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本課程教研的有效策略探索
——以大班班本課程“‘雨’你相遇”為例

2024-03-25 09:35郁月苗
好家長 2024年3期
關鍵詞:班本教研幼兒園

文 郁月苗

在大班班本課程“‘雨’你相遇”中,我們以自然資源“雨”為切入點,通過“雨中的幼兒園”“雨中嬉戲”“邂逅太陽雨”“雨后彩虹的驚訝”“游戲美語寶盒”“雨中的故事”“雨的兒歌”“雨的故事”等環節,呈現幼兒的學習過程。但是,這一課程案例在區級評比中,并沒有獲得預先期望的獎項。為此,我們組織一場以“真問題”為導向的持續式、沉浸式專題教研。

一、從微觀視角看待教研:教師邏輯和兒童視角

教研思考:班本課程內容的確立。

教研目的:幫助教師在班本課程中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課程觀。

參加人員:青年教師代表、經驗教師代表、骨干教師代表。

教研內容與方式:大班班本課程“‘雨’你相遇”分享介紹(課程實施教師);分組教研診斷問題(青年教師組、經驗型教師組、骨干教師組);集體教研思維碰撞。

觀點一:尊重兒童權利,追隨兒童視角?!坝變喊l展優先”理念的提出,引發了幼兒園課程的再次變革。尊重兒童權利、追隨兒童視角成為大家探索的熱點。例如,在“雨中的幼兒園”“雨中嬉戲”“邂逅太陽雨”“雨后彩虹的驚訝”“游戲美語寶盒”“雨中的故事”“雨的兒歌”“雨的故事”等部分中,雖然內容看似豐富,情節多變,但是教師要表達的主題不清晰,敘述淺表化,學習“走過場”。因此,教師應該對幼兒年齡特點、學習方式、已有經驗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通過觀察、對話、投票等方式,辨別幼兒的“真興趣”,了解幼兒的“真需要”。

觀點二:兒童為本理念的理解和落實。教師要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求、能力與水平,在持續追隨幼兒的過程中推進課程實施,促進幼兒深度學習。例如,在班本課程“‘雨’你相遇”實施過程中,教師往往根據幼兒興趣預設活動內容,卻忽視了幼兒自然而然萌發的“邂逅太陽雨”“雨后彩虹”等當下的真實探究問題,導致班本課程未能充分關注和回應幼兒真實的學習興趣和需要。

二、從中觀視角看待教研:套路實施和動態生成

教研思考:課程方案的設計和路徑。

教研目的:幫助教師提升構建課程方案的能力。

參加人員:全體教師。

教研內容與方式:觀看“花生田里的種植體驗故事”中班課程案例(視頻);分享交流“‘雨’你相遇”班本課程實施情況(課程實施教師);分組教研(小班組、中班組、大班組);梳理與總結(教研負責人)。

觀點一:班本課程是動態調整的過程。教師要關注幼兒的過程性探索,順應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內在動機,不斷調整和優化過程。例如,在班本課程“‘雨’你相遇”實施過程中,教師預先思考了課程實施路徑,并按照自己的“套路”組織實施,致使幼兒的具體學習缺乏連續性,跳躍性較大。例如,在“邂逅彩虹雨”“雨中嬉戲”等部分,教師沒有關注幼兒的經驗點和興趣點,了解幼兒的科學興趣。教師只有在了解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上靈活調整課程,平衡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課程才會更加鮮活而有深度。

觀點二:課程故事要具有真實性和延展性。課程故事的內容由課程實施中的真實課程實踐組成。然而,發生在課程實踐過程中的真實事件不是都可以成為課程故事的。課程故事不是簡單的線性回顧,是要結合課程主題對發生的事件進行選擇和裁剪。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價值判斷和課程決策。例如,在班本課程“‘雨’你相遇”實施過程中,教師將“雨中的幼兒園”作為開篇,最終通過“雨中的故事”“雨的兒歌”等部分,對“雨”進行再認識。這樣能夠幫助幼兒從零散的淺表的學習經驗,走向連續的深度的學習經驗。

三、從宏觀視角看待教研:幼兒興趣和課程價值

教研思考:班本課程的內涵和價值。

教研目的:增強教師的研究意識,鼓勵老師成為教育現場的研究者。

參加人員:全體教師。

教研內容與方式:班級課程故事分享會(班級教師);對話互動(骨干教師指定提問、其他教師自主提問);復盤與梳理(教研負責人)。

觀點一:課程故事的概念和選擇。教師要善于捕捉和發現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通過“科學觀察、正確解讀、有效支持”,走進幼兒的世界,和幼兒共同成長。例如,“‘雨’你相遇”班本課程基于開學時恰逢連續下雨這一情況,從“雨”的視角引導幼兒發現幼兒園的不同,體驗由此帶來的新感受。這是幼兒一次真實的生長體驗和生活體驗。

觀點二:課程實施過程是師幼共同成長的過程。教師需要關注幼兒學習什么、收獲什么,并與幼兒共同浸潤在課程中。這樣的課程才是有質量、有生命力的課程。例如,在班本課程“‘雨’你相遇”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反思“生成課程與幼兒興趣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如何在班本課程中追隨幼兒發展的腳步?”“如何提供有效的策略以支持幼兒成長?”等問題。

觀點三:要關注課程實施和課程價值。課程不僅是紙上的文字計劃,更是具體的行動過程。首先,教師要堅持以兒童為中心,善于捕捉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和個性差異,尊重每個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在符合自己興趣與需要的前提下參與活動。其次,班本課程實施是教育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師在觀察、了解幼兒興趣和需求的基礎上,要對班本課程進行價值判斷,包括判斷幼兒的經驗、可能的發展以及教師的支持策略。例如,班本課程“‘雨’你相遇”雖然敘述平淡,浮于表面,但是教師圍繞幼兒發展的五大領域,支持和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發展。

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杜威先生認為:“如果幼兒匆匆忙忙、漫不經心地從一事改做另一事,事事都是淺嘗輒止,就絲毫沒有生長的積累;同時,一件事情如果沒有和幼兒過去的活動聯系起來,幼兒就無法深刻理解獲得的經驗,也無法建立起前后經驗的聯系?!苯萄惺鞘侄?,課程建設是目標,保教質量提升是終極目標。以幼兒園為基地進行園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已經成為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我園將著力推進以班本課程為抓手的持續式、沉浸式教研活動,提升課程建設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猜你喜歡
班本教研幼兒園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班本課程的實施
淺談幼兒園班本課程的組織與實施
淺談幼兒園班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熟悉的米,奇妙的稻——課程敘事:我們的班本課程“稻”
新型教研——說題的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