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圓論域下的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

2024-03-20 01:33羅心欲
理論導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同心圓防控

羅心欲

(中共梅州市委黨校 市情研究中心,廣東 梅州 514071)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1]43-44,同時將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意識形態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范疇,從“文化自信自強+總體國家安全”的高度提出了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科學命題。近年來,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問題引發學界廣泛關注和熱議,形成了豐碩研究成果。不過,受人們長期對意識形態階級性認識影響,基于網絡意識形態斗爭“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的戰略定位,這些研究主要從“風險—安全”的對立性和批判性維度展開,側重于斗爭視界,有關風險治理建構面向的研究成果鮮見。事實上,“馬克思恩格斯的意識形態批判是包含著肯定、轉化和出路的否定,其旨趣在于從破除‘幻象’中獲得‘真相’,從而在批判中內蘊了建構的維度”[2]。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觀的敘事指向在于,超越意識形態虛假性,抵制錯誤思潮,建設自己的意識形態,在爭得統治地位后構筑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夯實最廣泛而可靠的思想基礎和社會基礎。矛盾統一體定義中的同一性關系,賦予了意識形態的建構性要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的科學論斷,正是對這一運思智慧的理論確證。本文在相關研究基礎上,引入習近平的同心圓論斷,從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同心圓視角追問,探討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治理的辯證性操作,進而助推建強主流意識形態。

一、同心圓論斷與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耦合關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提出“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的新戰略新要求,為新時代凝心聚力做好宣傳思想工作,防范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提供了理論支撐與行動指南。面對“四個偉大”集成的時代境遇,同心圓論斷與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在網絡統戰方面形成了一個復雜的實踐論題交集。

(一)同心圓論域下的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意涵

同心圓原初是一個數學概念,指同一平面上圓心相同、半徑各異的多圓系統。1925年,美國學者E·W.伯吉斯等針對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區,創立同心圓理論。后來,這一理論推廣到城市規劃、組織文化、企業經營、政治文化等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闡發了關于擴大社會各階層政治同心工作、做好同心事業的思想觀點,逐漸形成了同心圓論斷體系,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統戰工作的重大理論創新。習近平指出:“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關鍵是要堅持求同存異……只要我們把政治底線這個圓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樣性半徑越長,畫出的同心圓就越大?!盵3]不僅如此,習近平還將同心圓的視野延展到網絡空間、網絡社會,指出“網上網下要同心聚力、齊抓共管,形成共同防范社會風險、共同構筑同心圓的良好局面”[4]73?!巴膱A”作為一種政治隱喻和理念表達,承載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的價值判斷和意識形態預設,這決定我們能否在準確把握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本質的前提下,形成風險防控的構建性趨向,實現網絡意識形態“認知—解釋”“價值—信仰”系統的有序塑造與動態運行。

意識形態風險主要是從主流意識形態的角度來說的,指主流意識形態面臨危險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意味著主流意識形態面臨不安全可能,表現為整個社會意識形態分化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本體性安全擠壓和主導性分解挑戰,以及觸發的社會政治與精神文化生活的秩序亂象。不過,“風險社會的壓力能夠激發出人的命運共同體意識,促使人們追求共生共在,合作行動成為必須加以建構的行動模式”[5],意識形態風險激發的共同體意識,若能演化為“同心”,則由“同心同行”獲得“共生共在”。

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是意識形態風險的網絡空間轉向。在網絡信息時代,加強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目的在于發揮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網絡社會的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對內增進網民思想政治和文化價值認同,構建清朗網絡空間;對外抵御西方意識形態網絡滲透和侵略,維護我國網絡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所謂同心圓論域下的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就是指將同心圓的理念、技術和方法等應用于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全過程、各環節,從主流意識形態本位出發整合網絡意識形態各方力量和各種資源,尋求最大公約數,形成網絡意識形態建設共同體。按照差序格局的敘事邏輯,主流意識形態與其他意識形態和思潮思想派系鏈接的社會關系,像一幅親疏遠近各不同、依次展開的同心圈層圖象。這一體系構成要素包括各種意識形態和思潮思想競逐互動的同一網絡“平面”、主流意識形態的“圓心”方位、非主流意識形態與主流意識形態之間的“半徑”距離,以及內在的向心力和離心力機制。將同心圓論斷運用于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為共同體理念培育、意識形態共識達成提供了一種理論框架,是分析和解決網絡意識形態風險問題的新方法論和技術范式,推動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進入明確、主動而系統的同一性構建時代。這不僅是最大限度爭取網絡民心,將網絡“最大變量”轉化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最大增量”的時代要求,也是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確保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戰略需求。

(二)同心圓論斷與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戰略契合

同心圓論域下的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前提是同心圓論斷與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之間存在戰略契合性。這既體現了同心圓論斷的開放性、生命力,又為網絡意識形態建設實踐創新所需要。

1.在民族復興的政治立意上契合。習近平指出:“為了實現我們的目標,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什么是同心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盵4]70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偉業所指、目標導向所系、使命任務所在,指涉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精神家園和思想紐帶。這一目標實現具有突出的復雜性、長期性、艱巨性,需要弘揚中國精神,致力團結奮斗。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只有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才能從根本上集中智慧和力量辦大事、闖難關、鑄偉業。意識形態具備精神指引和力量凝聚功能,能夠通過教化方式引領思想、提振精神、統一意志,獲得受眾內心認同并促成一致行動,進而實現中國夢。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中,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為團結奮斗謀復興而凝心聚魂的工程。同時,“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1]52,風險是民族復興的阻礙。隨著民族復興的加速推進,各個領域的風險也一并襲來,各種正反作用力不斷拉鋸糾纏,或滲透到、或體現在、或受制于意識形態方面,間接引發抑或直接聚發意識形態風險。若對其麻痹大意、防控不力,將動搖黨的執政合法性和國家安全基礎,可能遲滯甚或中斷民族復興進程。在網絡信息時代,意識形態安全的焦點和重心已移位網絡空間,加強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成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頭戲”,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匯聚民族復興磅礴偉力是題中應有之義。無論從民族復興必由之路的正面來看,還是從民族復興的風險維度逆向觀之,同心圓使命驅動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政治立意與時代價值都不言自明。

2.在辯證關系的邏輯基點上契合。習近平強調:“我們提出堅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方針,就是著眼于形成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的同心圓?!盵6]在馬克思主義矛盾觀中,一致性與多樣性并存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常態,也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的表現形式?!巴膱A”包含并統攝“同心”“多圓”兩個要點,是對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深層意會和辯證運用。一致性與多樣性二者不可偏廢,片面強調哪一方,都會動搖同心圓的立論基礎。只有一致性、沒有多樣性,同心圓就失去了構建的必要和意義;只有多樣性、沒有一致性,同心圓就缺乏構建的條件和可能。同心圓的建構,先是承認一致性與多樣性的二元性,而后尋求二者的良性互動和適當打通,不僅強調一致性又包容多樣性,堅持“求同存異”,達到“和而不同”。同心圓論斷啟發我們正確把握意識形態的一致性與多樣性關系,有效解決在多元、混雜、嬗變的意識形態體系中實現最大共識的問題。從網絡意識形態群像看,主流意識形態在整個網絡社會中居于主導地位,承擔引領任務,以一致性為追求方向;各種非主流意識形態、社會思潮和零散價值觀念數量龐大,紛紜激蕩,構成一幅多元意識形態交織互動的“網生圖景”,是多樣性的具體指向。一般來說,主流意識形態憑借其強大的領導權和話語權引領各種非主流意識形態與思潮思想,以共識性的戰略目的和技術手段落實“兩個鞏固”根本任務,但如果主流意識形態僵化被動、效能失常,遭受其他非主流意識形態或社會思潮的空間擠占和權威競爭,特別是對抗性非主流意識形態的滲透和挑戰,便會產生意識形態風險。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有賴于一致性與多樣性的結構性均衡,也就是要在一致性主導的前提下包容意識形態的多樣性,以同心圓的論斷邏輯、精準細致的網絡統戰工作統一或引領意識形態各流派力量,最大限度凝聚共識、消除偏見。

3.在爭取人心的實踐方式上契合。爭取人心是中國共產黨長期治國理政且長盛不衰的秘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反復強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標注了“人心”在政治實踐中的重要份量,融通馬克思主義人民史觀的基本原理。從公共角度講,人心指代公眾傾向,是人民大眾在一定歷史時期形成的一致心理趨求和價值表意。從個體角度看,人心又是內心深沉的想法和意圖,隱秘而復雜,難于把握。習近平提出,要“最大范圍爭取人心,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4]77。同心圓的構建,體現到實踐中就是一個爭取人心、凝聚民心、加固圓心的系統和過程。爭取人心,難在“爭取”,意在“人心”,落在“認同”。是否爭取到人心、爭取到何種程度,評價標準主要看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政治體系的認同率、認同度,涵蓋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等。與同心圓論斷同理,意識形態工作本質上是一項針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爭取人心、獲取認同為其實踐方式。當前,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我國網民人數超過10億,人心、民意連同輿情主要反映在網上,鑒于此,必須深入深耕網絡空間,見網見人爭取人心,把廣大網民凝聚到黨的周圍,形成網上同心態勢?!耙庾R形態安全的中心目標是讓主流意識形態掌握群眾?!盵7]在多元意識形態的共生共存中,客觀要求主流意識形態與各種非主流意識形態、社會思潮主動展開認同競爭,有效爭奪社會成員認同的資源。廣大網民或受眾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比例和指數越高,意識形態就越安全,反之容易出現網絡意識形態風險問題。人心渙散則滋長風險,人心齊聚則不懼風險?;谌诵南虮车膬r值考量開展認同競爭,爭取人心,使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中真正成為主流,鑄就意識形態的人民性優勢,正是同心圓方法論指引下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實踐投射。

二、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離心癥候

本質上,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是網絡意識形態向心力減弱和離心力“高勢”的產物。向心力指的是同心圓各要素朝向共同目標協同運行的勢能和力量向度,體現出各要素對圓心的正向依從性。向心力不彰,則離心力生發。離心力標示偏離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目標的傾向,或者致使網絡意識形態離散化的后果。網絡意識形態的離心癥候,源自意識形態、網絡和社會存在負面因素的立體疊加和混合強化,是網絡風險和意識形態風險效應交叉演變的綜合體。

(一)風險源:國內國外勾連

按風險源分類,意識形態風險分為外源性意識形態風險與內源性意識形態風險,二者勾連共振、平向驅動,形成對主流意識形態的離心效應。其中,美西方敵對勢力利用網絡推行“西化”和“分化”戰略,挑戰我國意識形態體系。同時,我國網絡空間各種錯誤社會思潮、價值觀念又與之策應,背離主流意識形態。一方面,中西之間“主義”之爭、現代化之較由來已久,難以調和,“西方敵對勢力一直把我國發展壯大視為對西方價值觀和制度模式的威脅,一刻也沒有停止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8]。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面對“東升西降”以及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天下大勢”,美西方的提防心理、焦慮情緒甚至忌憚感愈發明顯。為打壓和遏制中國發展,美西方敵對勢力攜技術霸權、硬實力之威,在無界性、脫域性的網絡空間肆意散播各種錯誤思潮思想或觀點論斷,如“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憲政民主”“人權高于主權”等,設置各種話語陷阱,炮制各種偽命題,炒作各種陰謀論調,詆毀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文化,不遺余力污名中國意識形態。為提升意識形態滲透效果,它們還假借經濟、文化、藝術、學術等交流活動,利用非政府組織偽裝和“金援”手段在中國尋找和培植代理人,籠絡、“招降”親西方知識精英、網絡公知和反體制人士,或利用我國社會公共問題、政治議題挑起網絡論爭和所謂“網絡民主”運動。這些滲透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國內錯誤社會思潮的活躍。加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深入推進,國內意識形態也面臨利益主體多元性、思想開放性和市場逐利性挑戰,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價值理念多元多樣多變,個人主義、自由主義、享樂主義、消費主義在一些領域、網絡空間滋生蔓延,產生不少負能量;一些反馬克思主義、反社會主義思潮伺機抬頭,渾水摸魚,與國外反華勢力里應外合、沆瀣一氣,成為美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應聲蟲”甚或幫兇。

(二)傳導體:資本技術合謀

由于意識形態有賴于技術的加工、記錄和傳輸,技術又服從、服務于資本,這意味著資本所有者在控制技術的同時也擁有對意識形態的掌控力。資本的技術邏輯表明,資本借助技術工具展開意識形態的生產和傳遞,不斷實現其利潤追求的價值目的。于此同時,技術也在資本的支持與使用下不斷進化。在智媒時代,資本與技術的合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網絡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力、凝聚力分流,推高了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能級指數。一方面,資本宰制下的技術“雙刃劍”效應抵消意識形態的技術賦能。網絡信息技術起作用的好壞,取決于誰用、怎么用。網絡信息技術先發于西方資本和市場化,資本的先在性和無限擴張性毫無懸念地解除了網絡信息技術的價值中立性,培育出服務于資本邏輯的技術供給力量。盡管人工智能、大數據、5G、云計算等同樣可用于主流意識形態智慧化構建,但是當它們被資本勢力把控使用時,又不可避免地帶來倫理問題和“利維坦風險”?!翱茖W技術所帶來的現代社會的新風險都源于人類對它的濫用,以及片面追求資本增殖帶來的不良后果?!盵9]在資本權力注入智能算法的情況下,“信息繭房”、數字致癮機制、傳播碎片化、泛娛樂化生態等算法意識形態行為銷蝕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能量和主導能力,導致社會人心渙散。另一方面,資本原罪沖擊意識形態的正向流。馬克思曾尖銳指出:“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盵10]出于不斷增殖的目的,資本裹挾網絡信息技術,構建一整套適配增殖服務的話語體系和傳播體系,為流量經濟造謠造勢。為招徠更多“粉絲”、顧客,賺取盡可能多的利潤,各式社交媒體、直播軟件、電商機構、游戲商家、搜索引擎和資訊平臺等不遺余力宣傳灌輸消費主義文化和享樂主義價值觀,推送違規、有害但能從中獲利的信息,阻礙主流意識形態的受眾抵達。放眼世界,美西方的互聯網壟斷資本更是與數字技術合謀共生,在全球范圍內貪婪吸食和攫取數字紅利,衍生出數字帝國主義和信息霸權主義。

(三)環境域:網上網下聯動

網上與網下的二元結構是網絡意識形態特有的存在格局和表現特征,當我們講述或把握網絡意識形態這一新領域新樣態時,需同時洞察以網分域的“二元空間”,不能“顧此失彼”?!白鳛椤夹g賦權’的互聯網,通過新媒體‘水波效應’傳播路向,實現線上交往和線下行動‘共振頻率’聯動,擾散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盵11]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源于現實,經網傳導,到輿論化流向,網上網下交叉蔓延和擴散,形成網上網下聯動式的風險。一方面,社會現實問題泛意識形態化。網絡意識形態雖然以網絡社會、網絡空間作背景,冠網絡之名,但“意”在社會現實,源于、映照且反作用于現實社會?!皟仍陉P聯與負面連帶是社會風險的基本特點,其作用范圍不僅局限于本域,還會擴展到它域,生成次生效應?!盵12]現實社會風險“脫域”后擴展、進入到網絡社會,轉化為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網絡意識形態風險實際上是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當中各種矛盾沖突的網絡呈現。風險不可能“空穴來風”,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導致部分民眾心理不平衡與獲得感、幸福感不充分,一些利益分配不公、民生保障不力、干部黨性作風不佳等問題無法及時有效解決造成社會心理失衡,無疑對沖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公信力、說服力和引導效果。另一方面,意識形態問題泛輿論化。網絡空間是一個多元復雜思想觀點寄居和活動的具有自發性、公共性、泛在性特點的“大輿論場”,容易成為負面輿情發酵生成的策源地與放大器,使意識形態風險“輿論先行”。意識形態雖然有來源和內容現實性的一面,但在網絡傳播與輿論導向中又會發生信息、內容上的失真和流變,同時一些社會矛盾問題和群體性事件經過輿論“加工”后也轉化為輿情問題。尤其是現實中一些制度化和正規化的民意表達、利益訴求渠道不夠通暢時,人們很容易將不滿情緒、負面異見通過網絡端口傾瀉出來,而這往往被一些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借機利用、借題發揮,從而將網絡輿情危機引向意識形態危機。

(四)作用果:內虛外亂交替

網絡意識形態風險何以生成?從內因研析,在于意識形態基礎不牢,網絡正能量虛竭,主流意識形態建設乏力等,這是風險的決定性因素;從外因探尋,受相關環境、條件影響,與外部挑戰問題和外界壓力相關。歸結起來,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是網絡意識形態內外負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一,網絡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習近平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盵4]108長期以來,美西方國家幾乎壟斷了網絡核心技術及優勢媒體、平臺資源,占據了網絡技術制高點和網絡領域的規則制定權,手握技術、信息“生殺大權”。相比之下,我國在網絡信息關鍵技術、核心產業方面存在嚴重短板,技術設備進口依賴度很高,在網絡意識形態攻防體系和治理能力上技不如人。其二,網絡意識形態呈現去主導化趨向。與前互聯網時代相區別,智媒時代的網絡傳播結構更為扁平、主體更為多元、價值更為發散,傳統集中統一、自上而下的意識形態傳播機制代之以去中心化、自由開放的傳播模式,意識形態領導權由一個法理概念變為一個生成意義上的命題。這種傳播模式下,信息掌控、輿論把關大量“留白”,非主流意識形態的大量碎片化、個性化、淺表化信息涌入各網絡社群,彌散于整個網絡空間,稀釋了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引領的權威性、完整性和系統性。其三,主流意識形態生產力局部式微。一直以來,主流意識形態敘事以“高大上全”而著稱,但是當網絡生存方式進入大眾生活日常時,主流意識形態在對接民間“草野”的內容供給和話語建設上則稍顯捉襟見肘,主要表現為有些內容枯燥抽象,理論的現實闡釋力、反饋性不足,加上部分話語傳播方式矜持單一、話語表達空泛、網言網味貧乏,難以真正進入并涵潤網民內心以及順應網絡時代發展。反觀一些非主流意識形態和思潮思想,通常卻能以現實利益誘導和碎微議題代入,伴群而生,借圈傳播,這無形中增大了網絡大眾與主流意識形態的距離感。

三、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同心圓建構

如前所述,同心圓論斷的“出場”,無論其思想認識的科學性還是方法論的針對性,都可以為意識形態的建構性功能發揮提供科學指引和理論基礎。比照同心圓論斷的分析框架,必須善用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針對意識形態風險各構成要素,錨定主流意識形態的中心方位,把握意識形態的向心力和離心力機制,調適意識形態和思潮思想派系之間的社會關系,從根底上、系統上防控意識形態風險。探索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同心圓建構進路,需緊扣以下四個關節點。

(一)固守“圓心”: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

同心圓是同一圓心的多個圓,“圓心”當為基準。毋庸贅言,這個圓心就是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是“黨是領導一切的”政治論題涵括的意識形態工作黨性原則,是抓好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政治前提和“定海神針”。唯有堅持黨的領導,由黨掌握領導權,才能確保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政治正確,做到全局可控、協調有力、方向不偏,這是決定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關鍵問題。習近平強調,“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堅持黨管互聯網”[4]10,“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1]43。這些重要論斷明確強調要堅持黨對網絡意識形態的領導,包括黨管網絡宣傳、黨管網絡媒體、黨管干部人才等。落到實踐中,其一,要健全領導體制??v向上,由黨中央對網絡信息化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集中統一領導,進行頂層設計、集中部署、總體安排,各級黨委作為本地區或部門的核心力量具體領導落實;橫向上,由各級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主導社會組織、市場、企業、網民、專業人員等各方力量,推動網絡意識形態多元共治,構建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共同體。其二,要落實領導責任。黨的領導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要遵循和貫徹《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及有關實施細則,分解、細化風險防控任務,建立風險防控責任體系、考評體系。同時,要抓好風險防控的問責、追責,倒逼相關主體、人員切實履行責任,特別是發揮好各級黨政“一把手”的主責作用。其三,要打牢領導根基。在網上落實基層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起來、建設好,是有效實現黨對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工作領導的組織基礎。要用互聯網思維探索黨建工作新路子,實施智慧黨建、網絡黨建,把支部建在“云上”“網上”,大力提升黨的網上領導能力,積極發揮黨員網民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黨員在網絡陣地上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二)澆鑄“核心圈”:鞏固馬克思主義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

“核心圈”緊貼圓心點,是同心圓首善之區。如果將意識形態體系比喻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意識形態同心圓序列,那么主流意識形態就居于這個同心圓的“C位”,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核心圈。在意識形態領域,主流意識形態核心圈穩如泰山、顛撲不破,什么風險來了都擋得了。搶占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制高點,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理論指引、理論教育和理論武裝,“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1]16。當前,鞏固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既是黨決勝意識形態工作、意識形態斗爭的一條重要經驗,又是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根本遵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與其內容闡釋力、話語表現力和實踐結合力密切相關。其一,深化理論研究是前提。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盵13]9-10深化理論研究,將馬克思主義弄通、悟透,是徹底獲得馬克思主義“徹底性”的必經之路,更是提振主流意識形態精氣神,說服和掌握廣大群眾的理論前奏。要深入實施和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深刻解答新時代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推導出其他兩個“為什么”,維護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權威。其二,轉化話語體系是關鍵。當前,馬克思主義在一些領域或場合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傳了不響亮,和話語貧瘠不無關系。為此,要深入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對接廣大社會成員的認知經驗和日常生活,將馬克思主義的宏大敘事話語拉回或嵌入生活世界中,將政治話語、學術話語“翻譯”成日常話語和大眾話語。同時,還要在總結中國經驗的基礎上打造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不斷創新和推廣中國話語,從以前在國際上的“跟著說”轉向“領著說”“主動說”,反對套用西方理論和話語模式“裁剪”中國問題。其三,強化社會觀照是根本?!耙庾R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盵13]15221世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離不開對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的整體性觀照,要將網絡空間、網絡信息技術、網民群體、網絡意識形態等“網生問題”納入研究視野和問題域,當然也不能滯留于“云端”,必須回歸并立足現實社會,聚焦現實而具體的社會生活,回答時代之問,回應人民關切,切實指導解決好各種社會矛盾問題和關涉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三)擴展“圈層”:持續推進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

同心圓論斷強調在守住圓心的基礎上盡可能拉長包容的多樣性半徑、擴大圓的范圍,同心的“圈層”越多越大、覆蓋面越廣,說明“圓心”“核心圈”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越強,“圈層”表征著同心圓陣地的穩固性和擴張力。陣地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基本依托和發力空間,“我們的同志一定要增強陣地意識。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4]52。抓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必須以強烈的陣地意識“耕好”意識形態“責任田”,不斷鞏固和拓展網上思想陣地、民心陣地和輿論陣地,大力充實“紅色地帶”,扭轉“灰色地帶”,壓制“黑色地帶”。其一,要協調多元社會思潮。對多元社會思潮,簡單否定、片面貶低或者一味放任都是錯誤的、有害的,需要辯證分析和審慎對待。一要分清“是非”,全方位辨識社會思潮在形態、屬性、影響、訴求、思想觀點上的多元性,判別它們是友好型的還是對立型的、中性的,對主流意識形態產生什么影響作用;二要精準施策,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術問題、思想認識問題、政治問題按各自的特定辦法解決;三要加強對多元社會思潮的批判吸收、疏導駕馭,盡可能發掘它們的正能量。其二,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網上群眾路線日益成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生命線。為擴大同心圓的群眾基礎,必須適應互聯網發展形勢,提高“鍵對鍵”線上互動和“面對面”線下服務相結合的工作本領,用互聯網思維和信息化手段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真正把人民群眾打造成網絡風險防控的“銅墻鐵壁”。要積極推行在線為民服務,暢通網絡問政渠道,注重教育和團結網民群體“意見領袖”,通過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延伸網上群眾工作觸角,凈化和引領公眾網絡圈群生態。其三,要筑牢網絡安全防線。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在于搭建一個安全攻防體系,既要主動“開疆拓土”,又要守住主流意識形態既有陣地,將關口前移,御風險于邊界之外?!案吖サ头馈辈豢扇?,底線意識不可少,預防是先于管控且最有效的安全策略。與網上群眾路線的“高線”標準不同,筑牢網絡安全防線是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最基本內容和底線要求。要從最壞處著眼,建立風險監測、研判、預警、阻斷和評估“一體化”機制以及相關預案,構筑全鏈條、閉環式防線,下好風險預防“先手棋”。其四,要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作為習近平對網絡意識形態的理念創新,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網上同心圓的國際版本和升級話語。近年來,國際上“退群”“脫鉤”亂象不斷,網絡霸權主義、自由主義問題嚴峻。我們要堅持胸懷天下,開拓世界眼光,不斷擴大與世界各國的命運共同點、利益公約數,把網絡空間的“朋友圈”做大做實,進一步拓展我國意識形態的“同心圓”疆域和國際影響力。

(四)優化“力道”:秉持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治理的工具理性

在向心力與離心力角逐的“力場”中,向心力大于離心力則同心圓存,反之則同心圓消,無論是固守“圓心”、澆鑄“核心圈”還是擴展“圈層”,都是以向心力的壓倒性勝出實現的。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治理必須加固多元社會思潮和思想觀念對“圓心”“核心圈”的向心力或者說“圓心”“核心圈”對多元社會思潮和思想觀念的凝聚力,同時分解反其道而行之的離心力。由于力道涉及施力方對受力方的作用,兩端的中介或手段是工具,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治理需要秉持工具理性。其一,要突出技術保障。網絡意識形態的技術風險決定了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技術依賴性?!凹夹g創新尤其是核心技術的創新,是化解風險的工具性條件和物質性基礎?!盵14]加強對核心技術的科學發展與運用,重塑網絡意識形態的技術理性勢在必行。要深刻體認“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4]110的觀點,立足自主創新,依靠人才培養與協同攻關,在前沿技術、非對稱性技術與顛覆性技術研發掌握上“破題”“突圍”乃至爭先,免遭技術“卡脖子”之苦。在技術應用方面,要堅持以技術反制技術、以價值引導技術,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算法供給與智能融滲,提高意識形態信息識別、風險監測預警和輿論監管的“技術含量”,同時要合理設定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邊界,謹防資本施法的技術異化和信息綁架。其二,要織密法治體系。無規矩不成方圓,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耙獔猿忠婪ㄖ尉W、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4]155,這是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治本之策。要不斷完善網絡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并強化其宣傳貫徹,加大執法力度,用法律手段約束和規范網絡行為。在日常工作實踐中,還要將這些法律法規的精神和條文轉化成具體可操作的制度,對組織協調、責任安排、過程管理、風險處置、考核評估等內容作出明確規范;同時與以德治網相結合,深入開展網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倡導網絡道德自律,使網絡意識形態治理“軟硬兼施”。其三,要經略媒體平臺。媒體平臺是意識形態的生產與傳播工具,經營好、發展好媒體平臺是擴大主流意識形態影響力版圖的必要條件。要積極推動多媒體之間的融合創新、優勢互補,構建全媒體傳播平臺和立體化傳播體系,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矩陣。針對商業資本把控新媒體平臺的問題,需嚴把主流媒體準入門檻,加強對各類新媒體、自媒體的監管,或直接通過國有資本介入、掌握主流新媒體平臺,搶占網絡主導權。面對國際輿論場“西強東弱”的困境,著力建設外宣旗艦媒體,做大做強做活海外華文新媒體和社交媒體賬號,提升中國話語國際傳播力。

猜你喜歡
同心圓防控
打好“新僑牌” 畫好“同心圓”
一位企業家持續畫好“同心圓”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同心圓夢再出發
豬常見腹瀉病癥狀及防控
同心圓夢再出發
繡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圓”
守牢防控一線 靜待春暖花開
同心圓變變變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