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觀察的幼兒入園行為分析及策略

2024-03-23 08:02江蘇省常州市金壇新城實驗幼兒園秦湘云
兒童與健康(幼兒教師參考) 2024年2期
關鍵詞:入園同伴建構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新城實驗幼兒園 秦湘云

“一日生活即課程,生活即教育?!庇變好刻鞆娜雸@直至離園這一日活動中的每一項活動都是保證幼兒全面發展的必要手段。幼兒一日生活作為幼兒成長的重要渠道與途徑,對幼兒的成長有著及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因為幼兒教育和課程是借助于幼兒園一日生活來組織實施的。組織好幼兒的一日生活,從中發現教育契機,才能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1觀察入手,家園合作

在小班入園快一個月的時候,我們班仍然有孩子情緒不太穩定,來園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太依賴家長,而家長也不愿放手。針對現狀,我們認為單獨對家長說教顯然不太合適,也不允許,因為老師要照顧入園時有情緒的幼兒,根本就無暇再與家長一一溝通。而說服家長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數據說話。因此我們決定設計一張入園觀察表,班級兩位老師分別在8:00至8:40期間從以下四方面內容進行觀察:主動打招呼、主動與老師溝通交流、自主放物品和8:40前入園。經過第一天的觀察后我們將觀察情況拍照發在班級群里讓家長知曉,同時在放學前我們跟幼兒進行了簡短的交流,并給今天做到的幼兒一個小紅花獎勵。

經過一個星期的觀察,我們發現數據在第一次觀察的基礎上還是有所提高。

從表1可以直觀看出,數據是隨時間的推移逐漸上升的,說明孩子們每周都在進步,漸漸能情緒穩定地入園并且關注到周圍環境,漸漸養成與老師主動打招呼的習慣與入園后自主擺放物品的習慣,從而逐步適應幼兒園生活。

表1.幼兒入園觀察統計表

2數據分析,對策支持

我們不僅僅局限于給孩子獎勵小紅花,還會給孩子愛的擁抱,或者是讓每一項都做到的孩子當“火車頭”——每次排隊的時候,孩子們都希望自己是火車頭,拉著老師的手特有成就感,無形中也拉近了教師和幼兒之間的距離。但是我們也從中發現了問題——通過我們的觀察和對應的數據,我們發現其實孩子有沒有主動打招呼主要取決于孩子當天入園的心情,如果一個孩子在入園時心情不好,肯定不會主動和老師打招呼。所以在觀察一段時間后我們就在表格的后面加上了一項觀察內容:幼兒入園時心情是否愉悅。如果說孩子當天的情緒不好,老師就要多加關注其情緒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可能是身體原因,也有的就是入園焦慮。觀察一段時間后,我們注意到有一個叫淇淇的孩子,每天入園時小嘴巴都翹著,不管老師怎么安慰她,怎么跟她親近,她都很難開心起來。針對她的這種情況,我們對她多了一份關注,時不時地去看看她。有一次我在表揚一位坐在她旁邊的幼兒時用了擁抱的方式,我看到了坐在一旁的她那渴望的眼神,其實我能感覺到她想和老師親近,但又不知道怎么親近,當我要主動抱她的時候,她本能地往后一躲避開了我。此刻,我突然意識到了,一直以來我們都只是把她當成一個小可憐,覺得她需要保護,想給她保護,但都被她拒絕了,卻沒有真正了解她內心的想法。這時我把手拿出來搓了搓,然后說道:“我的小手好冷啊,誰能幫我捂一捂???”這時淇淇第一個伸出雙手握住了我的手。原來她只是想保護別人,而不是每天被別人保護。自從這次以后,以后不管有什么事,我們都會問問她的想法,有時候她雖然也不能表達得很清楚,但是我卻能感受到她在默默地改變,慢慢地接受身邊的人和事。直到有一次,她因病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回園后在教室門口看見老師就立刻沖上來抱著老師,就像抱著自己的媽媽一樣。那一刻,我相信無論是孩子還是老師都是幸福的。

在經過三個星期的觀察后,我們發現表2中的數據有了明顯的提升。

表2.幼兒入園觀察統計表

3深入追蹤,區域應用

我們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雖然孩子們集中入園的時間段要比以前晚,但在8:40前入園的概率并沒有明顯降低。其實小班的孩子沒有具體的時間概念,一方面我們不斷地根據幼兒興趣以及正在開展的課程活動來豐富區域材料,讓幼兒來園后有事可做,那么他們自然而然就愿意早一點來園,尤其是我們抓住了區域分享這一環節,在這個環節我們會分享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精彩的故事,而孩子們都希望自己是分享的主角或者說看到別人分享的游戲故事,自己也想去那個區域進行游戲。另一方面我們會在家長群里分享孩子區域游戲時的活動照片和視頻,讓家長了解幼兒入園后的一些活動,大部分家長其實都有一個心態——別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一定要有,別的孩子玩的,我的孩子也要玩。當然每個班級都會有個別孩子經常遲到,這就需要老師耐心地去溝通并了解孩子來晚的具體原因,并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希望家長能早一點送孩子入園,不要讓孩子錯過與同伴游戲和交往的機會。班級中有一個叫宸宸的孩子,每次都是區域游戲結束后準備做操的時候才來園,我們與其家長溝通過,媽媽說自己工作很忙,無暇顧及他,都是外婆接送。跟孩子外婆也溝通了很多次,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偶然的一次機會,由于他媽媽出差,爸爸早上要趕往常州,所以就比平時早了一些送他入園,他選擇了建構區進行游戲,我們發現他的建構水平還是不錯的,活動中能夠運用壘高、圍合、架空、連接等建構技能。在區域分享的時候他也向同伴介紹了自己的建構作品。我們拍攝了小視頻并發給他媽媽,孩子媽媽很驚訝孩子在園的驚人表現。后來在深入交談后我們才發現,之前家人并沒有將老師的建議放在心上,覺得孩子想賴床就賴一會,來幼兒園也沒什么重要的事情,雖然我們一直在改變他們的想法,但都未能成功,這一次他們看到了孩子在幼兒園不一樣的表現,看到了孩子在向同伴介紹自己建構作品時那自信的神態,他們終于明白集體生活對于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沒辦法做到的。從這之后,孩子每天都能早早地入園和同伴一起參加區域游戲,而家長對老師又多了一份尊重和信任。

通過為期一個月的觀察,我們發現孩子的動手能力取決于家長的放不放手,有時候家長不去做了,孩子們自然就會去做,這時候我們要觀察的就不僅僅是幼兒了,而是家長,所以后期我打算增加一項觀察家長的行為,如家長主動幫忙、家長被要求幫助。

另外,目前已有90%的孩子入園時能主動打招呼,為了發展幼兒的社會性交往能力,我們又增加了兩項觀察內容:主動與同伴打招呼和主動與家長道別。希望通過入園時與同伴間簡單的一個打招呼,拉近與同伴間的距離,并與同伴友好相處。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入園觀察,但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可以觀察的內容也有很多,觀察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服務于幼兒。通過老師每天親自去觀察,發現孩子每一個細節、細微行為背后的故事,我們要善于運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課程游戲化項目實施要求》等工具書去更精準地解讀幼兒的行為,更深入地去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通過觀察不僅對孩子入園行為有了幫助,對孩子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也能產生重要影響。后期我們還會針對小班幼兒入睡及入廁問題進行持續性觀察。從一日生活入手,教師應充分發揮觀察記錄的作用,了解每一位幼兒的表現,并及時做出相應的分析和措施,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發展和成長!

猜你喜歡
入園同伴建構
免票入園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專題·同伴互助學習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尋找失散的同伴
嘿,這歡樂的日子!
建構游戲玩不夠
相約釣魚身亡 同伴應否賠償
陜西籌措15億元緩解“入園難”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