,認真落實現場監管的制度和規定,并完整留存監管影像記錄和紙質材料。

6 結語

沂河沂水城區段灘地整治及延續工程泥砂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充足,各部門協調有序,嚴格按照批復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完成,保障了工程的順利實施。此次泥砂綜合利用項目的實施,在防止對河道行洪產生不利影響的前提下,通過對沂河沂水城區段灘地整治及延續工程產生的富余砂石進行有效利用,保障了河湖防洪、供水、通航等各項功能,維護了城鄉建設、群眾安居樂業、社會繁榮穩定,發揮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促進了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人水和諧的社會環境建設,實現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水利管理目標,為其他地區同類泥砂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提供了寶貴經驗

猜你喜歡
泥砂沂河采砂
港西油田油泥砂處理技術研究及現場試驗
沂河濕地生態系統現狀及生態恢復對策
采砂對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響初步分析
基于熱重-傅里葉紅外聯用的油泥砂熱解過程
油泥砂調剖用懸浮劑的篩選與評價
大港某油田油泥砂處理工藝優化及應用
風吹過沂河淌(組詩)
沂河臨沂站洪水預報影響因素分析
論江河流域非法采砂行為違法判斷根據
雞東縣河道整治及采砂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