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世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統計與分析綜述

2024-03-08 07:01韓寶明余怡然孫亞潔李思葦李卓一黃思齊胡江楓桑雁翎趙韻熙
都市快軌交通 2024年1期
關鍵詞:客流量里程客流

韓寶明,余怡然,習 喆,孫亞潔,魯 放,3,李思葦,李卓一,黃思齊,胡江楓,桑雁翎,趙韻熙

(1.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北京 100044;2.交通運輸部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技術行業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44;3.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北京 100038;4.內蒙古財經大學,呼和浩特 010051)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猛,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及客流量多年居全球首位?!督煌◤妵ㄔO綱要》(中發〔2019〕39 號)[1]的出臺明確了交通強國的發展方向,《關于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交政研發〔2017〕186 號)[2]、《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 年)》(交規劃發〔2023〕21 號)[3]以及《關于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交運發〔2023〕144 號)[4]等文件進一步細化了相關工作安排。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引導城市綠色、健康發展的重要責任,2018 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52 號)[5](簡稱國務院52 號文件),規范了城市建設軌道交通需要滿足的各項條件,城市軌道交通從“高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交通強國、指導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需要從統計大數據角度出發,分析世界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現狀以及國務院52 號文件發布以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轉型成果,為我國軌道交通發展建設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的分類,國內國外、業界學界有不同的觀點,為統一標準,本文依據國際流行做法和國務院辦公廳[5]相關文件表述,沿用《2022 年世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統計與分析綜述》[6]中的分類方法,將其劃分為地鐵、輕軌和有軌電車三大類。其中,市域快軌暫列到地鐵中;輕軌包括鋼輪鋼軌的輕軌、單軌、自導向軌道系統(APM);有軌電車系統包含傳統意義的有軌電車,以及在中國創新興起的膠輪有軌電車、磁浮和懸掛式單軌(空軌)和電子導向膠輪系統(智軌)。

本文涉及中國內地的城軌交通相關數據,參考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及國內有關機構的統計報告和出版物[7-10];涉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城軌交通相關數據,參考了相關國家行業報告[11-13]以及維基百科網站[14-17]。由于數據的滯后性,大多數國家尚未公布2023年客流數據,為保持時間維度統一,本文客流采用2022 年數據。

1 線網規模

1.1 全球軌道交通線網規模

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3 年底,全球共有79 個國家和地區的563 座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里程達到43 400.39 km;相較于2022 年,全球城市軌道交通總里程增加2 078.40 km,同比增長5.03%,其中地鐵里程增加1 397.33 km,輕軌里程增加71.40 km,有軌電車里程增加609.67 km,分別占總增加量的67.23%、3.44%及29.33%,地鐵增加量較2022 年大幅提高;63 個國家和地區的200 座城市開通地鐵,總運營里程達21 745.16 km,35 個國家和地區的137 座城市開通輕軌,總運營里程達4 639.05 km,52 個國家和地區的379 座城市開通有軌電車,總里程達17 028.69 km。

表1 展示了全球各大洲城市軌道交通總體規模(注:俄羅斯全境劃入歐洲計算,美國夏威夷劃入北美洲計算)。從總體上看,亞歐大陸依舊是全球城市軌道交通的主要分布地,總運營里程占全球的85.74%。從制式來看,亞洲的地鐵里程最長,占全球地鐵里程的68.91%;北美洲的輕軌里程最長,占全球輕軌里程的42.91%;歐洲的有軌電車里程最長,占全球有軌電車里程的83.61%。

表1 2023 年世界各大洲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及新增里程匯總Table 1 Total length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s in all continents in 2023 km

表1 數據表明:①從運營制式來看,地鐵和有軌電車的運營里程遠大于輕軌的運營里程,地鐵和有軌電車依舊是全球的主流制式;②從分布區域來看,全球城市軌道交通主要集中在亞歐大陸,其中地鐵主要分布在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輕軌主要分布在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洲國家,有軌電車集中分布在以俄羅斯、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相較于2022 年,這一趨勢更加明顯;③從新增里程來看,地鐵和有軌電車新增里程主要集中在亞洲,輕軌新增里程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亞洲和歐洲有軌電車的里程差距正快速縮小。

表2 展示了2023 年已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的國家和地區線網情況??傮w上看,中國總運營里程達11 900.29 km(含港澳臺),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總里程的27.42%,同比上升1.22 個百分點;德國、俄羅斯、美國、法國分別以4 085.14、3 388.30、3 385.57 和1 463.60 km 的總里程排名第2~5 位。分制式看,中國的地鐵里程排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地鐵里程的48.60%;美國的輕軌里程達1 652.56 km,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輕軌里程的35.95%;德國的有軌電車里程達3 681.64 km,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有軌電車里程的21.63%。2023 年,尼日利亞和厄瓜多爾擁有了本國的首條城軌線路。

從城市層面上來看,截至2023 年底,全球有114座城市開通的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超過100 km,其中中國有30 座城市(較2022 年新增2 座);全球共有30座城市開通的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超過300 km,其中中國有15 座城市(較2022 年新增5 座,中國香港躋身300 km 城市行列);上海、北京、莫斯科、成都、廣州、深圳、首爾、武漢、重慶、杭州和倫敦11 座城市開通的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超過500 km,其中上海以967.02 km 的總里程居世界第一。

圖1 列出了全球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以及分制式前10 名城市的情況。其中,地鐵、輕軌、有軌電車里程排名前10 城市的里程之和,占各自總里程的比例分別為27.77%、26.11%、16.58%,可知在世界范圍內地鐵和輕軌的分布相對集中,有軌電車的分布相對廣泛。相較2022 年,地鐵和輕軌有分布分散的趨勢,有軌電車則有分布集中的趨勢。

圖1 各類城軌交通運營里程排名前10 的城市Figure 1 The top 10 cities in terms of operating length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rail transit

1.2 我國軌道交通線網規模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的統計以及港澳臺地區統計部門官網數據,截至2023 年12 月31 日,中國內地累計有59 座城市投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長度11 232.65 km,港澳臺地區有7 座城市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長度667.64 km。其中,53 座城市開通地鐵(含市域快軌)長度10 561.25 km(港澳臺地區6 座,557.00 km),占比88.75%;13 座城市開通輕軌長度517.90 km(港澳臺地區4 座,80.64 km),占比4.35%;30 座城市開通有軌電車821.14 km(港澳臺地區1 座,30.00 km),占比6.90%。

2023 年,中國內地新增運營線路54 條,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884.55 km。滁州、許昌、紅河州3 座城市躋身我國內地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之列(注:2022 年核增鹽城)。上海、北京的線網規模遙遙領先。新增運營里程最長的城市是鄭州,2023 年新增運營里程78.05 km;其次是溫州,新增63.63km。新增運營線路最多的城市是重慶,2023 年新增6 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其次是北京、武漢、西安和鄭州,均為4 條線路。

2023 年度,我國內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全年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884.55 km,同比下降18.49%,占全球新增城軌運營線路長度的42.56%,同比增長18.66%。我國目前共9 座城市的地鐵運營里程超400 km(較2022 年增加2 座),躋身世界級地鐵城市,重慶、大連保持世界輕軌城市前十名。

?

2 客流規模

本文統計了2022 年全球59 個國家的183 座城市的地鐵客流數據,累計運送乘客586.52 億人次,平均負荷強度0.81 萬人次/(d·km)。2022 年地鐵客流有所回升,相比2021 年相同城市規模的客流量上升了9.46%,與2019 年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恢復到2019 年的70%。全球地鐵客流量排名前15 的國家如圖2 所示,中、日、韓居前三位,中國(含港澳臺)以212.51 億人次的總客流量居全球首位,日本、韓國分別以51.13 億人次、30.05 億人次的總客流量排名2、3 位。

圖2 2022 年全球地鐵客流量排名前15 的國家Figure 2 Top 15 countries in terms of global metro system ridership in 2022

全球地鐵2022 年客流量和負荷強度排名前10的城市如圖3 所示。中、日、韓三國的5 座主要城市位列全球客流量排名前5位,其客流量均超過20億人次,東京以29.90 億人次的地鐵客流量在全球排行第一。我國的廣州、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在排名中分列3、4、5、8、9 位。負荷強度排名中,埃及開羅是全球地鐵負荷強度排名第一的城市,中國香港排名第7。

圖3 2022 年全球城市地鐵客流量和負荷強度排名前10 的城市Figure 3 Top 10 cities in terms of global metro system ridership and ridership intensity in 2022

2022 年中國(含港澳臺)城市地鐵客流量和負荷強度排名前10 的城市如圖4 所示,全部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北上廣深依然是我國地鐵客流最大的4 座城市,其中廣州以23.61 億人次的年客流量位居榜首,上海地鐵客流量排在第2 位;香港負荷強度達到2.09 萬人次/(d·km),成為我國地鐵客流負荷強度最大的城市,廣州仍是我國內地負荷強度最大的城市。

圖4 2022 年中國(含港澳臺)城市地鐵客流量和負荷強度排名前10 的城市Figure 4 Top 10 cities in terms of metro system ridership and ridership intensity in China in 2022

3 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及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趨勢分析

2018—2023 年是世界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關鍵的五年。世界范圍內,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席卷全球,給世界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帶來不同程度的沖擊。與此同時,2018 年我國國務院發布52 號文件,規范了城市發展地鐵應滿足的各項條件,本章將分別分析國務院52 號文件對我國軌道交通線網規模發展的影響,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前后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及城市客流的演變規律,從而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持。

3.1 國務院52 號文件發布以來我國城軌線網規模發展情況分析

國務院52 號文件指出:“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 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 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 萬人以上。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150 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 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 萬人以上。擬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 萬人次、0.4 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別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 萬人次以上、1 萬人次以上?!?,文件規范了各城市申報建設地鐵、輕軌需滿足的條件,引導城市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建設周期較長,一般政策的制定需要5 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顯現出來。2018—2023 年我國內地各制式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城市數量及新增量如圖5 所示,從運營城市數量來看,2018 年以來運營城市總數、運營地鐵城市數以及運營有軌電車城市數逐年增長,而運營輕軌城市數基本持平。運營城市總數2019—2022年均以每年5~6 座城市的速度增長,而進入2023 年,新增城市數降為每年3 座。分制式來看,地鐵城市增加速度逐漸放緩,而有軌電車城市增加速度穩定在每年4 座左右,增速加快。結合國務院52 號文件中有軌電車并未納入需進行建設規劃并履行報批程序的范疇,可以發現國務院52 號文件的影響逐步顯現。

圖5 2018—2023 年中國內地各制式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城市數量及新增量Figure 5 Number of Cities with operational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and newly added capacity of each urban rail transit type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2018 through 2023

2018—2023 年中國內地各制式城市軌道交通里程及同比增長率如圖6 所示。從運營里程來看,總里程逐年增加,但增速于2020 年達到18.31%的峰值,并逐步回落,2023 年同比增長率為9.19%。分制式來看,地鐵在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中占據絕對主流位置,地鐵里程的變化極大地影響了總里程的變化,因此地鐵里程增長趨勢與總里程增長趨勢相似。有軌電車里程增速在經歷2019—2022 年的下降之后開始反彈,于2023 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同比增長率為24.87%。

圖6 2018—2023 年中國內地各制式城市軌道交通里程及同比增長率Figure 6 Length and year-on-year growth rates of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in terms of system types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2018 through 2023

2018—2023 年各制式城市軌道交通在中國內地的分布情況如圖7 所示,華東地區成為我國內地運營里程占比最高、增長最快的地區,而西北地區運營里程顯著低于其他地區,城市軌道交通分布不均衡現象十分明顯。同時,東北地區的輕軌占比明顯高于其他地區,華東、東北地區的有軌電車發展優于其他地區。對于城市軌道交通分布不均衡問題,中西部地區應努力發展以有軌電車為代表的低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以實現中西部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

圖7 2018—2023 年各制式城市軌道交通在中國內地的分布情況Figure 7 Distribu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by system in Mainland China from 2018 through 2023

通過對比國務院52 號文件發布后中國內地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情況,我們發現文件所規定的地鐵、輕軌兩種制式受到的影響較為明顯,相比之前無論里程數還是城市數量都有所下降,而有軌電車卻迎來發展的機遇,近些年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通過分析城市軌道交通在我國內地的分布,發現運營里程分布不均衡的現象十分明顯,地鐵仍作為除東北地區外的各地城市軌道交通的絕對主力。因此預測將來以有軌電車為代表的低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會逐步在中國內地蓬勃發展,從而優化城市軌道交通不同運量系統的結構。同時建議在中西部地區應努力發展以有軌電車為代表的低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從而實現中西部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

3.2 疫情前后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及城市地鐵客流發展情況及趨勢分析

新冠疫情給世界城市軌道交通帶來了顯著的沖擊,直接影響了城市軌道交通全年的客流量。為分析疫情前后各國、各城市的軌道交通客流量變化趨勢,通過各國(地區)官方網站披露的統計數據,獲得了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法國等8 個國家及地區2018—2022 年的客流量數據如圖8 所示。其中統計中國臺灣的臺北、高雄、桃園3 座城市,美國華盛頓、紐約、洛杉磯等11 座城市,俄羅斯莫斯科、喀山、圣彼得堡等7 座城市,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等11 座城市,韓國首爾、釜山等6 座城市,法國巴黎、里昂等8 座城市。通過數據得出,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以及法國的客流發展趨勢較為接近,在2020 年受到疫情防控沖擊后客流逐步回升,其中法國大致回到疫情防控之前的水平。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客流較為平穩,由于受中國內地影響,客流量變化趨勢與其他地區有明顯不同,香港受到2020 年和2022 年兩輪沖擊,客流量有所下降,中國臺灣則是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呈下降趨勢。中國內地由于兩輪疫情防控的原因,客流量呈“M”型。結合其他國家和地區客流回升趨勢分析,在防疫政策放開后,中國內地預計將于2024—2025 年客流回升到疫情防控之前的水平。

圖8 世界主要國家及地區2018—2022 年客流量Figure 8 Passenger traffic in major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world from 2018 through 2022

世界主要城市2018—2022 年客流量變化趨勢如圖9 所示。隨著兩輪疫情防控的沖擊,中國北京、上海兩個城市客流量在2020 年和2022 年都存在大幅下降,并于2022 年被韓國首爾超越。大部分城市在受到疫情防控沖擊后的兩年客流量都將逐漸恢復,但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由于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尚未公布2023 年客運量,因此無法預計客流恢復到疫情防控前的具體時間,但可以根據目前趨勢預測,在遭受疫情防控沖擊后的2~3 年內恢復到疫情防控前的水平。故而,中國內地城市客流量預計在2024—2025 年左右恢復疫情防控之前的水平。

圖9 世界主要城市2018—2022 年客流量變化趨勢Figure 9 Trends in passenger traffic in major world cities from 2018 through 2022

中國香港地區2018—2023年每月客流變化趨勢如圖10所示,其中2023 年的數據截至2023 年11 月??梢钥闯?023年的客流總體較2022 年有所恢復,略低于疫情防控前的2018 年(2019 年由于部分原因不具有參考性)。由于2023 年12 月數據還未公布,根據趨勢合理推測中國香港2023 年全年客流量較疫情防控幾年有明顯回升,但仍略低于疫情防控前的正常水平。

圖10 中國香港2018—2023 年逐月客流變化趨勢Figure 10 Trends of month-by-month passenger traffic in Hong Kong, China, 2018—2023

通過分析2018 年以來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及城市客流量的變化趨勢,我們發現在受到疫情防控沖擊后,絕大部分城市在2~3 年后客流逐漸恢復,預計4~5 年內恢復疫情防控前的水平。對于中國內地,客流量預計在2024—2025 年恢復到疫情防控之前的水平,需要內地運營企業對此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安排。

4 結束語

從總體上看,世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繼續保持上升的發展態勢。各制式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已突破43 000 km,城市軌道交通的客流量穩步上升。預計到2024 年底,世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突破45 000 km,其中中國運營里程將突破12 000 km。通過對國務院52 號文件印發以來數據的分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從高速發展逐步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在實現軌道與城市深度融合發展的同時,注重培育軌道交通的客流,理性選擇適合該地區的軌道交通制式,推動多制式協調發展。通過對疫情防控前后世界主要國家(地區)以及城市數據的分析,預計中國內地客流量在2024—2025 年恢復到疫情防控之前的水平,需要內地運營企業對此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安排。

由于城市軌道交通統計口徑在各國有較大差異,相關數據尤其是客流數據的獲得十分困難,本文數據和實際狀況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成果僅供同行參考使用。

猜你喜歡
客流量里程客流
客流增多
基于嵌入式系統的商場客流量統計算法
騰勢400 用在上海市區的來回穿梭克服里程焦慮
幸福合力 開啟幸福里程
幸福合力 開啟幸福里程
基于自學習補償的室內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應用
算里程
基于AFC數據的城軌站間客流量分布預測
人工免疫算法在電梯客流時段劃分的應用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客流數據分析缺陷及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