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數據挖掘技術分析近10年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選穴規律

2024-03-11 01:48王小蘭哈麗娟劉曉娜
循證護理 2024年5期
關鍵詞:豐隆選穴天樞

王小蘭,王 影,閆 冰,哈麗娟,張 敏,劉曉娜*

1.長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吉林130117;2.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是指以單純性肥胖癥為誘因導致的血漿或血清中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高三酰甘油血癥或混合型高脂血癥的血脂代謝紊亂綜合征[1]。血脂異常是引發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基礎,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和腎損害等動脈栓塞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調控血脂異常對心、腦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2]。近年來,針灸減肥及降脂越來越受到病人的青睞[3]。研究表明,針灸可通過調節下丘腦生物因子[4]、瘦素[5]、免疫因子表達[6]、脂質代謝[7],改變脂肪形態[8]等達到減肥降脂的目的?,F存針灸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文獻研究缺少對核心穴組的闡明及經絡、用穴等多方位分析。故本研究通過分析近10年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臨床文獻中的選穴情況,總結選穴規律,以期為后期的臨床實踐和研究方向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文獻來源

檢索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庫(WanFang Database)、維普數據庫(VIP)、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 2010年1月1日—2023年3月22日以針刺為主要治法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臨床觀察類文獻。無論是否使用盲法、發表語言形式為中文或英文。

中文檢索詞包括肥胖、超重、單純性肥胖、減肥、減脂、血脂、血脂異常、高脂血癥、針、穴、針灸、針刺、埋線、電針、針刀、溫針、撳針等;英文檢索詞包括acupuncture、needling、electroacupuncture、warm acupuncture-moxibustion、warm needling、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acupotomy、overweight、obesity、dyslipidemias、hyperlipidemias等。

1.2 文獻納入標準

1)干預對象:明確診斷為單純性肥胖癥和血脂異常病人;2)文獻類型:臨床療效觀察、隊列研究及隨機對照試驗;3)干預措施:以針對經絡或腧穴刺激的單一或綜合其他中醫技術;4)有公認的診斷及療效評價標準;5)納入的每篇文獻必須有完整的腧穴組方;6)有明確的結局指標。

1.3 文獻排除標準

1)診斷不明確的文章;2)重復發表的文獻只納入發表時間較早的1篇;3)治療手段不是作用于經絡或者腧穴的臨床研究文獻;4)非醫學類研究、綜述、個人經驗總結、個案驗案報道、護理觀察、學術會議、學位論文、系統評價、Meta分析、動物實驗、機制研究;5)針對單一穴位研究的文獻或無具體穴位組方的文獻。

1.4 文獻篩選及數據庫的建立

1.4.1 文獻篩選

由2名研究者獨立進行文獻檢索,采用Note Express 3.7剔除重復文獻;根據標題、摘要和關鍵詞對文獻進行初篩,排除與本研究不相關的文獻;最后閱讀全文,嚴格按照納入、排除標準篩選文獻。有爭議的文獻須由2名研究者與通信作者共同討論后決定是否納入。提取最終納入文獻的信息,若1篇文獻中存在兩組及以上的針刺處方,或除主穴外存在辨證分型或伴隨癥狀選用的配穴,則將處方進行拆分,即按“1組主穴+1組配穴為1組處方”拆分提取。2名研究人員獨立對文獻資料進行篩選、提取并交叉核對,以減少人為誤差。

1.4.2 建立數據庫

閱讀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文獻全文,利用Microsoft Excel 2021軟件建立數據庫,錄入作者、題名、時間、針刺穴位、組方以及歸經、部位信息。參考《經穴名稱與定位》(GB/T 12346—2021)[9]、《經外奇穴名稱與定位》(GB/T 40997—2021)[10]及《經絡腧穴學》[11]對處方中腧穴的名稱和歸經進行規范化處理,包括腧穴名稱、歸經、奇穴名稱等。如“五臟俞”改為“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對所含腧穴進行布爾變量賦值。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21軟件統計腧穴頻次及頻率、腧穴歸經、腧穴分布部位;采用SPSS Modeler 18.0對處方進行關聯規則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 軟件對處方進行聚類分析。

2 結果

2.1 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

檢索出中、英文文獻共1 872篇,嚴格按照納入及排除標準篩選,本研究共納入90篇文獻,提取針刺處方165條,涉及腧穴96個,總頻次1 806次。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

2.2 腧穴頻次及頻率分析

在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腧穴處方中,豐隆、中脘、天樞、足三里、三陰交、太白、曲池、脾俞、陰陵泉、關元等腧穴出現頻次較高,為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主要腧穴。排名前20位的腧穴使用頻次均≥10次,累計頻次為1 301次,占總頻次的72%。腧穴使用頻次及累積頻率見表1。

表1 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高頻(前20位)腧穴頻次及累積頻率

2.3 腧穴歸經分析

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腧穴處方所涉及的96個腧穴,包括94個經穴和2個經驗穴,涉及十二正經、任督二脈和經驗穴。腧穴歸經頻次前3位的分別為足陽明胃經、任脈和足太陰脾經。見表2。

表2 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腧穴歸經情況

2.4 腧穴分布分析

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選穴多集中在胸腹部及下肢,胸腹部腧穴34個,頻次為604次,占總頻次33.44%;下肢腧穴25個,頻次為740次,占總頻次40.97%。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并發血脂異常腧穴分布情況見表3。

表3 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腧穴分布情況

2.5 關聯規則分析

運用IBM SPSS Modeler 18.0中的Apriori 算法,對針刺處方數據庫中96個腧穴進行關聯規則分析,設置支持度≥35%、置信度≥85%,最大前項數設為2,獲得強關聯規則16條,見表4。表中共現頻次及支持度表示在所有針刺處方中前項和后項同時出現的頻次及概率;置信度表示包含前項的針刺處方中出現后項的概率;提升度反映了前項與后項的相關性,提升度>1表明兩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且隨著提升度的增加,其相關性也增強[12]。結果顯示,2穴組合9條,3穴組合11條,其中中脘和天樞支持度最高,其次為豐隆和足三里、豐隆和三陰交。高頻腧穴共現網絡圖見圖2,節點越大表示該穴位使用頻次越高,線條越粗表示共現強度越高。天樞-中脘-豐隆-足三里為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核心腧穴。

表4 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腧穴關聯規則分析

圖2 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高頻腧穴共現網絡圖

2.6 聚類分析

對使用頻次居前10位的高頻腧穴進行聚類分析,聚類方法選用組間連接,測量區間選擇Pearson 相關系數。當相對距離設定為17.5時,高頻腧穴可分為3個有效聚類群,見圖3。聚類1:太白、脾俞、陰陵泉;聚類2:豐隆、足三里、三陰交、曲池;聚類3:中脘、天樞、關元。

圖3 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高頻穴位系統聚類分析圖

3 討論

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屬西醫病名,中醫學中沒有獨立的病名。常根據其臨床表現將其歸入中醫學“痰濕”“血濁”等范疇。目前,中醫對本病的認識主要集中在臟腑功能失調,在外多為嗜食肥甘厚味,在內則與脾腎運化失職,肝膽疏泄失調相關,二者導致氣機阻滯,痰瘀內聚,膏脂不歸正化,從而發為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13]。病因主要與先天稟賦不足、年老體衰、飲食不節、勞逸失度、情志失調等方面有關,內外因共同作用于機體,導致氣血、津液、臟腑功能失調,痰濁、水濕、膏脂等病理產物壅盛于體內,痹阻脈絡而發病。其病位主要涉及五臟及胃、大小腸、腦等,病性包括氣虛、陰虛、陽虛、血瘀、痰濁等方面[14]。中醫治則以運脾祛邪為主[15]。

3.1 從腧穴頻次、歸經及分布探析選穴規律

由頻次分析結果可知,排名前3位的腧穴為豐隆、中脘、天樞,是治療本病的要穴。豐隆為足陽明經之絡穴,可溝通脾胃二經,《玉龍歌》云:“痰多宜向豐隆瀉”。豐隆為祛痰要穴,針刺豐隆穴可運脾通腑、化痰降脂,宣通脾胃氣機,有較強的健脾和胃功效[16];中脘為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對六腑的功能有調節作用,且《醫學綱目》亦云:“一切痰飲,取豐隆、中脘?!贬槾特S隆、中脘可更好地發揮祛痰之功[17];天樞為大腸之募穴,《素問·六微旨大論》中云:“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碧鞓锌烧{節人體氣機升降,同時既可用于補虛,也可用于瀉實,具有非常典型的良性雙向調節作用[18]?,F代醫學研究表明,針刺豐隆、中脘可上調大鼠腦干孤束核(NTS)中的中樞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神經元的表達,從而改善肥胖和脂質代謝[19]。李珂等[20]的一項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電針天樞等穴可通過下調下丘腦結節性硬化癥基因1(TSC1)啟動子甲基化程度,調節下丘腦哺乳動物西羅莫司靶蛋白(mTOR)基因表達減輕食源性肥胖(DIO)大鼠體重;電針天樞等穴還可通過腸壁內在神經(ENS)有效調控肥胖小鼠腸道運動和腸神經遞質,降低小鼠肥胖程度、調節血脂異常,干預效果與干預時間有一定相關性[21]。經脈應用頻次較多的是足陽明胃經、任脈和足太陰脾經。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之樞紐,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二者協調則水谷精微得以運化。胃火熾盛則消谷善饑,脾虛不運則痰飲內停,久而久之肌肉瘦而形體盛,故選取脾胃二經腧穴調理脾胃,調暢氣機,體現了循經取穴的方法;血脂異常其病位在血,足陽明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主血所生病也,激發足陽明胃經之經氣,可祛邪從血分出。任脈為奇經八脈之一、陰脈之海,又與足三陰脈、沖脈、陰維脈相會,取任脈腧穴可調理陰經經氣、調理五臟。從腧穴分布來看,針刺治療本病的選穴部位主要為下肢及胸腹部;其中下肢選用腧穴多屬胃經和脾經,可益氣健脾祛濕。胸腹部選用腧穴頻次最多的是中脘、天樞、關元。研究表明,我國人群體脂分布情況以腹型肥胖為特點[22],且腹部為諸陰經之會,氣血運行的必經之路,更是體內痰濕易于聚集形成肥胖之處,取腹部腧穴在減腹部脂肪方面具有明顯優勢[23],同時也體現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療規律。腹部所選腧穴多屬募穴,募穴為臟腑之氣結聚于胸腹部的腧穴,與臟腑聯系緊密,腑病治療多選之。研究發現,選取胃經的背俞穴和募穴具有減肥降脂作用,其機制與降低下丘腦和血清神經肽Y(NPY)有關,俞募配穴對減肥及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和下丘腦、血清NPY具有協同作用[24]。

3.2 從腧穴關聯規則探究選穴規律

在16對強關聯腧穴配伍組合中,支持度最高的組穴為“中脘、天樞”,分別為胃腸募穴,二者配合使用可見于大多數胃腸疾病;其次是“豐隆、足三里”,分別為胃經絡穴及下合穴。研究發現,針刺豐隆、足三里對于降低高血脂及改善痰濕體質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25]。這4個腧穴也是應用頻次最高的腧穴,同時高頻腧穴共現網絡圖分析結果顯示的核心穴組也是豐隆-足三里-中脘-天樞,諸穴合用可共奏調和脾胃、通利腸腑、蠲化痰濁、降濁消脂之功。

3.3 從腧穴聚類分析探究選穴規律

通過聚類分析將高頻腧穴分為3個有效聚類群。聚類1:太白、脾俞、陰陵泉,此組穴是脾經腧穴和脾之背俞穴,可健脾祛濕,益氣清熱,此組重在健脾;聚類2:豐隆、足三里、三陰交、曲池,其中豐隆和胃化痰,足三里氣血雙補,三陰交健脾益氣,調補肝腎,曲池清大腸濕熱,諸穴合用,可泄胃腸中之積熱,通調胃腸之氣,此組重在清熱、祛濕、化痰。聚類3:中脘、天樞、關元,主要為局部選穴,中脘和胃健脾,關元固本培元,天樞理氣健脾,疏調腸腑,此組重在培元固本。由此可見,針刺對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治法為健脾益氣為主,佐以清熱祛濕化痰。

4 小結

本研究的聚類分析和關聯規則分析結果顯示,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核心穴組為豐隆-足三里-中脘-天樞,對臨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剖析了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選穴規律,結果顯示:針刺對本病的治法以健脾益氣為主,佐以清熱祛濕化痰;最常選用豐隆、足三里、中脘、天樞4個穴位;選用脾胃經的腧穴較多并以局部選穴為主。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并發血脂異常的核心穴位組方是豐隆-足三里-中脘-天樞,同時辨證配穴,以增強療效。同時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本研究檢索的文獻只針對目前常用的中英文數據庫進行檢索,對于一些灰色文獻及古典文獻并未做統計,可能存在文獻檢索疏漏的情況;其次,研究限定的干預手法較多,不同干預手段的選穴原因可能存在偏差。最后,納入文獻的質量參差不齊,診斷標準和觀察指標有所不同,且缺乏高質量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均會對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猜你喜歡
豐隆選穴天樞
老師沒讓坐,就一直站著聊天
想要暢通氣血,試試常按豐隆穴
基于數據挖掘的藏醫放血療法治療高血壓選穴規律
基于古今文獻的運動障礙選穴規律探析
針灸治療圍絕經期干眼癥選穴規律研究
選穴溫灸法預防產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
尊敬
尊 敬
在暗處尊重人
豐隆穴化痰清竅第一穴 通絡消食是一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