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自信心從哪里來

2024-03-08 04:11胡運玲
婦女·女人觀天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家長媽媽孩子

胡運玲

每個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但不少人卻不懂得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要想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的自信心主要受父母影響。

國外有兩所大學的科學家,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專門做了研究。他們經過測試將研究對象(孩子)分為三組,A組是自信心強的,B組是有自信心的,C組是缺乏自信心的。然后,通過追蹤這些孩子的生活軌跡,觀察是什么因素影響了他們自信心的強弱。他們吃驚地發現:孩子的自信心狀況,與孩子的體貌等因素無關,而與他們的父母關系密切。

那些自信心強的孩子,父母對他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愿意花時間與他們待在一起;父母很民主,懂得傾聽和尊重他們,必要時給予他們幫助;孩子知道他們對父母來說很重要;父母對他們要求嚴格但不粗暴;當他們犯了錯誤,父母會懲罰他們,但不是嚴懲,而是以善意和關心的方式引導他們。

而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父母的言行往往讓他們感受不到愛;他們犯錯誤后,父母會粗暴地懲罰他們。

科學家據此判斷,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孩子能完全自給的,更多來自父母的影響。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自信心呢?本期總結了日常生活中孩子自信心的五個主要來源,并相應給父母列出具體的培養辦法和注意事項,供家長參考——

來源一:父母的金口玉言

有一天,我在公園的攀巖區看到這樣一幕: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看到別的孩子攀巖,也想試試,結果剛攀爬兩下就滑了下來。爸爸讓他再來一次,他畏難地說:“我爬不上去?!卑职志托λ骸扒颇惚康?,看人家多靈活!”聽了爸爸的話,小男孩更不敢嘗試了,站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別人玩。這時,又來了一個小女孩,一開始羨慕地看著別人玩,媽媽就問她:“想玩嗎?”她點點頭。媽媽就說:“那你去試試?!笨尚∨⒂行┆q豫:“我不敢?!眿寢尠阉浇?,耐心地教她如何攀登,手如何抓牢、腳怎么蹬穩,并反復鼓勵:“你可以的,媽媽相信你!”小女孩受到鼓舞,先是膽怯地嘗試,很快便越攀越自信,最終成功登頂。

由這兩個孩子的表現不難看出,父母的鼓勵、夸獎、贊美與肯定,是孩子自信的來源。

因此,想要培養自信的孩子,父母要多對孩子說肯定、鼓勵的話,如“爸爸相信你”“媽媽覺得你可以”。對孩子的肯定、夸獎應實事求是,發自內心,而不是夸大其詞、虛情假意,因為孩子很敏感,你是否真誠,他一聽便知道。只有真誠的肯定,才能讓孩子感到被認可,從而增強自信。同時應注意,要避免過度替孩子謙虛。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多家長都喜歡替孩子謙虛。比如當別人夸孩子優秀時,家長偏偏喜歡唱反調,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這種過度替孩子謙虛的做法,會讓孩子誤以為父母真的覺得他不好,從而降低他的自我價值感,打擊他的自信心。

來源二:父母的行動支持

孩子的自信還來源于父母在行動上對他的支持,這就要求父母平等地對待孩子,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決定,并在孩子從事某項活動時給予必要的支持。決策權越寬泛,孩子的自我掌控感就越強烈,就越會覺得自己很能干,就越有自信。

我家鄰居劉女士,就是在行動上對兒子鑫鑫特別支持的媽媽。她給孩子的權限大到令我吃驚,小到晚飯吃什么,大到假期是去外婆家還是奶奶家,只要不是大人必須作決定的,她都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決定,并尊重孩子的決定。鑫鑫和他姐姐都很自信,也很有主見。

父母可以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權和決定權,可以經常對孩子說:“你來決定吧!”“我想聽聽你的看法?!薄斑@件事我聽你的?!碑敽⒆幼鞒鰶Q定,要怎么做時,家長應在物力、財力、體力等方面全方位地給予支持。比如孩子假期有社會實踐作業,孩子想要擺攤兒賣東西,家長幫助孩子進貨、陪孩子練攤兒,都是強有力的行動支持。

但要注意,盡量不對孩子想做的事預設危險,嚇唬孩子。比如孩子想學輪滑,家長不要對孩子說穿輪滑鞋危險,容易摔倒。這會動搖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膽小、不敢嘗試、缺乏自信。

來源三:成功體驗的勝任力

有什么比做成了一件事或新學了一項本領,更讓人感到自信滿滿呢?相信家長都有這種體會:孩子學會扣扣子了、會幫媽媽拖地了、能夠到開關自己開燈了、會自己洗襪子了……都會興奮而自信地歡呼,恨不得讓全世界知道他有多能干。而孩子從這種成功的體驗中獲得的,便是“我能行”的勝任力。

所以,家長多放手讓孩子做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給孩子更多參與家務勞動的機會,鼓勵孩子多幫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斷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都是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好辦法。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做他喜歡并擅長的事?;┻\動員谷愛凌就曾說,她最喜歡也最擅長的滑雪愛好,給了她最大的自信心。鼓勵孩子做他喜歡并擅長的事,孩子很容易做好,并從中獲得成功的自信體驗。

在此提醒,當孩子做一件事情時,家長能不參與就盡量不要參與,讓孩子獨自完成。這樣,事情全是孩子自己做的,功勞自然全部歸孩子,孩子就能享受更多的成就感。比如,家長在門口等著,讓孩子獨自進面包店買面包;讓孩子自己澆花等等。事情雖小,但孩子能獨自完成,他就很有成就感。

當孩子成功做了一件事,或者學會了一項新技能,家長不妨以某種充滿儀式感的方式與孩子慶祝一下,比如我會在孩子的額頭點個贊、給孩子一個熱烈的擁抱或給孩子蓋一個鮮紅的獎章。這種儀式感能增強孩子成功的喜悅感,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但要注意,在放手讓孩子做事時,家長要有耐心,允許孩子一點一點地提高能力,不能一下子就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過高,最好保持“半杯期待”——感覺孩子能做到八分,就對孩子只抱五分的期待。這樣,家長能夠避免因為失望而指責孩子,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能讓孩子因為自己“低開高走”而越來越認可自己的能力。

來源四:對失敗體驗的抗挫力

其實,當孩子做一件事情失敗了,如果家長引導得當,同樣可以讓孩子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從失敗經歷中激發抗挫折能力,并通過后續的努力最終把事情做好。這樣,不但能磨煉孩子的意志力,還能讓孩子收獲自信,并對自己有一個更客觀的認識。

失敗事件是培養孩子自信力的契機,這一教育理念在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有明確體現。他認為,孩子就是通過“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獲取自尊自信”這樣一個過程來增強自信心的。自信心的建立源于成就感的獲得,尤其是失敗后再成功,成就感更強烈,孩子的自信心就更受鼓舞。

這就要求家長懂得接納孩子失敗后的挫敗情緒。當孩子把一件事情搞砸了,他可能會哭鬧、生氣、放棄。這時,家長不要批評孩子,而是允許孩子把不良情緒先發泄出來,再告訴孩子,出了這樣的事你的心情跟他一樣糟糕,與孩子共情,接下來再幫助孩子重建自信。當孩子得到家長的理解后,一般都會慢慢冷靜下來。這時,家長的話孩子才能聽進去。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尋找補救辦法,看看從哪個點切入更容易把事情做好,鼓勵孩子將事情繼續做下去。當孩子經歷了波折,轉敗為勝,就會體會到更強烈的成功的喜悅,獲得更強烈的自信。

一定要注意,家長千萬不要先放棄。當孩子遇到挫折,家長如果先失去耐心,先放棄,孩子就真的放棄了,體驗到的就只有挫敗感。家長不但不能先放棄,還要表現出強烈的、能和孩子一起把事情做好的信心,用家長的自信感染孩子,激勵孩子重拾信心。

來源五:穩定的家庭成長環境

有教育專家發現,孩子的自信心跟穩定的家庭環境息息相關,不少孩子在家庭環境發生巨大改變時,會表現出自信心的喪失。

比如,當父母的關系出現變化,原本和睦溫馨的家庭因父母失和而爭吵不斷,家庭氛圍變得冷漠壓抑時;或者父母離婚,原本完整的家庭分崩離析,骨肉分離時;又或者因為搬家,孩子離開了熟悉的環境與小伙伴,到了一個陌生的沒有朋友的小區時。這些情況都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從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疏導,減輕孩子內心的不安全感,多關心、呵護孩子,幫助孩子盡快適應變化后的家庭環境。

可以說,自信心是一個人從小到大勇敢無畏的盔甲。一個人絕大部分自信心往往來自童年期的構建,而童年期自信心的建立又特別需要父母的助力。所以,家長應格外重視兒童自信心的培養,及早幫助孩子建立健全穩固的自信心體系。

猜你喜歡
家長媽媽孩子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鳥媽媽
我的媽媽是個寶
家長請吃藥Ⅱ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不會看鐘的媽媽
孩子的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