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盤育苗技術對西瓜幼苗出芽的影響研究

2024-03-18 09:19靳凱業賈文紅帥張蘆金生哈雪姣陳宗光
農業科技通訊 2024年3期
關鍵詞:孔穴穴盤子葉

江 姣 靳凱業 賈文紅 于 琪 潘 林 董 帥張 揚 李 嬋 蘆金生 哈雪姣 陳宗光

(1.北京市大興區種植業技術推廣站 北京 102600;2.北京市大興區農業服務中心 北京 102600)

大興區是北京的西瓜主產區,優越的自然環境、瓜農豐富的種植經驗及豐厚的歷史底蘊造就了 “大興西瓜”這一全國農產品知名品牌[1]。 隨著早熟栽培和設施生產的發展, 育苗已成為西瓜優質高產高效栽培的重要技術環節[2]。 而隨著大興西瓜知名度的擴大及大興西瓜產業的發展, 大興西瓜育苗產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2017 年以前大興西瓜為農戶自建土溫室燃煤加溫育苗,集約化程度處于較低水平,瓜苗質量不穩定,病害發生嚴重,嫁接成活率低。 2017 年北京市因生態環境保護提出無煤化要求, 農戶因加溫受限無法自主育苗, 大興西瓜面臨無苗可用的嚴峻挑戰。 通過集約化育苗場建設、技術研究集成、創新模式推廣等工作, 大興西瓜集約化育苗技術得到了大力推廣。 而且隨著種植業轉型升級與西瓜產業化發展, 具有標準化和體系化特點的西瓜集約化育苗技術所占有的分量越來越重[3]。2016 年以前大興西瓜育苗80%使用營養缽育苗,小部分使用穴盤育苗。營養缽育苗具有缽體體積大、育苗土多、營養供給充足、定植后緩苗快等優點,但是營養缽育苗需配置大量營養土,費工費時,占用面積較大,且不便于銷售運輸。 穴盤育苗則可以提高育苗場的單位產出率,在育苗面積相同時增加育苗的數量,提高產值,較營養缽育苗提高354%的產出率[4]。 因此,推廣應用穴盤育苗是保證育苗場產出率和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5]。 為了推動大興西瓜產業的進一步提升, 引導大興西瓜集約化育苗產業向標準化方向發展, 進行穴盤育苗技術對西瓜幼苗出芽的影響研究,從而得到輕簡化、優質化的高效集約化育苗技術基礎數據, 以適應首都西瓜產業逐漸升級的需求,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西甜瓜產業的發展和西甜瓜生產能力的穩步提升。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與地點

本試驗于2022 年3-4 月在北京市大興區丁村日光溫室進行。

1.2 供試材料

接穗為小果型西瓜L600, 北京市大興區種植業技術推廣站選育的小型西瓜雜種1 代。 植株生長勢中等,第1 雌花平均節位8.1 節,果實發育期32.3 d。穴盤規格:32 孔54 cm×30 cm×4.5 cm(300 顆);平盤54 cm×28 cm×4.5 cm(500 顆);128 孔54 cm×28 cm×4.5 cm(196 顆,1/2/1/2)。育苗物質:普通基質(主要成分為泥炭)和進口基質(主要成分為泥炭)。

1.3 育苗方法

在溫室內育苗3 月12 日播種。 其他同育苗常規管理。

1.4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 個處理,3 次重復。干籽播種,稱取播種覆蓋后各處理穴盤質量。播種后每天及第20 d 統計各處理出芽時間、出芽率、發芽勢、戴帽出土率(表1)。

表1 西瓜幼苗生長期(單位:月/日)

各處理設置如下。T1:平盤播種(500 顆),常規育苗基質,覆蓋1 cm;T2:平盤播種(500 顆),進口基質,覆蓋1 cm;T3:32 孔穴盤播種(300 顆),常規育苗基質,覆蓋1 cm;T4:32 孔穴盤播種(300 顆),進口基質,覆蓋1 cm;T5:128 孔穴盤播種(196 顆,1/2/1/2),常規育苗基質, 覆蓋1 cm; T6: 128 孔穴盤播種(196 顆,1/2/1/2),進口基質,覆蓋1 cm。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覆蓋物質幼苗出芽數量分析

由圖1 可知, 各處理西瓜幼苗3 月12 日播種,3 月16 日(播種第5 d)開始出芽,且隨著時間延長出芽數量逐漸增加, 達到一定數值后出芽速度趨于平穩。 其中,T1 與T6 處理在播種第5~7 d 出苗數量快速增長,第7 d 出芽數量達到355 粒、184 粒;其余處理在播種第5~6 d 出苗數量快速增長,第7 d 時發芽率分別達到461 粒、264 粒、277 粒、180 粒。因此,T2、T4、T5 處理表現較好。

圖1 不同覆蓋物質幼苗出芽數量情況

2.2 不同覆蓋物質幼苗發芽勢分析

發芽勢指每日新發芽的種子數量達到最大時,當天發芽種子總數占供試種子數的百分比, 用來衡量種子的集中發芽能力。 在正常發芽條件下,一般以發芽第3 d 發芽種子數(N3)占供試種子數(Nt)的百分比作為發芽勢[6]。 由圖2 可知,各處理發芽勢均在30%以上,其中T2(69%)與T4(63%)表現最好,在60%以上。

圖2 不同覆蓋物質幼苗發芽勢

2.3 不同覆蓋物質幼苗發芽率分析

發芽率是衡量種子發芽力最常用的指標。由圖3可知, 不同處理西瓜幼苗發芽率隨著時間延長逐漸增加。T1 處理在播種第6 d 發芽率為34%,在播種第7 d 發芽率超過50%,達到71%;其余處理均在第6 d發芽率超過50%, 分別達到71%、65%、84%、77%、70%;T2、T4、T5 處理在第7 d 發芽率在89%以上,均為92%。 因此,T4 與T5 處理表現較好。

圖3 不同覆蓋物質幼苗發芽率情況

2.4 不同覆蓋物質幼苗帶帽情況分析

西瓜在育苗或直播后,當子葉出土時,往往會出現部分幼苗的子葉被種殼束縛著而伸展不開的現象,稱為戴帽。 如果土溫過低、覆蓋太薄或太干,種皮干燥發硬不宜脫落,而“帶帽”出土。 一般情況下,“帶帽”苗由于子葉被種皮夾住無法張開,難以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嚴重時會妨礙子葉的伸展和發育。 而子葉對于培養壯苗十分重要, 西瓜子葉的生理功能可以維持到結瓜期。 如果團棵前子葉受損傷,則容易造成幼苗生長不良或形成弱苗,瓜苗定植后,同樣不利于其生長發育。由圖4 可知,播種第6 d,T6 處理出芽幼苗不帶帽率達30%,T5 處理達29%; 播種第8 d,各處理均在50%以上,表現為T4(80%)>T5(76%)>T2(68%)=T6(68%)>T3(57%)>T1(50%)。 因此,T4與T5 處理表現較好。

圖4 不同覆蓋物質幼苗帶帽情況

2.5 不同覆蓋物質穴盤質量分析

圖5 為各處理育苗穴盤的質量。 T5 處理穴盤質量最小,為1.2 kg;T6 處理次之,為1.3 kg;T4 處理穴盤質量為1.8 kg;T3 處理穴盤質量為1.9 kg;T1 與T2 穴盤質量均超過3.0 kg。 穴盤育苗具有省工、省力、效率高、適宜遠距離運輸的優點,而穴盤質量則直接決定以上優點是否能夠充分體現。

圖5 不同覆蓋物質穴盤質量

2.6 各處理出苗情況分析

表2 為各處理出苗情況。 T1 與T2 處理均為平盤,出苗分別為0.32 株/cm2、0.31 株/cm2;T3 與T4 處理為32 孔穴盤,出苗均為0.18 株/cm2;T5 與T6 處理為128 孔穴盤,出苗均為0.13 株/cm2。 因此,T1 與T2處理出苗最高,其次為T3 與T4 處理。

表2 各處理出苗情況

3 討論與結論

穴盤育苗是保證育苗場產出率和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 從不同覆蓋物質幼苗出芽數量、發芽勢、發芽率、帶帽情況、穴盤質量等綜合數據分析來看,T4、T5、T2 處理綜合表現較好。 以上處理中,T4 處理為32 孔穴盤播種(300 顆),進口基質,覆蓋1 cm;T5 處理為128 孔穴盤播種(196 顆,1/2/1/2),常規育苗基質覆蓋1 cm;T2 處理為平盤播種 (500 顆), 進口基質,覆蓋1 cm。 從穴盤孔數分析,T5 處理為128 孔,T4 處理為32 孔; 從播種數量分析,T4 處理播種300 粒,T5 處理播種196 粒,T2 處理播種500 粒;從育苗物質分析,T4 處理、T2 處理覆蓋的進口基質,T5 處理為常規基質。 穴盤的尺寸決定了占地面積,在滿足育苗質量的同時, 要有效提高育苗場的單位產出率。 32 孔平均出苗0.18 株/cm2, 平盤平均出苗0.31 株/cm2,128 孔穴盤平均出苗最低,為0.13 株/cm2。因此, 綜合各項數據,T4 處理采用32 孔穴盤播種(300 顆),進口基質,覆蓋1 cm 表現最好。 播種盤面積相近時,播種數量多,出苗量大,但是播種數量過多,則會使覆蓋物對種子外殼摩擦力降低,使帶帽出土種子數量增多;而播種數量過少,則會降低單位面積出苗率。 因此, 后續應針對穴盤播種數量進行研究,使種苗帶帽與出苗數量達到較優的水平,從而促進集約化育苗向高效、省工發展。

猜你喜歡
孔穴穴盤子葉
懸鈴木幼苗的初生維管系統演化結構研究
黑山羊胎盤子葉性狀結構與繁殖性能的相關性
桑樹穴盤育苗組合配套技術要點
基于局部灰熵增強指數的纖維板剖面孔穴圖像增強方法
蔬菜穴盤育苗基質選擇及配制
一種方便計數的水稻種子發芽盒
投籃高手
佛教藝術中的“孔穴與勝境”
種植密度對普通白菜花芽分化和現蕾的影響
穴盤基質育苗成功的八大關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