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患者的全身免疫炎癥指數與病理特征的相關性分析

2024-03-14 06:56廖桀楊新萍
貴州醫藥 2024年2期
關鍵詞:腋窩淋巴細胞計數

廖桀 楊新萍

(1.寶雞市金臺醫院病理科,陜西 寶雞 721001;2.寶雞市金臺醫院檢驗科,陜西 寶雞 721001)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也是導致女性喪失生命的最主要病因。與北美、西歐地區相比,乳腺癌在亞洲的發病率雖然相對低,但正在持續上升[1]。研究[2]表明,腫瘤相關炎性細胞引發的全身炎癥反應可形成一個腫瘤炎癥狀態,對腫瘤細胞的增殖、侵襲及血管生成具有促進作用[3]。因此人們希望從炎癥指標上尋找新的突破口,如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比(LMR)、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PLR)、C-反應蛋白與白蛋白比值(CAR)、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NLR)等被用來多種腫瘤的化療反應評估及預后預測[5,6]。全身免疫炎癥指數(SII)是基于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血小板和淋巴細胞絕對值的綜合指標,在腫瘤預后判斷方面展現出了很高的潛能。為此,本研究分析了SII與乳腺癌病理特征之間的關系以及預后預測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納入標準:(1)經病理學確診為原發性乳腺癌;(2)有明確的病理分期分級;(3)術前檢查化驗完整;(4)行乳腺癌根治手術+術后系統治療;(5)術前無放化療、免疫治療史;(6)臨床資料及隨訪完整。排除標準:(1)男性乳腺癌;(2)術前1周發生過感染性疾病;(3)合并嚴重肝、腎、腦、心、免疫疾病等重大疾病。根據以上標準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80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月經狀態、腫瘤直徑、病理類型、組織學分級、TNM分期、免疫組化指標、分子分型、術前檢查化驗等。

1.2 方法(1)SII計算方法:所有患者在術前1d抽取清晨靜脈血檢測血常規,SII=外周血血小板計數(P)×中性粒細胞計數(N)/淋巴細胞計數(L)。(2)隨訪:患者術后前2年每3~6個月復查1次,之后每年復查1次,將無進展生存期(PFS)作為研究終點指標,PFS定義為從手術當天至腫瘤復發或死亡的時間。本組隨訪截止時間為2023年1月,中位隨訪時間為20個月(7~31個月)。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正態和方差齊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使用中位數及四分位數[M(P 25,P 75)]表示,兩組比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檢驗。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ROC)分析SII對乳腺癌患者PFS的預測效能。采用Cox回歸模型分析影響乳腺癌PFS的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基本資料本組患者中位年齡49歲(37~66歲),絕經前41例,絕經后39例;平均腫瘤大小(2.49±0.47)cm;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69例,其它類型11例;組織學分級:Ⅰ級7例,Ⅱ級45例,Ⅲ級28例;TNM分期:Ⅰ期+Ⅱ期23例,Ⅲ期30例,Ⅳ期27例;ER陽性53例,PR陽性47例,HR陽性63例,HER2陽性12例;分子分型:Luminal A型24例,Luminal B型40例,HER2陽性型(HR+)5例,HER2陽性型(HR-)7例,三陰型4例。腋窩淋巴結轉移54例;遠處轉移5例。

2.2 SII預測乳腺癌患者PFS的ROC曲線分析本組患者基線血小板計數為214.07×109/L[(126.25,298.11)×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為2.79×109/L[(2.08,3.16)×109/L],淋巴細胞計數為1.46×109/L[(0.95,1.78)×109/L],SII為385.25×109/L[(320.79,518.24)×109/L]。復發/死亡26例,SII為456.12×109/L[(415.42,477.63)×109/L],未復發/死亡54例,SII為337.92×109/L[(268.11,301.52)×109/L],復發/死亡SII明顯高于未復發/死亡者,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Z=9.242,P<0.000)。ROC曲線分析顯示,SII預測乳腺癌患者PFS的AUC為0.728(95%CI:0.614~0.834),表明SII的預測效能較高,敏感度為0.71,特異度為0.64,最佳截斷值為437.15×109/L。由此將SII<437.15×109/L分為低SII組,將SII≥437.15×109/L分為高SII組。見圖1。

圖1 SII預測乳腺癌患者PFS的ROC曲線分析

2.3 SII與乳腺癌病理特征的關系SII與乳腺癌的TNM分期、腋窩淋巴結轉移轉移相關(P<0.05),與年齡、月經狀態、病理類型、組織學分級、腫瘤大小、ER、PR、HER2、分子分型、遠處轉移無關(P>0.05)。見表1。

表1 SII與乳腺癌病理特征的關系[n(%)]

2.4 影響乳腺癌PFS的Cox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Cox單因素分析顯示,TNM分期、PR、分子分型、腋窩淋巴結轉移、SII是影響乳腺癌PFS的相關因素(P<0.05);經Cox多因素進一步分析顯示,影響乳腺癌PFS的獨立危險因素有TNM分期、腋窩淋巴結轉移及SII。見表2。

表2 影響乳腺癌PFS的Cox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3 討 論

研究[4-5]表明,全身炎癥反應與腫瘤免疫微環境密切相關,血小板、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可能通過炎癥浸潤、血管生成、免疫逃避等多種途徑影響腫瘤細胞的生物學行為,將這三種指標合成SII,可較全面地反映機體炎性因子與免疫的平衡狀態[6],并有望成為預測腫瘤預后的強有力指標[7]。

本結果顯示,乳腺癌患者的基線SII為385.25×109/L[(320.79,518.24)×109/L],與未復發/死亡者相比,復發/死亡者的SII值明顯升高,這個結果符合預期,因為SII值越高提示炎癥反應越強,炎癥能促進腫瘤細胞增殖、生長及轉移,而乳腺癌患者出現復發或死亡正是腫瘤細胞增殖、侵襲及轉移的結果。ROC曲線分析,SII預測乳腺癌患者PFS的AUC可達到0.728,亦證實SII對乳腺癌預后具有較好的預測價值。本研究結果顯示,高SII組的TNM分期高于低SII組,同時腋窩淋巴結轉移率高于低SII組,說明乳腺癌患者的SII值與其TNM分期和腋窩淋巴結轉移相關,與其它病理特征無關,提示SII與乳腺癌的生物學特性具有密切關系。SII值的大小由三部分決定,血小板計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增加、淋巴細胞計數減少均可使SII值變大。本研究結果顯示,TNM分期和有無腋窩淋巴結轉移是影響乳腺癌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為85.8%,而無轉移的患者可提高到98.8%。鑒于SII值與TNM分期、腋窩淋巴結轉移之間的關系,推測SII在預測乳腺癌預后方面同樣具有價值,這點在Cox多因素分析中得到證實。單因素分析顯示,影響乳腺癌PFS 因素有TNM分期、PR、分子分型、腋窩淋巴結轉移、SII,而最終僅TNM分期、腋窩淋巴結轉移、SII被多因素分析證實為影響乳腺癌PFS的獨立危險因素??梢?SII對乳腺癌的價值是積極的,與其它實體瘤研究一致,SII在預測腫瘤預后方面具有可觀的前景。

利益沖突說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倫理批準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文通過寶雞市金臺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猜你喜歡
腋窩淋巴細胞計數
遺傳性T淋巴細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纖維化中的作用
古人計數
遞歸計數的六種方式
古代的計數方法
常按腋窩強心又健體
這樣“計數”不惱人
常按腋窩 強心又健體
探討腋窩乳暈入路腔鏡下甲狀腺切除術的護理方法及美學效果
探討CD4+CD25+Foxp3+調節性T淋巴細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乳腺癌原發灶T淋巴細胞浸潤與預后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