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兒童視角 探尋自然資源

2024-03-25 09:35夏寶雯
好家長 2024年3期
關鍵詞:落葉樹葉教師應

文 夏寶雯

大自然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為幼兒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天然的素材。而材料是幼兒園美工區不可缺少的活動載體,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使幼兒感受自然之美。但是,在自然材料的選擇與使用方面,“成人預設”“幼兒失語”等現象依舊存在。因此,教師要遵循自然教育理念,以幼兒的視角挖掘身邊的自然資源,并將其融入美工區活動。

一、自然材料在美工區投放的現狀

(一)材料投放缺乏指引性

美工區域活動的開展與材料的選擇息息相關。部分教師為了追求環境的豐富度,肆意投放自然材料,使材料的種類、數量雜亂無章,與課程主題的緊密度不高,導致幼兒在繁雜的材料中無從下手。

(二)材料選擇忽視幼兒自主性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提出:“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兒?!庇械慕處熗斗诺淖匀徊牧线^于單一,并且沒有從由易到難的角度思考,忽視了幼兒之間的能力差異。每個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是不同的,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興趣與實際需要,投放適宜的材料,讓他們能夠自主選擇真正需要的材料。

(三)材料設置缺乏實用性

為了吸引幼兒參與美工區活動,有的教師往往投放一些看似精美的自然材料,而不考慮這些材料是否與幼兒的發展水平相符合。

(四)材料玩法缺乏開放性

在投放材料時,教師要鼓勵幼兒自主探索,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材料玩法進行創新。其實,自然材料對幼兒有較大的吸引力。由于活動大多圍繞拼貼或涂色展開,幼兒專注游戲的時間并不長久,經常在任務完成后頻繁更換區域。另外,利用自然材料創作的作品保存比較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導致幼兒的藝術表現手法較為單一。

二、自然材料在美工區中的投放與靈活運用策略

(一)走近自然,采擷季節之美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币虼?,美工作品的創作應該回歸生活。比如,進入秋冬季節,隨地可見的落葉枯枝,在幼兒眼里別有一番趣味。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園內撿拾枯枝,并把收集的樹枝經過簡單地分類處理后,投放在美工區。幼兒可以選擇形態不同的枝丫,進行藝術加工。例如,用彩泥捏出朵朵紅梅,給樹枝纏上五顏六色的毛線,用樹樁、黏土等制作小巧、精致的房子、戰艦、馬匹等。

(二)精選材料,制定適宜的活動目標

由于自身年齡和經驗的原因,幼兒難以從大自然中精準地挑選適宜的美工材料,需要教師的幫助。而且,大自然中有許多材料不適合作為美工素材,如一些帶刺的枝丫、有毒的蘑菇等。此外,材料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次性投放過多種類的材料反而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

因此,教師應將教育目標融入材料中,對材料的投放要有計劃、有目的,分批分期,由簡到繁,不斷更新。例如,在以“自然的色彩”為主題的美工區活動中,教師應盡量讓材料保持動態、開放的形式。首先,投放一些基礎性材料,如樹葉、松果、貝殼、紙箱、卷紙芯等,讓幼兒根據材料進行美工創作;接著,投入一些半成品材料,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最后,投入部分成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制作與成品進行對比。

(三)側重個性培養,凸顯幼兒視角

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曾指出:“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游戲就是‘工作’,他們有獨立探索世界的權利?!币虼?,教師不能剝奪幼兒探索自然的權利,要改變以往“教師講述,幼兒接受”的教育模式。

教師應以幼兒身心發展與個體發展水平為出發點,有層次地投放自然材料,并允許他們從不同起點出發,按不同發展速度、不同發展要求,選擇材料進行創造,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求。例如,在投放落葉材料時,教師起初只投放了畫筆、紙張、顏料作為輔助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簡單的落葉畫、拓印落葉葉脈等;接著,投放剪刀、膠水、畫筆等材料,引導幼兒進行手工制作,將落葉拼搭、剪裁成喜歡的形狀,創作出自己的作品;最后,投放其他自然材料,鼓勵幼兒將繪畫、手工結合起來,制作落葉項鏈、落葉書簽等手工制品。

(四)突出實用性,盡顯創意之美

美工區自然材料的投放要貫穿主題活動的全過程,突出實用性。教師要伴隨主題活動的推進,逐步增減、替換相關的自然材料,啟發幼兒根據自然材料原始固有的狀態,大膽進行聯想,開辟創意美工活動。例如,樹葉可以帶給幼兒不一樣的直觀感受。有的幼兒會用樹葉制作小船,有的幼兒會用樹葉制作小動物的耳朵。

自然材料的用途非常廣泛,教師應引導幼兒自主探索、一物多用。例如,幼兒可以通過觀察果殼的結構特征,將其外殼加以組合,呈現出不同形態的造型——利用多個開心果果殼凹面的組合,拼接成盛開的花朵,果殼凸面則可用來裝飾小鳥的羽毛;將收集的貝殼、火柴等輔助材料相結合,拼貼出活潑可愛的小刺猬。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弊匀徊牧蠟橛變旱膭撓胩峁┝藷o限可能。教師應盡可能多樣化地為幼兒提供自由創作所需的材料。

(五)適時介入,欣賞看待幼兒作品

在美工區活動中,教師應扮演好觀察者的角色,及時給予幼兒適時、適度的幫助。例如,在閱讀繪本《落葉跳舞》后,幼兒對“落葉娃娃”很感興趣。幼兒創造性地提出要用樹葉做小動物的耳朵,但始終找不到心儀的落葉。這時,教師要與幼兒一起討論各種動物耳朵形狀的特點,幫助幼兒選擇合適的樹葉。

教師還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幼兒作品。因為每個作品的呈現,都源于幼兒的自我創作。教師要認真傾聽他們內心最真實的訴求,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指出:“讓知識概念還原到生活中來,讓教育變得生動、有趣、可操作,才真正能夠讓兒童在探究過程中獲得感受、認識體會、認識情感?!鄙钍且槐咎烊坏慕炭茣?。只有融入自然,才能解放幼兒的大腦和雙手,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為幼兒提供與自然材料對話的機會。

猜你喜歡
落葉樹葉教師應
落葉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樹葉的不同稱呼
最后一片落葉
落葉知多少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一片樹葉
教師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教師應首先在道德上成為教師
小樹葉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