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世界歷史視角

2024-03-10 12:58宋夢可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摘要: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始終貫穿世界歷史發展全過程,是現代化進程繞不開的場域。當下,伴隨現代化發展而來的生態危機與環境治理困境,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該往何處去的問題,需要在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理念上進一步拓展其世界歷史視角。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是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現實關照,在自然、社會與政治方面體現出其世界歷史屬性。同時,也在系統整體性、平衡自然價值與自然資本之間的張力、創新發展中國式現代化上實現了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超越。無疑,這一理念拓展了人與自然關系的世界歷史視角,是在中國式生態環境治理實踐中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新貢獻。

關鍵詞: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生態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605(2024)01-0106-09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是在現代性世界歷史發展遭遇深層生態危機的時代語境中出場的。2021年4月,習近平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講話,強調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大現實意義。在世界歷史進程中,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并沒有形成與之相匹配的理論話語,在世界歷史范圍內,尚未形成得以被不同國家和地區人民普遍認可的真正的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因此,怎樣以一種普遍性的方式來闡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提高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可接受度,是當下亟需直面的問題?;诖?,本文以世界歷史視角來闡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在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中人與自然關系的借鑒上,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世界歷史意義。馬克思主義視閾中,世界歷史是指各民族國家從封閉、狹隘、地域性的民族歷史走向開放的一體化、整體化的過程。在世界歷史發展的新階段,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不僅契合和傳承了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而且還立足于時代場域拓展了“世界歷史”的問題閾和理論空間,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邏輯和新時代全球環境治理實踐邏輯辯證統一的“中國創造”。

一、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的人與自然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從資本主義生產、交往和發展出發,在生產從封閉到開放、交往從狹隘到寬廣、發展從局限到普遍上逐漸從離散的地域歷史轉向普遍交往的世界歷史。同時,馬克思并不否認從歷史到世界歷史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但資本主義在為自身創造歷史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為自己的未來滅亡埋下了伏筆,即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由這種矛盾引致而來的是以生產力發展水平高的發達國家為主導的不均衡全球化,導致在資源能源開發利用與廢物處理上存在的非正義現象,加劇了世界歷史進程中的風險惡化,陷入了局部性人與自然發展的不可持續狀態。

(一)肇始:超越“精神”層面的現實的人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的出發點在現實的人,而不是物或“絕對精神”。在對歷史的理解上,黑格爾從純粹的思想出發,圍繞“純粹精神”闡述世界歷史的整體性,批判了機械論的片面性與局限性,繼承了古典主義自然觀中的合理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局限于地域性的狹隘的歷史觀。黑格爾指出,“世界歷史在一般上來說,便是‘精神在時間里的發展,這好比‘自然便是‘觀念在空間里發展一樣?!盵1]黑格爾從哲學層面分析這種純粹精神的理性和自由意識,通過宗教、絕對精神等來界定世界歷史,從整體性視角超越了地域性的狹隘的歷史觀,帶有辯證法的合理內核,但不可避免地落入唯心主義的巢窠。

馬克思認為,歷史總是遵照某種尺度來進行編寫?,F實的日常生活往往被看成是非歷史的存在,歷史總是被認為是游離于日常生活之外的狀態,“這樣,就把人對自然界的關系從歷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歷史之間的對立?!盵2]173在這樣的歷史前提下,資本主義全球擴大化發展一方面帶來了資本和市場的極速擴張,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惡化。主要體現為在資本主義大工業大發展階段單向度的對自然資源的掠奪與濫用,以片面的人類中心主義立場固化了人與自然之間的二元對立,消解了農業文明時代人與自然相對和諧的良好關系。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出的世界歷史觀超越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范疇,從現實的實踐的個人而不是絕對精神出發,辯證看待生產力的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論證出歷史到世界歷史的轉變?!叭咳祟悮v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盵2]146這也是馬克思超越黑格爾唯心主義傾向,運用唯物史觀論述世界歷史理論的批判性起點。

(二)發展:現實實踐中的人與自然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上超越了前代哲學家的唯心主義傾向。對于現存世界,青年黑格爾派“只是用詞句來反對這些詞句;既然他們僅僅反對這個世界的詞句,那么他們就絕對不是反對現實的現存世界?!盵2]145這種哲學的批判僅能從思想上作一些片面的說明,“至于他們的全部其他論斷,只不過是進一步修飾他們的要求:想用這樣一些微不足道的說明作出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發現?!盵2]146但是,這些哲學家并沒有提出關于當時德國哲學和德國現實之間的問題,因而這樣的批判終究只能停留在對解決現實問題毫無助益的宗教層面,并不具有真實的世界歷史意義。費爾巴哈在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時,認為這種關系產生于實體與自我意識,并且是捉摸不定的問題,沒有從現實實踐出發去思考這些問題。費爾巴哈感性的直觀世界出現了與他主觀的意識和感覺相矛盾的東西,馬克思深刻指出,“這些東西擾亂了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和諧,尤其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盵2]155“先于人類社會而存在的那個自然界,不是費爾巴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盵2]156-157這樣的自然界超出了費爾巴哈感性世界的范疇,說到底是一種虛無。

馬克思認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不斷變化,并貫穿其中。在前資本主義階段,世界歷史還沒有超越狹隘的民族界限,是因為生產力發展水平尚不能滿足進行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各民族間還沒有形成相互聯系的交往關系,人對自然的索取尚為可控,人與自然關系相對和諧。在資本主義大發展大繁榮時期,機器大工業的發展與世界市場的廣泛開辟,使得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高效率的勞動生產則意味著對原材料的需求極速增長,為了滿足進一步提高生產力促進社會發展的需求,就需要源源不斷地從自然當中汲取原材料,人對自然的索取與利用逐漸失控,人與自然的關系愈加緊張。與此同時,伴隨著生產力的顯著提高而來的是交往的普遍性,人們之間交往的建立與交往范圍的擴大,使得“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盵2]166最終促成了世界歷史的形成和發展。

(三)演變:共產主義導向下的人與自然關系

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的人與自然關系天然地帶有共產主義價值導向。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世界歷史的形成奠基,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人與自然關系服務于資本主義發展進程,按照馬克思世界歷史發展規律推論,這樣的人與自然關系天然地帶有共產主義價值導向。以共產主義為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的無產階級的解放,是世界歷史性的解放?!吧a者階級的解放是不分性別和種族的全人類的解放?!盵3]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加速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同時也為自己埋下了致命的伏筆,即無產階級革命,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百Y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他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工人,即無產者?!盵2]406資產階級以掠奪自然資源和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帶來的推翻封建制度生產力的武器,現在又反過來要破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了。

共產主義價值導向促成對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人與自然關系演變的思考。共產主義價值導向下的人與自然充分、自由的發展狀態則為此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與可能性。恩格斯認為共產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學說,在資本主義不斷發展的黃金時期,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始終處于不平等的發展狀態,引發資產階級統治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資本家對于高額利潤的追求使其鋌而走險,對自然的掠奪愈加肆無忌憚,侵蝕著無產階級本該平等地享有由自然饋贈的生存空間。當廢除私有制變得十分必要的時候,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就要到來了?!肮伯a主義革命會完全改變并大大加速它們原來的發展進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將有世界性的活動場所?!盵2]306借助無產階級革命實現全人類的解放,得以在世界歷史進程中實現共產主義,由此實現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人與自然關系的演變。

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世界歷史屬性

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的人與自然關系逐漸擺脫形而上并在實踐中具象化,但資本主義發展模式下的人與自然關系逐漸偏離最初和諧共處的理想狀態。在這樣一種失衡狀態中,人類愈加需要探求更完善的人與自然相處之道。由此,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應運而生,它在世界歷史中形成與發展,最終也將會在世界歷史中實現,天然地帶有世界歷史屬性。

(一)自然屬性: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世界歷史屬性的發軔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的生發離不開對于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恩格斯在《論住宅問題》中揭露了資產階級統治下的住宅問題實際上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資產階級生產力發展帶來世界交往的普遍擴大,得以使城市迅速建立和發展起來,城市發展的重要問題——住宅問題日益凸顯。曼徹斯特《泰晤士周報》在1872年7月20日關于住宅問題所寫的報道中提及:“任何一次大雨都能使污水坑或污水管中令人嘔吐的臟水溢出來,把有毒的氣體散布到這些住宅中去,這就是每次河水泛濫所留下的紀念……”[4]恩格斯由此分析住宅問題絕不僅僅是關于工人的問題,而是在工業大發展中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帶來的這些傳染病發源地、糟糕的居住條件和生存環境,并不是在被消滅,而只是在被轉移。

在世界歷史進程中,當自然環境遭受外力的沖擊以致被破壞,而多重外力隨著人類活動相互增強時,將會使得物種數量減少,催生人與自然間關系的失衡問題。環境保護生物學家將影響自然環境的外力因子概括為HIPPO:棲息地破壞(Habitat destruction)、外來物種(Invasive species)、環境污染(Pollution)、人口過剩(Population)、過度采收(Overharvesting)。[5]而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一直在演進中。北極冰圈的范圍在急劇縮減,其中隱患之一便是永久凍土的融化,永久凍土中包含著大量的已經積累了幾千年的被冰凍的有機物質,如果凍土融化,微生物會突然活躍起來,造成冰川碎石腐爛。隨之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可能會從腐爛的永久凍土中釋放出來,即使只有一部分碳被釋放,它也會比我們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已經釋放的所有溫室氣體都多。這些都是在當前氣溫上升與干旱的環境中我們應當警示的問題,[6]一旦開始,便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般一發不可收拾。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自然屬性使我們能認清當下所面臨的問題,即自然資源的國際競爭問題與自然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問題?,F代化發展的全球性特征使現代化風險也具有了內在的全球化趨勢,顯而易見的是自然資源消耗與自然環境破壞而帶來的人類社會的發展風險。在這樣的風險中,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所帶來的共時性期待生發于世界歷史發展進程,并在不同的時序上體現出世界歷史屬性。

(二)社會屬性: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世界歷史屬性的生成

現代化社會中,人與自然更加命運與共:“環境問題不再是我們周遭環境的問題,就其起源和結果來看,環境問題完全是社會問題、人的問題——人的歷史、人的生活條件,人同世界和現實的關聯,人的經濟、文化和政治處境?!盵7]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致力于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謀求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在現代化的風險社會中為人類社會的“未來”提供新的發展理念,體現出其世界歷史屬性。

一方面,從內涵上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從唯物史觀出發,探討了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歷史性的問題,契合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合理內核。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探討是從世界歷史的發展中形成的。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從思維的統一性證明世界的統一性的唯心主義錯誤,從自由與必然的辯證關系出發來闡述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提出自由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自由是相對的,人們對自由的認識要隨著對歷史必然性的認識而不斷發展。[8]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認為人的自由的實現基于對自然界的必然性認識,以唯物史觀為出發點,充分認識到人與自然涉及的諸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統一體,統一于生物體的有機組織之中,而不是原子式的簡單集合,從而在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基礎上合理運用自然規律服務于人類社會發展。

另一方面,從外延上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生態文明建設,致力于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適配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中人與自然關系的發展外延。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共同體成員對共同體繼續存在和發展的興趣,超過了在共同體建立時對其理想內容的興趣。結果,對利益的追求成了主要的行為取向?!盵9]因此,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片面追求經濟共同體建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忽視人與自然關系的狀況,這樣就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置于二元對立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關照了目前所出現的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了人與自然雙主體之間的均衡發展,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恰恰印證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在理論邏輯上體現出其世界歷史屬性。

(三)政治屬性: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世界歷史屬性的演繹

世界歷史進程中資本的狂飆不僅使經濟學家們關注生產與消費,還驅使生態學家們把注意力的焦點放在如何拯救地球環境上,但無論是持豐富論的經濟學家的吶喊,還是出于生物多樣性考慮的生態學家們的呼吁,最終都殊途同歸——從政治屬性中找到更加均衡的人與自然相處之道,解決地球因生態環境問題引發的發展瓶頸。

一方面,從政治權力屬性上賦權人與自然,是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凸顯世界歷史屬性的重要理論維度。賦權自然以探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離不開馬克思對空間生態政治的理論考察。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批判時,認為資產階級私有制以政治優勢立場擠壓著無產階級的空間利益,特別是在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處理上,資產階級通過政治權力的壟斷,以政治權力的排他性占有自然空間,以權力強制性破壞自然空間的完整性,在扭曲的人與自然關系中得以換取高額的利潤。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則再次強調處理好人與自然關系對維護空間正義的重要性:“人同自然界的關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而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關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規定?!盵10]這種關系表明人在勞動過程中在何種程度上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種程度上成為了人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本質體現。這樣的預設離不開對人與自然政治屬性的思考,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從賦權自然上維護空間正義,倡導建立清潔美麗的世界,在權力分配視角下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面向全球環境治理實踐,始終處于全球政治實踐之中。生態環境問題并不是某一個國家或民族獨有的,如同在我們共同呼吸的有毒空氣面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邊界與壁壘也將坍塌不見。關涉到人類社會的環境治理,國際社會愈來愈傾向于在政治領域達成合作,在描繪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可能性解決路徑上,更傾向于在國家之間達成雙邊與多邊協定、區域性協定與全球性協定。[11]在政治領域為全球性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更多的要素,全球性環境問題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產生,它的解決也將在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得以實現,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為全球范圍內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能性路徑。世界歷史發展帶來的全球化既有諸如資源競爭與環境污染、疾病等的負面影響,但也有諸如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在構建與實施過程中正在產生和即將產生的積極影響,在環境治理的政治實踐上體現出其世界歷史屬性。

三、世界歷史中發展的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世界歷史屬性意味著它最終要在世界歷史中實現,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的人與自然關系提供了一個基礎性的論證。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既具有鮮明的世界歷史屬性,又體現為對其世界歷史屬性的超越。它從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出發,結合人與自然關系的時代發展特色,分析新時代出現的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問題,在全球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體現出對其世界歷史屬性的超越。

(一)更加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有機聯系

首先,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在其世界歷史屬性上超越什么?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討論是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世界歷史屬性及其超越的出發點?!顿Y本論》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中商品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的分析,揭示出以資本增值和盈利為目的的資本家是不會出于道義的精神去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經濟發展的固有屬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發展的非生態性、非人道性,深刻影響著資本主義社會中政治建設與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制度化建構過程。因此,要解決工業革命以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并不僅僅是轉換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那么簡單,而是應該從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出發,找到恰當的平衡之道。但是應該看到,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多的是從人和自然兩個主體來進行闡釋的,并沒有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當作一個有機的系統來理解。因此,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超越的是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其次,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怎樣超越其世界歷史屬性?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在系統整體性上超越了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的人與自然。馬克思認為,由生產方式變革帶來的影響勢必會波及到整個社會和歷史領域?!拔镔|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盵12]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勢必會波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但這種影響不是必然同步的,因此,消除這種影響的行為和方式也將不會是同步進行的,導致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的片面性與不可持續性。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強調生態系統整體性發展,在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系,不斷結合具體的發展情況總結經驗,對理論進行完善,從系統性、整體性上對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進行再闡釋,為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問題提供了新方案。

(二)更加強調自然價值與自然資本的統一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在邏輯維度上繼續往前,打破了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的界限,對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共存關系有了更加嚴密的論證。在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中,不同地區世界歷史意義具有不平衡性。在特定時期,建立在不平衡基礎上的普遍交往衍生出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和不發達的國家,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諸如英國:“參與世界市場的統治,過去是而且現在依然是英國工人在政治上消極無為的經濟基礎?!盵13]客觀上造成了世界歷史發展的不平衡性。在這樣的不平衡的世界歷史中產生的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和諧統一關系,無力解決自然價值與自然資本之間的張力問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在生態治理觀上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即強調發展和保護相統一、重視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相統一,平衡了自然價值與自然資本之間的張力,是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不平衡性的超越。

一方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調發展和保護相統一,既要發展社會經濟,又要注重環境保護?!叭伺c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實現了從人是主體到人與自然互為主體的認識的轉變,通過對自然主體性地位的復歸和對自然內在價值的強調,消解自然的客體性和中介性被極端工具化利用的傾向?!盵14]在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構建過程中彰顯了兩者之間的價值轉化依歸。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清潔美麗的環境為依托,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需要建設好環境民生,環境民生作為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指向,是符合社會矛盾運動規律的。因此,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對于發展民生同等重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提出強調了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關系。

另一方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重視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相互轉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結構經歷多次轉型,改革開放初期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的粗放型經濟結構已逐漸被歷史淘汰,自然的價值越來越被重視起來。依托自然而形成和發展的生態產業作為新興產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形成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一體化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發展模式。從能源到原材料再到生產過程的環?;?,大幅度提高了自然資本的預期收益,實現了自然價值的提升。因此,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施是卓有成效的,是切實符合環境民生的發展要求的,克服了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自然關系的不平衡性,在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態價值觀上超越其世界歷史屬性的生動體現。

(三)更加強調共榮共進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倡導構建共榮共進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結合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對人與自然關系給出了明確的界定:“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15]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以環境治理關照人類社會當下與未來的生動體現,跳出了人類活動破壞自然環境或自然條件限制人類活動的循環怪圈,在人與自然關系場域創新發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首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超越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中基于資本邏輯的現代化。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建立在資本邏輯與各民族國家之間的普遍交往上,不可避免地帶有人的發展與自然發展之間的張力,中國式現代化在人與自然關系的處理上提供了一種真正意義上以社會主義方式超越資本邏輯的人類文明新形態。[16]人類自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從未像今天這樣需要挖掘與展現我們的理論反思潛能:通過重新思考我們與周圍自然世界的關系,特別是人類作為其中一部分而不是主宰者所應擔當的適當角色,來重新構建一種可以使得人類長久地在地球上生存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17]因此,以“真正的共同體”為發展目標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有自由人聯合體的內涵,又超越了這種自由人聯合體,其主體為整個人類社會和自然界,實現路徑為世界歷史發展的共產主義指向。是共榮共進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其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進行批判性繼承與創新性轉化的成果,超越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中關于共同體理論的內涵。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主張為以人為主體,強調人對自然萬物的責任與貢獻,體現了人對大自然的尊重,在人與自然關系的探索中尋求對自然資源的有效轉化路徑。此外,在道家思想中,同樣蘊含著豐富的人與自然關系思想。諸如老子的“道法自然”,莊子的“以道觀之”,主張人應該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效法自然之道,順應天道自然,以求得合理的存續發展。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提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體現出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超越。

四、結語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世界歷史視角不僅提供了一種闡釋人與自然關系的視角,而且為世界范圍內人與自然關系的發展方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實踐路徑。當前,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呼喚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盡管全球化進程中各民族國家所遇到的生態環境問題不盡相同,但在如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上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命題,即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生發于馬克思世界歷史視閾中的人與自然關系理論,在歷史背景、理論邏輯與現實實踐上體現出世界歷史屬性,并在生態系統整體性、生態治理觀、生態價值轉化上超越了傳統的人與自然關系理論,發展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全球范圍內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路徑參照。

參考文獻:

[1] 黑格爾.歷史哲學[M].王造時,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66.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4.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3.

[5] 愛德華·威爾遜.生命的未來[M].楊玉齡,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73.

[6] Bevan J.Drought risk in the Anthropocene: from the jaws of death to the waters of life[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Volume 380, Issue 2238. 2022.

[7] 烏爾里?!へ惪?風險社會:新的現代性之路[M].張文杰,何博聞,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22:92.

[8] 恩格斯.反杜林論[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9-121.

[9] 韋伯.經濟與社會[M].杭聰,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74.

[1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9.

[11] 賈雷德·戴蒙德.劇變:人類社會與國家危機的轉折點[M].曾楚媛,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368-371.

[1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1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9.

[14] 余敏江,鄒豐.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內在邏輯、環境政治意蘊與實現機制[J].理論探討,2022(5)46-53.

[15]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3.

[16] 蘭洋.中國式現代化對依附—世界體系論的揚棄與超越[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3(1)24-30.

[17] 史密斯,龐薩帕.環境與公民權:整合正義、責任與公民參與[M].侯艷芳,楊曉燕,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2:1.

責任編輯:高? 輝

收稿日期:2023-11-04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效能轉化的經驗與啟示”(項目編號:22AZD091);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基于‘制度—效能轉化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研究”(項目編號:23ZDA108)

作者簡介:宋夢可,女,河南平頂山人,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環境政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