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商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共繪內河航運未來新圖景
——首屆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論壇觀點集萃

2024-03-20 20:23石孟園
中國水運 2024年1期
關鍵詞:內河航運內河航運

本刊記者 石孟園

我國內陸內河流域遼闊,內河航運作為水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一環。12 月3日,以“新時代、新思路、新路徑——更高質量的內河航運”為主題的首屆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來自全國內河航運管理部門、港航物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等150 名嘉賓代表,聚焦內河航運發展熱點議題展開對話交流,共商新時代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路徑。

錨定目標 共促發展

內河航運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頭連接著民生,一頭牽動著發展,在服務國家戰略實施、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盛閱春表示,當前,湖北正錨定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歷史使命,圍繞“建成國內一流航運樞紐、一流港口企業、一流開放通道,全力打造全國長江航運標桿”的目標,奮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

在推進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湖北省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和《關于加快湖北省港航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著力推動湖北水運高質量發展,著力實現航運方式更加綠色,網絡優勢更加凸顯,協同合作更加深入,為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提供“湖北實踐”。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李天碧表示,近年來我國內河航運發展迅速,港航設施規模世界領先,運輸效能不斷提升,運力結構持續優化,安全形勢保持穩定,綠色智慧發展勢頭良好,干線“大動脈”、內河港口“主樞紐”、航道網絡“微循環”的作用進一步彰顯。

他指出,今后要堅持內通外聯,加快構建現代化水運基礎設施體系,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體現更多擔當;要堅持統籌融合,推動內河航運協同發展,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大作用;要堅持創新驅動,整體提升運輸服務效能,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要堅持綠色低碳,讓綠色成為內河航運發展的“名片”,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長江是內河航運主通道,長江水系14 省市內河航道占全國內河50%、港口碼頭泊位占90%,是全世界運量最大、通航最繁忙的河流?!拔覀儓猿稚鷳B優先、綠色發展,推動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實現轉折性變化;堅持干線牽引、干支聯通,建成了長江干線‘水上高速路’;堅持開放融合、協同聯動,建成了集中統一高效的公共服務平臺;堅持創新驅動,數字賦能,交通強國試點任務逐步形成‘長江方案’?!苯煌ㄟ\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劉亮介紹。

創新賦能 智慧轉型

在長江,多功能單北斗船載智能終端、國產化VTS投入應用,電子航道圖干支聯網快速推進;在京杭運河,生態、環保、智慧技術助力綠色現代航運示范成效初顯……近年來,新科技在內河航運場景中落地,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如何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嚴新平作主題為《我國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思考》的學術報告,他表示環境友好、生態保護是航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要關注船舶的能源替代,防止船舶排放對溫室氣體的影響,還要高度重視對于水域環境和水中生物的保護。以人為本、提升船員素質是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體現,要重視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通訊等技術正在創建船與岸、船員與船舶系統的新型關系,重塑船員的從業模式,催生“岸基駕控,船端值守”的船舶運行新模式,變革航運業態。

此外,嚴新平提出,集約組織、培育市場是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有效保障,任何一種船型不能包攬和滿足各種旅客和貨物的運輸需求,發揮江海聯運、多式聯運的優勢,形成優化的航運網絡,才能構成兼具經濟性、安全性、高效低耗、智能綠色的航運系統。

“我國內河航運如果從運輸量和發展速度上看,無疑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快的,但從高質量發展要求上講,還存在一些短板,發展中還面臨一些問題難題需要破解?!敝袊胶W會理事長何建中表示。

何建中提出,要深刻認識和把握航運業發展的時和勢,加快推進內河航運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耙プ⌒乱惠喛萍几锩彤a業變革的機遇,促進先進信息技術與內河航運深度融合,以‘數據鏈’為主線,構建數字化的采集體系、網絡化的傳輸體系和智能化的應用體系,創新航運服務平臺,深化航運創新發展模式,把‘人享其行,貨暢其流’的理念,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成服務的新產品,形成發展的新業態,提升航運的新價值?!?/p>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翼表示,長航集團將建設智慧長江,在加快長江航運數字化建設方面當好“先行軍”?!凹訌娍萍紕撔?,組建綠色智能航運創新聯盟;加快數字化建設,打造‘數字長航’;在長航局指導、支持下,積極參與‘131’工程;與相關港航單位共同推進數字長江建設;推進‘船、港、貨’互聯互通,助力長江航運智慧轉型?!?/p>

科技領航 綠潮揚帆

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宣布將力爭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水運領域,相關管理部門、航運巨頭、大型港口集團紛紛加快探索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在‘雙碳’戰略大背景下,水運行業更加傾向于低碳高效的運營模式?!苯煌ㄟ\輸部科學研究院院長周曉航認為,在運輸結構調整的背景下,水運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空間;綠色低碳新技術為水運行業低碳轉型提供有力支撐;企業可通過一系列的減排措施來減少碳排放,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當前水運行業能源消費結構已出現向清潔能源轉移、低碳設備廣泛應用的特征。

據南京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小平介紹,在南京港,倉庫的屋頂裝有“光伏+儲能”設備、場橋設備全面應用“油改電”技術,僅這2 個項目每年可減少碳排放6050 噸。另外,南京港還建了3 座LNG 加氣站,改造和新購了89 臺LNG 車輛以及電動自卸車、叉車、空箱堆高機、純電動全回轉拖輪,持續提升新能源設備占比。

近年來,各種替代燃料或新能源動力系統在內河船舶的示范應用也十分活躍。長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丁磊表示,近年來該集團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建設運營了內河第一艘大型純電濱江游船“長江榮耀”、第一艘油氣電混合動力內河船舶“新長江26007”、萬噸級綠色智能散貨船“長航貨運001”等船舶,研發設計了全球載電量最大的純電動船舶“長江三峽1”、國內首艘入級中國船級社氫燃料電池動力船“三峽氫舟1 號”等船舶。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首席專家龍飛認為,對于成熟船型,國內在船體性能、船機槳匹配等工作已優化到極致,節能的空間有限,采用替代燃料減排空間最大。由于內河港口具有便利的電能接入條件,未來內河船舶動力形式將以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或混合動力系統為主。

為了有效解決待閘船舶用電和水上綜合服務區多元化電力供應難題,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根據不同情況提出各種解決方案。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副局長鄭衛力介紹,其轄區應用的新一代船電寶供電系統可按需搭配組合含200—300 度電,可供船舶5—7 天生活用電,支持柴發、岸電、太陽能、風能等多種形式充電,可滿足各類錨泊方式與岸電使用需求。

湖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憲禮介紹,湖北港口集團將“綠色”“智慧”作為關鍵詞,持續推動綠色智慧航運發展。一方面抓智慧港口建設。武漢陽邏港區已全面上線TOPS5.0 系統,通關放行憑證的電子化率達80%以上;16 個閘口智能改造后,車輛平均過閘時間從160 秒降至30 秒。另一方面抓智能船舶建設。以旗下華中港航為主體,成立船舶供應鏈平臺公司,發展長江綠色智能船舶產業。

高瞻遠矚繪藍圖,砥礪奮進譜新篇。首屆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對謀劃推進新時代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書寫好交通強國水運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內河航運內河航運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如何提高內河船舶應急部署執行有效性
對開發內河航運的建議
內河航運與區域經濟的相關性分析
內河集散船艙口角隅甲板應力分析
內河航運信息服務系統功能架構
內河搜救風險評估模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