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蘭西與??拢簝煞N治理觀的比較

2024-03-13 06:04熊伯能何萍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葛蘭西???/a>治理

熊伯能 何萍

關鍵詞:葛蘭西;???;治理;文化霸權;生命權力

摘 要:關于治理,20世紀上半葉的意大利社會主義革命家葛蘭西與當代法國哲學家??轮g內在地存在一種理論上的對話關系。前者總體上堅持一種馬克思主義框架下的治理理論,后者倡導一種新自由主義框架下的治理理論。雖然同是基于權力分析來探討治理問題,但葛蘭西采取的是文化霸權的視角,而??虏扇〉氖巧鼨嗔Φ囊暯?。對于治理的本質規定、權力基礎、歷史主體、未來圖景等問題,他們的看法存在許多異同之處,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治理問題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內涵和多元面向,這對于我們進一步提高對治理問題的認識、進而解決治理過程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中圖分類號:D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2435(2024)01-0040-08

Antonio Gramsci and Michel Foucault:A Comparison of Two Governance Perspectives

XIONG Boneng,HE Ping (School of Philosophy,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Key words:Antonio Gramsci;Michel Foucault;governance;cultural hegemony;bio-power

Abstract:In the realm of governance,there exists an intrinsic theoretical dialogue between the Italian socialist revolutionary Antonio Gramsci from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contemporary French philosopher Michel Foucault. The former is generally a Marxist theory of governance,and the latter advocates a neoliberalism framework of governance theory. While both approaches are based on analysis of power,Antonio Gramsci takes a perspective from cultural hegemony,while Michel Foucault takes a perspective within bio-power.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views on the essence of governance,the power base of governance,the historical subject,and the future prospect of governance,from which we can find the rich connotations and multiple orientations of the governance problem.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further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governance problems and overcome the specific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governance practice.

——————————————————————————————————————————

治理問題是當今時代一個重要的理論課題和實踐問題。就治理的內在邏輯而言,關鍵是要回答“什么是治理、治理什么、由誰治理、怎樣治理”等基本問題。20世紀七八十年代,法國哲學家??略岢錾鐣髁x治理合理性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思想的關注和思考,聯系到20世紀初葛蘭西對治理問題的探討,從而更加突顯了葛蘭西的治理理論的當代價值。但是,??碌闹卫砝碚撆c意大利社會主義革命家葛蘭西的治理理論有著本質的區別:葛蘭西的治理理論是圍繞著西方社會主義革命問題而展開的,它的核心范疇是文化霸權,力圖在政治哲學框架中揭示現代國家的權力結構,提出現代國家治理的方案,本質上屬于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的治理理論;??碌闹卫砝碚撌菄@著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治理問題而展開的,它的核心范疇是生命權力,力圖在政治經濟學的框架中揭示現代社會的權力關系,提出現代社會治理的方案,本質上屬于新自由主義的治理理論。盡管這兩種治理理論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因它們都是從權力關系入手來研究治理問題,又形成了一種理論上的對話關系。正是這種對話關系,可以引發對當代治理的深層次理論思考。本文的目的,就是通過分析??潞透鹛m西在治理的本質規定、權力基礎、歷史主體、未來圖景等問題上的異同,來思考治理理論的基本特性,并借鑒他們的思想資源,建構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的治理理論。

一、從文化領導角度理解的治理與從統治技術角度理解的治理

治理的本質是什么?治理和統治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這是研究治理問題必須首先解答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屡c葛蘭西都強調治理不同于統治而有自身的特點,但在如何理解治理的特點上,??屡c葛蘭西又有著全然不同的闡釋。??潞透鹛m西在這個問題上的同與異向我們展示了治理理論的產生及其走向。

??潞透鹛m西強調治理與統治之間的不同,是基于他們對資產階級國家的認識。19世紀80年代,資產階級國家建立之初,就有了國家政府機構和議會機構兩個部分。從這時起,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們就開始思考治理問題,展開了有關統治與治理關系的探討。其中,最著名、影響最大的是列寧與考茨基關于統治與治理的爭論??即幕晕鳉W資本主義的現狀和第二國際的議會斗爭形式為根據,認定階級只能統治,而治理應該由政黨來實施。列寧以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為根據,指出無產階級既能統治也能治理,無產階級專政就是一種治理方式。列寧與考茨基的觀點雖然是對立的,但讓人們看到了統治與治理的區別,從而引起了人們對治理問題的關注,也拓展了人們對治理問題的認識。

進入20世紀20-30年代后,資產階級國家產生了新的職能,這就是來自市民社會的組織形式。葛蘭西就是在對這一組織形式的研究中,看到了資產階級國家結構的變化。在《獄中札記》的“政治和憲法”一節中,他寫道:“按照傳統的憲法,它(指政黨——引者注)在法律上并不統治或治理國家。它具有‘實際的權力,執行領導功能,保持‘市民社會不同利益的力量均衡。但在實際上,市民社會與政治社會互相交織,所有的市民都認為政黨既統治也治理國家。我們不能根據這個事實創造傳統的憲法,因為事實總是不斷變化的;只能制定一套原則,宣稱國家的目標就是國家的結局、國家本身的消亡,也就是政治社會再次被納入市民社會?!?在這段話中,葛蘭西動態地描述了統治與治理的關系。在他看來,統治和治理分別代表了國家的兩種權力:一種是政治權力,這是統治的權力,這種權力通常是由統治集團來行使的,它采用的方法是暴力專制;一種是社會權力,這是調節市民社會不同利益之間關系的權力,這種權力通常是由政黨來執行的,它所采取的方法是領導。葛蘭西一方面區分了統治與治理,強調兩者是根本不同的東西:統治是采取武力、軍事、司法等強制手段的權力形式,是鎮壓性、直接性的權力行使過程;治理是在道德、倫理、精神、文化等方面實行領導的權力形式,是非強制性、非暴力性的權力行使過程。另一方面,他又強調這兩種權力形式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不是有前者就不需要后者,或者有后者就不需要前者,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但在不同時期兩者的地位不一樣。在資本主義初期,前者地位更為重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后者的作用將越來越大,甚至逐漸取代前者的地位。

歷史地看,葛蘭西對治理的強調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自19世紀末開始,西方國家資產階級統治地位逐漸穩固,市民社會也由原來的經濟基礎上升為國家的形式,執行國家意識形態的職能,這就為資產階級鞏固自己的統治提供了新的場域。于是,資產階級不再采用單一的暴力強制、武力鎮壓等高壓手段進行統治,而是同時采取改革選舉制度、擴大普選范圍、實行社會保險、發展國民教育等途徑,希望通過所謂福利政策來軟化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和革命斗志。葛蘭西認為,正是后者,構成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治理手段。資產階級國家把這種治理手段包裹在民主化和平等化的外衣之下來迷惑無產階級,把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置于資產階級統治的羽翼之下,使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無法超出資本主義國家統治的界限。這樣,葛蘭西就通過剖析資產階級國家的內部結構和行使權力的方式將統治與治理區分開來,強調治理在資產階級國家的作用,尤其是在阻止無產階級革命方面的作用。他在區分統治和治理的社會基礎上,對資產階級國家內在權力結構的剖析是十分深刻的。正是這一方面的思想,成為當代思想家們研究現代國家治理和國際社會治理的重要思想資源。

與葛蘭西一樣,??乱矆猿种卫砼c統治的區分。他指出,“治理(gouverner)與統治(régner)是不同的東西,也不是命令(commander)或者‘制定法律……治理也不是要成為君主、宗主、領主、法官、將軍、地主、師傅或者教師,治理有其特殊之處?!?那么,治理的特殊性到底體現在什么地方呢?在他看來,16世紀前西方政治哲學的核心問題是統治權問題,統治權模式的基礎是“統治者—臣民的軸線”2,統治者可以采取殺人、暴力等形式,也可以采用法律、規章等手段,這是全景式的壓迫和控制模式。但是,隨著人口的發生和政治經濟學的誕生,治理藝術逐漸成熟起來,最終突破了統治權理論的阻礙,而成為相對獨立的權力領域。在這個領域中,被統治者與統治者之間有可能建立這樣一種關系,“不是一味地順從,而是讓協作發揮重要作用”。3??略谶@里所說的協作的權力關系,也就是治理的權力關系。

但是,在對治理本質的理解上,??屡c葛蘭西是根本不同的:葛蘭西的治理理論把治理理解為社會權力的變化,而??碌闹卫砝碚撌前阎卫須w于一門技術。在??驴磥?,國家的治理不能僅僅關心作為公民的人的權力,還要關心作為生物存在的人的權力,并且隨著現代國家的發展,后者是越來越重要的方面。??轮赋觯骸耙驗橹卫硪辉~本身……我曾經,今年我仍然只從這樣一個角度,并且只從這樣一個角度來考察對人的治理,即它作為政治主權之運轉?!?在這里,??虏皇且话愕卣務撝卫?,也不是關注任意一種權力關系,而是關注國家的治理技術。他認為,“治理術對國家來說如同隔離技術對于精神病學來說那樣,以及規訓技術對懲罰體系來說那樣,生命政治對于醫學制度來說那樣”。5應該從治理技術的角度來看待國家,把國家理解為一種治理方式,看成治理橫生出來的“枝節”。在他那里,治理術(governmentality)有三層意思:首先,它是“由制度、程序、分析、反思、計算和策略構成的總體”6,這是一種特殊的權力形式,其目標是人口,主要知識形式是政治經濟學,技術工具是安全配置;其次,“治理”作為一種比主權、規訓等更加重要的權力形式,由此發展出一系列治理機制和知識體系;再次,治理術“還意味著一個過程,或者說是這個過程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中世紀的司法國家轉變成15、16世紀的行政國家,逐漸治理化了”。7這三層意思表明,??玛P注的核心是治理實踐的技術維度。他曾批評人們對階級斗爭概念中的“階級”關注過多而忽略了“斗爭”,強調“要研究權力的策略、網絡、機制和所有決策賴以實施并迫使其得到實施的手段”。8可見,與葛蘭西重視權力的政治層面相比,??赂又匾暀嗔Φ募夹g層面,從技術的角度來審視治理問題,在他看來,治理正是借助具體治理技術得以獲得其現實性。

??碌闹卫砝碚撆c葛蘭西的治理理論的這一區別,從根本上說,是由于他們的政治立場造成的。葛蘭西是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對資產階級國家持批判態度,因此,他把治理研究的重心放在社會權力的變化上,提出的是批判的治理理論;??率且晃缓蟋F代哲學家,對資產階級國家持肯定態度,因此,他把治理的重心放到治理的藝術上,代表了當代技術政治學的研究向度。如果將兩者綜合起來,我們又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治理既有政治層面的內容,也有技術層面的內容。

二、治理的權力基礎:是文化霸權,還是生命權力

治理的權力基礎是從權力分析角度對治理問題的追問。在這個問題上,??潞透鹛m西都不滿足于從宏觀的政治層面上研究治理問題,而是深入到微觀的機制層面上研究治理問題。他們的觀點是:國家不是權力的唯一來源,在國家之外有另外的權力來源,這些權力對于治理來說至關重要。葛蘭西認為,傳統意義上的國家僅僅是政治社會,在政治社會之外還存在市民社會,市民社會擁有道德和智識上的領導權。要想順利實施治理,除強制權力之外,必須發揮文化霸權的作用。??轮赋?,不能把權力局限于國家機器、把它看作是唯一的權力工具,國家不是所有組織的權力源泉,現實中每個個體都擁有一定權力,都是權力運行的載體?!安粌H要追蹤以政府形式出現的權力,還要追蹤亞政府形式或超政府形式出現的權力?!?“所有不直接經過國家機器的權力機制和效應……在維護國家方面比國家自身的機構更為有效?!?這意味著,治理除依靠傳統的國家力量外,還要借助于微觀權力,這些權力的作用比國家機器還要大。但是,??屡c葛蘭西由于所處的時代不同,對微觀權力的規定也不相同。

因處在帝國主義戰爭與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葛蘭西繼承了馬克思和列寧的思想傳統,從政治和意識形態批判的角度來規定微觀權力。在葛蘭西看來,微觀權力就是市民社會的權力,但這里的市民社會不是馬克思時代的資產階級的經濟活動,而是基于資產階級的經濟活動建立起來的文化活動,即“私人的”組織的總和,包括學校、教會、文化機構等。這些活動構成了政治國家之外的倫理國家。據此,葛蘭西提出“國家=政治社會+市民社會,即強制力量保障的霸權”。3葛蘭西這里所說的“強制力量”是宏觀層面的政治權力,而他所說的“霸權”是微觀層面的文化權力。列寧在俄國革命中使用過霸權概念,強調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結盟,發揮工人階級對農民階級的政治領導作用。但列寧的霸權概念指的是宏觀層面的政治權力。葛蘭西提出霸權概念最初受到列寧的影響。1926年在討論南方問題時,他首次使用霸權概念,指的是無產階級作為領導階級與廣大勞動群眾結成聯盟。隨后霸權被他賦予獨特的內涵,不只是指政治上的領導,更多的是強調文化上的領導。他認為,無論對暴力手段的壟斷,還是生產地位上的優勢,都無法解釋被統治階級對統治階級在思想上的認同,這種認同只能被理解為由精神文化和意識形態層面的力量所導致的。這種力量在西方的市民社會中獲得了自己的基礎,因此,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的無產階級要奪取國家政權,必須先在市民社會行使領導權,在掌權后也必須繼續實行領導權。如果無產階級政黨不能發揮領導作用,只能依靠強權直接統治,就意味著無產階級政黨失去了維護政治地位的力量。在他看來,“階級沖突的真正戰場不在別處,而在于是否有能力提出一種獨立的、廣為傳播的世界觀”。4這就從根本上顛倒了暴力與文化的關系,即在強制的政治權力與軟性的文化霸權之間,前者是工具性的,后者更具有根本性。這樣,葛蘭西就把政治問題與文化問題加以融合,把意識形態作為治理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手段。對意識形態的治理,就是對人的治理,而無產階級政黨治理意識形態的路徑,就是一方面創造出改造社會的集體意志,另一方面制定和傳播新的世界觀,把被領導者團結和聚合在自己周圍,開辟了西方文化政治的理論取向與實踐道路。

與葛蘭西不同,??律钤谝粋€反人道主義的時代。受他的老師阿爾都塞的影響,??聦σ庾R形態持拒斥態度,把意識形態斗爭稱為“虛假的政治化”。5他反對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理解治理,否定那種旨在通過扭曲個人信仰而實施對人影響的意識形態權力觀。1對他而言,無論是自由主義,還是政治經濟學,都不應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理解,而應從人的生命權力的角度來理解。在他那里,微觀權力不是意識形態的文化領導權,而是人的生物性的生存權力,即身體的生命?;诖?,他提出了生命權力的概念,指出:“權力從根本上說,就是一種壓抑。權力壓抑自然,壓抑本能,壓制階級,壓制個人”2,“在權力網絡所及之處,正在形成的我不認為是意識形態?!艺J為更多的是知識形成和積累的實際工具?!?在1978年“安全、領土與人口”系列課程上,??旅鞔_提出,所謂生命權力,就是將構成人類的基本生物特征納入政治分析和權力分析,“把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的基本生物特征重新納入考慮”。4他認為,權力不是一種物質,而是一系列機制和程序。他提出法律、規訓、安全配置三種權力機制,其中安全配置是現代社會的特點之一,這是與統治權模式完全不同的權力布局,自由是安全機制得以運行的必要條件,這就把自由納入權力技術的范圍中去理解,權力被理解為讓每個人自由運轉而進行的一種調節。人口最早用來指人口繁殖運動,后來眾多的人口被認為是統治者力量的體現,重商主義者認為它是國家和統治者力量的源泉,而重農主義更看重人口的自然性。在功利主義看來,由于人口具有自然的欲望動機,可以通過欲望來產生集體利益,不應限制欲望,而應刺激和鼓勵欲望。正是從這種立場中,??掳l現了人口治理的可能性。他反對從法律主體的角度來定義人口,認為不應根據地位、住所、財富、職務等區分人口,指出:“人口就是這樣一個延伸廣闊的東西,從物種的生物學本源直到通過公眾的概念所提供的可控制的外形?!薄艾F代政治問題是完全與人口緊密相連的?!?在他看來,人口是現代權力機制的對象,它重塑了權力技術與知識類型,成為治理的目標和手段。與君主統治相比,治理越來越具有優勢,變得比統治更加基本。所以,??卵壑械闹卫砥鋵嵤菍θ说纳锷墓芾?,就是生命治理。6

聯系時代的變化來分析??屡c葛蘭西對微觀權力的不同說明,我們看到的是治理對象和治理內容的變化,即現代治理已經由對人的政治的、社會的生命的治理進入到了對人的生物生命的治理。

三、政黨和知識分子能否承擔起治理主體的責任

治理的主體,是治理理論中的又一個基本問題。在這個問題上,葛蘭西把政黨和知識分子作為治理的主體,強調政黨和知識分子的先進性,而??聞t對治理的主體,尤其是對政黨持批判態度。這兩種觀點看似對立,在其背后卻存在著相當的一致性,這就是批判資產階級國家的極權主義,強調治理的目標是使人獲得自由。

葛蘭西把政黨和知識分子作為治理的主體,是對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理論和階級斗爭理論的繼承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議會選舉、政黨輪流執政等制度時,強調“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7,國家越來越變成資本借以壓迫勞動的工具,“變成了階級專制的機器”,即使像美國等民主共和國,“表面上是替國民服務,實際上卻是對國民進行統治和掠奪”。8他們提出,通過無產階級革命來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打碎舊的國家政權而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國家政權來代替”。9在這里,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無產階級作為治理主體的意義,認為無產階級是歷史上的進步階級,只有無產階級成為治理的主體,才能實現人的自由。葛蘭西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思想,但他不是在社會地位的意義上定義無產階級,而是在文化批判的意義上定義無產階級。所以,在談治理的主體問題上,他沒有采用馬克思、恩格斯的階級概念,而采用了歷史集團或社會集團的概念。他指出,“現代君主也是神話的君主,他不可能是真正的人或確定的個體。他只能是一個有機體,一個復雜的社會要素……那就是政黨”。1在這里,他明顯受到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馬基雅維利的影響,借用了《君主論》的核心概念,盡管當時意大利確實是實行君主立憲政體,但此處的“現代君主”并不是指現實中的國王,毋寧說,它是對治理主體的一種象征性隱喻。在他看來,每一政黨都是某個社會集團的代表,代表相應社會集團的利益?!半A級產生黨派,黨派組成國家和政府的人手,即市民社會和政治社會的領導?!?這就是說,政黨是與市民社會相聯系的,它行使的是領導的權力。政黨在行使領導權力時,通過新世界觀和思想體系去教育廣大群眾,組織起人民的民族的集體意志,從而推進社會革命等重大政治行動。但是,政黨不是直接地行使市民社會的權力,而是通過培養自己的知識分子來行使這個權力。他說:“某些社會集團的政黨不過是它們直接在政治和哲學領域而非生產技術領域培養自己有機知識分子范疇的特定方式?!?在這里,葛蘭西厘定了政黨與知識分子之間的關系:政黨的基本職能是培養有機知識分子,并通過自己培養的有機知識分子去領導和組織市民社會的活動,將世界觀和意識形態上的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物質力量,使治理由理念變成現實的活動。

如果說葛蘭西是通過對無產階級政黨和有機知識分子的歷史主動性來說明治理主體的責任,那么,??聞t是通過批判政黨來說明治理主體的責任,這主要是受到了阿爾都塞的影響。阿爾都塞認為,意識形態的特殊性在于它被賦予一種結構和功能,“主體”是被意識形態構造出來的,“意識形態把個人呼喚或傳喚為主體”。4受這一思想影響,??虏⒉魂P注治理的主體問題。他指出:“我確實相信不存在獨立自主、無處不在的普遍形式的主體。我對那樣一種主體觀持懷疑態度甚至敵對態度?!?在他眼中,主體建立在特定文化氛圍的基礎上,不存在擁有自主權力的主體。重要的不是“誰擁有權力”的問題,而是“權力如何運作”的問題。沒有人是永遠的權力主體,主體只是由權力關系構建出來的。權力結構比權力主體重要得多,權力機制內在于生產關系、家庭關系、性關系等關系中,與它們構成互為循環的因果關系,由此治理表現為治理子女、治理家庭等多種形式,這些治理形式與國家治理在內在根據上是相通的。與這一觀點相聯系,??聦φh持批判態度,是因為他看到了西方國家政黨出于自身利益相互傾軋,造成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為極端主義和民粹主義提供了條件。據此,他認為,把政黨作為治理的主體,是西方國家治理體制的失敗。他強調“我們開始進入政黨領導的政府統治的時代,這是要冒風險的,對此我們切不可疏忽”。6極權國家和法西斯主義是對國家自主性和國家自身功能的弱化,其根源不在于國家機制的內部,而應該從非國家的治理術方面,也就是到政黨的治理術方面去尋找。他把政黨稱之為“非同尋常的、非常奇怪的、非常新穎的組織方式” 7,指出政黨的治理化不是加強國家治理,而是會弱化國家治理。因為隨著西方政黨制度的成熟,國家權力逐漸被政黨所掌握和壟斷,權力的重心逐漸由國家轉到政黨手中,政黨事實上成為國家治理的決策者和操縱者。

對比??潞透鹛m西對治理主體的態度,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治理需要政黨和知識分子,但政黨和知識分子能否承擔起治理的責任,則取決于政黨和知識分子的性質,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和有機知識分子是能夠承擔起治理的責任的,而腐敗的政黨和傳統的知識分子是不能夠承擔起治理的責任的。

四、治理的未來圖景:“治理有方的社會”與自由主義社會

治理的未來圖景,實際上是有關治理方案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潞透鹛m西一樣,都采用了馬克思的歷史哲學的方法,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經驗原型,提出他們的治理方案。但是,由于他們選擇的具體的經驗原型不同,所以,他們提出的治理方案也不相同:葛蘭西選擇的經驗原型是處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環境下的意大利,他提出的治理方案是如何走向“治理有方的社會”1;??逻x擇的經驗原型是處于新自由主義環境下的德國和美國,他提出的治理方案是如何完善新自由主義的制度。對比這兩種治理方案,對于我們認識資產階級國家的治理現狀,思考當代全球治理問題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葛蘭西提出“治理有方的社會”,是對意大利無產階級革命失敗經驗教訓的一種批判性反思。在葛蘭西看來,意大利無產階級革命失敗,究其客觀原因,在于它的國家結構不同于俄國的國家結構。俄國的國家結構是典型的東方社會的國家結構,這種結構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市民社會處于原始狀態,國家就是一切,國家等于政治社會。這種國家結構使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能夠直接擊中國家的政治社會,獲得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進而建立起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與之不同,意大利雖然在經濟上落后于英、德、法等國,但在國家結構上,還是屬于西歐資產階級國家。這個國家不同于俄國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市民社會得到充分發育,并已經演變為更加復雜的結構,成為與政治社會相互補充的國家形式。這樣一來,市民社會就成為一種能夠抵御經濟危機等直接經濟因素沖擊的力量,就像“現代戰爭的塹壕配系”一樣,“國家不過是外在的壕溝,其背后是強大的堡壘和工事”。2意大利的無產階級革命就是因為受到了這個強大的堡壘和工事的阻礙而不能直接擊中意大利的政治國家,而遭到了失敗。由此決定,意大利的無產階級革命不能走俄國暴力革命的道路,而應該走一條首先進行文化革命,實現無產階級對農民和其他階級的領導,然后再進行奪取政權的革命,建立起蘇維埃式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前景就是走向“治理有方的社會”,即馬克思所稱的共產主義。在這一分析中,葛蘭西把過去、現在和未來結合起來,建構了考察國家演變的三個維度:過去講的是傳統國家,也就是葛蘭西所說的國家等于政府,國家等于政治社會的階段,后來阿爾都塞把它稱之為鎮壓性國家機器;一個是現在的國家,即資產階級國家,也就是葛蘭西所說的國家等于政治社會和市民社會的“完整的國家”,用阿爾都塞的表述就是鎮壓性國家機器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國家;一個是未來國家,也就是葛蘭西所說的“治理有方的社會”。這三個維度既是歷史的,也是結構的。說它是歷史的,是指國家從最初的強制性組織,到最后趨于消失,專制和強迫干預的因素越來越少,而精神的、倫理的、文化的因素不斷增加,直到最終政治社會融入市民社會,表現為從統治走向治理、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過程。說它是結構的,是指以“治理有方的社會”為標準來對當下的資產階級國家的治理展開批判。葛蘭西借用拉薩爾的“自由國家”和亞當·斯密的“守夜人”國家概念來定義“治理有方的社會”,指出“治理有方的社會”才是真正達到“國家成為守夜人”的階段,進入“根本自由的時代”。3這是馬克思所定義的作為自由人聯合體的共產主義社會。這個社會雖然目前還沒有到來,但是它作為解決資產階級國家治理問題的方案,對于現代國家和國際秩序的治理起著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從這個角度看,葛蘭西的治理理論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的治理理論。也正因為如此,才得到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地傳播,成為各國思想家分析當代國際政治、批判國際霸權主義和大眾文化的重要思想資源。

與葛蘭西相比,??绿岢龅摹白杂芍髁x社會”的治理方案只具有認識論的意義。說它是認識論的,是它只是在過去和現在兩個時間維度上反映西方治理術的演進。在??驴磥?,當代的治理觀念來自基督教牧領制度,教會牧領建立了完整的指導、控制、操縱人的權力體系,其核心是對人的靈魂進行治理,“必須在這個方面才能找到治理術的源頭、形成和建立之處,找到它的胚胎”。1在15、16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出現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和以笛卡爾為代表的近代哲學,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之間矛盾不斷加深,治理越來越成為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對靈魂的治理逐漸過渡到對人的政治治理,經濟和輿論成為與治理相關的兩大現實場域,出現外交-軍事技術和“治安”(police)兩套新的治理技術。對于??露?,治理呈現出反本質主義的傾向,它是力量關系的布局,重在保持平衡的力量關系。18世紀治理從基于國家理由的治理技術過渡到基于自然現實的自由主義,社會、經濟、人口、安全、自由成為治理術的新元素。自由主義關心的根本問題是“在一個由交換決定了物品的真實價值的社會中,治理及其所有的治理行為,它們的效用價值是什么”。2這種治理需要自由也消耗自由,既產生自由又限制和摧毀自由。人們采取經濟干預主義來保障民主自由,在自由主義危機的基礎上發展出新自由主義治理術。德國新自由主義確立市場經濟作為國家的原則,通過市場經濟來改造國家和控制國家,“應該為了市場而去治理,而不是因為市場而去治理”。3美國新自由主義把勞動納入經濟學分析,提出人力資本理論,打破了資本利潤率下降的趨勢,同時利用市場經濟來分析破解一切非商品關系,以成本和利潤來評判所有公共活動,創造了一種新的資本主義模式??傮w來看,無論是基督教牧領制度,還是16、17世紀國家理論,或是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都是基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經驗。根據??碌挠^察,當一種治理術面臨危機時總能根據需要產生出新的治理術,但他并不認為這個過程可以無限下去。他指出,從18世紀直到現在都是自由主義治理術的時代,雖然自由主義曾經面臨危機,但是在自由主義基礎上產生的新自由主義挽救和發展了自由主義。盡管他強調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不是一回事,但誰也不能否認現代意義上的自由主義是隨著資本主義而產生的。他認為不存在社會主義的治理術,社會主義只能嫁接到自由主義治理術上,“在自由主義治理術的內部以及在與其嫁接中生長并且切切實實發揮了作用?!?這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的“歷史終結論”,認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最后一種統治形式”。??码m沒有像福山那樣明確表示歷史將在自由主義中終結,但從字里行間能看出,他所設想的治理其實就是自由主義治理。然而,2007-2008年以來在全球范圍內連續不斷地爆發經濟危機、政治危機、戰爭危機和公共健康危機證明,??碌摹白杂芍髁x的社會”治理方案既不能使人類走出當下的危機,更不能解決他所主張的生命治理問題。

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忽視??碌闹卫砝碚撝杏袃r值的內容。??绿岢錾螌W,要求把人口、人的生物生命的生存權力納入治理的范圍之內,是我們建構當代治理理論的一個重要方面。問題是,我們不能像??履菢?,在新自由主義的框架下來談生命的治理,而應該在馬克思主義批判哲學的框架下來談生命的治理。在這一方面,葛蘭西的治理理論應該成為當下建構馬克思主義的生命政治學的重要思想資源。這就是本文對比研究葛蘭西的治理理論與??碌闹卫砝碚摰囊饬x所在。

責任編輯:馬陵合

*作者簡介:熊伯能,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國外馬克思主義;何萍,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文化哲學。

1 [意]葛蘭西著,曹雷雨、姜麗、張跣譯:《獄中札記》,河南大學出版社、重慶出版社2016年版,第208頁。

1 [法]??轮?,錢翰、陳曉徑譯,《安全、領土與人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52頁。

2 [法]??轮?,錢翰、陳曉徑譯,《安全、領土與人口》,第82頁。

3 [法]??轮?,嚴鋒譯:《權力的眼睛——??略L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42頁。

4 [法]??轮?,莫偉民、趙偉譯:《生命政治的誕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頁。

5 [法]??轮?,錢翰、陳曉徑譯:《安全、領土與人口》,第156頁。

6 [法]??轮?,錢翰、陳曉徑譯:《安全、領土與人口》,第140頁。

7 [法]??轮?,錢翰、陳曉徑譯:《安全、領土與人口》,第140頁。

8 [法]??轮?,嚴鋒譯:《權力的眼睛——??略L談錄》,第24頁。

1 [法]??轮?,嚴鋒譯:《權力的眼睛——??略L談錄》,第36頁。

2 [法]??轮?,嚴鋒譯:《權力的眼睛——??略L談錄》,第176頁。

3 [意]葛蘭西著,曹雷雨、姜麗、張跣譯:《獄中札記》,第217頁。

4 [意]薩爾沃·馬斯泰羅內主編:《一個未完成的政治思索:葛蘭西的〈獄中札記〉》,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頁。

5 [法]??轮?,嚴鋒譯:《權力的眼睛——??略L談錄》,第90頁。

1 和磊:《葛蘭西與文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93頁。

2 [法]??轮?,嚴鋒譯:《權力的眼睛——??略L談錄》,第190頁。

3 [法]??轮?,錢翰譯:《必須保衛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7頁。

4 [法]??轮?,錢翰、陳曉徑譯:《安全、領土與人口》,第3頁。

5 [法]??轮?,錢翰、陳曉徑譯:《安全、領土與人口》,第94-95頁。

6 何萍:《風險思維與21世紀的生命政治學》,《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3年第1期。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0頁。

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頁。

9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4-55頁。

1 [意]葛蘭西著,曹雷雨、姜麗、張跣譯:《獄中札記》,第92頁。

2 [意]葛蘭西著,曹雷雨、姜麗、張跣譯:《獄中札記》,第183頁。

3 [意]葛蘭西著,曹雷雨、姜麗、張跣譯:《獄中札記》,第10頁。

4 [法]阿爾都塞著,陳越譯:《哲學與政治(下)——阿爾都塞讀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頁。

5 [法]??轮?,嚴鋒譯:《權力的眼睛——??略L談錄》,第15頁。

6 [法]??轮?,嚴鋒譯:《權力的眼睛——??略L談錄》,第42頁。

7 [法]??轮?,莫偉民、趙偉譯:《生命政治的誕生》,第254頁。

1 [意]葛蘭西著,曹雷雨、姜麗、張跣譯:《獄中札記》,第212頁。

2 [意]葛蘭西著,曹雷雨、姜麗、張跣譯:《獄中札記》,第193頁。

3 [意]葛蘭西著,曹雷雨、姜麗、張跣譯:《獄中札記》,第218頁。

1 [法]??轮?,錢翰、陳曉徑譯:《安全、領土與人口》,第143頁。

2 [法]??轮?,莫偉民、趙偉譯:《生命政治的誕生》,第61頁。

3 [法]??轮?,莫偉民、趙偉譯:《生命政治的誕生》,第166頁。

4 [法]??轮?,莫偉民、趙偉譯:《生命政治的誕生》,第116頁。

猜你喜歡
葛蘭西???/a>治理
馬奈與??拢骸拔?畫”與再現危機——跨媒介視域中的圖像敘事解讀
葛蘭西文化哲學的實踐概念
葛蘭西意識形態理論對新時代國家治理的啟示
深化與曲解:改革開放以來葛蘭西實踐哲學之爭的研究綜述
主體的黃昏:??乱曈X理論中的鏡子與畫
治理背景下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發展
淺析網絡輿情治理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永恒的信念
“??屡c法律”研究中的兩個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