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龍師”蓮羊,畫出中國龍的溫柔

2024-03-14 05:37高塬
環球人物 2024年5期
關鍵詞:彩畫青龍傳統

高塬

蓮羊為2024甲辰龍年畫的小青龍軟萌可愛。

蓮羊的作品集《巖語》。

根據中國傳統五行文化,天干的第一位“甲”對應五行中的“木”,“木”的代表色為青色,因此,2024甲辰龍年也被叫做青龍年。自古以來,青龍被人視為吉兆,青龍年也被認為是繁榮和幸福的年份。

青龍年農歷正月初五,社交媒體的熱搜榜上也盤踞了一條小青龍——它來自于一幅巖彩畫,畫中小青龍依偎在女神懷中,龍頭被托在掌心,樣子十分乖順,與傳統中國龍莊重威嚴的形象形成了巨大反差,叫人眼前一亮。不少網友紛紛點贊、轉發、評論,成為“賽博世界”中龍年迎財神的一種獨特方式。這條小青龍叫“逍霄”,出自“85后”巖彩畫家蓮羊之手。

蓮羊是個川妹子,她在不到20歲時便開始一門心思畫中國龍,被人們稱為“中國最年輕的造龍師”“小龍女”,網友們稱贊她畫的龍更符合當下審美、更受年輕人喜歡。的確,在B站,一條“讓幾十個藝術家去做龍,能有多卷?”的視頻收獲近250萬播放量,彈幕里蓮羊的名字齊刷刷飄過。在抖音,許多人留言要買她的畫冊和作品,手機殼、陶瓷杯等周邊。

“‘95后‘00后普遍對歡樂、輕盈、溫暖的形象共情。他們也愿意為這些情緒價值買單?!币淮擞幸淮说膶徝?,但一條巖彩小青龍背后折射的文化自信卻是華夏兒女不變的信仰。對此,電話另一頭的蓮羊毫不懷疑。在與記者的交談中,她不止一次提到,文化自信也是她一直以來堅持的底氣。

以下是她的自述:

中國龍的內核和屬性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龍,在電視里、掛歷上看見龍,然后就拿筆開始在家里的白墻上到處涂鴉,畫得龍飛鳳舞,我爸媽非但沒打我罵我,反而仔細辨認我的“作品”。他們說,這些像泥鰍一樣,四個腳,頭頂兩個角,肯定是龍。因為父母都不是搞藝術的,他們看我這么愛畫,就去請教專業美術老師,問他們應該怎么培養孩子。這才有了我后來去四川美術學院附中讀書,然后本科考到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的科班訓練。

2004年,我在央美讀書的時候,就開始把自己畫的龍發在人人網上,那時一個帖子就有幾十萬點贊量?!吧徰颉边@個名字也是那個時候取的,因為我喜歡中國佛教中的蓮花元素,然后摘了名字“洋”的右半邊,兩者組合得來。

我筆下龍的樣子,其實與創作時的心境和狀態有關系。最早的時候,沒有太多想法,我畫的龍也是很傳統的;畢業后進入社會,不比在校園里無憂無慮,四處碰壁時,我的龍也看起來有點兒憋屈?,F在思路打開了,人也成長了,我筆下的龍也很放松,不再過度強調它的霸氣和力量,更多的是想展示它溫柔的內核和守護的屬性。

今年這條小青龍能出圈,大概也是因為它帶著這種屬性。首先,為什么要畫成青色,是因為根據五行文化,民間又把2024甲辰龍年叫做青龍年,所以我就用了青色顏料作為這幅畫的主色調。其次,大年初五迎財神的主題巖彩畫,其實我已經畫了9年,有一定受眾基礎。這幅畫中那位美麗的女子是藏族的女財神扎基拉姆。我最初的設計是讓女財神騎著龍或者偎依著龍,但轉念一想,身軀龐大的龍好像有點兒搶戲。于是,改成龍紋盤繞在女財神的袍衫上,只是這樣又缺乏了龍的活力和生氣……構思了好幾版后,我最終決定把龍的頭部、脖子以及右前肢設計成肉身,由女財神的手掌托著,腰部以下慢慢變成衣服上的紋樣,這才形成了最終的效果。所以你能看到畫面中這條青龍小小的,顯得很溫順,不是張牙舞爪的樣子。我看有網友說,“狗里狗氣的,很可愛”,我給這條龍取名叫“逍霄”,取逍遙、瀟灑之意。

其實,這種開腦洞的創新設計,并非無中生有,反而恰恰呼應了中國龍本來的文化特點。我之前有個作品《五行龍》,在撰寫圖說的時候,我提到,在西方,龍是撒旦的同盟,基督徒以屠龍為榮;而在東方,龍是正義和力量的化身,佑我華夏,施以雨露,司管湖?!鞣街?,多為肉翼蜴身,如孩子所說,像長著蝙蝠翅膀的霸王龍,稱之為“Dragon”; 東方之龍,多為駝面鹿角鷹爪虎掌,我們更喜歡稱其為“Loong”。

我專門認真研究過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龍。漢代、魏晉南北朝一直到唐代的龍,它其實更像獸類,身體修長,有虎豹般的四肢。唐代之后,龍的形象被賦予了很多想象的成分,四肢變短,以至于更像蛇,頭也變大了,能騰云駕霧,興云致雨。因為中國龍作為農耕文明的產物,先民賦予了它風調雨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所以我在畫的時候,弱化了它過于嚴肅莊重的一面,放大了它護佑、和平、溫和的一面,這是很合理的創新思路。而且,外國人對這樣的“Loong”也完全可以理解。2012年,我基于以上理念創作的作品《龍肆》就在巴塞羅那國際動漫節上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在這幅作品中,龍與孩子們嬉戲玩耍,顯得十分親昵。

蓮羊巖彩作品《龍肆》中,龍與孩子們嬉戲玩耍,顯得十分親昵。

蓮羊巖彩作品《遠山拾夢》。

蓮羊巖彩作品《且向花間留晚照》。

邂逅巖彩畫

積累了一定作品后,開始有動畫電影、游戲公司、熱門小說請我設計海報封面;近些年還不斷有國際時尚品牌找來,從我原來的作品中找他們喜歡的中國龍形象;在業界,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將藝術和商業巧妙融合的能力。

我想大家喜歡我畫的龍,一方面是因為我在形象上的大膽創新,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我在形式上堅持復古,即用中國傳統巖彩繪畫顏料和技法去描摹中國龍。

你看現在我的畫都是巖彩畫,但我并不是一開始就這么畫的。在此之前,我花了大量時間嘗試了很多繪畫形式。我曾用傳統水墨畫技法去畫龍,淡淡的顏色,意境有了卻略顯沉悶;后來用丙烯顏料、電腦繪圖軟件畫龍,顏色是鮮艷了,但總覺得用現代技術畫出的龍,好像缺了那么一點兒中國傳統文化獨有的韻味。

直到2013年,我邂逅了巖彩畫。當時我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張圖,我清晰地記得圖上畫的是一只貓。顏色很漂亮,看起來又像油畫,又像壁畫,肯定不是電腦創作的。我就通過各種方式聯系上了作者,得知這叫巖彩畫。

巖彩畫特指用礦物色表現的繪畫作品。在中國古代,工匠們進山挑選不同顏色的礦石,然后將它們研磨成顆粒狀的粉末,再混合膠液制成礦物顏料,而后供畫師們結合金屬箔,在墻壁、木板和紙絹上創作,最終形成的作品就是巖彩畫。巖彩畫的魅力有兩點,其一,色彩絢麗,青金石、藍銅礦、綠松石、雄黃、紅碧璽、水晶、黑曜石……每一種礦物質的顏色都不盡相同,這是中國傳統色無與倫比的美。其二,視覺效果絢爛,晶體顆粒經過層層堆疊,會形成獨一無二的斑駁肌理,在陽光的照射下,一幅畫會像鉆石一般熠熠生輝。

從第一次接觸到巖彩畫起,我就一發不可收拾,當時我已經辭掉了穩定的工作,自己在北京開了工作室。我記得一個人背著包到青藏高原去看壁畫時,不停地掉眼淚,太美了!我認為它的絢麗多彩非常符合當下這個時代的審美,確信這就是我想要的東西,于是下決心要學巖彩。

用于制造礦物顏料的孔雀石。

2015年,我去了日本,之后考上了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系統地學習了巖彩畫。為什么去日本?我們知道巖彩畫在唐代達到鼎盛期,敦煌壁畫是中國巖彩畫的集大成者。只是宋代的水墨畫興起后,巖彩逐漸沒落。后來,巖彩隨著佛教繪畫傳入日本,對日本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所以很多傳統技藝他們那邊反而比國內保留得更完整。

這也是我回國后最初在網上發一些巖彩畫作品被大家誤解的原因。有網友說這個東西是日本的,我一個中國人為什么要畫日本的東西。其實不是,巖彩畫本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只是人們不了解它。七八年前,推廣巖彩的阻力非常大。我最辛苦的那段時間,頭發白了很多,身體也經常痛,但沒有想過放棄,我對傳統文化有絕對的信心。近幾年國潮風起,年輕人對非遺技藝、傳統服飾、傳統繪畫的喜愛之情持續高漲,證明了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的確,有些傳統文化在海外被繼承和保留下來,但是我們這代人的任務不就是把它們拿回來再賦予全新的生命嗎?

與時代共振

再說巖彩和中國龍的結合。用巖彩畫龍其實很難,特別是在自己還不能完全掌握巖彩繪畫技法的時候,筆下的龍好像沒什么生命力。后來,研究敦煌壁畫、龜茲壁畫那種色面構成的方式,再去畫,知道了要用色塊而不是用線條描摹龍身。

都說畫龍點睛,龍的眼睛直接決定了它帶給觀眾什么樣的感受。拿我最近的作品《遠山拾夢》來說,我畫龍的眼睛時,是先有了龍頭,然后把龍頭拍照,放進Photoshop里試,看眼睛往左還是往右瞟比較柔和,不那么恐怖?!哆h山拾夢》想要表現的是,沉睡的巨龍被小仙吵醒,睜開眼睛一看是他,就收斂了怒氣,然后目送他前行,去遠方尋拾夢想,還是一個守護者的形象。

這幅畫前后畫了兩個多月吧,巖彩畫就是這樣,耗時耗力,還“燒錢”,小指甲蓋大小的顏料就要幾塊錢,所以我前期的試錯成本非常之大。所幸最苦的時候都熬過去了,現在作品還沒成型,就已經被預訂一空,藏家很多是年輕人。

最近,我實現了自己一直以來的一個想法,把中國歷史上音樂、文學、繪畫、醫學、發明、天文方面,幾位杰出的女性代表聚集在畫板這一方天地,取名《且向花間留晚照》。設計出了蔡文姬、謝道韞、管道升、李清照、黃道婆、談允賢、王貞儀共7位巖彩女性形象。為此,我還到全國各地去拜訪這幾位女性留下的痕跡,墓地、紀念館、故居……《且向花間留晚照》上也有一條龍,環繞在管道升身邊,同樣是守護的寓意。

我的創作始終圍繞中國傳統文化,因為我從骨子里熱愛它。據我觀察,現在的“95后”“00后”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力也特別強,他們愿意為熱愛買單。這也是近些年國潮風持續的重要原因。

說到未來,我一直在思考AI技術發展對視覺藝術工作者的影響。作為一名畫師,我已經習慣了到北京郊區撿礦石,自己動手研磨石料,一年畫不了10幅巖彩畫,交給AI可能3天就能搞定,但畫師、工匠真的能被完全替代嗎?我認為不能。當下的工匠精神其實不是要和科技賽跑,而是與時代共振,去創新地表達傳統文化,而這種能力是AI不具備的。

蓮羊

青年巖彩畫藝術家,本名吳洋,1985年出生于四川達州。本科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后至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深造。將傳統巖彩技藝融入作品,深受年輕人喜愛。

猜你喜歡
彩畫青龍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龍說“角”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清早期 午門西番草三寶珠彩畫
趙丹娜作 巖彩畫《忘卻》
清 碧云寺菩薩殿天花彩畫
青龍現身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