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向道德的背后,面向道德教育的未來
——讀閆旭蕾教授的《社會境遇中的道德建構》

2024-03-11 01:03
中國德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境遇道德教育倫理

■ 章 樂

道德,在特定的時空情境中,通常給人一種從天而降、從來如此的印象。事實上,只要我們回頭眺望,就能夠發現,從古至今關于“道德是什么”的回答已然幾經轉圜,甚至全然顛倒;只要我們轉頭四顧,就能夠察覺關于“道德是什么”的回答從來不一而足,甚至沖突劇烈。閆旭蕾教授在《社會境遇中的道德建構》中創新性地轉換了思考方式,暫時按下追問“道德是什么”,轉向道德的背后,追問“道德為什么是”。該書貫徹以融通“社會脈絡”與“思想脈絡”的方式思考道德,將道德還原至特定的歷史時空和文化語境中,考察道德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內核。該書揭示了道德與社會的內在關聯,充分闡釋道德既是特定社會境遇建構的“產物”,也是社會境遇特征的構成因素這一基本觀點,為研究者系統地了解和論證道德的社會建構提供一個思考抓手,為教育者充分地理解道德教育的歷史承擔和社會責任、想象道德教育的未來路向提供一個支持性文本。

在人類生存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面對價值多元、文化多元以及中西方意識形態博弈的背景,如何祛除道德虛無主義、相對主義和霸權主義,如何突破文化帝國主義,建設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相適應的道德秩序,需要明確道德建構之于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性,需要厘清中西方道德傳統形成的不同社會境遇,需要理解道德要求的正當性與社會變遷之間的內在關聯,需要以人類可持續發展來觀照道德主張的合理性。面對這些時代的要求,閆旭蕾教授的《社會境遇中的道德建構》一書積極給予回應,將道德建構及其實踐置于時代—社會發展的境遇中,以社會變革為節點,呈現道德與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領域之間存在的密切關聯,在闡述“個體”與“社會”、“實然”與“應然”、“理論”與“實踐”、“內在”與“外在”的多重互應中,轉向道德形成的背后,追索道德的起源,詮釋中西方傳統道德觀念及其實踐的形成,剖析現代道德思想的來源及其存在的問題,論述我國當下主流價值觀遭遇的挑戰以及德育所面臨的各種沖突與張力,探討重構道德秩序與道德教育路向的可能。

《社會境遇中的道德建構》一書充分發揮了多視角研究的優勢,深化了我們對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理解。其一,一個綿長而連續的歷史視角:揭示中西方文化傳統中的道德演化。該書客觀、理性地鋪敘道德是如何在人類漫長的文明演化、宏大的社會實踐中從一個共同的原點萌芽、成長、最終分異為中西兩大各具鮮明特色的社會系統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倫理思想,條分縷析倫理道德思想及其實踐樣態在不同歷史階段和國家地域中的形成與呈現。其二,一個廣闊而復雜的社會視角:分析現代社會境遇中的道德建構。該書詳實地闡釋了在率先由西方開啟的社會現代化變革中,自然科學、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的發展對傳統道德的解構和對現代道德的建構,社會倫理范式由德性倫理轉向規范倫理。其三,一個富有現實關懷的實踐視角:探索當代中國德育的困境與出路。在全球化、消費社會、信息社會的時代背景下,伴隨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傳統的倫理型社會在西方價值思想和市場經濟觀念的席卷下,面臨萎縮、失序乃至崩塌的危機,既有的追求高尚的倫理道德傳統無力應對市場經濟的自利取向、物質主義與享樂主義的沖擊,而新的倫理取向和道德共識尚未建立,致使社會出現一系列道德問題,表現為盲從大眾文化和道德平庸化。面對中國德育實踐的時代挑戰,該書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應對之策:需要反思既有德育倫理基礎的合理性,奠定處理德育張力的立足點;需要確立“后高尚”的道德旨向,回應重建社會秩序和心靈秩序的要求;需要培養受教育者的道德能力,包括“關系理性”和“道德想象力”兩個方面,超越理性和情感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消解道德實踐中的沖突。

《社會境遇中的道德建構》是一部具有創新性的道德教育論著,該書體現了四個“新”。其一,視角新。突破倫理學、道德哲學、德育學與教育學等學科視野,將道德與德育置于社會發展的境遇中進行探討,為轉向道德與德育解構與建構的背后,詮釋其與生產方式、社會治理、人心安置之間的內在關聯,為探討其面向未來的新可能提供社會學基礎。其二,方法新。采用跨學科研究方法,將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道德哲學、人類學、文化學和管理學等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匯通與融通起來,全方位、系統性考察政治、經濟、文化與道德、德育之間的關系,勾勒道德與德育的譜系。其三,內容新。通過聚合、匯通與融通相關研究,以技術革命及其社會形態變遷為豎軸,以社會轉型中價值序列的顛覆或重構為橫軸,系統探討了中西古今的道德建構歷程以及現代道德與德育存在的問題。其四,觀念新。將道德視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的行為規范與準則,將道德建構置于人的復數性與社會變遷的境遇中進行動態化與過程化探討??偠灾?,這是一部既體現文化的厚重又富有思想的張力,既具有理論創見又具有實踐價值的著作。

猜你喜歡
境遇道德教育倫理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Chapter 16 A sentimental request第16章 不情之請
新時代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境遇與對策
Chapter 16 A sentimental request第16章 不情之請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
在大數據時代下政府治理面臨的境遇與挑戰
如何對幼兒開展道德教育
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