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安徽省煤炭物流運輸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

2024-03-13 09:01李浩趙璐儲慧慧
中國工程咨詢 2024年3期
關鍵詞:安徽省煤炭運輸

文/李浩 趙璐 儲慧慧

一、研究背景

煤炭是重要的基礎能源和工業原料,直接影響到區域能源安全和經濟穩定,煤炭產業為安徽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煤炭物流是集煤炭運輸、倉儲、加工、配送、交易、信息等為一體的服務活動,是煤炭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中的關鍵環節。發展現代煤炭物流,對增強煤炭穩定供應能力、保障能源安全、提高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二、安徽省煤炭物流運輸體系發展現狀分析

(一)主要煤炭產地及產量

安徽省煤炭資源豐富,全省含煤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淮南、淮北煤田內的煤炭資源占全省煤炭資源的99%以上。2011-2020年,安徽省煤炭產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年均降低2.0%,至2020年達到11274.06萬噸,占全國原煤總產量的2.73%。2020年,以動力煤為主的淮南礦區原煤產量達到近6000萬噸,原料煤、動力煤各占一半的淮北礦區產量達到2024.47萬噸。

(二)主要煤炭消耗

2021年全省煤炭消費量為17748.37萬噸,較2016年增加2042.2萬噸,主要產煤地區煤炭消費量所占比重較大。通過對安徽省2021年煤炭消費情況的梳理,10萬噸以上耗煤企業共100余家,煤炭消費總量合計15875.5萬噸,其中,淮南、馬鞍山、銅陵、淮北、合肥、蕪湖、安慶為煤炭消費重點地區。安徽省煤炭消費繼續向電力、冶金、建材三大主要行業集中,2021年電力行業煤炭消費量占全行業耗煤量的54.76%。

(三)主要運輸通道

1.鐵路運輸通道現狀

安徽省現有省內鐵路煤炭運輸通道6條,省際鐵路煤炭運輸通道10條?!笆濉逼陂g,安徽省新增貨運鐵路線路115公里。廬銅鐵路建成通車,礦區鐵路和煤炭運輸專用線達到98條。到2021年底,鐵路通道貨運總里程達到2935公里。

2.水運通道現狀

安徽省共有16個港口,包括安慶港、蕪湖港、馬鞍山港、合肥港、蚌埠港5個主要港口,目前全省3000噸級及以上港口泊位主要分布在長江干線。2021年,安徽擁有5000噸級及以上泊位151個(包括萬噸級及以上泊位16個)。至2021年底,安徽省內河通航里程達5775公里。

(四)主要物流節點

1.運輸通道節點

鐵路車站:2021年,安徽省內涉及煤炭到發作業的車站總數為56個。有煤炭到達量的車站數量為36個,有煤炭發送量的車站數量為5個,煤炭到、發量均有的車站數量為15個。

港口:2021年,安徽省港口完成煤炭吞吐量8920萬噸,煤炭吞吐量占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的15.3%。煤炭吞吐量主要集中于長江流域的蕪湖、銅陵、馬鞍山、安慶、池州、合肥六港,以及淮河流域的淮南、蚌埠、淮北三港,占全省煤炭吞吐量的99.3%。

2.煤炭儲配節點

安徽省現狀煤炭儲配節點主要以大型選煤廠、物流園區、貨運站場等構成。省內煤炭貨運場站主要集中在鐵路及港口碼頭,除裕溪口設置有40萬平方米的煤炭堆存區外,其余港口煤炭貨運堆存能力均較小。

(五)煤炭運量構成分析

安徽省煤炭產地區域化特征明顯。安徽省皖北、皖中、沿江地區的煤炭生產、消費結構及運輸方式差異較大。

1.煤炭運輸現狀

2021年,安徽省原煤生產量達到11742.7萬噸,消耗原煤17748萬噸;調入7386.3萬噸,調出1911.3萬噸。全省煤炭調出地區生產的煤炭多為動力煤,主要通過鐵路向外調出,流向多為省內、江西、江蘇等地。安徽省為滿足煤炭需求主要靠“北煤南運”,沿江電廠煤炭的主要運輸方式是利用“海進江”通道。

2.分方式運量分析

2021年,安徽省內省外合計煤炭運輸量為27384萬噸,鐵路完成11720萬噸,水運完成8116萬噸,公路完成7548萬噸。

三、安徽省煤炭物流運輸體系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煤炭運輸結構尚需優化

一是鐵路運輸“前后一公里”銜接不暢。安徽省煤炭資源分布區域性明顯,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區,煤炭運輸距離比較長,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分散,公轉鐵的銜接存在困難,鐵路運輸“前后一公里”銜接不暢是煤炭運輸實現“公轉鐵”的主要制約點。二是“多式聯運”政策的落實需進一步強化。

(二)煤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煤炭轉運過程中增加了裝卸、堆存等費用,煤炭從產地到主要消費地,流通環節費用較高,流通效率較低。鐵路運價未開放,且由于鐵路運力緊張,導致市場供應緊張,需求方一般會通過提高價格購買運力。同時,貨主對服務質量的要求升級、貨物購買銷售、管理費用和人力成本日益增長,這都會間接引起鐵路貨運價格上調的可能。

(三)煤炭物流通道基礎設施尚不完善

1.鐵路方面

區域主要煤炭鐵路運輸通道亟待加強。既有煤炭主要運輸通道基本上覆蓋了“兩淮地區”,但局部仍未有效聯通,如三洋鐵路宿淮段已建成運營,但東西兩端尚未啟動建設;華東第三通道阜六、廬銅鐵路建成,六廬段還未納入建設日程等;省內7條鐵路煤炭運輸通道(共11個區段)目前能力利用率均達到了100%,已趨近于飽和狀態。

重要煤炭生產、消費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還需完善。全省296條鐵路專用線處于停運和閑置狀態的有76條。經初步排查,2021年,除了海螺水泥等企業外,有9家年耗煤100萬噸以上的消費企業無鐵路專用線,煤炭生產端、港口、煤炭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還需完善。

2.水運方面

受航道等級、港口能力等因素制約和船閘、橋梁限高等多重限制,部分港口接卸、發運能力不足,萬噸級大型船舶運輸難以由入??谥苯舆M入皖江,煤炭資源無法大量通過“江海聯運”渠道運輸;船運煤炭因運距較遠,經過多次碼頭短倒,到貨周期較長,保供風險較大;受國家水運市場整頓及環保要求影響,長江沿線1000~3000噸船舶拆解淘汰,運力逐漸下降。

3.公路方面

汽車轉運作為煤炭末端運輸的主要運輸方式,受到運輸單位資質、使用車型、運輸時段等方面的條件限制,會對煤炭供應造成很大影響。

(四)煤炭物流節點保障能力不足

皖北地區煤炭物流節點主要由大型選煤廠和礦區鐵路集配站構成,其中大型選煤廠承擔節點的儲配功能,鐵路集配站承擔節點的流通功能,隨著該地區煤炭產量的增加,未來將出現較大的節點能力缺口;皖中地區主要以鐵路貨場為節點,各市節點能力均存在缺口;沿江地區主要有蕪湖港煤炭儲配中心及大型耗煤企業自建的碼頭、倉庫等,由于水運交通便利,企業自建煤碼頭成本較低,煤炭物流自營率高,加之蕪湖港、安慶港兩處綜合性煤炭物流基地相繼規劃建設,物流節點能力將出現較大余量,但該地區企業自營物流節點普遍配套設施不全,規模和輻射范圍較小,煤炭物流節點功能和煤炭物流處理能力不強。

(五)煤炭物流政策機制障礙亟待破除

電煤主要通過鐵路、鐵水聯合運輸,煤、電企業簽訂電煤合同后,需要由煤炭企業向鐵道部門備案,由鐵路部門配置運力。全省鐵路專用線建設相對不足,國鐵運營管理成本偏高。受國家煤炭運輸配置計劃體制影響,鐵路運輸市場運力緊張,需求方不斷提高價格購買運力,人為放大了鐵路運力緊張與價格不合理現象。

四、區域煤炭物流體系構建總體思路

依托安徽省“兩淮”煤炭資源優勢,以降低煤炭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保障煤炭供應安全為出發點,堅持問題導向,著力推進煤炭物流通道建設,增強煤炭物流節點保障能力,構建煤炭物流大數據平臺,完善煤炭物流市場體系,提升物流企業運營能力,切實提高全省煤炭物流綠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構建輻射面廣、競爭力強、業態先進、結構優化、安全高效的現代煤炭物流體系,進一步增強區域煤炭保障能力。

對于安徽省未來煤炭運輸通道的布局,應該以規劃交通干線的基礎設施布局為基礎,以實際煤炭運輸路徑為骨架,綜合干線鐵路、高等級航道等情況確定。綜合考慮2025年安徽省煤炭消費企業的發展規劃、煤炭生產企業的市場預期,對2025年安徽省煤炭運輸網絡進行識別分析(如圖1所示)。

煤炭物流通道。積極適應國土空間開發、產業布局調整、礦產資源分布、消費空間重構和新型城鎮化發展需求,主動融入國家、安徽省綜合物流網絡,統籌利用干線鐵路、高等級航道等資源,聯通加密對外聯系通道,打造“四橫三縱兩連”的“432”煤炭物流綜合運輸通道(見圖2)。

圖2 安徽省煤炭運輸通道布局圖

煤炭物流節點??紤]到既有煤炭物流條件、主要生產地和消費地情況,立足安徽省能源戰略儲備實際,依托沿江沿河港口和重要鐵路貨場、集配站以及大型煤炭生產企業的選煤廠,加快現代化煤炭物流節點建設,構建綜合性煤炭物流基地+煤炭儲配基地+煤炭儲配應急點的煤炭物流節點格局,增強煤炭的運營調節和供應保障能力。

五、構建區域煤炭物流體系的實施路徑

(一)完善運輸通道建設

1.完善動脈大通道,助力立體低碳新路徑

著力推進運輸骨架通道建設,對通道既有部分干線鐵路擴能改造,不斷完善鐵路骨架和運輸能力,加快完善全省高等級航道網絡。近期加快引江濟淮航運工程、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六安—廬江普速鐵路等工程建設,推進長江干流安慶至南京段、淮河干流、合裕線、蕪申運河航道整治;遠期加快三洋鐵路(三門峽至亳州宿州)、安慶至景德鎮鐵路、銅南宣鐵路等工程建設。

2.暢通網絡微循環,保障“最后一公里”運輸

不斷完善煤炭消費/生產地與運輸主骨架的連通性,通過鐵路專用線、次干航道及公路健全運輸網絡微循環,打造優勢互補、無縫銜接的煤炭交通運輸體系,暢通煤炭產地/消費地“最后一公里”運輸通道。

3.提升點線協同度,推動多式聯運高效能

完善綜合貨運樞紐功能布局及輻射能力,健全綜合樞紐集疏運體系,促進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深度融合,進一步優化調整煤炭物流運輸結構,提升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煤炭物流成本。積極申報交通運輸部多式聯運示范工程,近期加快依托長江黃金水道、立足皖江城市帶馬鞍山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遠期全面開展長三角區域性大宗物資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申報和建設。

(二)加快物流節點建設

加快物流節點建設,主要包括大型煤炭物流園區和儲配基地的建設。

1.建設五個煤炭物流基地

增強煤炭的運營調節和供應保障能力,建設五個綜合性煤炭物流基地:淮河能源綜合性煤炭物流基地。依托淮南礦業集團,推進張集選煤廠和顧橋選煤廠擴能升級,配套擴建謝橋、田集物流集配站?;幢钡V業綜合性煤炭物流基地。充分發揮和利用淮北礦業集團完備和成熟的煤炭加工、倉儲園區、物流運輸及多式聯運等基礎設施和專業優勢,大力開展“西煤東運”,推進淮北市成為長三角重要的能源物流節點城市,擴大輻射范圍、增強長三角區域煤炭保障能力。中煤新集綜合性煤炭物流基地。依托中煤新集公司,推進劉莊選煤廠擴能升級,建成綜合性煤炭基地,提高國投新集公司煤炭發運量。蕪湖港綜合性煤炭物流基地。依托蕪湖港,強化裕溪口基地的煤炭儲存和配送功能,拓展煤炭物流服務。安慶港綜合性煤炭物流基地。依托安慶港,規劃建設安慶煤炭儲備中心,為安慶、池州及省外用戶提供煤炭物流服務。

2.建設四個大型煤炭儲配基地

提高區域能源保障能力,建設四個大型煤炭儲配基地:合肥廬江煤炭儲配基地。存儲來自淮南線、寧西線及“海進江”通道的煤炭,向環巢湖區域的煤炭消費企業提供煤炭配送及相關服務,主要服務合肥市,兼顧輻射六安市。滁州鳳陽煤炭儲配基地。主要服務滁州市、蚌埠市及合肥東北部區縣的煤炭消費企業。銅陵港煤炭儲配基地。依托銅陵港,建設專業化煤炭儲配基地,集裝卸、倉儲、運輸、配煤等功能于一體,采用鐵水聯運方式,服務銅陵市煤炭消費企業,并輻射周邊煤炭消費企業。馬鞍山馬鋼公司儲配基地。依托馬鞍山港,建設專業化煤炭儲配基地,集裝卸、倉儲、運輸、配煤等功能于一體,采用鐵水聯運方式,服務馬鞍山市煤炭消費企業,并輻射周邊煤炭消費企業。

3.加快建設一批煤炭儲配應急點

按照國家煤炭應急儲備的總體部署,在具備條件的沿江、沿河港口,遵循輻射范圍廣、應急能力強、儲備成本低、政府可調度的原則,采用政府統籌、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加快應急儲備體系建設。在煤炭的主要運輸通道、主要接卸港口區、主要消費地區、重要的港口和鐵路樞紐等重點區域建設煤炭儲配應急點。到2025年,煤炭應急儲備總規模不低于700萬噸。煤炭應急儲備基地的輻射半徑為60~100公里;規劃布局10個基地,重點加強港口接卸和配送能力建設。

(三)打造大數據管理平臺

圍繞“物流基礎設施投資、物流業務集成、物流資源整合”三大環節,采用互聯網、物聯網、云平臺等新技術,打造煤炭“交易+物流+金融”一體化數字化服務平臺。通過對煤炭物流供應鏈上的物流、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等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分析、交換、發布,為煤炭物流供應鏈節點企業提供信息,滿足節點企業、政府對信息的需求,實現煤炭物流收益最大化?;诿禾抗湹奈锪餍畔⒋髷祿脚_上各節點企業的實際需求,大數據平臺功能可包括信息服務、物流管理服務、商務管理服務、政務管理服務。信息平臺的應用架構分為門戶層、服務支持層、基礎層三層,每層包含若干功能和模塊。

(四)設立煤炭交易中心

深化煤炭產運需銜接制度改革,建立以省級煤炭交易中心為主體,以市縣級煤炭交易市場為補充,以信息技術為平臺,政府宏觀調控有效、市場主體自由交易的煤炭市場體系。以煤炭交易、信息服務、價格發現、金融服務為重點,在合肥等重點節點城市建設立足區域、輻射全國的煤炭交易中心;在煤炭主要生產地或集散地,建設區域性的煤炭交易市場,反映不同煤種、不同區域的煤炭交易動態,降低流通成本,優化煤炭資源配置。

(五)助推發展物流企業

安徽省國有煤炭生產企業可依托自身優勢,抓住長江經濟帶建設和引江濟淮工程建設契機,圍繞鋼廠、電廠、水泥廠等大客戶,開拓煤炭、焦炭、鐵礦石、水泥等物流貿易業務,形成“互聯網+航運+貿易”的商業模式。布局構建煤炭產業鏈,進一步推動物流貿易產業發展。

(六)加快新技術、管理模式和新業態創新應用

發揮科技創新優勢,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牽引,積極引入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區塊鏈、物聯網、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高組織運輸效率和過程監控,以物流大數據平臺數據為基礎推動行業創新驅動,為煤炭物流行業、企業級平臺賦能,加快煤炭物流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動物流服務質量變革、效率變革與動力變革。

六、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安徽省煤炭物流立體網絡體系的構建,優化既有物流通道,依托物流園區、大數據平臺、煤炭交易中心的建設和新技術、管理模式、新業態的應用,實現區域現代化煤炭物流體系的互聯互通,對促進煤炭能源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煤炭供應互濟互保,促進整個系統運行調度的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具有積極作用,并為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猜你喜歡
安徽省煤炭運輸
成長相冊
消除煤炭:是時候將煤炭載入史冊了 精讀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煤炭
煤炭:去產能繼續 為煤炭正名
受阻——快遞運輸“快”不起來
比甩掛更高效,交換箱漸成運輸“新寵”
煤炭的“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