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地佐辛聯合帕瑞昔布鈉對老年腰椎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后的鎮痛效果

2024-03-25 09:29王麗娟桑鳳欣趙倩倩董紅運郝瑞徐永鑫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4年4期
關鍵詞:帕瑞昔布例數腰椎

王麗娟 桑鳳欣 趙倩倩 董紅運 郝瑞 徐永鑫

腰椎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 其能夠促進老年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 減輕給身體帶來的損傷[1]。但由于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營養狀態差、低蛋白血癥、應激反應大等情況, 對術后康復效果產生一定影響。鎮痛技術已被大量臨床循證醫學研究所證實, 其通過減少手術患者應激和并發癥, 對圍術期處理的臨床路徑予以優化, 以達到改善患者預后和減節約醫療資源與減少患者住院經濟支出的目的[2]。其中多模式鎮痛也稱平衡鎮痛, 是指將作用于疼痛傳導通路不同部位的藥物或方法聯合應用, 實現鎮痛效應的協同作用, 以達到最佳鎮痛效果和最低不良反應[3]。地佐辛是κ 受體激動劑, 其鎮痛作用是μ 受體部分激動藥和κ 受體部分激動藥, 靜脈泵注射地佐辛相對于肌內注射, 有利于在體內維持一個長時間、穩定的藥物濃度。帕瑞昔布是一個非甾體抗炎藥, 主要有效成分是帕瑞昔布, 具有比較強的選擇性, 可以選擇性的抑制環氧化酶-2, 從而起到鎮痛的作用。為此, 本文選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期間本院進行腰椎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老年患者118 例納入研究, 討論對其實施靜脈注射地佐辛聯合帕瑞昔布鈉的可行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本院進行腰椎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老年患者118 例納入研究, 以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59 例。對照組患者男女例數分別為36 例、23 例;年齡63~77 歲, 平均年齡(67.59±3.92)歲;病程2~5 周, 平均病程(3.18±0.19)周。觀察組患者男女例數分別為38 例、21 例;年齡65~78 歲, 平均年齡(68.25±3.11)歲;病程1~6 周, 平均病程(3.49±0.15)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本次手術指征;年齡>60 歲;存在基本認知、溝通能力。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骨科疾??;近期半年進行過其他手術者;依從性低, 無法配合正常治療者。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肌內注射等量容量的生理鹽水, 即:為患者開放靜脈通路, 麻醉誘導:靜脈注射1 μg/kg 舒芬太尼, 2 mg/kg 丙泊酚, 0.1 mg/kg 維庫溴銨。麻醉維持:1~2 μg/(kg·min)瑞芬太尼+2~5 mg/(kg·h)丙泊酚靜脈持續微量泵泵入, 間接性按需靜脈注射0.1 mg 維庫溴銨。于手術結束前0.5 h 肌內注射等量容量的生理鹽水。

觀察組實施靜脈注射地佐辛聯合帕瑞昔布鈉, 具體包括:為患者開放靜脈通路, 麻醉誘導:靜脈注射1 μg/kg 舒芬太尼, 2 mg/kg 丙泊酚, 0.1 mg/kg 維庫溴銨。麻醉維持:1~2 μg/(kg·min)瑞芬太尼+2~5 mg/(kg·h)丙泊酚靜脈持續微量泵泵入, 間接性按需靜脈注射0.1 mg 維庫溴銨。于手術結束前0.5 h 靜脈注射10 mg地佐辛+40 mg 帕瑞昔布鈉。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兩組鎮痛評分 于患者術中采取Riker 鎮靜-躁動評分評定, 分值范圍為1~7 分, 鎮痛效果越好則得分越低。

1.3.2 兩組不同階段應激反應 包括術前、術后、術后1 h 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

1.3.3 兩組不同階段血清疼痛介質 包括術前、術后、術后1 h 患者前列腺素E2、P 物質、神經肽Y 水平。

1.3.4 兩組術后恢復質量 于患者術后采取QoR-15量表評定, 包括生理舒適度、生理獨立性、心理支持、情感及疼痛, 每項0~10 分, 恢復情況越優則得分越高。

1.3.5 兩組術后認知功能 于患者術后采取Loewenstein 認知功能量表評定, 包括定向、視知覺、空間知覺、動作運用、視運動組織時間、思維操作、注意力及專注力, 每項1~4 分, 認知功能越優則得分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鎮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鎮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鎮痛評分比較( ±s, 分)

表1 兩組鎮痛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鎮痛評分對照組 59 5.08±1.19觀察組 59 3.58±1.23a t 6.732 P<0.05

2.2 兩組不同階段應激反應比較 兩組術后、術后1 h 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均低于本組術前, 但觀察組術后、術后1 h 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較于對照組更趨于正常數值(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階段應激反應比較( ±s)

表2 兩組不同階段應激反應比較( ±s)

注:與本組術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超氧化物歧化酶(U/ml) 丙二醛(μmol/L)術前 術后 術后1 h 術前 術后 術后1 h對照組 59 341.31±47.20 321.68±45.65a 330.13±46.57a 8.09±0.82 7.26±1.17a 7.69±0.85a觀察組 59 339.58±49.78 258.77±41.32ab 231.25±35.65ab 8.17±0.96 6.17±1.57ab 5.76±0.20ab t 0.194 7.848 12.950 0.487 4.276 16.97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pg/ml)術前 術后 術后1 h對照組 59 187.09±20.23 173.08±21.51a 170.13±20.96a觀察組 59 186.69±21.26 130.58±16.70ab 117.14±13.38ab t 0.105 11.988 16.368 P>0.05 <0.05 <0.05

2.3 兩組不同階段血清疼痛介質比較 兩組術后、術后1 h 前列腺素E2、P 物質、神經肽Y 均高于本組術前, 但觀察組術后、術后1 h 前列腺素E2、P 物質、神經肽Y 較于對照組更趨于正常數值(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階段血清疼痛介質比較( ±s)

表3 兩組不同階段血清疼痛介質比較( ±s)

組別 例數 前列腺素E2(pg/ml) P 物質(μg/ml)術前 術后 術后1 h 術前 術后 術后1 h對照組 59 38.39±7.28 50.28±7.21a 57.80±9.27a 20.36±3.25 31.02±4.86a 36.91±3.71a觀察組 59 39.51±6.30 41.08±6.25ab 42.86±6.23ab 21.09±2.14 23.09±2.71ab 24.86±3.60ab t 0.894 7.406 10.275 1.441 10.946 17.90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續表3

表3 兩組不同階段血清疼痛介質比較( ±s)

注:與本組術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神經肽Y(ng/ml)術前 術后 術后對照組 59 132.07±20.78 150.28±23.52a 187.38±27.01a觀察組 59 131.11±21.60 133.68±22.17ab 136.30±21.62ab t 0.246 3.945 11.341 P>0.05 <0.05 <0.05

2.4 兩組術后恢復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后生理舒適度、生理獨立性、心理支持、情感、疼痛評分較對照組更趨于正常數值(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恢復質量評分比較( ±s, 分)

表4 兩組術后恢復質量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生理舒適度 生理獨立性 心理支持 情感 疼痛對照組 59 4.67±0.66a 4.25±0.51a 3.98±0.53a 3.35±0.31a 3.18±0.53a觀察組 59 6.09±1.71ab 7.17±2.66ab 7.76±1.46ab 6.21±2.56ab 7.67±2.05ab t 5.951 8.281 18.693 8.519 16.288 P<0.05 <0.05 <0.05 <0.05 <0.05

2.5 兩組術前術后認知功能比較 兩組術后定向、視知覺、空間知覺、動作運用、視運動組織時間、思維操作、注意力、專注力評分均低于本組術前, 但觀察組術后定向、視知覺、空間知覺、動作運用、視運動組織時間、思維操作、注意力、專注力評分較對照組更趨于正常數值(P<0.05)。見表5。

表5 兩組術前術后認知功能比較( ±s, 分)

表5 兩組術前術后認知功能比較( ±s, 分)

注:與本組術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定向 視知覺 空間知覺 動作運用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對照組 59 3.75±0.38 1.06±0.12a 3.19±0.65 1.08±0.13a 3.35±0.23 1.18±0.34a 3.57±0.23 1.09±0.06a觀察組 59 3.76±0.20 3.37±0.25ab 3.21±0.57 3.01±0.32ab 3.43±0.29 3.10±0.15ab 3.29±0.30 3.05±0.38ab t 0.179 63.985 0.178 80.635 1.660 39.685 5.689 39.134>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視運動組織時間 思維操作 注意力 專注力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對照組 59 3.08±0.48 1.13±0.12a 2.40±0.47 1.05±0.02a 2.46±0.24 1.09±0.10a 2.62±0.45 1.12±0.16a觀察組 59 3.11±0.50 2.78±0.55ab 2.36±0.43 2.12±0.47ab 2.50±0.33 2.31±0.15ab 2.52±0.63 2.07±0.43ab t 0.332 22.514 0.482 17.471 0.753 51.981 0.992 15.90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P

3 討論

腰椎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是目前治療老年腰椎滑脫、胸腰椎骨折等脊柱疾病的一種先進手術方式,其具備出血少、操作便捷、視野清晰等優勢。但手術效果與患者年齡、營養不良、傷口感染、傷口局部血運障礙及代謝反應等相關。近年來, 鎮痛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4]。鎮痛技術是腰椎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貫穿于整個圍術期, 對圍術期老年患者生命體征、應激反應有著調控作用, 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復。

隨著麻醉鎮痛技術的進步及理念的更新, 患者將逐漸遠離疼痛的困擾。手術技術也在不斷深化無痛理念, 豐富無痛診療內涵, 堅持專業化、規范化管理, 改變患者恐懼疼痛而影響就醫的消極態度, 為患者積極探究無痛手術的治療方案[5-8]。多模式鎮痛的產生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精神及心理負擔, 使得術后疼痛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術后疼痛并發癥也明顯減少。鎮痛藥物中地佐辛是合成的阿片受體激動-拮抗藥, 其鎮痛作用取決于作用于靶向κ 阿片受體, μ 阿片受體,5-羥色胺(5-HT)和Na+轉運蛋白, 具有鎮痛性強、安全性高、經濟性可觀的優勢[9]。帕瑞昔布鈉是臨床常應用的鎮痛藥, 帕瑞昔布是伐地昔布的前體藥物, 帕瑞昔布進入體內之后會代謝為伐地昔布, 在體內發揮作用, 從而抑制環氧合酶-2(COX-2)相關疼痛、炎癥等[10]。本次研究術中, 觀察組鎮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術后1 h 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較于對照組更趨于正常數值(P<0.05)。觀察組術后、術后1 h 前列腺素E2、P 物質、神經肽Y 較于對照組更趨于正常數值(P<0.05)。觀察組術后生理舒適度、生理獨立性、心理支持、情感、疼痛評分較對照組更趨于正常數值(P<0.05)。觀察組術后定向、視知覺、空間知覺、動作運用、視運動組織時間、思維操作、注意力、專注力評分較對照組更趨于正常數值(P<0.05)。證實對老年腰椎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地佐辛聯合帕瑞昔布鈉鎮痛治療效果顯著, 其能夠減輕患者手術應激反應, 為患者無痛、安全、舒適的術后恢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綜上所述, 地佐辛聯合帕瑞昔布鈉對老年腰椎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后具備較高鎮痛效果, 該鎮痛方案不僅對患者術后應激反應、血清疼痛介質均無顯著影響, 還能提高患者術后恢復質量及認知功能, 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帕瑞昔布例數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護腰椎
帕瑞昔布鈉注射液用于膽囊切除患者術后鎮痛的臨床探析
人工膝關節翻修例數太少的醫院會增加再翻修率:一項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術后躁動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帕瑞昔布鈉對老年胃癌根治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
腰椎術后腦脊液漏的治療
眼外傷遲發性繼發青光眼的臨床分析
針推治療腰椎骨質增生80例
帕瑞昔布鈉用于肺葉切除術病人超前鎮痛的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