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渝經濟圈背景下土木類專業發展的機遇

2024-03-07 08:30成都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蔡萌琦吳啟紅董建輝楊華平嚴明宇朱浩甜
內江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土木經濟圈成渝

◇成都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蔡萌琦 舒 方 吳啟紅 董建輝 楊華平 嚴明宇 朱浩甜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我國的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生態化建設逐年改善,經濟發展日益提升,成渝地區也迎來了重大改革和發展。本文闡述了成渝經濟圈建設的發展政策,以及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土木類需求。同時,體現了土木類專業在成渝經濟圈建設中發揮的作用,提出了土木類專業在建設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探討了土木類專業與新型能源、技術相結合下的變化方向,分析了土木類專業在成渝經濟圈建設背景下的發展機遇。對成渝經濟圈背景下土木類專業的發展機遇即有利于清晰的認識土木類專業的發展潛力,也有利于加快成渝地區的經濟建設,這對我國的西部發展有重大意義。

1 引言

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國家重點戰略任務,成渝地區的政府部門迅速做出行動,響應國家的政策,形成了一軸兩帶雙核三區戰略[1]。在成都主輕工業、重慶主重工業的模式下,許多行業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那么,在成渝經濟圈的背景下土木類專業也迎來挑戰和機遇。土木類專業是典型的實用型行業,為我國的基建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中也將發揮重大作用。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過程中,土木類專業會遇見各種問題,在面對難題時的政策響應和技術創新中可以看出土木類專業發展的機遇或者說是發展趨勢。本文將以土木類專業在成渝經濟圈為背景,用建設中所遇的各種政策戰略和建設需求來分析土木類專業的發展機遇。

2 成渝經濟圈建設的發展政策

在國家行政機關發布了一系列有關成渝經濟圈建設的政策之后,成渝經濟圈的建設顯著加快?!吧闲邢滦А?,成渝經濟圈的建設與國家政策相輔成。在建設中,不僅強化了基層建設,還確立了川渝地區一體化發展戰略。成渝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是遵循客觀發展規律,發揮地理優勢,把成渝地區的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重要的經濟中心、科創中心、宜居的生活中心。

政策中指出,建設成渝經濟圈的主要原則有五點[2]:一是雙核帶領,區域聯動。以重慶和成都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城市,以點帶面,加快中小城市的建設,推動各區域均衡發展。二是改革開放,創新建設。充分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體制的創新,構建協同創新體制。三是生態優先,持續發展。全面普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強化生態保護,實現“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生態遠景。四是共享包容,改善民生?!八奢d舟,亦可覆舟”,人民是國家發展的根本,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強化公共措施的建設,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以達到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的。五是統籌合作,協同共建。堅持川渝一體化的思維,實現統一謀劃,總體布置,互相協作,共同施行輻射、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

3 在成渝經濟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土木類需求

3.1 交通建設中的土木類需求

城市之間地理距離較遠,人口與物質之間的可移動性較低,時空成本較高等,這限制了成渝經濟圈的建設[3]。為了推動成渝建設圈的建設,政策表明成渝地區需構建一體化[4]、智能化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促進重慶、成都及其城市群相向發展,建設渝北線,中線,南線等多條綜合運輸要道;建立國際交流樞紐,高質量、高品質地營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實現天府機場與雙流機場雙線通道;完善雙城經濟圈馬路體系,建設成渝經濟圈中的“環線高速公路”,暢通高速公路,強化城市之間的快速連通……這些成渝經濟圈中交通方面的建設,為土木類專業帶來了大量橋梁,隧道,公路方面的工作機會。

在交通建設中,不僅會為土木類專業帶來大量的實踐機會,也能提供典型的建筑案例。四川地勢險峻,多崇山峻嶺,那么,這就需要大量的地質勘探和測量繪制,為測繪類專業和巖土類的人才帶來了大量的實踐機會。由于地形復雜,必然會帶來許多技術難題,在克服這些難題的路上,為測繪和巖土類的人才提供了一個展現的平臺。同時,橋梁和隧道方向的土木類人才也在施工中發揮重要作用,用專業知識讓施工的更加專業,操作更加簡易,質量更有保障等。同時,這些大量的施工也為土木類專業帶了典型案例和施工經驗。

3.2 人口流動帶來的房建需求

成渝經濟的建設也實行“人才戰略”計劃[5],在建設中,發行一系列政策不僅大力引進創新性人才和高精尖人才,還要發展當地的教育以培養各行業所需的專業型人才。同時,政府也鼓勵青年進行創新創業,支持各行業人才在區域內自行流動[6]。鼓勵成渝地區大學面向全球招生,引進各類優秀人才,支持各企業在成渝地區創建分公司、研發中心,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為推行該計劃,成渝地區多個城市實施大學城和企業經濟群的建設,出現大量的農村“城鎮化”[7]。比如川渝地區中的宜賓—新建臨港新區,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新修建的大學城和經濟中心,也可以看到政府對老房區的翻新和維修。這些大量的房屋建設就涉及到了土木類專業的房建方向的專業知識和對老舊房屋的改造。從這個政策當中不難發現,成渝經濟圈建設中對教育的重視,教育界整體的提升,自然也為土木類專業的學生帶來了更好的教育資源,人才的引入和培養為土木類專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由此可見,土木類專業不僅現階段會取得較好的發展,有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和引入,未來也會有長遠的發展。

3.3 水利基礎設施的土木需求

四川省的水能資源、煤炭資源和油氣資源占全省能源的比例依次為75.7%、23.2%和1.1%[8],川渝地區更是位于我國西南,山多河多,地勢高差大,這些地理優勢都有利于川渝地區的水電建設。與其他能源相比,水電不僅更加經濟,而且水電不排放廢氣、廢渣、廢水等各種污染物,屬于綠色可再生新能源。在國家的大力發展下,川渝地區的水電在全國的占比達到了70%以上。川渝地區建設了許多大、中、小型水電站,以滿足全國各地的供電需求。比如說金沙江水電站的“西電東送”[9],還比如說著名的二灘水電站[10],二灘水電站所處的位置河谷狹窄,水頭高、流量大,因此大壩采用的是雙曲拱壩。二灘水電站是我國20世紀最大的水電站,中國水電建設水平逐年上升,各類水電站的建成不僅緩解了全國各地的用電緊張,也發揮了巨大的生態效益。清潔能源的使用就等于減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這緩解了全球的生態壓力。

川渝地區也將繼續發展水電建設,這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規劃中也有體現,或者說是目標之一。成渝經濟圈的建設規劃中提出,需要強化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充分利用川渝地區的水利資源,將川渝地區的水資源調配到其他地區,緩解我國部分地區的水資源壓力。建設大型水庫加強我國的蓄水能力,強化灌溉工程實現現代化改造,建立防洪減災設施的建設等等。一系列有關堤壩、防洪、排水、水電站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土木工程的專業與多領域專業合作縱深推進。就比如,二灘水電站中的樞紐大壩、泄洪建筑、機電設備地下廠房、大壩水平施工縫的處理等等,都與土木類專業有不可分割的聯系。這為土木類專業提供了建設機會的同時,也促進了土木類專業與其他專業的深度合作和互相學習。

3.4 基于生態保護的綠色建筑

既然談到了生態保護,那我們就先來說說川渝地區的生態環境。川渝地區不僅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并且其生態環境也豐富多樣,絢麗多彩。川渝地區位于中國西南部,處于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地形氣候復雜,是長江黃河的重要水源地,具有良好的自然資源。首先,川渝地區地形地貌復雜多變,具有四種類型: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土壤類型豐富多樣,一共有25個土壤類別,占全國總數的44.2%。其次,川渝地區的氣候多樣,具有顯著的區域差異。東部地區高溫多雨,是我國夏季氣溫價高的地區之一,西部地區則是寒冷多旱,降雨集中于7、8月份。氣候變化大,氣候類型多樣,這些氣候特征有利于農、林、牧的綜合發展,但是也存在氣象災害種類多,頻率高,范圍大的缺點。最后,川渝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和生物資源等。川渝地區面積遼闊,有被稱為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是我國的重要糧食產地。川渝地區的礦物儲存豐富,種類多樣,有幾十種礦產儲存量位列全國前五。而生物資源更是有多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二級保護動物和近127種瀕危植物[11],并且,還建立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各種保護基地。

秉承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在進行成渝經濟圈的建設的同時,也不會忘記保護生態環境。提到城市生態保護,那我們首先能夠想到的肯定是城市綠化。城市綠化除了退耕還林,林業重點生態保護,風沙治理等,還有綠色可持續性建筑。提到綠色可續建筑,就會想到綠色建材,綠色建材也叫生態建材[12]。那么,我們就會產生如何選擇建筑材料、怎樣修建更加節能的建筑、怎樣更加環保的裝修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涉及土木類的專業知識,這就需要相對應的土木類專業人才進行指導、施工甚至研究。近幾年,為研究更優良的綠色建筑材料,更經濟的建筑結構設計等等,我國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開發綠色建材?,F如今,我國在綠色建材方面的成就有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技術[13]、墻體材料和裝修材料的綠色化等等。

4 土木類在成渝經濟建設中會面臨的難題

4.1 利益沖突

首先,現階段的快速發展和長遠的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工業發展的環境污染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存在沖突,擔憂成渝地區在發展的同時出現環境狀況失控。所以,建筑施工企業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過程中,容易遇到地方保護主義問題,這就需要政府進行平衡,和建筑企業方面在綠色建筑中做出更多的研究。

其次,川渝地區各城市或者說區域之間存在區域利益沖突。由當地利益最大化的驅使,比鄰的行政區之間就容易發生地域利益沖突。因為資源的稀缺,所以不同地區的利益主體為了獲取地域利益,必定會為了爭奪各類發展資源而展開競爭,從而發生利益沖突。那么,共同利益才是解決成渝經濟圈中各區域合作的關鍵。區域一體化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主流的形勢,同樣,這也是土木類專業的發展趨勢。

4.2 技術難題

川渝地區的交通建設,規模宏大造成施工難題,那么就不得不提到大規模建筑施工的問題?,F代建筑的規模越來越大,這就形成了大量的施工難題,那么施工的信息化、智能化就成為了解決問題辦法,智能化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14]也是土木類的發展趨勢。就比如土木中的CAD和BIM技術就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體現,利用CAD或BIM就可以實現建筑項目信息化、數字化管理等。信息化和智能化能大大縮短施工周期,解決施工中的信息傳遞不及時、不精確的現象,降低施工難度等。

5 土木類專業在成渝經濟建設中的發展前景

5.1 一體化

現如今,國家正在大力推行城市化的發展,成渝經濟圈的建設也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由此產生的大量的交通運輸、產業與能源基地、水利基礎建設、房屋建設等建設市場。不難看出,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當中,土木類專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并且土木類專業出現一體化的趨勢。設計、測量、采購、施工、維護一體化,既能夠降低成本、節省投資、縮短工期、提升質量,也能夠降低施工過程中的風險。

5.2 智能化[15]

現代社會,智能技術,信息化技術應用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自然土木類專業的發展也將更智能化,便捷化。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中,可以采用更先進的傳感儀器對建筑物的各個信息參數進行動態化監視,可以有效對光學信息,水資源信息,電力消耗信息進行采集歸納,使建筑物更加經濟。同時,市場中也出現了智能化建筑材料,在建筑中采用這種材料能夠使得建筑具備自我修復功能,這些智能化建筑材料,或可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中發揮特殊作用。

5.3 生態化

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中注重生態保護,那么,綠色建筑就在其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綠色建筑既可以有效降低能耗,降低材料用量,改善生態環境,也可以優化建筑室內外設計,使得房屋具備更良好的居住環境。綠色建筑不僅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中受到重視,也是世界建設的潮流。

5.4 專業化

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中土木類專業將與其他專業密切合作,這就要求參與人員更加專業化。這不僅是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中出現,縱觀全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更是不難發現建筑行業結構趨向專業化。不僅是建筑行業人員的知識趨于專業化,也是建筑行業企業的結構趨于專業化。

6 結束語

土木類專業作為基建行業之一,在成渝經濟圈建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成渝經濟圈建設中,土木類專業不僅符合川渝地區的政策發展,并且擁有大量的建設市場,由此可見,土木類專業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同時,在成渝經濟圈建設的背景下,土木類專業呈現出一體化、智能化、生態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由點及面,可以看出我國的土木類專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土木類專業的發展也將推動我國的現代化進程。

猜你喜歡
土木經濟圈成渝
活色生香新成渝
《廣東土木與建筑》理事單位
淺析土木大數據的邏輯、內容和應用
首都經濟圈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成渝雙城到同城
守望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產業結構效益與競爭力研究
論蘭州經濟圈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經濟圈京津冀分產業區位優勢研究
成渝復線璧山段全線貫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