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數字經濟賦能綠色發展的有效性

2024-03-14 11:54張秀雯吳文喆
中國商論 2024年5期
關鍵詞:綠色發展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

張秀雯 吳文喆

摘 要:綠色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規劃的重點目標,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本文旨在探討數字經濟如何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通過分析數字經濟對綠色技術創新、綠色產業結構升級及綠色消費需求釋放等方面的影響,闡述數字經濟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綠色技術創新;綠色產業結構

本文索引:張秀雯,吳文喆.<變量 2>[J].中國商論,2024(05):-045.

中圖分類號:F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3(a)--04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壓力,推進綠色發展成為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這對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步”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數字經濟正是賦能綠色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何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發揮其在綠色發展中的作用,成為當前的重要議題。本文以數字經濟為出發點,探討了數字經濟與綠色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涉及數字經濟如何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在綠色產業中的應用及如何促進消費升級。

1 文獻綜述

數字經濟是基于數字計算技術的經濟活動,包括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綠色發展是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基本原則的發展方式,強調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同發展。

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逐漸成為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一些文獻研究表明,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優化能源結構,從而促進綠色發展。例如,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能源精細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數字技術可以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為綠色產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

對于數字經濟賦能綠色發展的研究,本文主要采取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首先,定性研究是從理論層面對數字技術與綠色發展的關系進行深入探討。這種研究方法主要通過深入剖析數字技術的內在機制,以及其在綠色發展中的應用和貢獻,從而提出一些具有政策指導意義的建議。其次,定量研究則通過數據分析和模型預測等方法,對數字技術與綠色發展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這種研究方法主要通過收集大量的數據,運用統計分析、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建立數字技術與綠色發展之間的量化關系模型,從而揭示數字技術對綠色發展的實際影響。通過這兩種研究方法,人們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數字經濟賦能綠色發展的內在機制和實際影響,從而為政策制定和實踐提供有力支持。

數字經濟在賦能綠色發展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同時,數字技術可以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為綠色產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然而,也存在一些挑戰,如數字鴻溝、數據安全等問題。未來,數字經濟賦能綠色發展的研究將更加深入,可以探討更多數字技術在綠色發展中的應用場景。同時,可以進一步探討數字技術與綠色發展的互動機制,以及如何解決數字鴻溝、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2 綠色技術與數字經濟的融合

2.1 綠色技術創新

綠色技術創新是指能夠降低環境污染、減少資源消耗、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這些技術創新的目的是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通常包括環境友好型技術、資源節約型技術、循環經濟技術等,是一種具有廣泛社會效益的技術創新,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還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這些技術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同時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已成為全球范圍內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另外,綠色技術創新不僅是一種技術進步,還是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它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以創新的方式解決環境問題,同時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同發展,不僅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還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數字經濟是一種基于數字計算技術的經濟形態,以數據為關鍵要素,通過數字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產業的融合升級和經濟的提質增效。既包括電子商務、電子支付、數字創意產業等新業態新模式,又涵蓋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等特點,能夠推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同時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社會治理方式。在我國,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字化轉型、鼓勵創新創業等。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綠色技術創新是推動低碳、節能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工業企業要積極推動綠色技術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綠色技術創新,可以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綠色技術創新有助于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滿足消費者的環保需求,提高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在5G、核電等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但是,我國在綠色技術創新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一是綠色發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存在一定的觀念偏差;二是缺乏先進的技術支持,研發投入不夠,研究項目難以深入開展;三是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知識產權得不到保障,無法激發活力;四是創新能力薄弱,缺乏創新思維。因此,我國要借助數字經濟的發展,促進綠色技術與數字技術的融合應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2.2 數字技術在綠色產業中的應用

數字技術在綠色產業中的運用主要涉及綠色制造、綠色產品、綠色物流等方面。在傳統制造業升級和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還可以實現企業內部的節能減排、降低生產成本,更可以優化社會資源的配置,提高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同時,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可以提高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產品追溯能力?;跀底旨夹g的物流系統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物流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優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此外,數字經濟在綠色城市建設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環境挑戰,如空氣污染、交通擁堵和資源浪費等。數字經濟為城市提供了更高效、更智能的解決方案,如智能交通系統、智能建筑和智能能源管理等,幫助城市減少碳排放、優化資源利用和提高可持續性。

(1)智能交通方面,數字經濟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預測交通流量,為城市規劃者提供更準確的數據支持,從而減少交通擁堵和減少碳排放。此外,數字經濟推動了電動汽車的普及,通過智能充電樁的建設和管理,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了更便利的充電服務,同時減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和碳排放。

(2)智能建筑方面,數字經濟通過智能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對建筑能源使用進行實時監測和管理,從而減少能源浪費和碳排放。此外,通過數字化設計和建造,建筑行業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資源,減少建筑材料浪費和碳排放。

(3)智能能源管理方面,數字經濟通過智能電網和儲能技術,實現了對能源使用的高效管理和優化配置,不僅可以減少能源浪費和碳排放,還可以提高能源安全性,應對潛在的能源危機。

數字技術還可以應用于環保領域,例如環境監測、污染治理等方面,有利于企業提高綠色產品生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此外,數字技術可以幫助環保領域提高數據采集、分析和處理能力。通過遙感、衛星圖像等技術,可以實時監測環境狀況,獲取大量的環境數據。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為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提供更加準確、科學的依據。

(1)污染治理方面,數字技術可以應用于水、空氣、土壤等污染的監測和治理。例如,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時監測水質的污染情況,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預測水質變化趨勢,為治理方案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開發出更加智能、高效的污染治理設備,提升治理效果。

(2)企業提高綠色產品生產效率方面,數字技術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生產線的智能化、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能源消耗。此外,數字技術可以應用于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實現綠色采購、綠色物流等環節的優化,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綠色產品生產效率。

綜上,數字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和重要意義,不僅可以提高環保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還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然而,數字技術目前在綠色產業中的應用存在一些問題,如數字技術與綠色產業的融合度不夠高、數字技術應用效果不夠顯著等。因此,我國需要進一步探索數字技術在綠色產業中的更多應用場景,以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3 數字經濟賦能綠色發展的實踐探索

黨的二十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建設數字中國的重大決策部署,把發展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十四五”規劃的指引下,各省政府積極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在此背景下,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部分地區積極探索數字經濟與綠色發展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3.1 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在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的指導下,啟動了2023年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優秀案例的征集工作,其中多個優秀項目成功入選。

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申報、三藏科技和北京大學聯合開發的“天空地”一體化大氣溯源防控體系及平臺構建案例,利用數值預報模型進一步建立精細化的污染熱區識別和小尺度溯源模塊,實現污染來源軌跡和方向的研判,并識別污染高值熱區,將管控區域從城市精確到區縣甚至街道,識別重點管控區和協同管控區。此外,平臺運用數值預報模型研發了應急減排評估體系,有效評估應急減排過程。在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期間,該平臺作為協助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預警工作的得力助手,為整個賽事提供了全方位的污染溯源與防控監測服務。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的“鏈助雙化——基于群體技術的城市數據中心綠色生態建設實踐”項目,應用能源碳鏈智能合約技術,在數據安全、真實、可信的基礎上,構建“電-能-碳”數據模型,并搭建城市數據中心智慧決策平臺,以實現數據中心能耗水平和碳排放水平的監測。這一項目已在河北邢臺成功落地,兩年來幫助當地60%的數據中心達到國家規定的能耗標準,降低能耗1388.9萬千瓦時,年節約經濟成本882.1萬元,并減少碳排放955.1萬噸。

漳州市林業局的智慧林業項目在2023年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優秀案例評選中榮獲表彰。該項目融合了衛星遙感、航空攝影、森林資源和國土三調多源數據,成功建立“森林資源天空地一張圖”,為林業管理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漳州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智慧林業項目建設,通過引進先進的科技手段,林業管理工作實現了由傳統向現代的跨越,為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資源監測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該項目結合了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為決策者提供科學依據,使林業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精細化。

這些優秀案例不僅展示了數字化和綠色化如何在各個領域中實現協同效應,還表明了中國在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轉型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有助于推動更多的組織和機構參與到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的發展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3.2 構建綠色產業發展新模式

目前,我國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的實踐已初步形成以智能制造為核心、以平臺生態為載體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在各領域應用效果顯著。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大數據中心的“能源大數據應用平臺賦能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項目,通過打造國家電網公司總部和各省級能源大數據應用平臺,深化能源數據匯聚融合,實現了數據與服務共享、應用敏捷構建、平臺服務等一站式能源數字產品開發及服務功能。此外,該項目形成了三個中心和一個窗口的能源數據服務體系,以實現對能源、政務、社會等30類數據的統一匯聚與管理。至今,該項目已接入外部數據1.88萬億條,這些數據在支持碳排放監測分析、清潔能源消納分析多個類型的數據應用構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推動了能源行業的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發展,還對實現“雙碳”目標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的指導下,騰訊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低碳星球”的公眾低碳互動科普小程序。該小程序依托騰訊地圖和乘車碼產品平臺及用戶運營體系,以及騰訊區塊鏈的技術支撐,旨在倡導公眾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暗吞夹乔颉币曰羽B成類的創意形態,鼓勵用戶通過綠色公共出行行為,如乘坐公交、地鐵等低碳出行方式,減少碳排放,獲得積分獎勵,養成個人的“低碳智能星球”。該小程序將首先上線公眾綠色出行等低碳生活場景,用戶只需通過手機上的“低碳星球”小程序選擇出行方式,即可生成個人專屬的碳排放報告,了解自己的碳排放情況。同時,用戶可以通過參與公益活動、宣傳推廣等方式獲取積分,兌換環保商品、景區門票等福利?!暗吞夹乔颉苯Y合了騰訊乘車碼的產品技術優勢和用戶連接能力,方便用戶在出行時直接使用乘車碼進行支付,減少使用私家車等高碳排放的出行方式。

此外,在能源領域,我國正在推進數字化清潔能源消納,旨在構建一種多能互補、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在交通領域,我國正依托大數據平臺開展車輛運行狀態監控、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等智能化應用,有助于提高交通運行效率、減少交通事故和降低環境污染。在建筑領域,我國正推進建筑領域全過程信息采集、數據分析與挖掘等智能化應用,有利于提高建筑行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減少環境污染。在農業領域,我國正以農業大數據平臺為依托,開展農業綠色生產,推動農業生產效率提高、降低資源消耗和減少環境污染。

3.3 打造綠色消費場景新生態

我國部分地區結合自身優勢,正在積極探索以數字技術推動綠色發展的新模式。

貴陽市作為生態文明的引領者,貴陽城投集團與貴陽塊數據城市建設有限公司緊密合作,共同開發了貴陽市垃圾分類信息化監管系統。此系統的使用,標志著貴陽市垃圾分類工作邁入信息化監管新時代。該系統采用了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環節的實時監控和數據采集。通過該系統,監管部門可以全面掌握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垃圾分類的處理效果和資源化利用率,有效推動貴陽市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開展,提升城市環境衛生水平,助力美麗貴陽建設。同時,為全國其他城市推廣垃圾分類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技術支持。

貴陽貴安近年來積極推進“數字活市”戰略,將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融入城市運行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讓城市管理更智慧、城市運行更安全、城市生活更美好。智慧交通方面,貴陽市交委通過修建智慧立體停車場,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車位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能比常規停車場多停放至少3倍數量的車,大大提高了空間利用率。此外,貴陽貴安利用大數據技術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例如,通過在城市主要道路和公共場所安裝攝像頭和傳感器,實現對城市交通流量、空氣質量、建筑安全等各方面的實時監控和數據采集,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無人便利店方面,貴陽貴安積極探索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通過利用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等技術,顧客可以在無人便利店實現快速購物的需求,同時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購物體驗。

浙江省湖州市利用先進的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一種“互聯網+”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促進生產企業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出發,通過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和利用等方式來優化供應鏈的組織和管理,從而推動綠色生產和清潔生產及循環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湖州市通過建設綠色消費大數據平臺等方式,利用大數據平臺收集和分析居民的消費數據,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可量化的碳排放指標。在衣食住行等領域推廣低碳產品和低碳服務等方式實現碳減排,引導居民樹立綠色消費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

這些地區運用先進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綠色生產和清潔生產及循環經濟的發展,通過建設各種平臺和應用場景等方式,引導居民樹立綠色消費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這些經驗和做法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4 結語

作為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產物,數字經濟是經濟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可有效賦能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然而,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必須妥善處理數字經濟與綠色發展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對綠色技術創新和綠色產業結構升級的賦能效應,從而實現綠色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協同發展。為達到這一目標,我國需要強化頂層設計,增強數據資源的有效管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和政策體系等配套措施,為數字經濟助力綠色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同時,要加大科技創新和研發力度,推動數字技術與綠色技術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為數字經濟助力綠色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為推動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孫鵬博. 數字經濟的綠色發展效應:基于數據要素作用視角[J].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 38 (6): 66-80.

張震宇,侯冠宇.數字經濟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現實路徑[J/OL].西南金融,1-13[2023-12-2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587.F.20231122.1655.012.html.

王磊,王俊堯.綠色技術創新視角下數字經濟對城市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23(12):69-79.

孫文遠, 李琪. 數字經濟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探析[J].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3, 43(6): 48-56.

周茜. 數字經濟對制造業綠色發展的影響與機制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 2023(11): 67-78.

胡海洋, 楊蘭橋. 數字經濟賦能經濟綠色發展的效應與機制研究[J]. 區域經濟評論, 2023(6): 84-93.

猜你喜歡
綠色發展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
OECD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經驗和啟示
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
數字經濟對CFC規則的沖擊探究
基于綠色發展觀視角關于產業轉型路徑的思考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應對數字經濟下的BEPS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