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蕪湖市農用薄膜回收處理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

2024-03-21 06:59文丨鳳旭鳴
中國農村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蕪湖市農用農資

文丨鳳旭鳴

蔬菜種植的農用薄膜使用

農用薄膜是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材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增溫保墑效果明顯。 但農用薄膜使用后如不及時回收處理就會形成白色污染,如何正確有效地回收處理農用薄膜,成為當前農業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2022 年,安徽省蕪湖市農用薄膜使用量為2186.4 噸, 回收總量為1891.1925 噸,回收率達86.5%。通過實地考察和調查研究, 對蕪湖市農用薄膜的使用情況和回收處理方式進行詳細了解, 可為其他地區農用薄膜的回收處理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 蕪湖市農用薄膜回收處理的問題及發展現狀

(一)環保宣傳欠缺,農戶薄膜使用知識匱乏

近年來,蕪湖市不斷加大環保宣傳力度,科普廢棄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知識, 但宣傳一般都是圍繞家用廢棄垃圾、廚余垃圾、建筑垃圾等回收處理問題開展,鮮有針對農業生產所產生的廢棄物(如農用薄膜類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宣傳。 一方面,合理使用農用薄膜的宣傳范圍小、受眾有限,農用薄膜的回收處理問題容易被忽視;另一方面,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一般年齡偏大,他們缺乏環保意識,科學使用農用薄膜的知識匱乏,認識不到隨意丟棄農用薄膜對土壤及后續生產造成的危害,因此很少有農戶主動清理耕地里的廢棄農用薄膜。 由于農用薄膜本身不易降解,導致廢棄農用薄膜的數量逐年遞增。

(二)回收成本高,推廣難度大

農用薄膜強度低、 易破碎, 清理起來費時、費工、費力,導致廢棄農用薄膜回收成本高。 在經過作物生長期后, 嚴重碎片化的農用薄膜很難回收,尤其是埋在作物兩邊泥土里的農用薄膜回收更難,因此大量農用薄膜被滯留在土壤中。 由于各區域內作物的種植方式不同, 農用薄膜使用方式也有所差異,而殘破的農用薄膜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撿拾的方式回收,這就導致農用薄膜回收不徹底、回收工作效率低等問題。 而現在市場上常見的廢舊農用薄膜回收設備用途單一、啟動資金較高、成本回收難,愿意購置的農業合作社大多因資金問題而放棄購置。

為了解決農用薄膜難以回收、 不易降解的問題,2021 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出要“加強可降解農膜研發推廣”,農業農村部發布的《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2022 年工作要點》與《農業農村部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2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兩份文件中, 都強調要加大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廣應用力度。 但生物降解農用薄膜的綜合成本較高,可降解農用薄膜成本是普通農用薄膜成本的3 倍以上,而其機械強度、產品破裂和增溫保墑能力等可能還比普通農用薄膜差,導致可降解農用薄膜推廣進展緩慢。 由于缺少地方補貼政策的支持,蕪湖市農資市場內售賣生物降解農用薄膜的商家也極少。

(三)再利用單位少,政策支持力度有限

隨著蕪湖市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農用薄膜覆蓋面積逐漸增加,每年產生的廢棄農用薄膜數量也隨之增加, 對廢舊農用薄膜的回收與處理需求急迫。 目前,蕪湖市僅有一家廢棄農用薄膜處置公司,各區縣廢舊農用薄膜的處理成本及運輸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雖然《農用薄膜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農用薄膜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未按照規定回收農用薄膜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條規定處罰。 但在具體實踐中,農用薄膜的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各方責任不清,缺乏約束機制,實際開展此項工作的難度很大。

二、對策建議

(一)輿論引導,全面摸排,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蕪湖市各區縣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標語、橫幅和宣傳車等多種形式宣傳《農用薄膜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開展“科技下鄉”“科普宣傳周”等活動,多層次、多形式地進行科普宣傳, 把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宣傳資料發放到鄉鎮、農村、農戶手中。蕪湖市印制《致全市廣大農民關于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一封信》 四萬余份,發放《農資廢棄包裝物清理回收告知書》;在鄉村、城鄉接合部和主要農資市場、農產品生產基地、人員流量大的場所,張貼懸掛宣傳標語和橫幅,全面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向農民群眾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宣傳亂扔農資包裝物的危害性、 回收農資包裝物的意義及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做到通俗易懂、喜聞樂見,增強農民群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環保意識,提高群眾打假維權意識,營造濃厚的支農護農社會氛圍,為依法護農奠定基礎。

草莓種植地里的農用薄膜

蕪湖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資經營主體調查摸底,對農資生產經營主體(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進行分類造冊,建立監管名錄。 共納入監管農資經營、 使用主體717 家, 農資生產企業11家。 以經營戶和使用戶為重點,全面排查農用薄膜使用回收情況。 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對全市農資經營門店和農資使用戶開展監督檢查。 2022年,蕪湖市農業農村部門全年開展巡查檢查833 次,出動執法人員3479 人次,檢查門店企業數和農資使用戶數4244 家。通過拉網式排查并在檢查過程中發放“一封信”“承諾書”“告知書”,進一步全面整頓農資市場,規范農用薄膜使用,保障農資安全使用。

開展農資市場凈化行動, 強化日常執法監管,構建長效監管機制。 嚴格落實“三級包?!必熑沃?,扎實推動農資市場網格化管理,明確市級、縣(市、區)級監管包保單位、責任人和責任分工。 強化屬地監管意識,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充實監管力量,厘清職責任務和管理責任清單。 探索建立“層層負責、網格到底、責任到人、全面覆蓋”的農資市場監管新模式,掃除監管盲區,提升監管成效。 完善投訴舉報機制,推動監管重心下移,發揮基層干部、農技人員、群眾和經銷網點的監督作用,及時了解并掌握農資質量安全隱患和違法線索,強化精準打擊,提高全市農資市場監管工作整體水平。 全市建立網格化監管,所有網格點張貼管理人員名單、聯系電話。

(二)科學指導,積極推進技術示范

為加強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全過程檢測土壤成分, 蕪湖市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農田殘留地膜污染監測網絡。根據《全國農田地膜殘留國控監測點工作方案》,綜合考慮區域分布、覆膜作物、種植制度等情況, 以主要覆膜類型區主導覆膜作物為監測對象,選擇確定監測點。

蕪湖市依托各屬地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引導農戶使用合格農用薄膜,按照產品標簽標注的期限使用農用薄膜, 使用大于0.01 mm 厚度的農用薄膜,降低機械或人工回收難度。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指導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使用者依法建立農膜使用記錄,如實記錄使用時間、地點、對象以及農用薄膜名稱、用量、生產者、銷售者等。同時,加強廢棄農用薄膜回收登記,以減少田間殘留。

蕪湖市積極開展新型農用薄膜試驗示范, 一是在南陵縣開展了佛山安億轉光棚膜田間試驗示范,驗證了佛山安億轉光棚膜在設施農業應用中增產增收、提質增效等方面的效果,總結典型模式,規范應用技術,為大面積推廣奠定基礎;二是與安徽省農技總站在南陵縣和灣沚區布設2 個生物可降解農用薄膜試驗點,開展不同作物可降解農用薄膜使用試驗,確定不同作物上生物降解農用薄膜使用效果。

(三)政策扶持,層層推進

蕪湖市農用薄膜回收處理的政策制定按照“鼓勵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以提高農戶和回收體系中各主體的積極性。 安排農田廢棄物回收和處理工作專項資金,各縣區予以配套,用于對農戶撿拾、回收網點回收、回收站點集中儲運等環節的資金補助。優先給撿拾清理效果好的農戶、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安排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各項優惠激勵政策。

推行化肥農藥等農資實名制購買制度,建立完善的銷售監管機制。在全市范圍內依托農資經營店、種植大戶、廢品回收站或垃圾環衛站等,設置農用薄膜廢棄物回收集中點。 農資經營者在其經營場所設立廢棄物回收場所和裝置,不得拒收其銷售農用薄膜產生的廢棄物。經營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導農藥使用者及時交回廢棄物,并運往各鎮回收站點。集中回收點有固定人員保證正常運行,收貯場所安全可靠。 各農戶、經營主體、農資經營點對使用過的農用薄膜廢棄物及時收集、分類,送至鎮或村回收點,鎮集中回收點負責做好登記臺賬,分類打包、貼上標簽并開票付款。

蕪湖市制定了《蕪湖市農業農村局農藥肥料包裝及農膜廢棄物回收與處置工作考核實施細則》,具體分為自查、綜合評定和審定通報等,重點考核農藥肥料包裝及農用薄膜廢棄物收集處理體系建設和收購量情況等。 在回收與處置過程中,加大對各回收點的督查,不定期檢查臺賬,轉運時做到賬賬相符,相關人員到場驗收。

猜你喜歡
蕪湖市農用農資
蕪湖市銀鴻液壓件有限公司
蕪湖市銀鴻液壓件有限公司
蕪湖市銀鴻液壓件有限公司
送農資增收致富添助力
農用機械發展
蕪湖市金帆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農用履帶式底盤技術及衍生產品概述
農用機井管理
農資人,你是否看見魚在流淚?
一個幸福的農資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