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H省休閑農業發展研究

2024-03-19 09:06楊焯文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4年1期
關鍵詞:農業發展

楊焯文

(揚州大學商學院,江蘇揚州 225127)

0 引言

2015年至今,中央一號文件每年都在強調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國家先后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關于推動落實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政策的通知》等文件。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積極探索休閑農業精品線路,發展休閑農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H省作為農業大省,為支持休閑農業的發展,制定了《H省休閑農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H省又完善了《休閑農業示范創建工作方案》等文件,建議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休閑農業示范村、示范園區,從政策層面助力休閑農業發展。

1 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1.1 相關概念界定

休閑農業源于英文Agritourism,國內最早出現“休閑農業”是在1989年,由臺灣省舉辦的“發展休閑農業研討會”,在會議上提出。由于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對休閑農業存在著不同的認識和理解,至今未能達成休閑農業概念的統一界定。本文認為休閑農業就是利用農業自然資源、鄉村環境、農業文化和鄉村民俗風情等要素,結合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現代化技術等,以幫助人們恢復體能、愉悅身心為目的,為人們提供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服務和科普教育等的一種新型產業經營形態和新型消費業態。

1.2 相關理論基礎

1.2.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1943年,美國學者馬斯洛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把人類需求層次結構由低級到高級分為五級層次,通常被描繪成金字塔型。金字塔自下而上分別為:生理需要(飲食和衣服等),安全需要(醫療、保險、工作保障等),社會需要(友誼、忠誠等),尊重需要(名譽、地位等),自我實現需要(尋找自我、實現自我等)。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由于時代在不斷發展,休閑農業的消費需求也將發生變化。本文研究H省休閑農業發展,要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需要,發展具有多元化、多層次消費特點的休閑農業。

1.2.2 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

舒爾茨被認為是人力資本理論的奠基人,1960年,舒爾茨在美國經濟協會年會上,通過《人力資本投資》指出了許多經濟發展的問題,這些問題都不能用傳統經濟學的方法進行解釋。并指出,人力資本在現代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遠超資本和資源的分配。他認為人力資本主要體現在工人自己身上,其價值由勞動者的數量、質量、知識、技能、工作能力和身體健康等因素綜合而成,在社會生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推動H省休閑農業進一步發展,需要構建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體系,積極培養引進休閑農業高素質人才,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加大實施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的人力資本投資,為發展休閑農業提供技術人才支持。

2 鄉村振興下H省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2.1 H省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2.1.1 H省休閑農業示范創建規模

2017年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H省為了響應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完善了休閑農業管理機制和監督機制,構建了“鄉里湘韻”休閑農業消費平臺,進一步推進美麗休閑鄉村建設。據統計,截至2020年,H省累計創建國家星級休閑農莊253家、其中五星級休閑農莊約占38%,省級星級休閑農莊約1 500家、其中省五星級休閑農莊約占1/3。結合H省示范創建規模,發現H省休閑農業發展規模逐漸擴大。

2.1.2 H省休閑農業經濟效益

據統計,2016年,H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數達1.56億人次,休閑農業年經營總收入達320億元。2018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H省通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支持鄉村振興,根據第四屆H省休閑農業協會得知,到2020年,H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數約2億人次,實現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經營總收入457億元。H省響應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號召,通過發展休閑農業,促進了鄉村農民增加收入,提高了農村經營效益,賦予了鄉村經濟新的發展活力。

第一,在H省休閑農業經營狀況方面。主要從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數進行分析。據統計,2020年,全省休閑農業和旅游年接待游客數達1.99億人次,與2016年相比增長24.38%,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H省2016~2020年休閑農業和旅游年接待游客規模

第二,在休閑農業盈利狀況方面。主要從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經營總收入進行分析,2017年,實現休閑農業年經營總收入超過380億元,與2016年相比增長18.75%,具體見表2。

表2 H省2016~2020年休閑農業年經營總收入

H省自2018年正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積極建設休閑農業精品路線,完善休閑農業示范創建規模等途徑,推動休閑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高了經濟效益。由數據可知,2017~2020年H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經營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8.75%、16.05%、8.84%、-5.03%,2017~2019年呈遞增趨勢,2020年有所下降。整體來看,H省休閑農業發展經濟效益提高,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人數增加。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休閑農業逐步成為助力脫貧攻堅,實現農民增加收入,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新型經營形式。

3 H省休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農業產業特色缺乏競爭力

H省處于中國中部地區,有著充足的草地、山林和湖泊資源,該地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光照豐富,同時有著大面積的養殖、種糧和種棉等,這些豐富的農業資源以及民俗風情文化等促使休閑農業的發展。隨著人們對休閑生活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政府對休閑農業發展的大力支持,全省各地農家樂、休閑農莊及各種休閑農業觀光園逐漸發展壯大。但是,自2018年H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鄉村產業興旺、實現農民增加收入和農村經濟繁榮以來,一些地方忽視農民創業就業問題,仍然沿用傳統的招商引資做法通過投入巨資打造空有外表、沒有特色的“示范村”。

3.2 發展模式出現同質化問題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深入實施,休閑農業經營規模逐漸擴大,出現了同質化,生產效益較低,農民收入低、缺乏競爭力等問題。H省休閑農業發展模式中,主要有農家樂、休閑山莊、農業觀光園以及開心農場四種經營模式,總結H省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主要經營方法進行分析,總體來說,休閑農業項目在發展模式上缺乏創新,經營方法相似或相同,同質化現象嚴重,如表3所示。

3.3 現代智能技術利用相對落后

科技的注入促使傳統休閑農業向現代休閑農業轉型,農業科技創新是鄉村新動能的培育和鄉村全面振興的主要推動力。H省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更加注重科技投入,支持農村地區開展科技實驗,引進現代智能技術,積極創建科研機構、實驗室等。但是,與其他休閑農業發展較好的地區相比較,H省休閑農業科技利用水平存在相對落后的問題。據了解,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現代科技設施推廣還不足,如部分園區使用的仍是普通塑料大棚,這類設施雖然建設成本較低,但棚室結構簡單、設施陳舊,存在棚內濕度大、透水性差、缺少旱季排澇體系以及防御能力弱等問題。

4 鄉村振興下H省休閑農業發展對策

4.1 開發地域性特色產品

首先,H省的東部以湘資流域為主,西部以沅澧流域為主,要結合地域優勢資源,圍繞H省農業文化遺產與農產品地理標志雙軌保護工程,發展帶有H省特色的休閑農業產品,積極推進區域農產品品牌建設。

其次,對地方把玩或觀賞的手工藝產品,如湘繡、邵陽地區的竹雕、湘西地區的土家族織錦以及安化的黑茶加工技藝等,可結合傳統的手藝和技術手段,對其進行深加工、精包裝,使產品本身及其包裝都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獨特性,為消費群體提供特色化、精致化和品質化的服務,從而提高產品價值。

最后,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并提供強有力的管理和扶持政策。抓住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機遇,爭取政府在政策、資金和項目上對發展休閑農業的支持。通過構建H省休閑農業資金支持體系,構建生態環境指標評估體系,充分發揮引導與監管功能,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實現休閑農業項目管理規范化和服務標準化。

4.2 融入民俗風情探索新模式

H省的少數民族比較多,使H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風情。歲時節令方面,有H省侗鄉的中秋之夜“偷月亮菜”、H省永州瑤族的“敬鳥節”以及H省邵陽的“四八姑娘節”等;戲曲文化方面,有巴陵戲、皮影戲、花鼓戲、湘西地區的陽戲、湘昆和湘劇等;歌舞藝術方面,有壯族的“竹竿舞”、白族的“三道茶”、瀘溪縣“踏虎鑿花”剪紙技藝以及益陽安化黑茶制作技藝等民間藝術;民族傳統美食方面,有侗家竹筒雞、畬族糍粑、瑤家豆腐丸、土家粽子雞和湘西酸肉等。

4.3 加強智慧化技術投入

第一,推動農業智能科技系統在農業園區的構建。農業智能機械裝備是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充分運用智能溫室大棚、智能播種機械設備、自動噴灑機械設備和智能養殖設施等先進科技設施,提高園區產業生產經營發展,形成以現代科技為主的休閑農業模式。

第二,加大對適應“三農”特點的應用軟件研發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快農業智能化步伐,實施“信息進村”項目,完善H省休閑農業信息系統,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促進休閑農業管理的科學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同時,要加速推進農村地區水、電、氣、路等農業生產和加工的基礎設施完善,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第三,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鼓勵休閑農業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農業技術,通過構建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支持的第三方農產品安全追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保證數據安全和可靠。

第四,提高農業網絡平臺公共服務水平,互聯網平臺不僅要提供特有的信息搜索、農產品價格對比、商貿服務以及農機售后等打包服務,還要加強對農業生產的監測、數據搜尋與分析、智能農機控制等方面的服務。

5 結論

本文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文獻分析法,通過對H省休閑農業發展現狀、突出問題、影響因素等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結論:

1)H省休閑農業起步較晚,對比國內外優秀休閑農業發展還缺乏一定的競爭力。結合H省休閑農業發展現狀,發現鄉村振興背景下H省休閑農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農業產業特色缺乏競爭力、發展模式出現同質化問題、現代智能技術利用相對落后等。

2)結合江浙等地國內休閑農業發展的經驗,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可以從開發地域性特色產品、融入民俗風情探索新模式、加強智慧化技術投入等方面提出對策。

猜你喜歡
農業發展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新農業 從“看天吃飯”到“看數吃飯”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歐盟發布短期農業展望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