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島的13個瞬間:一場被遺忘40年的現代化戰爭(五)

2024-03-11 22:51三土
輕兵器 2024年2期
關鍵詞:阿軍主峰斯坦利

三土

英軍用直升機將L118 105mm輕型榴彈炮吊運到一線,它們在第二階段的山地戰斗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血戰朗頓山

自從圣卡洛斯登陸之后,皇家海、空軍在戰爭中的位置便退居次席,戰斗主要靠陸戰隊第3突擊旅和陸軍第5步兵旅的9000多人兵力進行。這一階段主要是山地作戰,英、阿兩軍展開殘酷的逐山爭奪。由于疲勞與嚴寒,英軍不得不力求速戰速決,從一開始就投入全部兵力,甚至沒有保留預備隊。最終,英軍利用火力和單兵素質的優勢,拿下作為斯坦利防御圈支撐點的若干關鍵山頭,成功將阿軍壓縮到斯坦利城區周邊的狹窄區域內。

從1982年5月28日起,英軍開始為新一階段的作戰做準備。他們頂著大風、濃霧和雨雪,用了1周多的時間,將部隊逐步集結到肯特山周邊,清除了相關區域內的阿軍巡邏隊,并通過直升機運來野戰炮兵第29營、第79營以加強火力。6月11日晚間,在經過數天的偵察與休整、補充后,英軍同時向斯坦利周邊3個高地發動大規模襲擊,這是阿軍在斯坦利外圍構筑的三道防線中的第二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英軍的大致分工是,第3傘兵營負責奪取朗頓山,第45突擊隊直取兩姐妹山,第42突擊隊則前往爭奪哈里特山。

最早打響的是朗頓山方向。該山位于斯坦利防御圈的西北角,自西向東橫亙1.6km,制高點海拔183m,雖然不是很高,但山崖陡峭,最大落差超過90m,易守難攻。守軍隸屬于奧提茲·吉梅內茲中校率領的陸軍第7團,該團防守的戰線長達11km。負責朗頓山這一段的是由卡洛斯·卡里佐·薩爾瓦多雷斯少校指揮的1個連,有3個排,并且得到帶著5挺12.7mm大口徑機槍的陸戰隊機槍連一部的加強,此外還有第10工程兵連1個排作為預備隊。但問題是,阿根廷人根本未料到英軍會選擇從這里發動進攻,而且他們認為,即使英軍進攻,時間也會選在白天或者黎明前,甚至為此關掉設在山頂上的1部法國制“拉西特”戰場偵察雷達,失去了提前發現敵人的重要機會。

英軍直升機為肯特山附近的部隊運送彈藥,前方地面上是1挺當時仍有少量裝備的L4輕機槍

防守斯坦利外圍陣地的阿根廷陸軍士兵,雖然也配備有夜視儀等當時的先進裝備,但整體素質和訓練水平遠遜于英軍

第3傘兵營也有自己的問題,他們并不清楚阿軍防線的確切位置,晝間觀測和夜間偵察都沒有發現。因此,該營計劃派出2個連發起進攻,其中A連負責奪取朗頓山以北不到500m的一個附屬高地,并以此作為火力點,B連負責攻擊山頭西側,爭取在A連火力支援下,沿著山脊向前推進。但這個計劃恰好讓他們碰上守軍防御力量最強的部分,結果可想而知。

英軍另一個不了解的情況是,阿軍在朗頓山前的開闊地上布下大量地雷。事實上,阿軍為了抵御英軍進攻,提前在全島布下4.5萬多枚地雷,其中既有FMK-1 Mod.1等型號的反步兵雷,也有FMK-3/5反坦克雷,給英軍造成很大麻煩。其中,只有5%左右在戰爭中被引爆,戰后島上留下至少146處雷區,這些隱患至今未能解決。后來,英國人指控阿方布設地雷過于隨意,而且保留的布雷記錄不完整,阿方則只承認斯坦利外圍作戰時的最后幾場布雷行動因為是匆忙完成的,所以未能留下準確記錄。

當晚21:15,英軍的2個連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開始最后的躍進,意圖悄無聲息地接近阿軍防線,但1名士兵意外踩響地雷,被炸成重傷,突襲的打算也就此落空。雙方開始猛烈交火,打得不可開交。英軍A連直奔朗頓山北部的附屬高地,卻發現那里早有阿軍防守,并遭到輕武器和迫擊炮攔截,只能放棄建立火力點的打算,暫時后撤。B連則被阿軍陸戰隊的大口徑機槍封鎖在山頭西側的峭壁下,難以脫身,而且傷亡很大。

阿軍使用的是美國制造的勃朗寧M2機槍,是阿根廷在1960年代從美國引進的幾款步兵武器之一,其特點是威力大、性能可靠,而且用途廣泛。作為對手的英軍裝備的也是同一型號,早在二戰期間,英國就通過租借法案而獲得M2機槍,并以Mk.1的名義列裝部隊。戰后,英軍繼續裝備這款性能優異的武器,并購買許可證自行生產,稱之為L1A1重機槍。與原型相比,L1A1的槍管更換了提把和扳機,槍管長度也減少到914mm。之后推出的改進型L1A2槍管長度增加到1143mm,可加裝瞄準鏡,主要用于車載防空。

英軍工兵引爆阿軍埋設在道路上的地雷

戰后英軍工兵集中銷毀發現的阿軍反坦克地雷

阿軍的M2機槍射擊效率很高,將英軍打得焦頭爛額。此時作為進攻方的英軍卻沒有這種武器掩護,因為L1系列比較笨重,難以伴隨部隊機動。英軍因前進受阻,不得不呼叫已方的榴彈炮和迫擊炮,對山頭阿軍陣地進行火力覆蓋。一時間,英軍發射的照明彈和阿方機槍彈的曳光軌跡交織在一起,爆炸的火光和巨響此起彼伏。隨著阿軍的機槍火力點被逐一打掉,密集的防御火力終于有所松懈,英軍再次向前推進,只是速度依舊很慢。阿軍也將工兵排預備隊派上來,發起一輪反攻,但未能奏效,負責指揮的阿爾貝托·拉莫斯中尉和胡安·巴爾迪尼少尉先后戰死。雙方在朗頓山的血戰持續好幾個小時,最后英軍終于攻占山頭西側,但付出了B連半數傷亡的代價。該連的伊安·麥凱伊中士,就是在用手榴彈攻擊最關鍵的一個阿軍工事時陣亡的,他也因此成為馬島戰爭期間2名維多利亞十字勛章獲得者之一。

接下來的戰事由A連接手,繼續沿山脊開展攻擊。駐守無線電山的阿軍派出一個排前來支援,很快全軍覆沒?;舴蚶诇蕦⒄J為朗頓山失守已無可挽回,于是下令取消后續的增援。這也幫助英國人取得最終勝利,到天亮之前,整座山頭都被英軍攻占。在這場持續將近10個小時的戰斗中,共有19名英軍官兵陣亡,至少35人受傷。對英國人而言,這是馬島戰爭中傷亡最慘重的一仗。阿方至少戰死29人,其中可確認身份的包括第7團21人、陸戰隊3人、工程兵1人,另有50多人被俘,而薩爾瓦多雷斯少校帶著剩余人員,在戰斗結束后成功撤下陣地。

“祖魯!”

對兩姐妹山的進攻本應在朗頓山打響之前發起。之所以稱之為“兩姐妹”,是因為它有2座主峰,西側主峰高約300m,東側則稍矮一些,兩山綿亙大約3.2km,地形同樣易守難攻。負責攻打這里的第45突擊隊計劃投入3個連,其中X連加上1個額外的“米蘭”導彈排,計劃奪取西側主峰,然后建立陣地,為Y連、Z連提供火力支援,再由后者從東側主峰的東、西兩面發起進攻,消滅阿根廷守軍,最后占領東側主峰。但X連因為攜帶有重武器和大批彈藥,而且需要穿過一片泥潭沼澤,抵達集結區域的時間比計劃遲了2小時,因此戰斗半夜時分才開始。

對手方面,兩姐妹山的防御力量相比朗頓山并不算強,只有2個連守軍,而且分屬兩個指揮系統。其中,里卡爾多·柯登少校指揮的第4團C連據守西側主峰,共有170人,裝備有大口徑機槍和迫擊炮,而奧斯卡·海梅特少校帶領的第6團B連大約120人,作為預備隊據守東側主峰。

山頭簡易工事中的阿軍士兵,身上纏繞著M2大口徑機槍的實彈鏈

英國根據勃朗寧M2特許生產的L1A1重機槍,個別細節上有所變化

戰斗一開始,英軍X連以第3排作為先鋒,朝西側主峰發起強攻。但在接近主峰時,遭到主峰阿軍大口徑機槍的攔截,東側主峰的阿軍也調轉機槍,朝著英軍遠距離射擊。從兩個山頭射來的無數紅色曳光彈,組成猛烈的交叉火網,將英軍壓制在山坡上,一時間進退兩難。而此時英軍的榴彈炮和迫擊炮卻無法提供支援,因為雙方距離太近,已處于短兵相接狀態。X連的士兵們不得不分散隱蔽在巖石后,一邊觀察阿軍機槍火力點的位置,一邊試圖從峭壁上找出可以接近阿軍戰壕的攀登路線。

英軍使用Mk.1重機槍擔任灘頭陣地防空任務

隨后,第2排帶著作為火力支援的“米蘭”導彈,冒著彈雨向山頂前進?!懊滋m”導彈是由法、德合作的歐洲導彈公司研制的第二代輕型反坦克導彈,1962年開始研制,1974年正式列裝。該型導彈采用目視瞄準、紅外半自動跟蹤、導線傳輸指令制導方式,在當時十分先進。而且整個導彈系統質量只有15.5kg,其中彈體質量6.7kg,戰斗狀態全長1.2m,而有效射程卻達2000m,垂直破甲能力超過650mm,相對于體型來說,威力堪稱巨大。該型導彈用途廣泛,除反坦克作戰,還可以射擊固定工事以及低速的空中、水面目標,并可安裝在車輛、直升機等多種平臺上,使用十分靈活?!懊滋m”導彈的突出優點之一是最小射程只有25m,初速僅為75m/s,因此特別適合在狹窄地域作戰,是巷戰、近戰的理想武器?!懊滋m”導彈配備2名操作手,其中1人負責裝彈及攜行備用彈,另1人負責瞄準和發射,并且需要持續瞄準目標直至命中為止。阿軍火力點的正面投影面積雖然比T-55坦克小得多,但在“米蘭”導彈400m距離上著靶誤差不超過0.5m的精度水平下,仍然無處遁形,而且彈頭內的2.7kg黑索金和TNT混合炸藥產生的能量足以破壞最堅固的工事。因此,“米蘭”導彈成為馬島戰爭期間英軍對付阿軍工事最有效的武器,盡管其單價達到2萬英鎊,比66mm火箭彈和84mm無后坐力炮彈高出很多,但它基本能夠做到“一擊必殺”,整體費效比反而更加合算。在被“米蘭”打掉最重要的若干機槍火力點后,阿軍氣勢漸失,防線開始崩潰,士兵紛紛逃散,消失在夜幕中。到黎明前,X連終于拿下西側主峰。守軍至少5人陣亡,包括柯登少校在內的54人被俘,其他阿軍帶著傷員撤往東南4.8km之外的搖晃山。

英軍在朗頓山戰斗中傷亡慘重

戰斗開始前,1名英軍士兵幫助同伴在臉上涂抹偽裝油膏

因沼澤通行困難,英軍完成集結的時間有所推遲,導致兩姐妹山戰斗在朗頓山戰斗之后打響

阿軍設在山頭的一處簡易機槍工事,頂部和兩側都沒有遮蔽物,導致人員很容易被英軍火力殺傷

英軍的1具“米蘭”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內裝導彈的發射筒暫未裝上

英軍進攻兩姐妹山時與阿軍短兵相接的繪畫作品

英軍使用“米蘭”導彈射擊阿軍機槍火力點的繪畫作品,在導彈射出的同時,空發射筒會自動向后飛出

第45突擊隊朝著斯坦利進發,縱隊末尾的彼得·羅賓遜在背囊上插了一面英國國旗作為識別標志。后來這張照片成為馬島戰爭的標志性照片

英軍醫護兵冒著流彈風險搶救傷員

當X連陷入苦戰時,第45突擊隊指揮官決定臨時改變作戰計劃,讓Y連、Z連盡快奪取東側主峰,以避免X連在兩側火力夾擊下遭受更多傷亡。將近午夜時分,Y連在隱蔽接近東側主峰時,不慎暴露目標,本來注意力已經被X連吸引過去的阿軍立刻掉轉火力,鋪天蓋地一頓炮彈打來,當即造成多人傷亡,沖在前面的2個排也陷入與阿軍的纏斗中。但臨時配給Z連的第40突擊隊“米蘭”導彈操作手表現神勇,一舉打掉壓制著他們的1個阿軍火力點。Z連趁勢發起沖鋒,全連齊聲高喊著該連的作戰口號“祖魯”,一鼓作氣奪取阿軍幾個支撐點,自身無一傷亡,順利打開通往頂峰的道路。Y連也穩住陣腳,在炮火支援下,繼續用刺刀和手榴彈清掃山頭南側的阿軍陣地。阿根廷守軍見勢不妙,只留下1個排掩護,主力則撤往搖晃山。留下的這個排有4人陣亡,其余人后來均安全歸隊,其中列兵奧斯卡·波爾特羅涅利因“手持機槍擋住敵方多次進攻”獲得英勇作戰勛章。在發起進攻2個半小時后,Y連、Z連奪取東側主峰。第45突擊隊在此戰中共有4人陣亡、10人受傷。(待續)

編輯/曾振宇

猜你喜歡
阿軍主峰斯坦利
斯坦利·羅森:分析中的形而上學
缺只角
幽 古
傅占魁
午夜,校園響起“魔鈴”聲
生命之外
人獅大戰
前途無量
前途無量
登五指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