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構的觀眾

2024-03-24 04:29張夢昕
中學生百科·大語文 2024年2期
關鍵詞:聚光燈心理學家T恤

張夢昕

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課間時離開座位去走廊的盡頭接水,走廊兩旁有很多同班或者鄰班的男生女生,你低著頭從他們眼前走過。就在這時,你突然覺得本來打打鬧鬧的氣氛好像一下子凝固了,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你身上。就像突然被推上了聚光燈籠罩的舞臺,臺下的觀眾對你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于是你開始莫名地變得緊張、焦慮。

然而事實上并沒有人發覺你的經過,即使有人注意到了,也會很快把精力轉回自己要忙的事情上。你在自己的意識里虛構出了并不存在的觀眾——他們時時刻刻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還會對你的言行進行評價。他們似乎完全是為了你而存在的,沒有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

這種“虛構觀眾”的現象,在心理學上可以用焦點效應或者聚光燈效應來解釋:你在不經意間把自己看成了一切事物的中心,并高估了別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的關注度;就像一個時時刻刻都站在舞臺聚光燈下的人,臺下坐滿了注視著自己的觀眾,因此你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形象管理,以免出丑。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將人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歲至成人)。焦點效應最早可追溯至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也就是所謂“兒童的自我中心性”。當我們成長至青少年階段時,則開始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假想的觀眾”和“獨特的自我”。也就是說,這種現象在青春期比較常見,在青春期之后會隨著認知的成熟逐漸消退,但并不會消失殆盡。

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湯姆·季洛維奇和美國心理學家肯尼斯·薩維斯基曾做過一個實驗:讓參與者換上印有過氣歌星頭像的T恤,然后請他們走進已經坐著5個人的房間。研究人員首先詢問穿T恤的參與者覺得房間里有多少人注意自己身上這件有些土氣的T恤,然后詢問房間里的另外5個人是否注意到了T恤上的圖案。結果顯示:“穿T恤的參與者”覺得有超過一半的人注意到了自己的衣服;但是,房間里的5個人,只有一個人表示自己看清楚了T恤上的圖案。兩位心理學家由此推論:人們太在乎和自己有關的事物,以為別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這就是聚光燈效應。

這種“虛構觀眾”的現象出現的原因,有一部分與“透明度錯覺”有關。顧名思義,“透明度錯覺”會讓人們感覺自己像是透明的一樣,外人能很輕易地看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事實上,除了明顯的外在表現,如臉紅、出汗等,外人并不能輕易發現我們的變化,更不能輕易知曉我們的想法。

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虛構觀眾”的現象是很普遍的,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會多多少少有所經歷。實際上,很多時候,大家不必過于擔心別人會因為自己某些方面表現不佳而做出不好的評價。這些會對你進行打分和評價的觀眾,只存在于你的虛構之中。沒有人時時刻刻活在聚光燈下。

知曉現象背后的原理,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由此帶來的焦慮。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別的方法——多與別人溝通,去了解別人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封閉在一個人的世界里;提高自信,如果遇到一些尷尬的情況對自己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用類似的積極的自我暗示提升自己的信心;還有就是不要把自己想得過于獨特,大家都是地球人口的幾十億分之一,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也都會犯錯和出丑,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

不必為自己虛構那么多的觀眾!走下那個似乎永遠有聚光燈的舞臺,我們可以更輕松快樂地感受生活、擁抱生活。從這個角度講,人類不應該成為一個虛構者。

猜你喜歡
聚光燈心理學家T恤
趨利與避害:聚光燈式運動員發展啟示研究
“夏”天到了
誰更難過
影視聚光燈集合罩的創新性研究
人生什么最重要
神奇的筆
機遇
美國心理學家:讓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
美國心理學家:讓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