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菏澤大洪拳述真

2024-03-25 14:03程元江
少林與太極 2024年1期
關鍵詞:菏澤武術

程元江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文化之瑰寶。在幾千年來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武術的形成、流傳、發展、推廣,并不斷的演變、傳播、創新過程中,顯示出多姿多彩、有特點特色各異的風格。武術運動歷來和人們的勞作生存及其生活緊密相連,人們通過練習武術,掌握了強身之道、防衛之術,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武術既是延年益壽的體育項目,又是強壯筋骨、防身抗暴的良好方法。菏澤的武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武術就與狩獵、生活、搏殺對抗等融合。春秋時期,孔子設私塾,就向學子們教授‘射術。秦漢之后,便與宗教、會黨道門及武舉等緊密相融。而萌發于菏澤(曹州)的大洪拳源遠流長,內容豐富,自成體系,傳承普及,流傳廣泛,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堪稱中華武術中一枝別樣的奇葩之花。

菏澤,古稱曹州,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后期,就有原始先民在這里漁獵耕種,繁育生息,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并曾享有“天下之中”盛名。在南北朝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北周(俗稱宇文周)滅北齊(俗稱高齊),改西兗州為曹州(因古曹國而來),是為曹州得名之始(一說北周武帝建德七年、宣帝宣政元年即公元578年改西兗州為曹州)。從此,“曹州”成為菏澤這個地方政區的專名,斷斷續續一直沿用到民國初期,也已歷經十多個朝代、一千四百多年,在山東省乃至全國也屬建置久遠的地區之一。清雍正十年(1732年)賜名菏澤。大洪拳就在這古曹州府、現在的菏澤所在地傳承,弘揚。

萌發于山東菏澤的大洪拳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依據《菏澤市志》記載和大洪拳譜及洪拳名家講述,隋朝末年,煬帝暴政,社會動蕩,群雄并起。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5年),菏澤城西北十八里朱樓李莊村李洪跟隨武林同仁志士李勣(即徐懋功,今菏澤李莊集人)、單雄信聚眾起義參加瓦崗軍,后隨李勣降唐,受李世民之命,跟隨李勣鎮壓竇建德、劉黑闥起義軍,于離狐淤泥河(今菏澤牡丹區朱樓李莊村西北二里馬河)陣亡。為紀念李洪,鄉親百姓、武林志士同道在淤泥河邊建廟,取名“洪廟”(原洪廟在20世紀三十年代地震和戰亂時房屋及院落全部被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當地百姓在原址上新建了一座小廟,也稱洪廟,以是標記)。千百年來洪廟游客云集,香火旺盛,常有游方僧道士到此念佛講經,弘揚佛道文化。大洪拳譜記載,明天啟元年(1621年),精通武術的五臺山高僧靈空禪師,云游來到朱樓李莊村旁洪廟內講經傳藝。李洪的后裔李先明自幼聰明好學,有一定的武術功底,從其學習黑虎拳,堅持習練,經十幾年勤習悟練,盡得靈空禪師武術真傳,終成當地顯赫一時的武林高手。李先明循規矩而不為所縛,在靈空禪師所傳授的技藝的基礎上結合自己自幼習練的武功,融合貫通,從動作、內容、理論、功夫方法、拳術套路等各方面予以革新,創造出一種新的武術形式,因其練功地點在洪廟,故取名為“大洪拳”即現在所流行大洪拳的原初形態。后李先明設館授徒,登門拜師學藝者絡繹不絕,不可勝數,八方人士云集門下。李先明最為得意的弟子有九位,按九宮八卦分為:乾(姬秀靈)、坎(郭玉普)、艮(張振邦)、震(陳連明)、異(邱三來)、離(郜皇太)、坤(王九成)、兌(柳三連)、李先明的長子李泰,位中央戎巳(土)。按八卦方位出師傳藝流傳于后世,此為大洪拳譜系記載之始。近四百年來,大洪拳薪火相傳,綿延不絕,傳承發展,弘揚光大。

菏澤大洪拳有拳術套路、長短軟硬兵器、徒手對練、器械對練、摔跌擒拿、散打搏擊、點穴暗器等。大洪拳的基本功有手法、步法、腿法、身法、氣功等。拳、掌、勾是大洪拳的常用手型,步型有弓步、馬步、虛步、丁步、仆步等。有劈、打、架、格、切、攔、退、進、化、游、刁、掛等技法。演練中其靜止姿勢穩如泰山,運動中靈活、巧變、行美。在身法運動中有扁身、雀身之變,就是側身換膀,擰腰護腕。在技擊實戰打法上以:有膀不見膀,無膀卻有膀,丁膀不見膀,手去復探膀。其放長擊遠,雀身、俯身低勢以融揉,即上驚下取、聲動擊西。在技法上有直闖硬進,強攻中路,打里手爭中門或側廂閑擊,刁打吊取之技法。大洪拳內容包括打手對抗和套路運動形式、軟硬氣功、健身養生四大類及盤、法、勢、理四個方面。

盤:是菏澤大洪拳中傳統的基礎訓練,以十大盤功為本拳術的基本功法。

法:就是打手手法,其靈(零)手有百種之多,與組手排子(如五虎群羊、六把扇子、蜜蜂采花、八排子、九手排子、十二鐙捶手),母子九拳及打手,跑拳程式——門子,相輔同習,組成洪拳完成的打手體系。

勢:就是拳術套路、器械,有頭套架、二套架、五花炮等,有三十六路(套)之稱。

器械:大洪拳所用的長兵器以槍、棍為主(如:六合大槍、單頭、雙頭母子棍,盤龍棍,陰手琵琶棍,洪拳風魔棍)等,短兵器有刀、鞭、劍、锏、鐮、錘等。

理:就是拳法理論,有《洪拳打手歌五篇》《打手要言》《拳譜》等。

菏澤大洪拳流傳到今,人才輩出。如:李先明,大洪拳創始人,自幼聰穎,文武兼收,武功精湛,有大洪拳練功秘訣,點穴法,藥物治療等著作流傳后世。

朱鳳君,大洪拳傳人,不但武藝高超更注重武德修養,經常教育弟子尚武崇德,習武以武強身防身,振興武術為宗旨。并為大洪拳弟子立下了“大洪拳十大門規”,來規范洪拳弟子的行為。他不但是魯西南大洪拳的傳播者,更是一位讓人尊敬、值得紀念的武術名師。

趙登禹,大洪拳傳人,大洪拳第十二世傳人,抗日民族英雄,11歲拜朱鳳君為師,習練大洪拳,精通多種器械,尤其擅長刀術,攻防自如,冠絕一時。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趙登禹率部打響了反擊日寇的第一槍,揭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此后的二十余天里,趙登禹率部在南苑和大紅門一帶與敵軍苦戰,曾多次率部用大洪拳截手刀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殺得日軍魂飛魄散。1937年7月28日不幸在大紅門壯烈殉國,年僅39歲。從此,大洪拳截手刀威震四方。后來,根據趙登禹將軍英雄事跡創作的抗戰歌曲《大刀進行曲》廣為傳頌。自喜峰口大戰至北平淪陷,追隨趙登禹從軍的1000余名菏澤大洪拳弟子絕大部分血灑疆場,為國捐軀,幸存者僅有數人。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認趙登禹將軍為抗日烈士。

1997年6月為喜迎香港回歸,紀念“七七事變”六十周年,北京市特邀菏澤市洪拳協會組隊到北京市體育中心(豐臺體育場)表演大洪拳截手刀刀術,表演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及首都武術界的高度贊揚。當代大洪拳傳人馬守義、朱思年、李良斌、付克軒等從事武術工作多年,成績顯著,均入選《中國當代武林名人志》第一卷及武林志書等。

菏澤大洪拳現在菏澤城區及周邊縣市、棗莊、聊城、德州、東營、青島等省內地區廣為傳播,而在河南濮陽、鶴壁,江蘇豐縣、沛縣,安徽蕭縣、碭山,山西運城、臨汾,河北滄州、涿州,陜西榆林、漢中等地及黃河中下游地區都擁有為數眾多的習練者。在菏澤及周邊的縣區、鄉鎮辦事處成立了武校場館多處(如趙登禹武術學校和宋江武術學校)等,培養洪拳專業人才,為傳承、推廣發展、傳播大洪拳盡責盡力。

現在,菏澤大洪拳已成功申報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作者為山東省菏澤市武術研究者。)

猜你喜歡
菏澤武術
中華武術
鄉村振興的“菏澤路徑”
近十年武術產業的回顧與瞻望
2019年底前山東菏澤境內三條高速可通車
菏澤牡丹,花開全新產業鏈——第27屆菏澤牡丹文化旅游節盛大開幕
Leadership Change: a Perspective from China
新型涵道武術擂臺機器人
武術
對外武術專門人才培養初探
如何讓學生掌握好武術中的寸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