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兒芽孢桿菌致新生兒敗血癥1例報告*

2024-03-25 09:15龍青霞邱建武
罕少疾病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敗血癥降鈣素發型

龍青霞 馬 蘭 胡 瑩 邱建武,*

1.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粵北人民醫院新生兒科 (廣東 韶關 512026)

2.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 (云南 昆明 650101)

嬰兒芽孢桿菌(Bacillus infantis)屬于芽孢桿菌屬,一種革蘭氏陽性桿菌,可引起新生兒早發型敗血癥,目前國內尚無嬰兒芽孢桿菌敗血癥的報道,本文報道1例新生兒早發型敗血癥患兒,其外周血通過宏基因組高通量測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檢測出嬰兒芽孢桿菌,結合臨床確診為嬰兒芽孢桿菌敗血癥。

1 臨床資料

患兒男,胎齡34周+3天,因“氣促、呻吟樣呼吸”收入院,患兒經陰道娩出,有胎膜早破16小時余,出生體重2400g,有臍帶繞頸2周,羊水清亮,阿氏評分正常,生后不久患兒出現氣促、呻吟樣呼吸,少許口吐泡沫,母親產前于產科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療療程未足。入院體格檢查:T 36.3℃,P 150次/分,R 62次/分,BP 71/37mmHg。神志清楚,反應稍差,早產兒外貌。全身皮膚、鞏膜無黃染,無皮下瘀血瘀斑。前囟平軟,對邊約2*2cm。瞳孔對光反射靈敏。呼吸急促,無三凹征。雙肺呼吸音稍弱,未聞及干濕啰音。心率150次/分,心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軟,肝、脾肋未觸及。腸鳴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新生兒反射引出不全。

入院后予CPAP輔助通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維生素K預防出血、靜脈營養補充蛋白質及熱卡、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治療,完善血常規、血培養、痰培養等檢查。入院后血常規等檢查結果見表1,床邊胸片(DR)檢查:雙側支氣管肺炎,血氣分析大致正常。

表1 血感染指標監測值

患兒生后24小時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8℃,CPAP輔助呼吸(吸氧濃度30%,呼吸末正壓6cmH2O)下仍有呼吸急促,有明顯口吐泡沫,查體:神清,反應差,全身有大理石花紋,全身皮膚蒼黃,鞏膜中度黃染,呼吸促,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明顯啰音。心率波動在160-176次/分,心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脹,未觸及包塊,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3s,新生兒反射引出不全,經皮血氧飽和度85%。無創心排血量USCOM監測示外周阻力稍高,心排血量基本正常。復查血超敏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明顯增高(見表1)。痰涂片:革蘭氏陽性菌:1+。心臟彩超:卵圓孔未閉、動脈導管未閉。頭顱彩超:暫未見明顯異常。腦脊液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臨床考慮早發型新生兒敗血癥,上調吸氧濃度至40%,立即再次抽外周血送微生物實驗室行血培養檢查,同時送金域實驗室行病原學微生物宏基因檢測,并予更改青霉素和頭孢噻肟舒巴坦聯合抗感染?;純航浉目垢腥痉桨负?,發熱緩解,氣促漸減輕,4天后撤離CPAP,復查血常規:超敏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感染指標明顯下降。兩次血培養結果回報:無細菌生長。痰培養:無細菌生長。母親胎盤組織病理活檢示急性絨毛羊膜炎。外周血病原學微生物宏基因檢出原核微生物嬰兒芽孢桿菌,嬰兒芽孢桿菌敗血癥診斷明確,抗感染治療14天,頭顱MR平掃+增強檢查示考慮少許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實質MR增強掃描未見明顯異常。予腦康復治療后,痊愈出院?,F隨訪10個月,無明顯異常。

2 討 論

該患兒系早產兒,出生體重小于2500克,有胎膜早破史,母親有急性絨毛羊膜炎,出生24小時即出現發熱,持續氣促超過6小時,皮膚有大理石花紋,復查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明顯升高,根據《新生兒敗血癥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2019年版)》[1],臨床上可診斷早發型新生兒敗血癥,血培養陰性,但外周血宏基因組測序找到了致病病原體,可以確診早發型新生兒嬰兒芽孢桿菌敗血癥。

新生兒由于非特異性免疫及特異性免疫功能未成熟,容易并發各種感染,導致敗血癥,而血培養陽性率低、敏感度差,容易造成漏診,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組檢測項目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對特定樣本中微生物群體的核酸序列進行檢測分析,通過與數據庫中微生物的核酸序列進行比對,從而鑒定樣本中存在的可疑致病微生物,可以檢測出所有臨床標本中存在的病原體,包括罕見的病原體,甚至可以發現新的病原微生物[2]。對鸚鵡熱衣原體等特殊病原體,mNGS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檢測方法之一[3]。無菌部位來源的臨床標本中檢出微生物種群不應輕易視為污染,檢出的微生物符合臨床診斷,應確認序列結果的準確性和特異性[4]。

目前有關嬰兒芽孢桿菌的研究很少,國內尚未見嬰兒芽孢桿菌感染的報道。嬰兒芽孢桿菌是2006年從一名女性新生兒敗血癥患兒血液中分離出來的一種革蘭氏陽性桿菌,此女性患兒表現有發紺、發熱和低血壓,但該菌致病性當時未完全明了。芽孢桿菌屬中包括100多種細菌,多數是分布廣泛的腐生菌,嬰兒芽孢桿菌是需氧生長、革蘭氏染色陽性、過氧化氫酶陽性、氧化酶陰性的桿菌[5]。后來經實驗證實:嬰兒芽孢桿菌含有幾種毒力因子,包括粘附素,侵襲素,定植因子,鐵載體和轉運蛋白,該細菌可以造成感染性的自身免疫性心肌損傷[6]。從土壤分離到的嬰兒芽孢桿菌藥敏試驗提示復方新諾明、青霉素、頭孢曲松、頭孢吡肟、萬古霉素等均敏感[7],我們使用青霉素加頭孢噻肟舒巴坦聯合抗感染治療,效果明顯。

本例患兒表現為發熱,反應差,皮膚大理石花紋,呼吸急促,口吐泡沫,血氧飽和度下降,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增高明顯,而血常規變化不大。外周血病原學微生物宏基因檢出嬰兒芽孢桿菌。予以青霉素和頭孢噻肟舒巴坦聯合抗感染、支持等治療后病情好轉出院,隨訪至10個月,患兒生長發育良好。新生兒感染嬰兒芽孢桿菌時,病情通常迅速惡化,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炎癥指標升高明顯,而血象變化相對較小,因此,臨床上應盡早行病原體檢測,并給予積極有效的抗感染治療。新生兒早發型敗血癥病原體培養陽性率低,病死率高,宏基因組測序可以克服病原體難以培養的難題,3-5天就能完成檢測、數據比對、結果分析,可運用于新生兒早發型敗血癥病原體的分析,尤其適合嬰兒芽孢桿菌等罕見菌感染的診斷,有助于實現早診斷、早治療,從而降低病死率。

猜你喜歡
敗血癥降鈣素發型
生物標志物對新生兒敗血癥早期診斷的研究進展
以敗血癥為主癥禽病的鑒別診斷
急性爛鰓、套腸、敗血癥…一旦治療不及時,死亡率或高達90%,叉尾鮰真的值得養嗎?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發型
血清降鈣素原對ICU膿毒癥患者的臨床意義
BD BACTEC 9120血培養儀聯合血清降鈣素原在血流感染診斷中的應用
好別致的發型
降鈣素原檢測在抗生素應用中的臨床意義
降鈣素原聯合病原體檢測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