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化審美價值激發民族藝術創造力

2024-03-16 11:13楊艷宏
東方收藏 2024年1期
關鍵詞:民族藝術中國精神審美價值

摘要:中華文化審美價值是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提煉而出的文化精髓,其深厚的底蘊為民族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并持續激發著民族藝術的創造力,隨時代嬗變但始終保持著獨立的精神和純粹的品格。我國著名藝術家戴敦邦的創作生涯基本圍繞著中國歷史故事、中國古典文學等民族傳統文化內容而展開,他潛心挖掘其中所蘊藏著的代表中國精神的民族文化審美價值,使之在以民族藝術為主題的創作中升華作品的中心思想,實現了對中華文化深厚內涵的充分挖掘和展現,堪稱中華文化審美價值激發民族藝術創造力的典型代表。

關鍵詞:中華文化;審美價值;民族藝術;戴敦邦;中國精神

中華五千多年的優秀文化凝結著中華兒女的精神血脈和智慧結晶,其所包含的價值目標符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財富,有力地提升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認同感和精神向心力,并以其強大的傳播力向全世界展示了厚重的中國人文精神。中華文化審美價值決定著民族藝術的整體審美水平,立體而鮮活,激勵著民族藝術創作者向著普遍認同的審美維度靠攏,從而凝聚成為民族價值體系的向心力,滋養了民族藝術創作。

本文以我國著名藝術家戴敦邦的藝術創作實踐為研究對象,生動講述中華文化審美價值激發民族藝術創造力的故事。

一、戴敦邦的民族藝術創作

戴敦邦,1938年出生,江蘇丹徒人。他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家,擅長畫白描和水墨人物,其深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熏陶,融會古人丘壑于胸,潛心鉆研而自具面目。戴敦邦早年以繪制連環畫而進入藝術領域,多圍繞中國古代歷史人物和經典文學作品進行創作,其內容厚重精彩、筆墨細膩酣暢,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的《水滸傳一百零八圖》《紅樓人物百圖》《新繪全本金瓶梅》等作品代表了傳統人物畫的一個高峰。戴敦邦樂于自稱“民間藝人”,心無旁騖地潛心耕耘于藝術田園之中。盧延光這樣評價戴敦邦的作品:“見其智慧、見其信仰、見其關切、見其憂慮,凸顯其人文情結?!笨梢哉f,中華文化審美價值在戴敦邦的概念里就是“中國風情”“民族派頭”?!暗惨粋€自強與自信的民族與國家,對自己的文化遺產都是呵護有加?!贝鞫匕钍沁@樣認為的,也在身體力行地履行著自己作為一個民族文化傳承者的使命。他充分磨礪和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立足傳統民族藝術并融入新意,更創新格,不斷挖掘著民族藝術的時代內涵,用畫筆記錄和講述中國故事,積極傳遞和輸出中華文化審美價值的巨大力量。

(一)從對中國古代經典文學的審美中甄選藝術創作素材

新中國成立以來,連環畫藝術蓬勃發展,采用中國畫形式創作的連環畫根植于中國傳統繪畫的肥沃土壤之中,顯示出蓬勃的生機和強大的生命力,極大地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戴敦邦在用心著意埋頭創作連環畫的過程中豐富和拓展了自己的藝術實踐,逐漸形成了獨具匠心的創作風格,也有了自己鐘愛的表現主題——與文學、歷史相關的人物故事繪畫。他調侃自己是“傍大款”的人,經典文學為他的創作提供“主角”,他在文學著作的字里行間反復咀嚼,精雕細琢人物和情境,時有常讀常新之感,且在探索與文學精妙之處相匹敵的繪畫形式上精益求精。

四大名著是戴敦邦繪畫生涯孜孜不倦精心刻畫的主要內容,面對中國文學經典,戴敦邦始終堅守著嚴肅的創作原則:“我對自己的要求是盡量做到‘三碰頭——原著描寫形象、畫家筆下造型與讀者心中印象三者得以吻合?!彼谟们楣P墨之中,由心源出造化,成就畫面之高明。如《水滸傳》作為中國古典文學長篇小說的代表,吸引了歷代無數畫者心摹手追、窮其奧妙。南宋繪畫大家李嵩曾繪制宋江等人畫像,可惜現已失傳;明代變形主義人物領袖陳洪綬繪制的《水滸葉子》,促成文學與繪畫的雙重視覺效應,成就蜚聲海內外。海外畫家亦紛紛參考中國繪畫藝術行為,對梁山英雄好漢的精神面貌進行傾心描繪,如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水滸傳》和歌川國芳的《通俗水滸傳豪杰百八人》等。而水滸人物故事圖今人冠冕則首推戴敦邦,他遙接陳老蓮古法,出入堂奧又躲其造型、學其造化,在嚴謹構思、鋪陳畫面中力求點明和升華主題。早在連環畫盛行的年代,他繪制的《三打祝家莊》《野豬林》等水滸故事連環畫,意象濃烈精粹,已經成為文學故事連環畫的經典之作。1994年,戴敦邦應邀為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劇《水滸傳》塑造的故事人物形象共計108幅,這些具備多樣性格的人物形象塑造吸收了民間傳統繪畫手法,形神夸張,靈動跳躍,百人百面但面面不同。系列人物形象緊隨電視劇的播出而走進大眾視野,梁山英雄好漢的形象深入人心,每一個人物的面貌、身形、氣質都與《水滸傳》原著高度契合,電視劇也據此選擇角色,最終獲得了動態視覺和靜態描繪的雙向成功,贏得了廣泛好評。

唐詩宋詞之美,最能豪放世情、婉約人心。它們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高峰,交匯著現實與浪漫,輝映著婉約與豪放,承載著歷代文人對家國、忠孝、愛情的不懈解讀,對當下亦有著無盡的啟迪意義。蘇軾曾說:“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贝鞫匕畹睦L畫藝術圍繞著唐詩宋詞進行別樣的藝術構建和解讀,他平心靜氣地領略著詩情畫意,以筆墨功力為本原,但不沉湎于堆砌畫面,常以畫龍點睛之筆斬斷蕪雜的枝蔓,實現了既可遠望又能近游、既顯超脫又見深入的辯證,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如戴敦邦采用自身純熟的技藝對《長恨歌》這一講述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愛情悲劇的長篇敘事詩進行了生動的描繪,隨著詩歌情節的跌宕起伏,畫面境界出神入化,從“楊家有女初長成時”的初露粉黛,到“三千寵愛在一身”的耽溺歡愛,從“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的窮途末路、生離死別的戲劇性轉折,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至天界追問的悲劇性高潮,最后到“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含悲吟嘆,使得今人重睹和共鳴于千年前深沉悱惻的曠世愛戀,大膽而豐富的表現手法跨越天上人間的恣意想象、現實與浪漫主義交織的強烈情感,直追這首千古名篇的藝術風采。

(二)從對中華民族深刻歷史的審美中獲得藝術創造動力

戴敦邦早年在接到連環畫《秦始皇》的創作任務時,盡管時間緊迫且任務艱巨,他也沒有因此遽然起筆,而是先深入歷史文學中尋找最貼近秦始皇時代的人物體型、服飾、環境、道具,在做到了然于胸后才開始繁重的描繪工作。他盡量縮短自己的休息時間,盡全力撲在創作上,以專注傳達人物神采、以勤奮刻畫故事精微,最終主題人物、故事情節與連環故事腳本有機契合,畫面細節俱在、情態生動,處處可見作者基于對厚重歷史思考體會之后的深刻創見,他對民族的歷史榮譽感和敬畏心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對于歷史真相的還原和描繪,關系著讀者的認知與反饋,關系著民族文化傳播導向的準確性和影響力,他對此沒有絲毫的懈怠。此外,《蔡文姬》《大澤烈火》等都是戴敦邦描繪中國歷史人物傳記的連環畫精品杰作。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時年73歲的戴敦邦受上海市政協委托,前后歷時15個月,精心構思繪制了《紀念辛亥百年戴敦邦繪人物譜》,描繪和謳歌了偉大的中華民族覺醒與涅槃的歷程。整部作品分為100張,觀眾能夠從中讀出人物的神韻和情感,乃至創作者來自生命深層的真實沖動和創造力?!都o念辛亥百年戴敦邦繪人物譜》獨幅成畫,連貫起來構成了關于辛亥革命和民族覺醒歷程的恢宏敘事,并表現了重要歷史人物如孫中山、黃興等的歷史貢獻,不僅有鐵血男兒更有巾幗女杰,對廣大群眾的描繪則構成了故事發生發展的大背景,展示了民眾在歷史浪潮之下的轉變,讓我們更加全面地回望這段民族的血淚歷史。作品雖用水墨技法,但中西融合,人物惟妙惟肖、形神兼備,人物線條有血有肉、有筋有骨,長卷巨障氣勢成連綿之勢,氣韻渾然、從容周流、無所滯礙,驚心動魄間深存浩然正氣,觀者無不慨嘆!

藝術家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使得戴敦邦從未停止過探索與創作的腳步。2021年,戴敦邦有感于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立新中國的豐功偉績,以政治經濟學著作《資本論》為腳本,執筆創作了繪畫作品《資本論》。馬克思的《資本論》以多種方式和版本在中國翻譯出版、廣泛傳播,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也影響了中國近現代的歷史進程。戴敦邦的繪畫作品通過描繪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尖銳矛盾與對抗,著力塑造工人階級這個主角,并輔以拿破侖滑鐵盧戰爭、美國南北戰爭、鴉片戰爭、巴黎公社等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力的事件作為畫面情節性的補充,在藝術上達到了氣勢恢宏、震人心魄的效果,在思想上達到了相當的政治理論高度,是戴敦邦作為民族藝術家社會責任感的高度體現。在創作前期,他如一個學生般認真精心研讀《資本論》譯著,做讀書筆記,以使自己在創作中能夠最大限度地領悟《資本論》的核心思想,并用中國傳統繪畫技法表現外文經典著作,且精心組織和設計,用強烈的構圖、冷峻的色調造成巨大的氣勢,盡微致廣,于技法上充分發力,從而豐富了《資本論》繪畫的藝術內涵。對于歷史,戴敦邦則心懷敬畏與謙虛,他拒絕在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馬克思形象旁邊落上他的名字。戴敦邦繪制《資本論》,體現了他作為一個中國藝術家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并開創了大規模、成系統地以中國筆墨描繪相關題材的先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戴敦邦完成了《資本論》三卷繪本的創作,是對這一世紀盛事的獻禮,也是對一代偉人表達的敬意。

(三)從對中華民族宗教文化的審美中汲取藝術創作靈感

戴敦邦曾提到自己深信對宗教文化藝術的涉獵鉆研有著深遠的意義和重要的價值,那些宗教神話人物“生前可歌可泣的業績,以及身后千古流傳的美德,無疑鑄就了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因此,戴敦邦筆下的傳統人物也有較多圍繞古代神話人物而展開的,包括開辟鴻蒙的盤古、創制漢字的倉頡、首倡農耕的炎帝等,在其豐富的想象和精湛的技藝之下飽含中國精神。大量的古代經典壁畫,如敦煌的莫高窟壁畫、山西的永樂宮壁畫和法海寺的明代壁畫,都為他的繪畫藝術提供了可茲參考學習的材料。戴敦邦于20世紀80年代隨中國美術家協會代表團參觀敦煌莫高窟,被宗教藝術的巨大感染力所深深折服,那些壁畫人物的手勢、衣裙、姿態等在他腦海中縈繞不去,于是,他潛心臨摹體味民族文化遺跡之經典,后以敦煌壁畫佛經故事為創作腳本,繪制了連環畫作品《布金園》,整幅作品充滿著與敦煌壁畫氣息相通的神秘感和飛仙境界。之后也有更多如《戴敦邦白描觀音寶相》等與道釋題材內容有關的作品問世,觀眾能夠從中感受到藝術家受宗教藝術魅力的感染,著意遣發民族藝術瑰寶對其藝術創作靈感的觸動。

二、以中華文化審美價值引領藝術創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p>

中華上下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產生的審美價值在藝術領域散發著持續的耀眼光芒,它感染著民族藝術的創造者和傳承者,要深深扎根于民族精神之中,不斷自我更新和進步。文藝工作者只有具備堅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勇于和善于在優秀民族文化中探求其審美價值,從廣博肥沃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汲取素材和靈感,從而打造出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優秀文藝作品,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置身于浩瀚豐富的中華優秀文化之中,戴敦邦筆耕不輟,持續描繪著他對中華文化審美價值的理解。作為后學者,我們有義務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以民族文化的現代審美意義引領藝術創作,忠實于表達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藝術精神。

參考文獻:

[1]盧延光.筆底藏神[A]//戴敦邦.畫外之言[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

[2]戴敦邦.紅樓夢酣畫難描[A]//戴敦邦.畫外之言[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

[3]王悅陽.我自民間來——戴敦邦與他的連環畫情緣[J].書與畫,2019(08):26-31.

[4][宋]蘇軾.蘇軾文集(卷二十一)[M].北京:中華書局,2004.

[5][唐]白居易著;朱金城注.白居易集箋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戴敦邦.戴敦邦神緣造像譜[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楊艷宏(1990—),女,漢族,山西朔州人。寧夏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畫理論和創作。

猜你喜歡
民族藝術中國精神審美價值
陜西傳統剪紙藝術在動畫創作中的應用
淺析弘揚中國精神與激發改革創新實踐活力
繪畫藝術的本質特征再認識
“感動中國”視域下少數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國精神特質評析
中國文化元素對現代油畫藝術的影響探究
論消費社會中民族藝術的商業化與生活化
淺析傳統藝術互滲性的當代審美價值
中國門神畫之美
試論動漫藝術的審美價值
“中國精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