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意菊徑撩人醉

2024-03-08 04:11安杰
婦女·女人觀天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何氏廊橋村莊

安杰

在大鄣山西北麓,密集的村莊粉墻黛瓦,飛檐翹角,一色典型的徽派建筑,映襯著后山坡上的紅葉綠樹,構成了一幅美麗的五彩鄉村圖畫。這便是菊徑村,屬贛浙皖三省交界處的上饒市婺源縣。

菊徑村始建于宋代初期,整個村莊布局獨特,文化底蘊深厚,是個典型的山環水繞型村莊,四周高山環繞,一條小溪環繞整個村莊,符合中國的八卦“后山前水”設計,被譽為“中國最圓的村莊”,猶如世外桃源。

菊徑之美,美在其“圓”,要看出菊徑村的“圓”形,必須爬到村莊對面的山腰。山不算陡峭,路還算好走,但也累得人氣喘吁吁。一邊爬山,一邊回頭張望,終于在半山腰上俯瞰到村莊全景,映入我們眼簾的果然是一個大大的圓形:路環河,河環村,的確不負“中國最圓村莊”的盛名。

從東北角走進村子,迎面是村里唯一的廊橋。站在廊橋上與菊徑背靠的青山相望,腳下是一條永不停息的小河,河水很清。廊橋四邊,有村民們晾曬的用于做霉干菜的青菜,撲面而來的田園風情早已把我的心緊緊抓住。村人很隨和地為我們指引道路,但見家家屋舍都沿河而建,卻絲毫看不到“圓”的蹤影,路是筆直的,寬度只夠兩人相對側身而過,所以村外雖然有公路,菊徑村仍然能保持內部的寧靜,歷盡滄桑的小巷幽深而寧靜,有一種祥和的氣氛。

村子里最古老的建筑,要算何氏祠堂。據《何氏統宗譜》記載,何氏宗族祖先于宋朝乾道年間遷居至此,后借陶潛《歸去來兮辭》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之句,取菊之高雅,改名為菊徑,沿用至今。遷居來的何氏后人沒有愧對菊徑的風水,代代人才輩出,何如申官至山西提刑按察司廉使,何應奎官至禮部精膳司主事,最為著名的,則是官至宰相的何如寵??梢哉f,菊徑的青山綠水庇佑了何氏一族將近千年,何氏子孫也用功名成就為菊徑留下了厚重詩篇。

菊徑風物,古時曾有“菊徑八景”之說,現在大多已經看不到了。今天的菊徑清新雅致,簡潔而有意蘊,美麗和諧而大方,我們仿佛走在唐詩宋詞,抑或水墨丹青的意境中。而這都歸緣于這方山水:以山為主體,以水為脈絡,那一山的濃綠、一水的清幽,給村莊帶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村中有許多小木橋,通往公路,連接著外面的世界,村人稱之為“太平橋”,橋下川流不息地流淌著古老村莊的滄桑與歡樂。

外國人曾嘲笑國人旅游不過是上車睡覺、到景點拍照,在這巧奪天工的古村小鎮,我們當然不能吝嗇手中的相機。一邊徜徉在水色天光、粉墻黛瓦中,一邊聽著村人娓娓道來的村莊趣事,每個人都用鏡頭記錄了許多獨特的優美風景。菊徑早已成為攝影愛好者展示技藝的地方,時時都有攝影家協會組織的拍攝活動。

秀美的山水絢爛著秀美,傳奇的菊徑續寫著傳奇,這樣保存完好的古老村莊,本身就是稀有的歷史文化珍寶。霧靄沉沉,一切都仿佛浸在乳液之中,使菊徑充滿了神秘。走在菊徑的街頭巷尾,我有一種穿越的恍惚之感。

菊徑是柔美的,也是質樸的;菊徑是溫婉的,也是風情的。黃昏下菊徑錯落有致的古宅,讓人覺得宛如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悠然地守候著靜謐的歲月,不知不覺中,讓人醉倒在時光的懷抱里。

猜你喜歡
何氏廊橋村莊
我的小村莊
去廊橋找你
村莊,你好
廊橋文化的匯集地——泰順
害羞的年
風雨廊橋——武夷山馀慶橋
何氏“十全大補粥”
村莊在哪里
野餐記
猶記廊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