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特色產業的選擇和培育探討

2024-03-10 12:58楊大慶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傳統產業特色產業縣域

摘要:縣域特色產業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也是縣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所在。臨武要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條件等因素出發,合理選擇食品加工、寶玉石、電子信息和鋰電池四大特色產業。同時,以加強產業品牌建設、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推動產業人才集聚、強化區域良性合作、打造產業發展平臺為路徑,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縣域產業體系。

關鍵詞:縣域;特色產業;傳統產業

中圖分類號:F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605(2024)01-0079-08

特定縣域選擇合理的特色產業,不僅有利于特色產業自身的發展,而且對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有著決定性影響,對整個區域的經濟增長和縣域經濟競爭力提升起著關鍵作用。然而,在縣域經濟發展實踐過程中,特色產業的選擇與培育方面存在不少的問題,迫切需要研究解決。

一、縣域特色產業研究綜述

發展縣域特色產業,是縣域產業結構優化的客觀要求,也是提升縣域產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長期以來,如何選擇和確定縣域特色產業,一直受到理論界和政府部門的廣泛重視。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有關特色產業的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比較優勢理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絕對優勢理論,強調“固有的”自然條件和“后來獲得的”生產條件,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的比較優勢理論,認為任何一個地區都存在比較優勢,應該專業化生產和出口那些具有本國絕對優勢的產品,進口那些具有本國絕對劣勢而外國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則從生產要素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了資源稟賦理論,認為每個地區應該優先發展那些能夠充分利用該地區豐富的生產要素或資源的產業。這些觀點為整體落后的縣域經濟選擇發展起點和發展路徑提供了借鑒[1]。邁克爾·波特在質疑比較優勢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競爭優勢理論,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在于能否使主導產業具有優勢,而產業優勢的基礎在于是否有創新優勢,推動產業生產力發展水平上升[2]。李斯特提出的幼稚產業保護論強調,可以根據某產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選擇反映區域特征和具備發展潛力的“幼稚產業”,政府有必要給予政策和財力的支持,推動其成為主導產業[3]。

(二)國內研究現狀

關于特色產業(主導產業)的選擇原則和基準,杜明奎等(2009)認為縣城特色優勢產業的選擇應包含動態經濟優勢標準、市場需求的標準、產業創新能力標準和產業關聯度標準[4]。唐志強等(2010)提出了特色產業的產業獨有、產業規模、產業專業化和產業效益四個標準,并構建了縣域特色產業的選擇模型[5]。吳敏、黃玖立探討了省級開發區及其主導產業對縣域工業發展的影響,認為省級開發區對于縣域工業特別是主導產業發展有規模提升作用,但是對效率提升的效果不大,為此提出促進開發區的良性競爭提升發展質量、以自貿區建設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創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營商環境等政策建議[6]。胡錫晟研究了縣域主導產業選擇應遵循條件性、目標性、特征、優勢、可持續發展等五項原則,并提出創新率、產業關聯度、產業績效、產業規?;鶞实人捻椂炕鶞屎涂h域經濟發展現狀、縣域要素條件狀況、需求、政策制訂等四項定性基準[7]。劉小藝以四川省欠發達縣域為對象研究了縣域主導產業問題,認為主導產業能提升縣域經濟產業競爭力,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推動縣域經濟產業結構升級、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提出了縣域主導產業選擇的三個標準即產業關聯度、產業的發展潛力、產業的市場需求[8]。

關于縣域特色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方面:劉園利(2009)結合河北省特色產業和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跨越式發展,搞好專業市場建設等建議[9]。杜文忠等(2010)針對西部縣域經濟特色產業的問題,提出西部地區縣域特色產業的發展路徑[10]。王溫冉提出縣域特色產業選擇的影響因素分為外部影響因素(現有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產業環境、政府政策)和內部影響因素(自然資源、科技水平、市場需求和資金支持、人文和地理環境)等[2]。高鵬(2022)分析了當前農村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整體上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特色產業應以新發展理念促進政策精準供給、以產業集群構建特色產業體系、以價值拓展實現價值增值、以專業人才凸顯特色品牌[11]。潘娟等(2022)認為,縣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是以融合化為導向,優化縣域產業空間布局;以集群化為重點,提升縣域產業組織效能;以協同化為抓手,構建縣域產業優質生態;以品牌化為支撐,塑強縣域產業發展優勢[12]。

二、臨武培育特色產業的現實基礎

不同縣域資源稟賦存在差異,自然條件不同,區位條件和市場需求各有特點,產業基礎也不盡相同,產業優勢自然相去甚遠。臨武縣位于湖南省郴州最南端,地處湘粵邊境、南嶺山脈東側、珠江北源,自古就是中原通往嶺南的交通要道。臨武縣選擇特色產業,必須尊重經濟發展的規律,以比較優勢為基礎,確定特色產業。

(一)自然資源豐富

臨武縣地處南嶺山脈東段北麓,地處中低緯度區,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熱充足。水資源豐富,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境內有大小河流400多條,年徑流量13億立方米。土壤蓄水保肥能力較強,較易耕作,物質轉化較快,有機質含量較高。土壤墑情良好,肥力較高,易于開發利用,宜于油、果、蔬、茶等多種作物生長。礦物寶玉石資源豐富,獨有香花石礦石,不僅擁有“通天玉”(石英質玉)、“香花玉”(透閃石質玉)等玉石資源,還有螢石、方解石等多種礦物晶體。據初步勘探和檢測,境內玉石資源儲量豐富,分布廣、品種多、硬度高、色彩多樣、可雕性強。鋰礦資源潛力巨大,主要集中在香花嶺礦田,包含香花鎮賴子嶺礦區、花塘鄉尖峰嶺香花鋪礦區、雞腳山礦區、泡金山礦區、通天山礦區、三十六灣礦區多個礦區,為鋰電池上游產業鏈的擴展提供了自然稟賦支持。

(二)產業基礎良好

在農產品生產與加工方面,臨武獨特的生態、季節、區位優勢,造就了一大批獨具優勢的特色水果:烏梅、紅心桃、紅棗、臍橙等,素有“小水果之鄉”美譽。共有優質水果面積6.6萬畝,其中臍橙2.9萬畝、南豐蜜橘1萬畝、紅心桃0.65萬畝、烏梅0.45萬畝和蜜棗0.4萬畝。食品加工企業數量7家,總產值24.88億,其中肉類加工17.93億元,植物油總產值2.76億元,蔬菜水果加工1.6億元。尤其是臨武鴨享譽國內,在養殖基地、技術研發、市場渠道等方面經驗成熟,臨武鴨已在國內高鐵站、機場、高端商超等專賣店和專柜就有200多家。

在寶玉石產業方面,臨武已注冊寶玉石公司54家(其中規模以上6家),寶玉石配套企業36家,銷售店及個體戶100余家,從業人員1.5萬人。寶玉石核心及相關產業總體規模達15億元,其中寶玉石產業交易額達12億元。2015年通天玉湖南省地方標準立項、制定、發布并實施。2016年,通天玉獲得郴州市“十大文化符號”殊榮。2017年,通天玉列入《石英質玉分類與定名》國家標準,珠寶玉石檢驗檢測中心通過了驗收和資質認定。2018年,獲得“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稱號,寶玉石產業園一期工程完工并開園運營,湖南省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驗收。目前,獲得各級各類獎項150余個,其中國家級金獎2個、銀獎2個、省級金獎30個,已取得通天玉、香花玉產品開發專利8個。

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臨武重點瞄準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加快產業對接。引進和培育東佳電子信息產業園、聲海電子科技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成功引進聲海電子、東佳電子、九翊云動等10多家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集聚集群發展,形成了以電子元器件生產、加工制造為基礎,向智能終端和電子整件等集成產品拓展的產業格局。

在鋰電池產業方面,臨武簽約上海安能、大中礦業、科力遠、鞍重股份4家鋰電頭部企業,開發建設鋰電新能源全產業鏈項目。目前,電池產業匯集了久森、沃爾頓、盛武、森林風等18家電池企業入駐,2022年上半年,電池產業實現總產值近8億元,帶動當地就業2000多人。久森新能源擁有國內最先進的鋰電池自動化生產線,高精度的專業檢測設備和國際標準的中心實驗室,擁有實用新型專利30多項、發明專利4項。

(三)區位優勢優越

臨武作為湖南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湘粵開放合作的“試驗區”和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的“先行縣”,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為承接國內外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轉移提供了優越條件。在“碳中和、碳達峰”等戰略影響下,我國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帶動了碳酸鋰電池的市場繁榮,碳酸鋰材料價格穩中有升。郴州市出臺了《電池產業發展規劃》《關于郴州市加快電池產業發展打造“電池之都”的決定》等文件。臨武縣組建鋰電池新能源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出臺《湘粵(臨武)電池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工作方案》,高標準編制10平方公里的電池產業發展規劃,派出招商團隊常駐粵港澳大灣區,專門針對鋰電新能源項目進行招商,為鋰電池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臨武培育特色產業的困難挑戰

(一)特色產業規模較小

臨武特色產業規模小,大多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生產設備落后,資源消耗多,經濟效益低。以寶玉石產業為例,臨武相關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大多處于作坊式經營階段,產業鏈的形成和轉型升級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既缺乏自主品牌,也沒有專業銷售,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寶玉石產業發展有關的玉雕理論研究、宣傳營銷策劃、作品創新等人才匱乏,懂玉雕又精于企業管理的綜合型人才不多,尤其是本地玉雕大師、技術人員、營銷人才較為缺乏。由于缺乏規?;?、高效率的專業隊伍,難以承接大型高端的寶玉石文化訂單。

(二)品牌效應有待加強

臨武特色產業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市場競爭力還不高。以食品加工業為例,臨武鴨在全國享有一定贊譽,但其市場占有率小,與“周黑鴨”“絕味”等品牌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而臨武牛肉加工企業有舜華、舜湘、舜美等3家,也創立了“沙田牛巴”等品牌,但缺少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大品牌。臨武的休閑食品產業、調味品產業、食用油產業中品牌對產業的聚變效應沒有顯現。又以寶玉石產業為例,盡管臨武頒布了“通天玉”地方標準,但尚未進入國家寶玉石名錄,缺乏省級著名商標和國家級馳名商標的自主品牌產品,大多停留在原料供應階段,缺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這些直接影響寶玉石產品的市場定位、營銷力度和市場定價,制約了寶玉石產業發展。

(三)高端人才較為缺乏

目前,臨武特色產業人才總量不大,研發團隊規模小,難以建立智能化人才梯隊,組建有梯隊的創新團隊難度更大。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例,臨武電子制造工人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術等級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級技術工人年齡大的多,年輕的少。一方面受制于臨武特色產業自身發展情況,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吸引力不高;另一方面受制于臨武的區域限制,距離高校較遠,產學研結合難度大。

(四)產業招商競爭加劇

臨武與周邊園區的競爭態勢明顯,尤其是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競爭更為激烈。郴州主城區、桂陽、資興等地區位、資源條件更為優越,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高;嘉禾、宜章、藍山等資源相對缺乏,憑借其交通優勢,制造業、商品貿易流通業比較發達。相對而言,臨武區位相對偏遠,戰略位勢不夠高,產業水平還比較低、特色不夠突出,在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合作以及湘南地區產業協作中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四、臨武培育特色產業的重點領域

2023年10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改造提升4大傳統產業,鞏固延伸4大優勢產業,培育壯大4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4大未來產業。臨武要按照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要求,結合自身的自然資源、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發展態勢等,構建以食品加工、寶玉石、電子信息、鋰電池為主體的特色產業體系。

(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食品加工

一是改造提升臨武鴨加工。利用臨武鴨的品牌價值和規模效應,發展集加工、種養、商貿一體化的全產業發展鏈條。加大冰爽鴨、冷鮮預制菜、家庭裝預制菜、充氮醬板鴨等系列產品研發力度,大力開發方便盒菜系列產品、廣東風味和北京風味臨武鴨產品。繼續開發牧草養殖、真空快速預冷、阿羅森空氣殺菌凈化、氣調包裝、低溫反壓式調理滅菌等深加工技術,提升產品原有營養及食品色、香、味、形。做大做強“舜華湘品堂湖南特產店”,建設郴州臨武鴨體驗工廠,著力拓展餐桌臨武鴨市場,打造舜華系列產品成為“湖南特產”一流品牌。

二是改造提升生豬加工。發揮臨武生豬養殖的優勢,依托臨武正邦等龍頭企業,積極發展生豬加工,重點發展鮮冷藏肉、分割肉、低溫肉制品等;加速傳統腌臘肉制品的現代化技術改造,建立臘肉工業化生產HACCP體系,實現臘肉科學化、工業化生產;綜合利用生豬內臟、脂及皮毛、骨、血等資源。

三是改造提升果蔬加工業。依托大沖辣椒等特色品種,大力引進辣椒加工企業,發展大沖辣椒醬、東山紫姜、壇子肉、辣醬肉、辣醬魚、腐乳等系列產品。發揮臨武辣椒醬產品的優勢,抓住中式火鍋底料快速增長的市場機遇,發展中式復合調味醬,打造以大沖辣椒醬為核心的臨武火鍋底料品牌。加快保鮮儲藏庫建設,加強香芋的冷藏保鮮,開發香芋固體飲料、冰激凌、香芋片等精深加工食品工業。

四是改造提升油茶加工。培育高產優質、強抗逆性油茶樹新品種,加大生物酶技術、超聲波技術、超/亞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膜分離技術應用,推進茶油調和油、營養強化食用茶油、可食性粉末茶油、保健茶油、化妝品茶油等多元化產品研發,創新研發注射茶油、茶油微膠囊、改性茶油等功能型產品,提升茶油醫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加大茶油副產物(籽殼、果殼、茶粕)綜合利用研究,開發基于離子交換纖維技術的新型低毒高效生物農藥、基于生物工程技術的茶粕菌體蛋白生物飼料、茶粕功能型生物肥料以及茶粕提取物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等多種有益化合物綜合應用產品。

(二)鞏固延伸優勢產業——寶玉石產業

一是鞏固高端雕刻工藝品制造業。以臨武寶玉石特色產業園為基礎,大力發展雕刻工藝品制造業。促進企業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應用3D打印、機器人、智能裝備等先進工藝和設備,開發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雕刻產品。將寶玉石與可穿戴設備、服裝、家具等有機結合,引領年輕一代消費時尚。

二是延伸寶玉石文化創意產業。支持寶玉石企業發展文化創意產品,提倡個性化的設計理念,倡導多元化的審美觀和價值觀,采用電腦設計、3D打印等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并與傳統雕刻工藝有機結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三是延伸寶玉石衍生行業。打造一批知名寶玉石文化旅游景點,策劃開展一系列寶玉石科普性、體驗性旅游項目,建設好通天山旅游觀光帶,注入臨武儺戲等文化資源元素,增加寶玉石的文化附加值。推動珠寶玉石產業與創意設計深度融合,帶動臨武木雕、竹雕等雕藝技術和礦物晶體等資源的開發,促進玉雕作品、鑲嵌首飾、工藝擺件等方面的大師級作品涌現。

(三)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電子電容產業

一是壯大電容器產業。依托東佳電子等企業,引入電子元器件等龍頭企業,承接布局后端封裝和產品應用等環節,積極研發導電高分子固態電容研發、疊層式固體鋁電解電容器以及超級電容等關鍵技術,大力發展鋁電解電容器、導電性高分子固態鋁電解電容器和雙電層鋁電解超級電容器。

二是壯大電子材料產業。引進上游的電子材料制造廠商,布局鋁制品、皮頭、套管、精密五金等零部件企業,形成與電容器生產線相配套的上游產業。

三是培育醫療電子產業。依托聲海電子等龍頭企業,引進上游注油機、塑膠、噴碼機、醫療耗材等零部件企業,開發電子煙霧化器、無線耳機、電子生物貼和電子醫用智能柜等核心產品。

(四)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鋰電池產業

一是布局電池級碳酸鋰冶煉。引進國內外著名碳酸鋰生產企業,在園區集中布局電池級碳酸鋰的正極材料、碳酸鋰電池、隔膜、鋁塑膜、電池管理系統等中后端項目。在鋰礦資源富集區域布局采礦、選礦等項目,強化礦山環境治理,所有含鋰瓷土(石)礦山開采按照高標準綠色礦山開采。

二是布局碳酸鋰電池生產。引入上游鋰離子電池原材料供應企業,拓展碳酸鋰生產流程工藝,加大碳酸鋰生產及應用的核心技術突破,助推企業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提高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性能和產品質量。升級鋰電池塑化外包裝生產,實現域內生產循環,降低生產物流成本。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進久森新能源鋰電池品牌和盛武新能源“鋰先生”生產。針對能源高比能量、高安全性特性需求,開發下一代先進鋰電池技術和產品。

三是布局碳酸鋰電子設備制造。依托電池級碳酸鋰和鋰離子電池等產業基礎和九翊云動等龍頭企業,聚焦智能化便攜式電子設備領域,引進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機器人、便攜式電子設備、電動平衡車、電動助力車、新能源汽車等下游企業,形成從電池級碳酸鋰-鋰離子電池-醫療電子-電子設備產品的產業鏈。

四是布局鋰渣處理和鋰電池回收。加快推廣碳酸鋰循環經濟模式,開發鋰礦渣無害化處理技術,對鋰礦資源實現“吃干榨凈”。把握動力電池“退役潮”發展機遇,引入國內外動力高端電池回收企業,優化鋰離子電池回收政策環境,盡早建成標準化、無污染的鋰離子電池回收產業。

五、臨武培育特色產業的具體路徑

(一)加強產業品牌建設

圍繞鋰電池、電子信息、通天玉、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加快技術改造升級,突破一批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培育一批主要技術指標“領跑者”企業標準,提升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競爭力的知名品牌,依靠質量和品牌創造市場競爭優勢,促進產品升級、技術工藝更新、產業鏈做優做強,為提升制造業品牌奠定堅實基礎,增強臨武特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培育創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品牌企業(商標、商號)和品牌產業。

(二)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

依托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圍繞電子信息、寶玉石等優勢產業,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整體引進上中下游產業體系和大中小微各類企業形態,實現抱團扎堆發展。積極參與湖南省“滬洽周”“礦博會”“農博會”等招商經貿活動。針對主導產業,吸引行業中具有引領作用的明星項目落戶,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強化定向招商,圈定重點引進企業,建立招商目標數據庫,制定個性化招商方案,著力引進強優企業。

(三)推動產業人才集聚

結合主導產業需求,多渠道引進人才,重點引進鋰電池、電子信息、寶玉石等產業領軍人才、管理服務型人才、創新創業人才等,全面夯實產業化人才基礎。注重臨武本地人才的提升與成長工作,重點培育領軍、創新創業、管理服務型和高技能型人才。建設人才實訓基地,并積極申報“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鼓勵湖南大學、湘南學院等科研機構在企業設立產業實訓基地,由企業負責提供生產實習條件,學校提供專業理論教學老師和協調管理人員,培育高技能型人才。

(四)強化區域良性合作

立足自身比較優勢、現代產業分工要求、區域優勢互補原則和合作共贏理念,通過深化區域合作借勢發展、促進轉型發展,打造省市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強化戰略合作,加強與湘粵開放合作實驗區在產業、功能和發展空間上的主動對接。加強產業合作,尋求利益契合點,努力形成產業協作、要素一體、科技開放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五)打造產業發展平臺

依托園區省級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完善園區“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省級科技孵化器”和“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等平臺,購置服務器、電商交易平臺、網絡后臺服務系統、項目路演展示廳及創客工作室等,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社會大眾提供創新創業的軟硬件平臺。依托久森、盛武等新能源電池龍頭企業,建設中科湖南久森新能源技術聯合實驗室及博士后流動站、臨武碳酸鋰電池工程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以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為載體,加大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等平臺建設力度,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或管理運營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平臺。力爭引進正潤創服、長沙金榮等知名運營機構在園區設立眾創空間,鼓勵園區企業將閑置廠房、辦公用房、空余土地等改造成互聯網+、機械制造等特色鮮明、需求明確的眾創空間。

參考文獻:

[1]吉榮康.北京市主導產業選擇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06.

[2]王溫冉.縣域特色產業的選擇與發展研究[D].沈陽:沈陽工業大學,2011.

[3]李斯特.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

[4]杜明奎,李鳳績.甘肅河西地區農業產業化與縣域優勢主導產業選擇[J].河西學院學報,2008(5):62-65.

[5]唐志強,王丁宏.縣域特色產業選擇的指標體系構建[J].統計與決策,2010 (6):75-77.

[6]吳敏,黃玖立.省級開發區、主導產業與縣域工業發展[J].經濟學動態,2017(1):52-61.

[7]胡錫晟.縣域主導產業選擇的基本原則與核心基準[J].企業技術開發,2015(3):95-96.

[8]劉小藝.四川省欠發達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33):111-112.

[9]劉園利.河北省縣域經濟和特色農業的問題及建議[J].邢臺學院學報,2009(2):57-59.

[10]杜文忠,唐貴伍.西部地區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6.

[11]高鵬.農村地區特色產業經濟發展現狀與改善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22(1):124-132.

[12]潘娟,金春鵬.找準縣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J].群眾,2022(20):48-49.

責任編輯:高? 輝

收稿日期:2023-11-04

作者簡介:楊大慶,男,湖南常德人,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產業經濟。

猜你喜歡
傳統產業特色產業縣域
黨建引領謀發展,特色產業促振興
縣域消防專項規劃研究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產業“化蛹成蝶”
西海岸:特色產業振興鄉村
多個特色產業在全國領先
山東縣域GDP排名出爐
縣域就診率為何差了40%
丘區傳統產業仍大有可為
專家開方:傳統產業創新互動做強做大
一項縣域中招政策的回顧與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