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婦早期補充維生素D的效果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2024-03-16 10:01邱玉葉
浙江臨床醫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空腹孕婦維生素

邱玉葉

妊娠糖尿?。╣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前患者糖代謝正?;虺霈F糖耐量減退情況,在妊娠時期才確診的糖尿?。?]。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在孕婦中的發病率接近5.0%[2],且近年來發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GDM 可增加危險妊娠的發生率,如流產、胎兒畸形、妊娠期高血壓、羊水感染及早產等,嚴重影響孕婦及胎兒的健康。因此早期診斷及預防妊娠糖尿病的發生意義重大。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的病理機制主要與患者體內胰島素抵抗和代謝失衡有關,對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胰島素敏感度和胰島素抵抗具有積極作用[3-4],體內的維生素D 能夠有助于刺激患者的胰島素分泌,并能維持體內正常葡萄糖水平[5]。然而,懷孕期間維生素D缺乏在世界各地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對母親和嬰兒的健康構成威脅。由于產婦維生素D水平與妊娠糖尿病及相關并發癥和新生兒人體測量指標之間的關聯數據有限[6]。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內孕婦孕早期補充維生素D 對妊娠糖尿病的發生及妊娠結局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 納入并記錄2021 年7 月至2023 年5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00 例孕婦,將其分為對照組(386例)和觀察組(614 例)。納入標準:(1)所有孕婦孕周<12 周;(2)所有孕婦均無妊娠糖尿??;(3)無嚴重的器質性病變及臟器功能損傷者;(4)產婦及其家屬對研究知情并自愿配合該研究。該研究已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有糖尿病史、高血壓病史的孕婦;(2)存在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婦。對照組中,產婦年齡15~44 歲,平均年齡(29.24±4.54)歲;觀察組中,產婦年齡16~44 歲,平均年齡(29.36±4.64)歲。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孕婦進行常規的產檢方案,定期對孕婦進行產檢。觀察組孕婦在進行常規產檢方案的基礎上對產婦進行定期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25(OH)D3]檢查,若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正常,則應每日補充400 U 維生素D,若患者體內25(OH)D3缺乏,則劑量可增加至1200 U,具體劑量可根據患者的醫生建議進行調整。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孕婦干預前(<12 周)及維生素D 干預后第17、36 周血清25(OH)D3含量及空腹血糖水平。同時記錄所有孕婦在孕期的不良妊娠結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或%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清25(OH)D3含量比較 在干預前(<12周)觀察組孕婦的血清25(OH)D3的含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孕婦干預后第17、36 周的血清25(OH)D3含量顯著升高,且觀察組孕婦干預后的血清25(OH)D3含量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25(OH)D3含量比較[(±s),ng/mL]

表1 兩組血清25(OH)D3含量比較[(±s),ng/mL]

注:與同組干預前(<12 周)比較,*P<0.01

?

2.2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在干預前(<12 周)觀察組孕婦的空腹血糖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孕婦干預后第17、36周的空腹血糖水平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孕婦干預前后空腹血糖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孕婦空腹血糖水平隨孕周增加而升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mmoL/L]

表2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mmoL/L]

注:與同組干預前(<12 周)比較,*P<0.05

?

2.3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孕婦患妊娠糖尿病的比率7.25%顯著低于對照組孕婦患妊娠糖尿病的比率35.83%,且觀察組產婦妊娠期間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33.41%顯著低于對照組發生率64.00%(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n(%)]

2.4 兩組新生兒出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不良出生情況的發生率為18.65%,顯著低于對照組新生兒發生率24.02%(P<0.05),見表4。

表4 兩組新生兒出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GDM 已成為一種新的全球流行病,患病率迅速增加,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GDM 的發病率為17.5%[7]。在過去的三十年里,人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維生素D 的作用不僅影響鈣穩態和骨骼健康[8]。維生素D還參與廣泛的生理過程,包括細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調節,炎癥途徑的修飾以及基因組穩定功能的維持[8]。25(OH)D3是評估體內維生素D營養狀態的有效指標。維生素D可作為類激素樣物質的受體,從而發揮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在懷孕的前幾周,25(OH)D3增加了2~3 倍[9]。此外,胎盤和蛻膜中維生素D受體及其代謝酶的表達增加,表明這種營養素對母體和后代的結局有潛在作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維生素D對胎兒正常發育和孕產婦健康的重要性[10],維生素D缺乏可能導致妊娠相關的并發癥,如先兆子癇和妊娠糖尿病,威脅母親及其嬰兒的健康[10]。因此,早期診斷及預防GDM 的發生意義重大。

本研究通過對孕婦早期(<12 周)補充維生素D,觀察孕婦的血清25(OH)D3含量及空腹血糖水平的變化情況。研究發現觀察組孕婦在補充維生素D 后25(OH)D3含量升高,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補充維生素D 后空腹血糖水平與干預前比較有所降低,雖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與對照組比較顯著降低(P<0.05)。結果說明在孕早期合理補充維生素D 能夠增加孕婦血清25(OH)D3含量,降低體內血糖水平。

另外本資料結果顯示,補充維生素D 后孕婦GDM、早產、胎膜早破、羊水過少及新生兒黃疸、低出生體質量等不良結果的發生率顯著降低(P<0.05)。迄今為止,不同的研究表明,在懷孕期間,維生素D 不足與先兆子癇、早產、低出生體質量、胎齡低體質量和妊娠糖尿病之間存在關聯。AMIRI 等[11]評估了29 項研究發現,25(OH)D 缺乏與GDM 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排除一項體質量異常的研究外,25(OH)D<20 ng/mL的孕婦發生GDM 的風險高達26%[OR=1.26(95%CI:1.13~1.41)]。研究顯示妊娠中期25(OH)D 缺乏會增加早產和低出生體質量兒的風險,且妊娠期補充維生素D 可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水平,且顯著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12]。

綜上所述,孕婦在進行常規產檢護理的同時合理補充維生素D 可有效增加血清25(OH)D3含量,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同時降低GDM 的發生率,減少孕婦不良母嬰結局的發生。

猜你喜歡
空腹孕婦維生素
維生素:到底該不該補?
采血為何要空腹
空腹運動,瘦得更快?
維生素B與眼
神奇的維生素C
我有一個“孕婦”爸爸
非處方藥孕婦也應慎用
孕婦睡覺會壓到孩子嗎
補充多種維生素根本沒用
孕婦接種疫苗要慎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