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2024-03-22 14:55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
山東人大工作 2024年3期
關鍵詞:農業農村建設

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戰略部署,202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指出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山東是農業大省,基礎扎實、優勢突出,2023年2月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在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上走在前、開新局。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結合山東實際,聚焦建設農業強國五項重點任務進行細化,重點圍繞糧食生產、產業振興、農業農村改革創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等開展調研。

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基本情況

近年來山東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囑托,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省糧食總產連續九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農產品出口額連續24 年領跑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近萬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為建設農業強省打下堅實基礎。

(一)堅持高位推動,不斷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全省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政策體系,形成全省上下共同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為“一把手”工程,壓緊壓實各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省級領導聯系指導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用好績效考核、督查激勵、述職評議、評選表彰等抓手,將鄉村振興工作列入服務高質量發展考核。扎實推動“萬企興萬村”“百校聯百縣興千村”等活動,啟動實施國有企業、高等院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

(二)牢記“國之大者”,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緊扣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抓細抓實,嚴格執行“長牙齒”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深入挖掘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等后備資源潛力,持續推進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強化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集成,全力推進區域性整建制“噸糧”“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向設施栽培要果蔬,設施蔬菜產量和產值均居全國第一位。向規模養殖要肉蛋奶,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居全國首位。推動海水養殖向深遠海進軍,累計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67 個。全省糧食總產連續兩年突破1100 億斤,蔬菜、肉蛋奶產量穩居全國首位。

(三)堅持統籌推進,不斷推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檔升級。積極適應“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夯實建設農業強省基礎。一是鄉村產業發展實現新跨越。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培育形成了煙臺蘋果、沿黃肉牛、大花生等7 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創新性開展現代農業強縣創建,國家級農業園區數量居全國前列。積極引導發展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短視頻等新模式。二是鄉村人才隊伍激發新活力。推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構建起從兩院院士、泰山學者到農技推廣人員、“田秀才”“土專家”的人才矩陣。三是鄉風文明建設見到新成效。推出習語潤心、明理胡同等一系列基層宣講品牌,全面啟動“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建設。四是鄉村建設行動取得新進展。堅定踐行“兩山”理念,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深入實施農村基礎設施網建設行動。統籌推進污水治理、垃圾處理等工程,持續整治提升人居環境。五是鄉村社會治理邁出新步伐。完善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幫扶機制,實施“強村共富”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

(四)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增添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一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要立足山東實際,實施抓村連片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方法,全要素協同推進鄉村“五個振興”。二是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農機化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推動農村生產生活和公共服務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三是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率先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整省試點,圓滿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規范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推進農村宅基地審批規范化管理。

(五)堅持農民主體地位,不斷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創新開展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把農民群眾組織起來、抱團發展。大力創設農村公益崗位,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等三產融合新業態蓬勃發展,推動農戶參與到產業化經營中來。

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情況看,我省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農村現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發展中的短板弱項,要推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檔升級,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步伐,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需要解決。

(一)保障糧食安全任務艱巨。我省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規模、產量都已長期處在高位,有限的自然資源既要保障糧食生產,還要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又要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農民收入,農業生產面臨多難局面。

(二)鄉村產業發展需要提質增效。我省農產品總產量較高,但是產出效率還需提升;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水平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省農業產業化在全國走在前,對于如何在新時代新征程繼續保持優勢、領跑全國,需要不斷積極探索、改革創新、深入實踐。

(三)發展要素供給依然不足。我省支持鄉村振興的政策有待完善提高,集成要素資源推進片區建設的力度不夠大,示范片區覆蓋面還不夠廣。農村金融服務不適應鄉村振興融資需求,農業信貸擔保杠桿撬動作用需要進一步發揮。高素質農民隊伍建設亟待加強,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需要強化。

(四)推動共同富裕任重道遠。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值差距依然較大,省內地區間農民收入存在不平衡現象,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相比還有差距。

在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大豐收家庭農場,農機手正在駕駛收割機收獲水稻。(房德華/攝)

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幾點建議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是落實農業強國建設部署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對標農業強國的中國特色和基本要求,緊密結合山東實際,加快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東營市墾利區“田之源”鹽堿地綜合利用示范園。(朱崢/攝)

(一)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切實增強建設農業強省責任擔當。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科學謀劃全省農業農村發展目標任務。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形成富有山東特色的新路徑。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創新實踐,在全國走在前、做示范,推動齊魯樣板提質增效、成色更足。

(二)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要壓實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既要抓好“米袋子”,持續提升糧食產能;又要豐富“菜籃子”,全力促進糧食穩產增產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既要保護好土地“存量”,嚴格執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又要積極拓展土地“增量”,深入挖掘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等后備資源潛力。要樹立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要推動現代種業振興,推動種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

(三)始終堅持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持續增強農業強省建設內生動力。一是要持續強化科技興農、數字賦能。要推動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科技創新。要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化、機械化、設施化、智慧化水平。要深入推進數字賦能,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經營管理深度融合。二是持續推動生產要素向鄉村流動。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盤活農村閑置建設用地,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拓寬鄉村振興資金來源渠道,完善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發展農業保險和再保險。三是持續推進鄉村產業發展。要做好“土特產”文章,因地制宜選準產業發展突破口,持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要發展鄉村休閑旅游、鄉村新型服務業等產業。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增強農村集體所有制經濟發展活力。

(四)始終堅持立足實際、分類推進,深入開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進一步提升鄉村基礎設施水平,扎實推進農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潔能源、防汛抗旱、數字鄉村等建設。要堅持不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生活污水治理。要創新農村公共服務產品供給模式,優化配置城鄉公共服務資源。要立足鄉土特征、地域特點提升村莊風貌,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特色民居,把挖掘原生態村居風貌和引入現代元素結合起來。

(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強農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要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切實穩定農民務工就業收入,提高財產性收入比例。二要保障農民權益。堅持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體現農民利益、維護農民權益。三要激發農民活力。要健全農民參與的引導機制,發揮好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

(六)始終堅持依法履職擔當,在法治軌道上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省人大常委會將按照立法規劃,加快涉農立法步伐,進一步完善我省農業農村法規制度體系,針對重點法規適時開展執法檢查,確保鄉村振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軌道上有序推進、行穩致遠。

猜你喜歡
農業農村建設
國內農業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