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傳播視域下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策略研究

2024-03-18 07:06
新聞傳播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華文化話語世界

安 佳

(中共蘭州市委黨校 甘肅 730000)

目前,華人文化國際表達,增強全球敘事能力,拓展國際“朋友圈”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從中國文化走出去并且一些獎項也能夠入選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在數字時代國家故事的傳播正在轉向一個全球公眾可以參與、互動、認識和感受的多元空間。為了更好地定位世界需要加快構建“人人輝煌、人人參與、人人傳播”的新型傳播模式。我國優秀文化藝術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傳播方式渠道多樣、影響力的廣泛性的優勢,它們不間斷的傳播能夠充分代表中國形象。當前,對外傳播中國故事的方式包括合作辦學、電視社教節目、文藝體育盛會、短視頻自媒體等,融媒體作品將大主題、小切口、微畫面融為一體,充分展現中國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大國角色,致力于促進和平發展、和諧共處。但是,我們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如文化背景不夠,外部話語體系不完善,故事的國際傳播能力不足。因此,我們應當重塑文化自信,還原中國故事本真創新適應國內外傳播方式,規劃我國文化故事表達新的話語體系;著重打造對外傳播的超能力團隊,擴大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向全球呈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一、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價值蘊意

(一)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縱觀我國幾千年歷史,中國故事包含中國遠古文明復興、全球化時代故事變革及發展創新的內容。特別是有關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民族復興的故事、新時代中國的故事、中國人民的故事,在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方面進行積極有效探索,將世界各個國家的目光引向中國。傳播中國故事價值非同一般,在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同時,帶動世界各國文明交流溝通互鑒,向全球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文化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生存和發展的力量源泉。偉大厚重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質樸、獨立自主、艱苦創業的精神根基。然而,當今世界其他國家的民眾對我國民族文化深厚底蘊缺乏充分完整正確的認識。據美國權威《新聞周刊》的調查報告,國外發達國家的互聯網消費者認為象征著中華民族文化底蘊的重要標志,包括中國語言文字、民族戲曲歌曲、中國武術、中國建筑、中國繡品、中式烹調等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的人文基因與精神創新。今天,講故事成為交流的最好途徑,也成為增強中華文化吸引力的最好途徑之一。向世界傳播我國的開拓精神、悠久的歷史和在困難時刻團結一致的中國精神,是對中華文化思想、精神和遺產的全面展示。

(二)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在地球被稱為地球村的今天,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互通日益頻繁。講好中國故事,有助于促進各國文化互相滲透和世界各國文明交流學習借鑒。某些霸權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文明表現出惡意抵制和阻止發展的用意,把世界文明的主要位置留給西方國家。他們認為西方文明才是人類文明的長期廣泛存在并且是獨有的形式,并且單方面把西方文明蘊含的價值理念確定成人類文明通用的價值理念。這在福山的《歷史的終結及最后之人》和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文章中明確表達。中華文明對內來自中國各民族文化的多年歷史融合,對外也與世界各國家各民族文明的交流中得以借鑒。它提倡追求相同理念的同時允許不同理念的存在、在各國交往中和平相處但處事方法不必相同,認為正是各國文明的差異才成為不同民族文明歷史發展的源泉,主張世界文明互相吸收優點互相修補缺陷。中國的故事書寫著與幾大洲人民真誠交往的傳奇:張騫受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的目的在于開辟東西方的溝通之路;唐朝鑒真多次東渡日本不僅傳播佛教文化,還促進日本雕塑、醫學和建筑業的發展。2022年北京舉辦冬季奧運會把我國冰雪文化以精美絕倫的形式展現在地球村面前。中國故事在各種媒體平臺有效推送,有助于中國文明進入世界主流,通過交流互鑒,使世界文明與時代同步。

(三)向全球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中國故事是中國形象的表現方式之一。講好中國故事,可以樹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美國一位著名經濟學家第一次提出“國家形象”這一概念。每一個故事真實生動的講述成為展示國家形象的突出形式,是確立維護大國形象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畢竟存在差異,個別西方國家媒體在世界范圍內大肆誣蔑中國,提出所謂“中國威脅論”。我們只有通過宣傳真實完整的中國故事,把誠實、負責任的國家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才能攻破西方不實謠言。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內容包含“社會保障”“文化自信”“體育強國”“中國外交”等,通過國際渠道講好這些精彩的中國故事,向全球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

二、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困境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中國故事內容豐富。但我們必須看到,要把中國故事講好,還面臨著很多困難。

(一)故事的吸引力不足

文化是任何一個獨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所在。經過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積累沉淀,形成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即天人之學、居安思危;創造了自力更生、誠信忠義的中華傳統高尚道德;代表著中華民族一切利益以人民為出發點、尊重愛護百姓的人文精神。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英雄的中國人民通過斗爭實踐,形成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文化,其中以井岡山精神和長征精神為代表。隨著西方“顏色革命”的推進,西方用盡手段把西方意識形態灌輸到國家的各個領域,給國家意識文化帶來危機。同時,中國的文化意識形態與經濟快速發展的實力不相匹配,對外傳播的中國故事情節還不夠詳細精準,沒有達到傳播中華文化高尚精神的目的。為此,重塑文化自信是我們當前排在第一位的任務,把具有中國特色的經典故事內涵不斷深入探討,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實質。

(二)故事缺乏共鳴

在世界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代,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除了考察經濟發展硬實力,還包括世界各個國家之間話語權等的爭奪。目前,中國正在關注對世界各國傳播中國故事,首先從強化外語體系建設入手,從而提升我們的國際話語權。但我們面對的現實是西方國家早已經牢牢掌握控制世界話語權,在國際語言系統中早已形成“西強東弱”的形勢。部分西方國家憑借話語優勢故意壓制中國。同時,因為中國外語學習使用系統的不完善,對外傳播中國故事沒有充分發揮其吸引力作用,沒能獲得海外受眾的理解接受。如何培訓學習適應外語的表達方式,構建完整的文學語言框架,是講好中國故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研究中外語言的表達方式,根據不同時期中外觀眾的實際情況和特征,選擇融合了中外受眾的觀點、思想的表達方式,把我們想講的與海外受眾想看的融合起來,把“真相”和“推理”融合起來,從而使歷史故事更廣泛地獲得了全球社會和海外受眾的青睞。今天,應該發現,研究漢語語言還能夠為探索歷史語言表達方法、形成中外交融的歷史語言結構,創造了寶貴的歷史語言條件。

(三)國際傳播能力不足

自從國家明確要求把海外傳播覆蓋能力納入國家戰略發展計劃以來,我國擴大了對海外傳播覆蓋設備等硬件的經費和多媒體技術投入。經過探索實踐,我國的海外文化傳播事業取得了重大成效。例如,歌劇《紅樓夢》英譯本的成功探索為我們重新闡釋中國戲劇經典提供了經驗。該劇于2016年9月在舊金山歌劇院第一次演出,展現了中國戲劇文化中的標志性舞臺元素,具有鮮明的識別特征和差異化。色彩色調、人物造型、情感表達盡量以東方美學原則為基礎。但是,現實中西方媒體技術比我國媒體技術發展時間長,處于優勢地位,造成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與西方部分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傳播模式滯后、優秀國際傳播人才短缺、對外傳播格局尚未建立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因此,中國留給世界的形象在很多方面是“被塑造的”而不是“自我完成的”。輸入和輸出的信息流存在“逆差”,中國真實形象與個別海外國家猜想中的印象之間“差距”巨大,軟實力與硬實力之間的“差距”也不可否認的存在。

三、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措施

(一)牢固樹立文化自信,推動故事返璞歸真,重新開始

向外界講好中國城市故事、品牌故事和改革開放故事,以文化自信為基礎,讓國家發展的見證者、共同創造者和分享者站在鏡頭前,用生動、樸素的語言講述故事擴大共鳴。講好中國人物故事、城市故事或革命故事,增強文化自信,必須具備面對“精華”和“糟粕”相混雜的世界多元文化故事能夠進行分辨的認知能力,發揮主觀能動意識自覺拒絕西方意識文化傳播;著重推動文化事業發展,創新文化傳播活動致力于打造有影響力的國際交流平臺和品牌,形象描述中國故事清楚地展示了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人人爭做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每個人都參與交流,故事激發同理心,這成為突破文化障礙的關鍵。在數字傳播的新語境下,個性化敘事作品將“平視視角”與“故事驅動”相結合,涉及范圍更加廣泛公眾參與和更豐富的人文情懷,往往能創造更多的全球交流。為幫助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父親留下回憶,年輕藝術家馬良創作了木偶舞臺劇《爸爸的時光機》?;诖?,導演孫揚花了四年時間跟蹤拍攝紀錄片《時光機》,并在海外電視臺和網絡平臺上上映,獲得了多項國內外電影的大獎。海外媒體評論電影節獎項:“一部紀錄片如何能如此美麗優雅,卻講述了一個巨大而深刻的故事這太不可思議了?!?/p>

一方面,展現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故事的真實面貌。例如,《剪紙教育》講述了剪紙文化非遺傳承人徐陽走進校園傳播剪紙藝術,帶領孩子們感受觸手可及的傳統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憶·傳承”向我們展示了北京泥彩塑非遺傳承人張忠強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創新。在傳達吉祥寓意的同時,更多人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之美。這些中國故事源于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從歷史中挖掘出來,它們的故事性和吸引力也更強。

另一方面,我們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外來文化習俗故事。以世界大同的理念認同海外文化優秀內容的存在;對西方先進精髓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要學習外來文化精髓,擯棄外來文化糟粕故事,取長補短,創造屬于中國的獨特故事。

(二)優化完善世界新表達,創建中國故事話語體系

為了向世界生動介紹中國,有必要在吸收世界文化新概念、新表達的基礎上創建中國特色文化體系,強化中國故事精神共鳴。我們不僅要接受理解海外的表達方式還要將它融合于我們傳統的表達方式從而創新表達方式,從以下四點著手:一是用揚棄的觀念解讀西方的“民主”“自由”理論的實質,戳穿他們的話語謊言,及時反訴他們污蔑中國的話語;二是勇敢堅定宣揚中華文化主旨內涵,充分體現時代特征,形成中國文化特征鮮明的本土話語;三是漢語的話語轉換受到文化差異的限制。人們很容易陷入直接向外界講述本土話語、自言自語的困境。因此,深入了解學習其他國家人們的話語習慣,優化本土話語是有必要的;四是廣泛向世界各國傳播講解中國話語,以便獲得更多在國際舞臺展示中國故事的機會。

(三)創新國際傳播方式,培養優秀對外傳播隊伍

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為了達到更好的國際傳播效果,我們主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是提高產品的國際傳播內容質量,打造更方便海外受眾觀看的視頻產品;二是利用人民日報駐海外記者的優勢,拓展國際傳播渠道。深入挖掘時政新聞背后的故事,推出更受歡迎的內外部宣傳和媒體精品。通過群眾喜愛的宣傳報道方式,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新時代中國的故事、中國人民的故事,在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方面進行積極有效探索。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也在不斷提升。全球力量對比和世界局勢也不斷出現了深層次變化。近年來,我國的綜合國力在不斷提升,全球影響力在不斷擴大,與世界舞臺的中心點越來越靠近了。因此,我們應當重塑文化自信,還原中國故事本真,創新適應國內外的傳播方式,規劃我國文化故事表達新的話語體系;著重打造對外傳播的超能力團隊,擴大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向全球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猜你喜歡
中華文化話語世界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那什么”的話語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