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俞穴隔藥灸配合天灸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療效觀察

2024-03-22 09:56宋帥賈聰聰
上海針灸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天灸藥灸變應性

宋帥,賈聰聰

(1.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濟南 250014;2.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職業病醫院,濟南 250001)

變應性鼻炎是指易感患者接觸過敏原后,引發機體出現一系列免疫應答反應,主要臨床表現為陣發性打噴嚏、鼻流清稀涕、鼻癢及鼻塞[1]。流行病學調查研究[2]表明,我國成年人變應性鼻炎的患病率為4.2%~39.1%,為我國臨床常見的上呼吸道慢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F代醫學研究[3-4]發現,免疫性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介導發生的Ⅰ型變態反應為變應性鼻炎的主要發病機制,病情嚴重或反復發作者可引發哮喘、過敏性鼻竇炎等并發癥?,F代臨床多采用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5],但是存在癥狀反復、藥效持續時間短、遠期療效差、不良反應多等一系列問題[6]。針灸治療變應性鼻炎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且有綠色、安全、有效等優勢,目前已被美國納入變應性鼻炎臨床實踐指南[7]。變應性鼻炎患者于督脈循行線上頸4~5椎棘突上下可出現鼻炎反應點[8-9],于“鼻炎點”進行物理刺激,即可改善變應性鼻炎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筆者臨床采用背俞穴隔藥灸配合天灸治療變應性鼻炎療效顯著,故本研究以口服氯雷他定為對照,觀察背俞穴隔藥灸配合天灸對變應性鼻炎的治療作用,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60例變應性鼻炎患者均為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中醫外治中心門診招募。采用SPSS22.0軟件生成隨機數字(01~60),將生成的隨機數字和組別放入不透光的信封當中并將信封密封保存,信封外填寫編號,患者按照就診順序依次領取相應編號的信封,按照1:1比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14~46歲,平均(33±12)歲。觀察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15~44歲,平均(32±1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修訂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年,天津)》[10]。癥狀表現為嚏噴、流清涕、鼻癢等至少并見2種,且連續1 h或更長,可伴見眼癢等眼部癥狀。體征表現為鼻黏膜蒼白充血、水腫,鼻腔水樣分泌物,至少1種變應原皮膚點刺實驗(skin prick test, SPT)或血清特異性IgE陽性。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西醫診斷標準;入組前未接受中西醫相關治療;自愿參與本研究且對本研究知情;具備隨訪條件。

1.4 排除標準

鼻結構改變或伴隨其他鼻部疾病者;合并哮喘、惡性腫瘤、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嚴重內科疾病、先天免疫缺陷或精神障礙性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治療部位有嚴重皮膚疾病者。

1.5 剔除和脫落標準

治療依從性差者;不能嚴格按照研究要求服藥或治療者;因個人原因退出本研究者;臨床資料不全者。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口服氯雷他定片[拜耳醫藥(上海)有限公司,批號H10970410,每片10 mg],每日10 mg,睡前半小時口服,4周為1個療程。

2.2 觀察組

2.2.1 背俞穴隔藥灸

將麻黃9 g,桂枝6 g,黃芪12 g,人參9 g,炒白芥3 g,甘遂9 g,附子9 g,細辛3 g,蒼耳子9 g,辛夷9 g,冰片3 g用超微粉碎機粉碎成藥粉,然后加入適量香油和生姜汁調成膏狀儲存備用。囑咐患者俯臥位,露出后背皮膚,用棉簽取上述適量藥膏均勻涂抹于患者肺俞、脾俞和腎俞穴皮膚。取適量艾絨制作成麥粒大小的艾炷置于肺俞穴上,用線香點燃麥粒艾炷的上端,使其自行燃燒,待患者自覺皮膚灼痛時立刻更換新艾炷,共灸6壯,灸療結束后以長1.5 cm、寬1.5 cm的醫用膠布固定穴位。余穴操作同前。隔日1次,每周治療3次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2 d,共治療4個療程。

2.2.2 “鼻炎點”天灸

患者俯伏坐位,沿患者后項部督脈循行路線于頸4~5棘突上下尋找“鼻炎點”(壓痛或條索狀物)?!氨茄c”處常規消毒,取一長1.5 cm、寬1.5 cm的醫用膠布,于膠布中央剪一直徑5 mm的圓孔,圓孔正對反應點。取提前備好的斑蝥粉末(約2 mg)緩慢均勻地填撒于圓孔處,然后用2.0 cm×2.0 cm的醫用膠布覆蓋。4~6 h后囑患者自行取下醫用膠布,并囑咐患者保護好反應點處水泡或創面防止感染。14 d治療1次,共治療2次。

3 治療效果

3.1 觀察指標

3.1.1 鼻部癥狀總評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11]

從鼻塞、流涕、鼻癢及噴嚏4個癥狀進行評分,每個癥狀根據輕重程度分別計0~4分,總分范圍為0~20分,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進行評分。

3.1.2 鼻伴隨癥狀總分(total non-nasal symptom score, TNNSS)[11]

共有頭痛、鼻癢等5個癥狀,根據癥狀的有無分別計0分或1分,總分范圍0~5分。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進行評分。

3.1.3 癥狀體征總分

依據《變應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2004年,蘭州)》[12],根據噴嚏、流涕、鼻塞及鼻癢4個癥狀的嚴重程度分別計1~3分;根據鼻腔檢查情況計1~3分,總分范圍為0~15分。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進行評分。

3.1.4 鼻結膜炎生活質量調查問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13]

本調查問卷包含活動、睡眠、鼻部癥狀等7個部分,共28個問題,總分范圍0~168分。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進行評分。

3.2 療效標準

療效評定標準參考《變應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2004年,蘭州)》[12]制定。療效指數=[(治療前癥狀體征總分-治療后癥狀體征總分)/治療前癥狀體征總分]×100%。

顯效:療效指數≥66%。

有效:療效指數>25%且<66%。

無效:療效指數≤25%。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治療結果

3.4.1 兩組治療前后TNSS和TNNSS比較

兩組治療前TNSS和TNNSS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治療后TNSS和TNNSS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TNSS和TNNSS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TNSS和TNNSS比較(±s) 單位: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TNSS和TNNSS比較(±s) 單位: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對照組 30 治療前 治療后 觀察組 30 治療前 治療后 TNSS TNNSS 10.63±2.27 2.43±1.103.60±1.101) 1.60±0.771)10.47±2.04 2.27±0.981.90±0.881)2) 1.10±0.801)2)

3.4.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總分和RQLQ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癥狀體征總分和RQLQ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治療后癥狀體征總分和RQLQ評分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癥狀體征總分和RQLQ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總分和RQLQ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總分和RQLQ評分比較(±s) 單位: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對照組 30 治療前 治療后 觀察組 30 治療前 治療后 癥狀體征總分 RQLQ評分7.86±2.08 80.63±10.642.43±1.101) 41.53±4.561)7.30±1.95 82.33±8.951.87±0.931)2) 38.03±4.481)2)

3.4.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單位:例

4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TNSS、TNSSS、癥狀體征總分和RQLQ評分優于對照組,且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背俞穴隔藥灸配合天灸可以有效改善變應性鼻炎的相關臨床癥狀,提高變應性鼻炎患者生活質量,其療效優于口服氯雷他定。

中醫學并沒有變應性鼻炎病名的相關文獻記載,根據其主要臨床表現,可將其歸屬于中醫學“鼻鼽”范疇。鼻鼽首見于《素問·脈解》:“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故頭痛、鼻鼽、腹腫也?!北静〉牟C較為復雜,外因主要責之于外邪侵襲,內因主要責之于肺、脾、腎三臟虛損[14]?!毒霸廊珪分赋霰菫椤白跉庵馈??!鹅`樞·邪氣臟腑病形》載:“宗氣上出于鼻而為嗅?!弊跉馍铣鲇诒且灾涡泻粑?司嗅覺,變應性鼻炎等癥狀與宗氣密切相關?!鹅`樞·海論》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彪袨樽跉庵?其所輸之處在“柱骨之上下”和“人迎”。柱骨一般指第七頸椎,變應性鼻炎患者常于后項部“柱骨之上”頸4~5椎棘突下出現鼻炎反應點(條索或壓痛)。斑蝥天灸可以使“鼻炎點”皮膚局部發紅起泡,進而對“鼻炎點”進行持久刺激,通過對胸中宗氣的調節,從而起到相應的治療目的?,F代臨床研究[15]表明斑蝥作為天灸藥物具有發泡淺、恢復快、疼痛感弱等特點,可提高接受天灸治療患者的依從性。此外,《雜病源流犀燭·鼻病源流》指出“肺經受寒”為鼻鼽的主要發病因素?!氨茄c”位于督脈,督脈為“陽脈之?!?于“鼻炎點”行斑蝥天灸,可振發陽氣,散寒祛邪而治療變應性鼻炎。

麥粒灸具有作用部位精確,灸療效率高,火力作用深透等特點[16-17],故筆者采用麥粒大小的艾炷行隔藥灸。本病以肺、脾、腎三臟虛損為本,《類經·二十一》載“十二俞皆通于臟氣”,肺俞、脾俞、腎俞為肺、脾、腎三臟之氣所注之處,故于此三穴行隔藥灸,依靠艾灸溫和深透的火力以補肺、脾、腎三臟之不足?!夺t學綱目》載:“針灸鼻鼽,獨取足太陽……”《景岳全書·雜證謨》亦指出風寒引起的鼻塞、噴嚏等癥多求治于太陽經。肺俞、脾俞、腎俞為足太陽膀胱經腧穴,太陽主表,為一身之藩離,于此三穴行隔藥灸法可使太陽表氣充盛衛外為固而鼻竅通利[18-20]。此外,臨床研究發現艾灸可抑制變應性鼻炎患者血清IgE及EOS表達,進而發揮治療作用[21-22],其治療機制可能通過下調IL-4表達和上調IFN-γ的表達而實現[23]。

臨床研究[24-26]顯示,隔藥灸治療鼻炎,療效顯著。本研究采用麻黃、桂枝、附子、細辛、人參、黃芪、炒白芥子、甘遂、蒼耳子、辛夷、冰片等藥物制成的藥膏進行隔藥灸,其中麻黃、桂枝解表散寒,附子、細辛溫補腎陽,黃芪、人參健脾益氣,炒白芥子、甘遂溫肺化飲,蒼耳子、辛夷通利鼻竅,全方共奏益肺通竅、健脾補腎之效。應用于本研究方案既可使艾炷黏附于穴位皮膚,防止艾炷灼傷患者,艾灸溫和的熱力又可增加藥膏中相關藥物的滲透吸收,灸、藥、穴三者可以起到協同增效的目的。

本次研究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驗證了背俞穴隔藥灸配合天灸對變應性鼻炎的治療作用,證實其可顯著改善患者TNSS、TNNSS、癥狀體征總分及RQLQ評分。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未納入相應的客觀指標,后期缺少對患者的跟蹤回訪,故而治療結果可能存在偏倚,在今后的臨床研究中應進一步優化研究方案,擴大樣本數量,納入生化等實驗室指標,以多中心、大隊列的方式開展臨床研究,進一步驗證背俞穴隔藥灸配合天灸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同時增加基礎研究,明確該療法的作用機制,完善中西醫理論基礎,提升治療結果的可信度。

猜你喜歡
天灸藥灸變應性
支氣管鏡下治療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1例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天灸
天灸
“天灸”溯源及潛在應用價值探析
徐麗華運用祛風止咳方治療變應性咳嗽經驗
孫嵐云基于補腎活血法針藥灸并用治療慢性腎衰竭經驗
針刺聯合隔藥灸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觀察
古代文獻中天灸療法的選穴及用藥規律
隔藥灸臍法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