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是摸象的盲人

2024-03-24 10:54高源
中學生百科·悅青春 2024年2期
關鍵詞:三觀盲人兒童文學

朋友最近有點懷疑人生,因為她喜歡的明星被曝出了一些不光彩的新聞。近乎完美的偶像竟有自己所不了解的暗黑面,這是大多數粉絲難以接受的,即便理智上想通了,心理上還是難以接受。

我想了半天也沒找到可以安慰朋友的話,因為這事兒實在太正常了?!叭嗽O”崩塌、“三觀”盡毀的經歷,我當然也有過,曾經也因為內心的震驚、挫敗和迷茫感而消沉很久。但是說實話,經歷次數多了,也就習慣了?,F在再跟我說誰做了什么“雷人”的事,我最多錯愕幾秒,唏噓片刻,然后就歸于平靜。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呢?所有看似匪夷所思的行為背后,一定有其深層次的緣由;所有不被理解的人,內心都揣著外人所看不到的苦衷。假如我們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全面深入地了解一個人,他的一切行為就不會令人意外了。

且不說那些戴著面具、披著“人設”的各路明星,也不說那些交情甚少的師長、同學、同事,即便是最親密的人,也會有我們所不了解的一面。

新聞里常有少年走上歧途的案例。父母被告知自己孩子的不法行為之后,第一反應通常是連連搖頭:“不可能,你們肯定是弄錯了,我家孩子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我看著他長大的,能不了解他嗎?”等看到鐵證之后,他們全都震驚得啞口無言,隨即暴怒或痛哭。我猜想那些家長的傷心一定大于憤怒——自己的親骨肉瞬間變得陌生而遙遠,這是多么沉重的打擊!

家長們的反應讓我不禁思考:我們憑什么相信自己真的了解這個人、這件事、這個世界?我們平日是不是太自以為是了?畢竟世界過于復雜,我們無法看到全貌。如果把真相比作碎了一地的鏡子,人們都以為自己看到的那一小片是完整的。而且,有意無意地,人們很多時候只看到符合自己“三觀”的、愿意相信的部分。

扯遠了,接著說朋友的事。很快,事情發生了轉折,偶像的形象又重新變得高大起來。劇情反轉,這實在也很稀松平常,只不過是另一塊真相的小碎片被撿起來了而已。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迅疾而浩瀚,爆炸性新聞如過眼云煙,還沒熱乎兩天就無人問津了。人們沒有時間、精力,更沒有耐心去深挖一件事的根基,尋找更多客觀的真相。

看了太多“人設”崩塌、劇情反轉的例子,我對網上的“標簽”和“關鍵詞”始終抱有懷疑態度:那是一種選擇和簡化,結果通常是失真和以偏概全。還記得當年在微博上設置個人信息的時候,我在“標簽”那一欄糾結了很久。因為有字數限制,我不得不舍棄了很多興趣愛好,僅僅寫下“文學”“自然”等過于龐大的概念,總有一種削足適履的尷尬和滑稽。同理,對那些“如何評價某某的一生”“如何看待某事件”的帖子,我也一直沒有好感。人那么復雜,你了解的能有多少,憑什么去評判別人?事情往往盤根錯節、千頭萬緒,你又能有多大把握做出客觀公正的評斷呢?

1986年,英國一家電視臺播出了一則名為《不同角度》的廣告。在這部黑白短片中,一個光頭正在逃離一輛駛來的汽車。這時配有一句旁白:“從一個視角看到的事件會給人一種印象?!苯又?,廣告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同一個人:他徑直朝一個商人模樣的人跑去,似乎想攻擊他或偷他的旅行包。旁白說:“另一個視角給人一種完全不同的印象?!辩R頭一轉,觀眾從上方看到了整個場景:一批建筑材料在商人的頭頂上方搖晃著失去了控制,一個男子及時將商人推到一邊,在貨物落地之前挽救了他的生命。旁白總結道:“只有當你看到整個畫面時,你才能充分理解正在發生的事?!?/p>

我忽然有種很熟悉的感覺,隨即想起了那個被講爛了的故事:有幾個盲人從沒見過大象,他們決定去摸一摸,試圖了解大象是什么樣的。第一個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說大象就像柱子一樣;第二個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說大象就像一根繩子;第三個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身體,說大象就像一堵墻……原來,先人早就把深刻的真理喂給我們了,但很多人只是囫圇吞下,沒有細細咀嚼、消化和吸收,以為這不過是個幼兒園孩子聽的故事。

永遠不要以為自己了解事情的全貌。事實上,我們不過是一群摸象的盲人。

高源

筆名蜜蜂聽雪,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洛陽文學院簽約作家;在《兒童文學》《讀者》等數十家刊物發表作品;曾獲“小十月”文學獎,《兒童文學》金近獎、“溫泉杯”大賽獎、徐志摩微詩歌大賽獎等;出版《長安夢》《秋安》《藍莓日記》《無法長大》等。

猜你喜歡
三觀盲人兒童文學
盲人取襪
你的三觀,我很喜歡
你的三觀,我很喜歡
第四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隨聲附和的盲人
五毛錢的“三觀”
自首的盲人
第三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請告訴女兒,三觀不合的人不能嫁
盲人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