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高校學生黨支部與村黨支部共建的實踐探索

2024-03-12 07:17貴州遵義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楊登碧權明桃通訊作者張詠梅田歡吳雪雙
辦公室業務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生黨員支部村民

文/貴州遵義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楊登碧 權明桃(通訊作者) 張詠梅 田歡 吳雪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1][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為充分發揮大學生黨支部與鄉村基層黨支部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遵義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學生黨支部(以下簡稱護理學院黨支部)與湄潭縣抄樂鎮沙塘村黨支部共建校村黨支部,以支部結對共建為抓手,為大學生黨員提供服務農村的平臺,推動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黨支部與村黨支部結對共建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對基層黨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要求提升基層黨支部組織力、凝聚力,推進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學生黨員是未來建設國家的主力軍,開展黨的組織生活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3]。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是保持黨組織和黨員先進性的一項重要措施?;鶎狱h組織的工作開展方式直接影響著中國共產黨的凝聚力、影響力及戰斗力。護理學院黨支部分析雙方黨支部特點優勢,了解村民需求,為結對共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理論基礎。護理學院學生黨支部特點:第一,黨員情況較為單一,主要為大學生,創新能力強,接受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識能力強;第二,黨支部為學校示范黨支部,組織管理和規章制度較完善。不足之處在于活動多以學校為主,社會實踐機會少,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難以快速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選取的結對村是湄潭縣一個較為邊遠的鄉村,原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村,現為鄉村振興示范村。湄潭縣抄樂鎮沙塘村基層黨支部特點:第一,黨員年齡、學歷、家庭情況復雜多樣,近年來農村社會“老齡化”現象明顯,部分年輕黨員外出務工,留村黨員年齡較大,學習新知識、新理念的機會少,學習意識不強,支部活力不足;第二,村黨支部人才配備較為緊張,村黨支部書記帶領全村黨員承擔著鄉村振興的重任,管理服務的群眾多,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抓黨建工作精力不足;第三,農村基層黨組織受環境、黨員文化程度等影響,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低,黨員難以將自身實踐經驗與科學理論相結合。綜合雙方黨支部特點,校村黨支部結對共建具有較大的迫切性和現實意義。一方面,可以創新學生黨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轉變傳統相對單一、封閉的說教方式,以共建為紐帶,有效利用校外社會實踐資源,加強學生黨員管理、教育、培養,鞏固學生黨支部在學生中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推動支部建設提質增效;另一方面,可以為鄉村黨支部帶來新活力、新思想、新理念,創新農村黨建工作。同時,通過為村民送知識、送健康、送勞動等志愿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二、校村黨支部結對共建,攜手助力鄉村振興

(一)緊抓村黨支部建設短板和優勢,開展支部聯動共建系列活動。1.創新村黨支部“三會一課”內容與形式。村黨支部年輕黨員外出務工,“三會一課”雖能按時開展,但參與人員數量少,形式單一,創新性不足,黨員意識不強。學生黨支部幫助其豐富“三會一課”活動形式,如帶動支部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黨員集中學習及主題黨日活動,讓外出務工的黨員能積極參與到組織生活中;開展黨員“政治生日會”活動,增強黨員的身份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加強黨性教育,確保全體黨員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持不忘初心、銳意進取的思想。通過結對共建活動,雙方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得到了提升。2.發揮老黨員優勢,開展老少黨員共話鄉村振興活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4]。要讓廣大黨員充分認識鄉村振興戰略對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作用,但年輕學生黨員往往不能深入理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為此,開展了老少黨員共話鄉村振興活動。首先,老少黨員共聚一堂上黨課。學生黨支部書記為村黨支部黨員宣傳黨的新思想、新戰略等,結合貴州實際,學習新時代貴州發展的新機遇,激發村黨員同志實現鄉村振興的信心和決心。村黨支部書記為學生黨員講述如何帶領村民奮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感人故事。老黨員與學生黨員進行深入交流,通過共話鄉村振興活動,既能搭建起大學生黨員與村中老黨員的交流平臺,有效增強了大學生黨員對鄉村振興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激發了黨員的愛黨愛國熱情,使其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

(二)結對共建以村民需求為導向,為群眾辦實事。首先,聚焦村民健康需求,開展“青春助力百姓健康”系列活動。圍繞促進農村老年人以治病為中心向以防病為中心的理念轉變,為落實農村老年人“不生病、少生病”的目標,落實健康資源下沉工作,樹立預防優先的理念,學生黨支部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與村黨支部開展健康服務工作,開展“四個一”健康服務。第一,開展一次健康調研活動,深入了解當地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第二,深入患有慢性病及貧困農戶家中進行一對一身體檢查、健康教育指導;第三,與村醫共同結盟,為慢性病老年人建立一人一冊的健康檔案,長期追蹤健康情況;第四,與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村民開展結對健康管理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為村民進行“云健康”管理。其次,聚焦茶農人力需求,開展“進茶園、助茶農”系列活動。該村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生態茶產業為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主要產業,但由于部分家庭年輕勞動力在外務工,勞動力不足,黨支部通過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讓黨員同志深入茶園,幫助茶農采茶。同時,黨員同志化身“銷售員”,現場開展直播帶貨助銷活動。加深了黨員學生對勞動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踐行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最后,學生黨支部聚焦鄉村老齡化現象及留守兒童需求,開展了“青春助力夕陽紅”和“情暖童心、圓愛工程”系列活動,為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送去溫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三、校村黨支部結對共建聚合力、促發展

在共建活動中,結對雙方不斷共同商討黨建問題,聯合設計黨內組織生活內容,聯合開展組織生活活動,發揮各自優勢,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豐富了黨組織活動內容,激發了共建雙方的內在動力和積極性,提升了黨建工作水平[5][6]。

(一)創新了黨支部的工作機制,激發組織活力。通常,學生黨支部的活動僅限于支部內部,支部活動的形式和內容相對封閉,黨支部與外部社會特別是農村基層聯系不緊密,缺乏溝通和理解,進而影響了分會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農村空間廣闊,學生黨員的接觸面更廣,思想也更加活躍,學生支部活動走向社會十分必要。而村黨支部組織活動以會議、報告、總結為主要形式,基本上是按照固定模式開展組織生活,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不高,缺乏活力。在建設健康鄉村的偉大重任前,學生黨支部應主動擔當、積極作為,與鄉村黨支部結對共建,搭建大學生黨員深入農村為鄉村振興服務的平臺,利用學生黨員的醫學專業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將衛生知識及技術帶下鄉,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服務全民健康。

(二)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增強黨員黨性意識。結對共建為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提供了實踐教育的平臺,學生走出校園深入鄉村,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開展社會調研、健康衛生服務、愛心助農等活動,讓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受到社會服務的訓練,開闊社會視野,接受深刻的黨性教育,使其政治意識和目的意識得到升華。1.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政治意識得到增強。學生黨員深入鄉村,將所學的醫學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踐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豐富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促進思想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深度融合,政治意識得到了增強。2.發揮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共建活動實踐中,學生黨員會發現自身所學專業知識的不足,促使其不斷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黨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踐中得到了提高。3.黨員的宗旨意識得到提升。學生在鄉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在深入農村的實踐鍛煉中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了學生服務人民、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增強了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三)支部的向心力與凝聚力得到增強。共建為學生黨支部搭建起服務鄉村的新平臺,雙方支部均為受益者,學生黨支部充分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真正地為服務社會,成為主動的施益者。學生黨支部幫助村黨支部創新“三會一課”活動形式,如帶動支部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黨員集中學習及主題黨日活動,讓外出務工的黨員能積極參與到組織生活中;開展黨員過“政治生日”活動,利用每月主題黨日,集中為當月過“政治生日”的黨員舉行“四+N”活動,即舉行一次“重溫入黨誓詞”、贈送“政治生日”禮物、發表一次“政治生日”演講、開展談心活動,以增強黨員的身份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強黨性教育,使廣大黨員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四、開展校村黨支部共建的思考及建議

(一)緊抓共建共享,構建共建長效機制?;鶎狱h組織的工作開展方式直接影響著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雙方黨支部在互相有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共商共建,建立“組織聯建、黨員聯育、活動聯抓、實事聯辦”的“四聯”共建長效機制,制定結對共建相關規章制度,并一以貫之地堅持,真正做到按制度辦事。同時,按照“年有計劃、季有活動”的要求,協調推進具體工作,確保年度結對目標實現。

(二)突出支部特點,確保共建落實落地。大學生黨支部與村黨支部各自有著鮮明的特點,在支部共建中,只有抓住自身特點,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才能確保共建工作符合民意,為群眾所接受,而不是走過場,擺樣子。護理學院黨支部在共建中始終結合護理專業特點,重點圍繞健康鄉村背景下村民對健康的需求,開展村民健康服務工作,如開展健康調研、對慢病患者開展長期健康管理。同時,根據當地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空巢、困境老人、留守兒童需要關愛及服務等需求,開展關愛、助農等服務,將志愿服務做深做實。

(三)發揮互聯網優勢,為共建提質增效?;ヂ摼W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學生黨支部與鄉村基層黨支部可以建立“線上+線下”黨支部共建新模式。通過信息化平臺提升資源共享效率,打破黨支部共建工作在時間及空間上的局限。第一,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黨建相關活動,如大學生黨員指導鄉村黨支部黨員利用騰訊會議,組織召開線上黨員集中理論學習,觀看紅色電影、線上討論等;第二,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宣傳優勢,幫助村民開展生態茶葉線上展銷活動,幫助村民實現產業增收;第三,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豐富的優勢,為大學生黨員、鄉村老黨員、村民建立線上溝通途徑,并對其提供健康監測與健康指導。

猜你喜歡
學生黨員支部村民
支部聯建潤“甘泉”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強支部才能支部強
網絡環境下如何發揮高校學生黨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支部+支部,黨建破“地界”——漢陰縣基層黨組織“三聯”機制之“支部聯建”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蔣虛村村民為何沒有獲益感
高校優秀學生黨員評選體系的構建——基于AHP法的運用分析
高師院校發揮學生黨員作用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