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皮腎造瘺術在合并血小板減少的尿源性膿毒血癥治療中的應用

2024-03-14 09:09江新哲余勇軍
臨床外科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尿源毒血癥瘺管

江新哲 余勇軍

膿毒血癥是由于機體對感染反應失控所致的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1]。輸尿管梗阻導致的尿源性膿毒血癥是泌尿外科常見急診,病情進展快,死亡率高,其病理生理論基礎是輸尿管梗阻導致腎盂壓增高,細菌及代謝物返流入血而引發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2]。及時有效的腎盂減壓是治療尿源性膿毒血癥的重要措施。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腎盂減壓方式包括經皮腎造瘺(PCN)和輸尿管支架管置入(US)。尿源性膿毒血癥常伴發血小板(PLT)減少,目前關于血小板減少導致PCN出血的風險相關的研究尚缺乏。本研究分析合并血小板減少的尿源性膿毒血癥行PCN病人的臨床資料,探討PCN在血小板減少的尿源性膿毒血癥行PCN病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2017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合并血小板減少的尿源性膿毒血癥病人116例,其中男41例,女75例。年齡33~73歲,平均年齡57.5歲。發病時間2~11天,平均5.3天。所有病人有患側腰痛和腎區叩擊痛,合并癥病人腎功能指標異常23例(血肌酐>500 mmol/L)。術前泌尿系CT、超聲等檢查明確腎積水,積水原因以腎輸尿管結石、膀胱腫瘤、宮頸癌等為主,其中12例病人合并糖尿病。泌尿系統CT檢查提示輕度積水(腎積水<2 cm)30例,中、重度積水(腎積水≥2 cm)86例。術前行血尿常規、血尿培養,生化,降鈣素原等檢查明確診斷,癥狀和體征符合尿源性膿毒血癥標準[3]。經驗性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甚至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在積極抗感染的同時行PCN引流。納入標準:泌尿系感染;符合膿毒血癥診療標準。排除標準:PLT<20×109/L;多器官功能衰竭。依據術前血常規中PLT的數量分為研究組50例(PLT<50×109/L),對照組66例(PLT≥50×109/L)。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XGLY2021-05-08)。所有病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二、方法

1.治療方案:兩組病人均在超聲引導下行PCN。局部麻醉,體位多俯臥位,病人不能耐受可用抱胸坐位或側臥位。超聲檢查尋找合適的目標腎盞,觀察穿刺路徑上是否有腸管、胸膜等臟器,選擇合適的路徑后消毒鋪巾,超聲引導下用17.5G穿刺針穿刺入目標盞,置入導絲,再次超聲檢查確認穿刺通道準確性,擴張通道,留置F8-9的腎造瘺管,復查超聲檢查提示造瘺管位置滿意,絲線固定。再留取腎造瘺管引流液做培養。術后復查CT了解腎造瘺管的位置和結石等情況,確認下一步的處理方案。術后依據藥敏的結果選用抗菌藥物,輸注新鮮血小板。依據病情、血象及降鈣素原的動態變化調整抗菌藥物。出現休克及時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泵入,必要時轉ICU綜合救治。

2.觀察指標:(1)有效性指標包括PCN成功率,體溫、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及降鈣素原恢復至正常的時間。(2)安全性指標:術后大出血(臨床上的大出血一般指在數小時內失血量超過1 000 ml或循環血量的20%,病人通常會有血壓下降、脈搏加快、尿量減少、煩躁不安、臉色蒼白、四肢濕冷等表現,這時病情危急,需要緊急行腎動脈介入栓塞術或者開放手術止血),休克,副損傷(輸尿管或腎盂穿孔率、肺、胸膜、腸管等損傷)。

三、統計學方法

結果

1.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結果表明,兩組病人年齡、性別、積水側別、入院最高體溫、血常規中白細胞計數比較無明顯差異。研究組和對照組發熱時間分別為(6.9±2.2)天、(4.2±2.0)天,血小板計數分別為(35±10.2)×109/L、(115±58)×109/L,降鈣素原分別為(36±6.2)ng/ml、(20±2.6)ng/ml,血肌酐升高占比分別為30%∶1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研究組的病情相對嚴重。梗阻性尿源性膿毒血癥病人,其PLT數量與病情嚴重程度關系密切。病人的PLT數量減少程度越大,其病情及預后越差。

表1 兩組病人術前一般資料

2.兩組病人術后指標比較見表2。研究組1例女性病人因為體力差,無法長時間耐受體位,行腎造瘺失敗,后改截石位,經尿道留置輸尿管導管。對照組1例因為翻身時不慎拔出,其他病人留置腎造瘺管成功。研究組和對照組PCT恢復時間分別為(6.9±2.8)天、(4.8±1.5)天;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分別為(36.2±3.5)小時和(28.5±2.3)小時,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分別為(5.3±1.2)天和(3.2±2.5)天;血小板恢復正常時間分別為(6.0±2.3)天和(3.5±2.0)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手術成功率,術后副損傷、大出血、休克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病人術后指標比較

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PLT數量的高低并非是有創操作的禁忌證。動態觀察PLT的變化有助于膿毒血癥病人病情的判斷。在血流動力學支持下及早解除梗阻,可使病人PLT數量快速回升,病情緩解。術后研究組1例70歲病人繼發消化道出血而出現死亡。

有研究表明,泌尿系統梗阻導致腎盂壓增高,尿液返流入腎實質,尿液中的細菌及其代謝物返流入血,導致膿毒血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4-5]。輸尿管黏膜的損傷可導致其屏障作用消失,尿液中細菌及毒素更易逆行入血形成感染[6]。尿源性膿毒血癥是由泌尿系感染引發的膿毒血癥,其病死率達10%~20%[7]。腎盂減壓是重要的治療措施。本研究證明,研究組的PLT比對照組低,發熱時間長,病情更重,需積極干預治療。

解除尿路梗阻,減輕腎盂壓的主要方式是PCN和US[8-10],PCN簡便、高效、可控。PCN有以下優點:(1)局部麻醉,可以在手術室或病房等有超聲波儀器的地方進行,減少搬運病人的風險;(2)流管直徑(F8-9)大于輸尿管支架(F6),便于引流;(3)引流管直接在體外,易觀察引流情況;(4)對于晚期腫瘤等無法解除輸尿管梗阻的病人,需定期更換引流管,可在門診進行。PCN的風險主要在于出血和出血可能導致的引流不暢。出血的原因包括通道管徑的大小及數目、集合系統損傷情況、全身因素如PLT重要因素。我們應盡量引流通暢,降低副損傷。我們選用彩超觀察血流來設計合適通道,降低通道損傷出血;置管成功后緩慢減壓,降低腎盂壓驟降導致的腎盂黏膜滲血導致后期引流不暢。選擇F8-9號造瘺管可降低擴張通道時損傷。置入造瘺管時寧淺勿深,造瘺管通過腎包膜、達到引流深度后退硬質鐵內芯,引流管再順導絲再進入一圈的深度即可,降低損傷集合系統的風險。

一般認為,PCN的通道便于二期處理輸尿管結石,但是腎積水可導致患腎向腹側,向下移動,如果二期手術時發現通道扭曲嚴重,必要時要放棄原通道而重新選擇新通道。

兩組PLT計數和降鈣素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PLT減少組的感染更重,發病時間更長,更危險[11]。病原體產生毒素抑制PLT生成,細菌合成內毒素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介導PLT聚集與消耗增加;膿毒癥可引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引發早期血液高凝狀態,導致PLT消耗增加,免疫介導的PLT損害增加。研究表明,PLT減少組病人的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明顯延長,D-二聚體、白細胞、降鈣素原升高,Fib降低[11]。PLT下降提示病情嚴重,需要積極干預。對PLT的動態觀察,有助于對膿毒癥病情的判斷。

對于輸尿管梗阻繼發的尿源性膿毒血癥病人,PLT數量異常并非梗阻性尿源性膿毒血癥病人手術的絕對禁忌證,應準確評估,選擇合理的腎盂減壓方式,控制感染。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可能存在選擇偏倚,需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

猜你喜歡
尿源毒血癥瘺管
經皮腎鏡取石術后患者并發尿源性膿毒血癥休克的防范和治療措施分析
經尿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后尿源性感染預測因子的相關研究
健康成人尿源性干細胞的分離、培養與鑒定
豬回腸食糜的取樣方法
并行導絲法在更換腎造瘺管中的應用:附33例次報道
腔內懸吊聯合置管引流治療瘺管性膿腫
羊腸毒血癥的防與治
一起山羊腸毒血癥的診斷與防治
改良擴大根治術治療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瘺管48例觀察
羊腸毒血癥的中西醫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